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成绩喜人,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值得反思。现结合我市实验区的实际情况,有就关问题作点探讨。
1.重视学生主体,轻视教师主导。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利。但一些教师对这一教学理念理解上不全面,把学生自主学习理解为“自己学习”,整堂课全部让学生自己活动。过去是“什么都管”,而现在是“什么都不管”。在新课改的课堂中有的教师怕被说成“满堂灌”,不敢多讲了。有的语文教师在执教朱自清的《春》时,让学生读课文时常对学生说“用你自己的方式读”,“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表面上似乎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然而初中生,特别是七年级初中生还远远没有达到对语言的欣赏水平。“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能够处理好文章的节奏、停顿、语气和情感吗?能够领悟语言之美、文字之美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教学是一个双向活动、教和学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缺少任何一方就没有对话、互动和交流,也就没有教学。因此,教学中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示范,需要教师栩栩如生、声情并茂的讲解、示范,将学生带入那种妙不可言的体验,使他们愉悦地感受、快乐地畅想,从而获得知识,陶冶情操。“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它强调学生的主体,但并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相对立。“主导”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让学生亦步亦趋,不能越雷池半步,而是起着提升教学品质、画龙点晴的作用,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向善、求真与致美的释放,从而获得真正自由、自主的发展。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在于,中小学生正处在认知、情感、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全面的,需要以教师的情感体验去感染、唤醒和引导学生的体验,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又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小学生健康地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2.重视赏识教育,轻视惩戒教育。赏识教育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表扬、赏识作为一种激励方法,对于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自信心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受学生的欢迎。于是在新课改课堂中教师越来越重视赏识教育,对学生的表扬和赏识的手段和形式多种多样,从口头表扬、称赞到奖励小红星、文具等等,数不胜数。我们在调研中看到,某校一节语文课上,教师对学生多次提问,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无论正确恰当与否,教师总是带着微笑地表扬道:“回答得真好!”、“你真聪明!”,学生每发一次言奖一颗小红星,一节课下来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小红星了,多的还有5—6颗。学生们还不时因为教师忘记给自己发奖品而打断教师和同学的发言。这样一味地奖励过分重视形式,反而缺乏激励性,甚至会误导学生,使他们自满、自大,听不进不同意见,这对学生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而且這种一味表扬已经偏离了新课程目标,失去了激励的意义。在新课改中,不少教师一提到“惩戒教育”就讳莫如深,唯恐被扣上“伤害学生自尊”的帽子。于是面对学生的错误不敢说,即使说了,也只是蜻蜓点水式地说一两句。其实新课改并不是只倡导赏识教育,惩戒教育也是不可缺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得好:“教育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因此,我们必须辩证地对鼓励表扬,对其过失和错误也要及时批评指正。奖励和惩戒是天平上的两个托盘,缺少任何一方,教育的天平就会失衡。教育实践表明,惩戒教育有时比赏识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好时机。惩戒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现代人的一个重要品质就是敢于承担责任,教育就是教会学生为自己的行为和过失承担责任。学生在学校就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过失负起责任,日后才可能为社会承担责任。未成年的学生一般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身上存在的毛病和错误。惩戒教育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进而改进错误。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学生的过失和错误,教师不能回避,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引导。当然,惩戒教育要依人、依事、依情而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只对其行为不对其人身,不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3.学习评价与考试的矛盾。新课程改革把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由以前从升学率和中考分数为标准的终端评价,变为现在以学校办学水平、教师日常表现和学生综合素质为内容的过程评价,使现行的基础教育评价体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但由于日前的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仍在起作用,分数仍然是衡量学校和学生的标准。评价与考试产生了对立,日前无法统一。主要原因是,课程改革的评价标准至今不被社会认可,而且课程改革实行的综合素质评价缺乏量化标准,操作困难,客观上又为课程改革的推行设置了障碍。如何解决评价与考试的矛盾是当前学校和教师推行新课程改革的难题。这一“难题”不解决,直接影响到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我们认为,新课程实验,无论课程、教材变化到何种程度,考试仍然具有导向作用。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与学,应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成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内容方面的新思想来改进测试内容和方法:考试必须与优化教学原则保持一致,力求科学地测查深层学习中的理解。要使考试的导向作用能贯彻于教学实践中,学校和教师还要编制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全面考查学生能力的操作任务型和结构开放型考试题目。而教育行政部门则应建立义务教育学生的质量监测系统,对中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实行监控。这样做才可能使评价和考试与新课程相适应。鉴于中考、高考关联度很高,建议教育部门在提高课程改革评价体系,进行中考改革的同时,考虑与高考的衔接,解决高考终端问题。
在新课改中,提倡“过程性评价”。这种过程性评价在实践中显露出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目前对学校的评价仍以升入重点学校的学生人数为目标。升学考试仍然是唯一标准,在这里“评价边缘化”。二是课程提出学生的发展除了“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除了学科学习目标,还有一般性发展目标;除了学生成绩,还有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的精神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等等。其中很多方面都无法通过考试的方式加以考查,更难以用量化的方式进行准确、客观的描述。这就给教师的具体操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并且效果不太理想。三是高考制度与新课程同步进行,学校开设的各种课程就不可避免地要在某种程度上受考试目标的影响。如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而高考在内容和方式上都仍然偏向学生的知识方面,这就使得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4.课程改革与农村教师专业的矛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关键在教师。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农村教师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实际操作方面都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首先,一些教师的观念难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尤其是一些老教师,他们早已习惯于其熟悉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及方式方法等,老一套的教育教学方式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不易更改,面对新课程改革,他们感到不知所措,难以适应。其次,新课程改革在转变教学方式方面特别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进行倡导。但是,不少教师不懂得“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的真正含义。于是在他们的课堂教学中,一讲“合作”就是“小组”,什么课都是小组讨论,什么内容都要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课堂上常常看到小组学习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没有游戏规则,乱成一团,很少有实质性的讨论。结果,“小组讨论”成了课堂上的“放羊”。第三,日前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一旦到基础教育岗位上,也不能立即承担起实施新课程的任务,他们需要培训一到两年。这因为他们对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不熟悉,也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不懂得如何将理论转变为可操作的方法。所以,我们认为,帮助新老教师解决认识上和行动上的问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
雷家振,方彩云,教师,现居湖北天门。
1.重视学生主体,轻视教师主导。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利。但一些教师对这一教学理念理解上不全面,把学生自主学习理解为“自己学习”,整堂课全部让学生自己活动。过去是“什么都管”,而现在是“什么都不管”。在新课改的课堂中有的教师怕被说成“满堂灌”,不敢多讲了。有的语文教师在执教朱自清的《春》时,让学生读课文时常对学生说“用你自己的方式读”,“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表面上似乎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然而初中生,特别是七年级初中生还远远没有达到对语言的欣赏水平。“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能够处理好文章的节奏、停顿、语气和情感吗?能够领悟语言之美、文字之美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教学是一个双向活动、教和学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缺少任何一方就没有对话、互动和交流,也就没有教学。因此,教学中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示范,需要教师栩栩如生、声情并茂的讲解、示范,将学生带入那种妙不可言的体验,使他们愉悦地感受、快乐地畅想,从而获得知识,陶冶情操。“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它强调学生的主体,但并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相对立。“主导”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让学生亦步亦趋,不能越雷池半步,而是起着提升教学品质、画龙点晴的作用,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向善、求真与致美的释放,从而获得真正自由、自主的发展。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在于,中小学生正处在认知、情感、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全面的,需要以教师的情感体验去感染、唤醒和引导学生的体验,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又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小学生健康地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2.重视赏识教育,轻视惩戒教育。赏识教育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表扬、赏识作为一种激励方法,对于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自信心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受学生的欢迎。于是在新课改课堂中教师越来越重视赏识教育,对学生的表扬和赏识的手段和形式多种多样,从口头表扬、称赞到奖励小红星、文具等等,数不胜数。我们在调研中看到,某校一节语文课上,教师对学生多次提问,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无论正确恰当与否,教师总是带着微笑地表扬道:“回答得真好!”、“你真聪明!”,学生每发一次言奖一颗小红星,一节课下来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小红星了,多的还有5—6颗。学生们还不时因为教师忘记给自己发奖品而打断教师和同学的发言。这样一味地奖励过分重视形式,反而缺乏激励性,甚至会误导学生,使他们自满、自大,听不进不同意见,这对学生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而且這种一味表扬已经偏离了新课程目标,失去了激励的意义。在新课改中,不少教师一提到“惩戒教育”就讳莫如深,唯恐被扣上“伤害学生自尊”的帽子。于是面对学生的错误不敢说,即使说了,也只是蜻蜓点水式地说一两句。其实新课改并不是只倡导赏识教育,惩戒教育也是不可缺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得好:“教育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因此,我们必须辩证地对鼓励表扬,对其过失和错误也要及时批评指正。奖励和惩戒是天平上的两个托盘,缺少任何一方,教育的天平就会失衡。教育实践表明,惩戒教育有时比赏识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好时机。惩戒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现代人的一个重要品质就是敢于承担责任,教育就是教会学生为自己的行为和过失承担责任。学生在学校就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过失负起责任,日后才可能为社会承担责任。未成年的学生一般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身上存在的毛病和错误。惩戒教育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进而改进错误。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学生的过失和错误,教师不能回避,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引导。当然,惩戒教育要依人、依事、依情而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只对其行为不对其人身,不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3.学习评价与考试的矛盾。新课程改革把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由以前从升学率和中考分数为标准的终端评价,变为现在以学校办学水平、教师日常表现和学生综合素质为内容的过程评价,使现行的基础教育评价体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但由于日前的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仍在起作用,分数仍然是衡量学校和学生的标准。评价与考试产生了对立,日前无法统一。主要原因是,课程改革的评价标准至今不被社会认可,而且课程改革实行的综合素质评价缺乏量化标准,操作困难,客观上又为课程改革的推行设置了障碍。如何解决评价与考试的矛盾是当前学校和教师推行新课程改革的难题。这一“难题”不解决,直接影响到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我们认为,新课程实验,无论课程、教材变化到何种程度,考试仍然具有导向作用。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与学,应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成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内容方面的新思想来改进测试内容和方法:考试必须与优化教学原则保持一致,力求科学地测查深层学习中的理解。要使考试的导向作用能贯彻于教学实践中,学校和教师还要编制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全面考查学生能力的操作任务型和结构开放型考试题目。而教育行政部门则应建立义务教育学生的质量监测系统,对中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实行监控。这样做才可能使评价和考试与新课程相适应。鉴于中考、高考关联度很高,建议教育部门在提高课程改革评价体系,进行中考改革的同时,考虑与高考的衔接,解决高考终端问题。
在新课改中,提倡“过程性评价”。这种过程性评价在实践中显露出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目前对学校的评价仍以升入重点学校的学生人数为目标。升学考试仍然是唯一标准,在这里“评价边缘化”。二是课程提出学生的发展除了“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除了学科学习目标,还有一般性发展目标;除了学生成绩,还有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的精神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等等。其中很多方面都无法通过考试的方式加以考查,更难以用量化的方式进行准确、客观的描述。这就给教师的具体操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并且效果不太理想。三是高考制度与新课程同步进行,学校开设的各种课程就不可避免地要在某种程度上受考试目标的影响。如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而高考在内容和方式上都仍然偏向学生的知识方面,这就使得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4.课程改革与农村教师专业的矛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关键在教师。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农村教师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实际操作方面都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首先,一些教师的观念难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尤其是一些老教师,他们早已习惯于其熟悉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及方式方法等,老一套的教育教学方式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不易更改,面对新课程改革,他们感到不知所措,难以适应。其次,新课程改革在转变教学方式方面特别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进行倡导。但是,不少教师不懂得“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的真正含义。于是在他们的课堂教学中,一讲“合作”就是“小组”,什么课都是小组讨论,什么内容都要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课堂上常常看到小组学习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没有游戏规则,乱成一团,很少有实质性的讨论。结果,“小组讨论”成了课堂上的“放羊”。第三,日前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一旦到基础教育岗位上,也不能立即承担起实施新课程的任务,他们需要培训一到两年。这因为他们对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不熟悉,也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不懂得如何将理论转变为可操作的方法。所以,我们认为,帮助新老教师解决认识上和行动上的问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
雷家振,方彩云,教师,现居湖北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