小小说二题

来源 :四川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amis_R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花
  小花是四川北部大山里开的一朵野菊花。
  这种花长在山坡上,地埂边,有一尺多高,杆脆,指宽掌长的叶子,一过了秋季就从外沿开始发黄变枯。只有顶上撑出的白炽灯泡样的花冠好像没有季节,常年都在,开放时撑开一把把毛茸茸的伞,闭合时就是一盏盏亮在山野的灯。
  “看你就是一朵小菊花!”妈妈把给大集体积叶肥的背篼在身后放倒,坐上去,颤悠悠地,然后伸手把小花抱在怀里。
  用堆集发酵了的树叶子一样黑浸的手掌,掴去小花在草丛里粘上的碎叶渣儿,然后扯下一根根刺入小花棉裤上的针果芒刺儿。
  妈妈说:“我的小花长得乖,脸儿嫩得像白面,微微一笑,花儿就开满了山!”
  妈妈自己编词,自己唱。唱给怀里的小花听,唱给工友们听,也唱给山里真正的花儿们听。
  工友们都夸妈妈嗓子甜,说小花绝对是一副美人胚子。
  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到了十五岁,小花都没有长过一米四。但就像工友们劳作的地里的一株早熟玉米一样。小花两团白兔儿一样的乳房又大又圆。撑破妈妈给准备的所有衣裳,从纽扣缝隙里挤出白面馍馍来,比冒着热气刚出笼床的还松,比木板压过的豆腐还嫩,比手巾帕子大绿色带毛刺儿的叶子里熟睡的南瓜还嫩。
  妈妈想了个很好的办法,就是用碎花布做了个半截身子没有袖子的小衣服,给小花貼身穿。想想,这个半截子衣服应该是那个年代农村版的乳罩了。
  小花并不清楚胸前这两团嫩肉的使处,所以也并不珍惜。那时,我们几个放牛的孩子成天里都想约小花出来一块放牛。陪着牛儿到塘里洗澡是我们每天必演的功课,我们男娃们都脱得个精光,扑棱扑棱地往水里跳,小花们几个女娃,躲到大石头后边去脱了衣服,从柳树湾里悄悄溜下水来。水生说:“小胖,你去用泥巴糊小花的眼睛!”我不敢照办,但我有办法完成水生的任务。我狗刨过去,泌水到小花脚下,将小花两只脚往水底拉。小花拼命挣扎,我顺势脱手,她就“嗖”地冒出水面。水面上发生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等我浮出水面,小花已经坐在塘沿边抱着脸哭,乳房上有几个泥掌印子,水生怯生生地在一旁发傻。小花哭时,居然捂脸不捂胸,真是想不通。
  小花妈妈赶来了,水生指认是我干的,小花哭着不说话。整整一个下午,我跪在塘堰的土埂上,就连膝盖下的黑色箭蚂蚁都在笑我傻,还用钉子嘴扎我。满堰埂上的狗尾巴草都在向我挤眉弄眼,而等小花妈妈一走,小花让水生哄下塘里继续耍水,还站起身子相互沷水。并且就在我的身后,我气得牙咬得紧紧的,晚饭也没吃,也不想给家人说,怕几家人又要骂架一个月。
  一个下雨天,只有我和小花在坡上放牛,我们躲在一个剖开的塑料化肥口袋做的尖角雨棚里。
  小花穿着单衣,冷得上下牙齿打架。她靠着我,告诉我,那次水生干了坏事,还吓唬她,如果大人知道了,要挖掉她的眼睛。水生后来偷树卖,被治安拘留过,当时会不会真那样干,我也不敢打包票,所以也没有怪小花。
  小花望着我,大眼睛里有泪花,可怜兮兮的。也许是表示歉意,她紧紧地靠着我,并默许了我的手。那天,我们俩的牛儿把半亩油菜,提前收割到了肚里,忙得两家人争着抢乡上唯一的一个牛医生。
  我跪在我家院前的大柏树下,小花跪在她家后门外的园子里,我们相互仇视着,嘟囔着以后老死不相往来。
  小花没有改变的就是喜欢花儿。她家院前院后全是她在山里移出来的野花,她的土巴窗台上,木棱子窗户里全是花,小黄菊花儿就捏在一团泥巴上。直到泥里没有水分,花才会枯萎。小花的头上也别着小巧的花朵,她走在崎岖的山路上,隔着灌木看过去就是一株灿烂的花。
  小花大了,少了儿时的朋友,包括我。
  她一个人常常坐在门口望着山下的一条小毛毛路。
  路下边是西河,河水向西流到哪去了,她并不知道。但她一直憧憬看到沿河有穿白褂子的小伙子,在河边放羊。
  1967年的一天,真有一群白褂子小伙浩浩荡荡走进了这条夹皮沟。他们在山脚下放炮,开着机械推土,他们的任务是要在西河岸上修出一条沥青公路。
  小花就像看西洋镜似的,一有空都到房前晒坝边坐着向山下看,闻山下蔓延上来的炸药味,特别是小指粗,纸绳引线里的黑火药的味道。
  山下有些小伙子上山来找水喝,他们就发现了岩石上开着的这朵美丽的小野花。小花也第一次看清了小伙子穿着的白背心,前后都印得有红字,小花认不得,她只凭小伙子好不好看,壮不壮实叫张哥,李哥的,并且常常拎一桶凉水放到檐下,桶面上浮一只半块葫芦做的瓢,专等着他们来找水解渴。
  胸脯特别鼓的胡哥每次都不愿意喝房檐下的水,嫌别人用过的瓢。他让小花带他到里屋去用碗喝缸里的水,当然作为特殊照顾的回报,就给小花一盒百雀灵,有时就是一盒雪花膏,或者直接给一个工人手握一根钢钎捅钢炉子的红票子(旧版5元钱的人民币)。
  小花就喜欢上绣手帕,绣鞋垫的女红,她是不愿无端收别人东西的,绣活是给小胡的回情。
  胡到小花家的次数就勤了,总是躲着其他人赶空时间来,白天不行就晚上来。后来,小花妈妈在灶屋的长板凳上也发现了不对劲的印迹,小花说那是杀年猪时猪脑髓落在了凳子上。
  公路快铺沥青了,小胡荣升为工程师了,他把大红花和证书拿给小花保管。再后来,公路通了,修路的队伍要撤退了。来喝水的小伙子有意打趣小花,有意无意地唱着:“兵哥哥,兵哥哥,钱儿少,水水多,修完路要走啰……”
  小花才知道,这是一支修路的工程部队,小花一下害怕起来,她回家把大红花和证书藏到了箱底。
  果然,胡工程师终于变了天,雷雨俱下地威胁小花,让她交出证书来。
  证书失踪了,伴随证书的不翼而飞,小花的眼睛瞎了。至于是哭瞎还是意外受伤,在那个年代,家丑不可外扬,就没有个结论。这事后来大事化小,淹没在时间里了。
  小花因为眼疾,终身未嫁,上年纪后被乡上敬老院接走了,在一个月亮睁着大眸子的夜晚,小花摸到了敬老院后边的西河里,漂走了。同在敬老院的瞎子张老汉说,她想回家了。   裙子
  裙子拎着巴掌大的小锄头在房前水田边上挖鱼腥草和蒲公英。
  晚上,她围着灶台让妈妈把野菜做出来吃,妈妈并不知道如何做,就放了一勺盐,把野菜给炒了。
  裙子是杜秀才家的掌上明珠,裙子想吃啥,想如何吃,秀才夫妻俩都会想尽办法地满足。
  秀才家养了一季秋蚕,卖了22元钱,在街上找裁縫给裙子做了一套的确良衣服。对于7岁的裙子,并不知道,自己受了多大待遇。在那个时期,只有出嫁的新娘嫁妆里才会出现高档的的确良衣服。
  7岁大的裙子长得就有1米高了,但离出嫁那还远着呢。
  可是到了第二年春天,裙子牵着牛儿下河喂水的时候,人们看到新的确良裤子已经爬到她小腿上面去了。秋天,田里的稻谷打了,秀才一家在田埂边的木杆子上旋草垛子的时候,裙子站到草茧子边给秀才递草的时候,妈妈还要用个树丫丫向旋儿上挑,裙子抱着草把子脚脚,把前端梢子尖尖一撑就能送到爸爸手里。
  只是的确良裤子从九分裤变成六分裤,爬到膝盖上去了。裙子就像房前园子里的蒜苗,一过了秋季就开始拔蒜苔了。到了十四岁,已经活脱脱是个大长腿,屁股蹲儿夹得紧紧的,胸脯子挺得高高的。
  村里村外,凡能说会道的媒人纷纷上门,都以把裙子说得心动为资本,她们自加压力,都愿意给自己出这道考题。
  可是一批批下来,媒婆们渐渐服气了。裙子心高得像房上瓦楞里的青蒿,只顺着烟囱里的青烟往天上冲,根本不看看房檐下走动的媒婆们。
  正在媒婆们都说尽了话,觉得裙子已经没有谈资的时候,裙子的事再次炸响了整条只长柏树和青木树的山沟。
  裙子不到18岁就和堂叔好上了。
  堂叔22岁,高中毕业后,三年参军,转业安置在乡上供销社当售货员,天天穿得干干净净地站柜台。
  秀才让裙子到供销社灌斤煤油,裙子以为,供销社是一个黑不溜秋的大池子。她拿去油腻的瓶子,别个就把瓶子扔进池子,然后提着油瓶子颈口上的麻绳一按一拉就是一斤油。
  等裙子穿着一身花布衣服,圆口子布鞋踏进供销社后,裙子惊呆了,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十分钟没有反应。
  宽敞的大屋子里,摆了“U”型的木架子玻璃柜台,柜台后还一字排着木头货架子。
  玻璃橱窗里有纸包着盖的陶瓷茶杯,闪光发亮的大圆镜和大方镜子。红底上描着双喜的水壶和茶盘。黄的、绿的毛巾,肥皂、针线一应都有。
  大架子上,还有皮箱、花瓶、衣服……
  这些,裙子先前在别的女孩子显摆嫁妆时,零星地见过,只是从来没有这么齐全过。直到十分钟后,她才反应过来,那些嫁妆都是从这里来的。
  当然,让裙子眼前一亮的还有堂叔,吴兵兵。
  吴兵兵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黄色军装,是上装一个兜都没有的那种,脚上是双黄胶鞋。举手投足都文质彬彬,非常有涵养。
  吴兵兵自然也看到裙子的到来,他是看着裙子长大的,对裙子美貌超群自然知道。
  他问过裙子后,便在柜台的一个小角落里,从一个腻圆的铁桶子里抽出一斤煤油给裙子。并叮嘱她好好拿稳,回家好赶上裙子妈煮夜饭。
  农村的晚饭煮得早,天黑前都舀到了桌子上,吃过了,围着灶门烤一会儿灶塘里的碎火,有话摆龙门阵,有上过学的唱两首歌,之后都回房间睡觉了。
  裙子不想早早上床,就看哪家灯还亮起的,就跑去串门,前后左右的女人堆堆她都爱钻。
  姐妹们居然都以嫁给吴兵兵为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说只有裙子有这个天资。但是她们很快又叹息:“可惜,按辈分,裙子是不可能的!”
  裙子却不认为,她说:“头辈亲,二辈表,三辈、四辈认不到;法律上也只说三代以内呢?我虽然把兵兵叫叔,可根本不是一房人!”女孩子们都说裙子中邪了,笑她单纯,甚至是傻。
  只是这种想法很快就吹灯歇息了。
  吴兵兵和副乡长结婚了。
  裙子莫名懊恼,自己的表白成了女孩子们口中的笑柄。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裙子穿着新衣服走进了房后的山塘里。只是到了塘中间,她一站起来,也没淹到屁股沟来。她便索性爬出来,跑回了家,结果重感冒差点死了。
  一年后,裙子周边的女孩子们纷纷嫁人了,她们居然还是以谁能够红杏出墙得到吴兵兵为荣,裙子又燃起了希望,因为她还是一个黄花闺女,她有的,其他姐妹们却都办不到了。
  也不知道裙子用了什么办法,结果裙子家里就无端地多了供销社才有的磁盘、大红喜字水壶、皮箱……
  裙子快30岁的时候,凡是供销社卖的,她家里都有了,而秀才保证没有给过裙子一分钱。后来吴兵兵因为贪污被劳改去了,裙子家的东西才没有继续增多。
  再后来,秀才夫妻俩老死了,裙子也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今年,我春节回家才知道,裙子已经按照政策评上了精准扶贫户,政府出钱5万多,给她一个人修了50平方的砖房。裙子已经老得两头往中间卷,只有一米多高了,身子瘦得见骨头。她送了我一个大瓷盆,白色盆胎上印着“向大寨一只花学习”的红字,陶瓷料子很重,有现在磁盆的两个厚,丢在水泥地上,也不落磁。她说:“现在,这些娃儿都不喜欢这些旧样式的东西了!”
  我知道,在她心里,这些都是天上才有的洋货。只是到了垂暮之年,她也感觉到这些天上才有的东西并不能留住青春。越是青春不在,她跟前越是留不住一个人可以说上十个字的话。老家的人说,很少有人到裙子太婆门前去耍。五年前,她就开始把她藏在家里的上千件百货送给从她门前经过的人,哪怕是一个叫花子也给。
  裙子太婆看到我接过了盆子,高兴地说:“侄,这是我最后一件百货了,明年你再回来时,姑婆可能就不在人世间走动了,也算姑婆给你留下个念想!”
  我说:“太婆,现在政策好,你还要活些年!”
  她摇摇头:“把这些‘脏’东西都处置完了,我干干净净地躺在地底下好等他!”
其他文献
摘 要 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创建一流高职院校的关键支撑。标杆分析法是研究高职院校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的恰当选择,选择广州A学院进行实证研究,从标杆院校选择、标杆分析指标体系构建、差距分析等方面探索利用标杆分析法研究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操作方法与步骤。该校要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应结合创建一流高职院校的目标,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以提高“双师”素质为主线,以提升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为重点增
摘 要 伴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新加坡职业教育经历了起步、发展、跨越、嬗变四个阶段,不断升级发展。在政府主导下传统模式与跨越发展并行,教育改革与产业转型互促,职教发展与文化改良同步,国际经验与本土实际结合,帮助新加坡迅速从职教落后国家发展出世界一流职教体系,成功满足并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新加坡;适应;引领  中图分类号 G719.339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群的三个专业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优势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在企业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选取以本专业为主、相关专业为辅的课程内容,采用一师多徒、一徒多师、一师一徒等多种教学组织模式,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企业课程;课程开发;教学组织;
摘 要 小镇经济是现代经济演进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发展模式。从协同创新的角度来看,特色小镇建设是一个多方协同的过程,小镇的发展需要通过融合多方元素协同创新。特色小镇与职业院校的协同发展,有效促进了小镇多元要素集聚,助力特色小镇健康成长。浙江探索推进特色小镇与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协同共建小镇特色学院、协同构建小镇产学研基地、协同打造小镇创业创新基地、协同推进小镇社区联动发展。未来,需要构建职业教育与特色小
摘 要 作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结合点,对口招生考试制度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但现行的模式存在重形式轻内涵、专业技能考式趋向形式化的问题。针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实际,可通过探索集团化办学内部引领,推行学分互认模式、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推进中高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衔接等,全面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对口单招;考试制度  中图分类号 G710
摘 要 随着教育部开展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的全面验收,现代学徒制进入全面推广的2.0时代,培养模式改革是其六大工作重点之一。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是伴随行业巨大变化的背景下进行的,虽然体现了现代学徒制的共性特点,但对行业变化及专业特点的个性反映不足。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从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应然角度出发,探索“三能力、四环节、八阶段、五环境”的“3485”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与之
摘 要 以百度指数搜索为工具,挖掘“工匠精神”的主题大数据进行全域性调查分析,把握社会大众和新闻媒体对工匠精神的真实动态。调查结果显示,本应作为工匠精神传承者的青年学生群体对“工匠精神”关注度并不高,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新时代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应然上的耦合关系和实然上的现存问题出发,重新审视新时代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和核心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摘 要 以X校近5年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K-Means聚类分析,从教师活动数据和课程运行数据两个方面展示该校混合式教学的整体实施状况。根据聚类结果,同时结合相关政策、文件、访谈记录所形成的定性数据,深入分析混合式教学实施的外部和内部影响因素:网络设施是否完备、相关教学软件是否简便易用、顶层战略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教师激励培训是否系统有效、学生在线学习意愿是否强烈等,这些因素均会对混
陪老母看病  老母看大夫时  我在看老母  老母看我时  我又在看大夫  我明白,老母这一身病  是年轻时累下的  我想把它们全部拿掉  就怕它们赖着不走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一气之下辞去了县令  我却连这个小小的芝麻官都做不上  在桃花源,我只做三件事  一件是采菊,一件是寫诗,一件是等你  再谈爱情  一瞥之中  鸟儿改道了  我谈爱情的时候  雪落在了你的发上  在你面前  我有太多的内疚 
作家贾平凹曾经去秦岭看望一位老人。那位老人是他们那条峪里六七个村寨中最有威望的,几十年来无论哪个村寨有红白事,他都被请去做执事。即便如今年事已高,但谁家和邻居闹了矛盾,哪家兄弟们分家,还是用滑竿抬了他去主持。贾平凹问为何如此德高望重,他说“我只是说些公道话而已”,再问他怎样才能把话说得公道,他说“没有私心、偏见,你即便错了,也错不到哪儿去”。贾平凹认了这位老人为老师。  “我只是说些公道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