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已从2013年的规划年迈入到2015年的全面落实年,该战略的提出将成为当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指引方针,它的落实不仅有助于使我国从区域性大国向全球性大国的转变,还有助于抑制以美国为首实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的冲击。以降低贸易门槛、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区域内经济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自贸区建设将为“一带一路”大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平台,将“一带一路”构想与自贸区建设进行有利对接,加强彼此间的有机对接和战略联动,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要理性应对风险与挑战,统筹国内与国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
关键词:“一带一路”;自贸区;对接;发展战略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多极化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以美国主导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已经签署,美欧主导的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也处于收官阶段,但目前我国对于上述两大贸易协定都没有签署,且签署国都多为中国周边的贸易伙伴,如果不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将导致我国经济上受到孤立,政治被边缘化的负面影响。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简称一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路)构想,之后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纳入全年工作任务。2013年战略得到提出,2014年布局年,2015年是至关重要的落实年。“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44亿人口,经济总量约达21万美元,分别占全球总量的63%和29%。①该战略构想的落实将有助于应对全球经济复杂背景下的战略态势,抑制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现。丝绸之路作为我国历史文明的瑰宝,具有深厚的人文基础和历史底蕴。我们可再次借助其精神实现我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复习和崛起。“一带一路”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开放、包容的对外发展平台,努力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的利益结合起来,形成共享、共建、共商的良好合作伙伴关系。
随着时间的发展,自由贸易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范围遍及各大洲,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自贸区有两类划分,第一类是国际上的双边或多边自贸区(Free Trade Area,FTA),另一类是国内自贸区,通常称之为自由贸易园区(Free Trade Zone,FTZ)。②第一类主要是指涉及国家主权让与问题的国与国或者不同地区之间签订的通过相互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而结成的自由贸易区或集团,如TPP、TTIP、PSA等。另一类则是指不涉及国主权让与问题的国内某地域或行政区划范围内设立的以贸易投资为主的经济性区域,如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园区(简称上海自贸)、天津自贸区、福建自贸区、及广东自贸区等。③
一、“一带一路”与自贸区对接的必要性
按照“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发展规划,中国经济将由过去的加工商品出口升级为新型的资本输出,由一般的成品半成品出口贸易转为过剩产能的大规模输出,在带动国内资源开发与经济体制转型的同时,也惠及沿线各个国家。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主任张晓静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一方面,从国际角度看,世界经济复苏需要新动力,全球性产能过剩需要新需求,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构需要第三级平衡,这些都需要中国提出新战略;另一方面,从国内角度看,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船业,以及“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都迫切需要中国提出新的开放战略。④由此可见,国际和国内新形势下都要求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对外开放,但是,面对地广人多,发展水平不一的中国,如果一次性的全面实行对外开放或者接受以美、欧等国家主导的高标准的国际经贸新规则,将有可能对我国本土的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甚至影响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地位。相反,自贸区的建立可以作为“一带一路”战略具体落实的支撑点,以“一带一路”为纲,张自贸区发展之目,纲举目张。在国内自贸区进行先行先试,大胆试错,总结经验,实行渐进式改革。通过在自贸区构建中,消除贸易壁垒,降低门槛、提高贸易便利化,实行负面清单及行政上简政放权来为“一带一路”提供有力保障。
在国际上,自由贸易区(FTA)的各种协定都已基本达成协议,高标准的FTA通过提高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而非降低贸易成本参与全球竞争,且如今的高标准规则如TPP协定已经不再局限于贸易领域,还包括投资、服务、贸易三者的融合,对于国内市场的竞争环境和市场准入条件的要求也越发的严格。近些年多哈回合谈判也停滞不前,WTO框架下的国民待遇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也成为最普通的贸易待遇事实,自贸协定则为国际间的经贸往来提供了更加自由便利的贸易环境。与此同时,自贸区的建设也成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不仅从贸易上可以降低甚至消除贸易壁垒,而且在投资上沉没成本相对更小。我国相继设立的沪、津、粤、闵自贸区也各有所侧重,上海具有充分的地理优势和区位条件,作为国际港口之一和金融结算中心,将有助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落实和产能的区位转移。天津毗邻首都北京,是整个亚欧大陆上政治、经济的活动中心,更是亚欧大陆桥上的东方起点,它将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大枢纽带动北方地区过剩产能向沿线国家转移。在已建立的自贸区进行大胆尝试,并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复制向中部、西部设立自贸区,形成相对成熟的国际经贸新规则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磋商,并通过地缘政治的优势来充分发挥中国在国际地位上的话语权。此外,中央政府在战略提出之初投资400亿美元作为丝路基金及亚洲投资银行的设立也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提供了有强力的财政保障。
二、“一带一路”与自贸区对接存在的问题
尽管“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落实及自贸区的建立已成为我国目前对外开放走出去的一大政方针,对我国的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地位都有诸多好处。但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二者在落实与对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从“一带一路”战略自身来看,该战略的提出不仅为我国过剩产能转移到沿线周边国家实现共赢,还有助于遏制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和重返亚太的野心。如此一来,“一带一路”战略必然与经济大国的传统利益范围产生一定的冲突与矛盾。如,由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影响,南海地区问题上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博弈格局。政治上,由于“一带一路”战略涉及的国家多,空间广、时间跨度大,存在一定的政治风险,可能该轮政府领导之间达成合作协议,在下一轮政府更替时协作或国际格局的变化影响该政策的具体落实。宗教和文化冲突上,“一带一路”战略沿线涉及60多个国家,由于各地区文化传统差异,会使不同国家之间对社会事务有着不同的看法与解读,在未来的经贸投资服务往来投资上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冲突与矛盾。法律上,各个国家之间的法律规定不一致,对于法律的边界界定很难协调一致。 其次,目前全球范围内自贸区呈万花齐放的趋势,众所周知,美国主导的以重返亚太和实现亚太再平衡战略的TPP协定已签署,签署国家涉及除中国外的周边12个国家,这些国家多数都与中国有着紧密的贸易关系往来,如此以来,必将影响中国在亚洲的政治经济影响力,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受到冲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这标志着中国自贸区建设全面提速,积极从“跟随者、旁观者”向“建设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希望以此促成国内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并进一步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扩大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中国自贸区如今也在如火如荼的谋划进行着,国内方面先行批准设立的沪、津、闵、粤四大自贸区尽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倾斜支持下各有特色的进行改革。但是沿边省市的自贸区申请设立可能导致同质化的竞争现象的发生。国内自贸区的设立依靠政府的政策大力扶持,加之中国现有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政治体制与当今新型的高标准的国际经贸投资新规则存在差异,在负面清单、国民待遇、市场准入以及关税减让等方面还需根据国内形势和国际规则进行权衡。
最后,在“一带一路”战略与自贸区对接方面,要综合考虑全方面的问题,如法律规则的统一化。“一带一路”战略对接自贸区很可能是在原有规则的基础上重新建造新的规则或在原有的规则上进行协商拟定相似的规则,造成规则的冗杂,甚至规则的制定会影响到一国的主权和基本的政治经济制度。此外,由于国内四大自贸区刚成立不久,成效还不够显现,其能否顺利进行试验得到满意的成果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中国与沿线国家自贸区的谈判还需要时间和应对政治风险乃至世界经济贸易规则的千变万化。
三、“一带一路”与自贸区对接的建议
“一带一路”战略与自贸区战略均具有实施过程繁杂,建设周期久的特点。因此,筹划发展规划,加强顶层设计,积极稳妥地构建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扎实推进与沿线国家或地区探讨建立自贸区的可行性研究和实施方案的进程,努力使我国与沿线国家保持紧密的伙伴关系,方便利益共享和促进国际经贸往来的便利化做出进步。对此,针对上述要求和问题应当做出如下建议:
第一,深化机制体制创新对“一带一路”和自贸区本质意义的认识。自贸区的最大导向在于从优惠政策的谋取转向机制体制创新。尽管地方自贸区在发展之处得到不少国家政策的倾斜与扶持,但其也应当自觉服从于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在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做到简政放权,放活市场,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采用PPP模式(公私化合作关系模式),引导企业参与到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决策和落实上来,引导企业在自贸区构建过程中的深度参与,规范企业的经营状况,政府这只无形的手在高标准的国际经贸投资新规则的倒逼机制影响下和新型合作关系模式下实现转型升级。
第二,将自贸区的实践经验与国家顶层战略相结合。尽管中央政府给予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宽厚的优惠政策和条件扶持其发展并与世界规则进行接轨,但是自贸区的发展也应当以国家的战略目标相契合。自贸区的实践经验为国家战略顶层设计提供了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路径。国家的战略目标也为自贸区的建设指明了方针。但为了克服自贸区内部可能横跨多个行政区域导致管理协调难度的问题,建议由国家相关对外工作部门联合设立统一工作办公室,建立行政政策方面的绿色通道,统一部署,统筹兼顾。在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内进行先行先试,大胆试错,总结经验教训,再向外进行推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自贸区建设进行沟通协调。
第三,金融方面搭建多渠道多方位的融资服务平台,为“一带一路”战略落实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贸易往来和金融合作及自贸区的建造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我国在战略提出之初,已经出资400亿美元作为丝路基金,与此同时还倡议设立的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金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目前全球已有近58个国家参加,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薄弱的,因此,在战略具体落实方面,可依托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司合作伙伴关系,该模式实质上是一种联通全社会内部公共部门、企业部门、专业组织和百姓公众各方面的准公共品优化供给制度。⑤通过施行权力下放,一直下放到基层。推进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合作,并对国有企业私有化进行改造,充分调动市场活力和积极性,减少政府的财政压力,并且有助于引进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但对法治化的契约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2015年人民币已加入世界货币标志着中国开始全面融入金融市场,对于未来“一带一路”资金流通方面将带来更多的便利。
第四,创新互动模式,布局合作新战略,保障“一带一路”与自贸区战略有机对接。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充分运用互联网进行连接,构建联席网络会议,通过电视电话会议,各沿线国家派出代表加强沟通协商,既可以节约交流成本,也可以增强信息交流度。我国今年提出的互联网+的提议,也可以在“双战略”对接中加以试验。其次,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攻克语言障碍,才能有助于深化合作,规则的制定方面也有助于减少分歧。
四、结语
作为目前备受关注的两大国家级战略规划,若能实现成功对接,将对我国国内自身乃至国际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一带一路”战略与自贸区的对接,可以促进国内过剩产能的转移,通过自贸区建立,搭建起与国际经贸投资新规则架构的桥梁,帮助我国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并且对于中国中西部边远地区可以更好的发挥其资源优势,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价值链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于交流,有助于缩小我国国内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其次,将二者对接,不仅有助于我国国内各个省市的资源向外流通和利用,关税壁垒的降低更是方便国民在国内轻轻松松便可拥有世界各国所生产的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刺激国内各个产业的转型升级,重视产品的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而且将二者对接,还有助于遏制欧、美国家主导的重返亚太和美国再平衡战略,稳固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影响力和竞争力。最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不仅可以实现亚欧地区的贸易便利化,还可以为与沿线国家构建自由贸易区奠定基础,为最终成功对接做准备。我国与沿线国家应本着先易后难的精神,采用框架协议、双边投资协定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创适合“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新局面。(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基金项目:2015年河北经贸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计划重点项目
注解:
①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发布的数据
② 自由贸易区的法律思考:模式、依据及框架.[J].浦东开发.2015(03):38-41
③ 曾婧.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中国自贸区机遇.[J]特区经济.2015,8
④ 刘旭颖.用一带一路构想对接自贸区战略.[N].国际商报.2015—5—11第A02版.
⑤ 贾康.苏京春.制度供给的伟大创新.[N].企业家日报.2014—12—28第W01版.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发布的数据
[2]自由贸易区的法律思考:模式、依据及框架.[J].浦东开发.2015(03):38-41
[3]曾婧.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中国自贸区机遇.[J]特区经济.2015,8
[4]刘旭颖.用一带一路构想对接自贸区战略.[N].国际商报.2015—5—11第A02版.
[5]贾康.苏京春.制度供给的伟大创新.[N].企业家日报.2014—12—28第W01版.
关键词:“一带一路”;自贸区;对接;发展战略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多极化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以美国主导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已经签署,美欧主导的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也处于收官阶段,但目前我国对于上述两大贸易协定都没有签署,且签署国都多为中国周边的贸易伙伴,如果不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将导致我国经济上受到孤立,政治被边缘化的负面影响。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简称一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路)构想,之后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纳入全年工作任务。2013年战略得到提出,2014年布局年,2015年是至关重要的落实年。“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44亿人口,经济总量约达21万美元,分别占全球总量的63%和29%。①该战略构想的落实将有助于应对全球经济复杂背景下的战略态势,抑制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现。丝绸之路作为我国历史文明的瑰宝,具有深厚的人文基础和历史底蕴。我们可再次借助其精神实现我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复习和崛起。“一带一路”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开放、包容的对外发展平台,努力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的利益结合起来,形成共享、共建、共商的良好合作伙伴关系。
随着时间的发展,自由贸易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范围遍及各大洲,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自贸区有两类划分,第一类是国际上的双边或多边自贸区(Free Trade Area,FTA),另一类是国内自贸区,通常称之为自由贸易园区(Free Trade Zone,FTZ)。②第一类主要是指涉及国家主权让与问题的国与国或者不同地区之间签订的通过相互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而结成的自由贸易区或集团,如TPP、TTIP、PSA等。另一类则是指不涉及国主权让与问题的国内某地域或行政区划范围内设立的以贸易投资为主的经济性区域,如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园区(简称上海自贸)、天津自贸区、福建自贸区、及广东自贸区等。③
一、“一带一路”与自贸区对接的必要性
按照“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发展规划,中国经济将由过去的加工商品出口升级为新型的资本输出,由一般的成品半成品出口贸易转为过剩产能的大规模输出,在带动国内资源开发与经济体制转型的同时,也惠及沿线各个国家。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主任张晓静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一方面,从国际角度看,世界经济复苏需要新动力,全球性产能过剩需要新需求,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构需要第三级平衡,这些都需要中国提出新战略;另一方面,从国内角度看,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船业,以及“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都迫切需要中国提出新的开放战略。④由此可见,国际和国内新形势下都要求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对外开放,但是,面对地广人多,发展水平不一的中国,如果一次性的全面实行对外开放或者接受以美、欧等国家主导的高标准的国际经贸新规则,将有可能对我国本土的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甚至影响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地位。相反,自贸区的建立可以作为“一带一路”战略具体落实的支撑点,以“一带一路”为纲,张自贸区发展之目,纲举目张。在国内自贸区进行先行先试,大胆试错,总结经验,实行渐进式改革。通过在自贸区构建中,消除贸易壁垒,降低门槛、提高贸易便利化,实行负面清单及行政上简政放权来为“一带一路”提供有力保障。
在国际上,自由贸易区(FTA)的各种协定都已基本达成协议,高标准的FTA通过提高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而非降低贸易成本参与全球竞争,且如今的高标准规则如TPP协定已经不再局限于贸易领域,还包括投资、服务、贸易三者的融合,对于国内市场的竞争环境和市场准入条件的要求也越发的严格。近些年多哈回合谈判也停滞不前,WTO框架下的国民待遇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也成为最普通的贸易待遇事实,自贸协定则为国际间的经贸往来提供了更加自由便利的贸易环境。与此同时,自贸区的建设也成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不仅从贸易上可以降低甚至消除贸易壁垒,而且在投资上沉没成本相对更小。我国相继设立的沪、津、粤、闵自贸区也各有所侧重,上海具有充分的地理优势和区位条件,作为国际港口之一和金融结算中心,将有助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落实和产能的区位转移。天津毗邻首都北京,是整个亚欧大陆上政治、经济的活动中心,更是亚欧大陆桥上的东方起点,它将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大枢纽带动北方地区过剩产能向沿线国家转移。在已建立的自贸区进行大胆尝试,并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复制向中部、西部设立自贸区,形成相对成熟的国际经贸新规则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磋商,并通过地缘政治的优势来充分发挥中国在国际地位上的话语权。此外,中央政府在战略提出之初投资400亿美元作为丝路基金及亚洲投资银行的设立也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提供了有强力的财政保障。
二、“一带一路”与自贸区对接存在的问题
尽管“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落实及自贸区的建立已成为我国目前对外开放走出去的一大政方针,对我国的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地位都有诸多好处。但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二者在落实与对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从“一带一路”战略自身来看,该战略的提出不仅为我国过剩产能转移到沿线周边国家实现共赢,还有助于遏制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和重返亚太的野心。如此一来,“一带一路”战略必然与经济大国的传统利益范围产生一定的冲突与矛盾。如,由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影响,南海地区问题上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博弈格局。政治上,由于“一带一路”战略涉及的国家多,空间广、时间跨度大,存在一定的政治风险,可能该轮政府领导之间达成合作协议,在下一轮政府更替时协作或国际格局的变化影响该政策的具体落实。宗教和文化冲突上,“一带一路”战略沿线涉及60多个国家,由于各地区文化传统差异,会使不同国家之间对社会事务有着不同的看法与解读,在未来的经贸投资服务往来投资上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冲突与矛盾。法律上,各个国家之间的法律规定不一致,对于法律的边界界定很难协调一致。 其次,目前全球范围内自贸区呈万花齐放的趋势,众所周知,美国主导的以重返亚太和实现亚太再平衡战略的TPP协定已签署,签署国家涉及除中国外的周边12个国家,这些国家多数都与中国有着紧密的贸易关系往来,如此以来,必将影响中国在亚洲的政治经济影响力,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受到冲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这标志着中国自贸区建设全面提速,积极从“跟随者、旁观者”向“建设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希望以此促成国内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并进一步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扩大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中国自贸区如今也在如火如荼的谋划进行着,国内方面先行批准设立的沪、津、闵、粤四大自贸区尽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倾斜支持下各有特色的进行改革。但是沿边省市的自贸区申请设立可能导致同质化的竞争现象的发生。国内自贸区的设立依靠政府的政策大力扶持,加之中国现有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政治体制与当今新型的高标准的国际经贸投资新规则存在差异,在负面清单、国民待遇、市场准入以及关税减让等方面还需根据国内形势和国际规则进行权衡。
最后,在“一带一路”战略与自贸区对接方面,要综合考虑全方面的问题,如法律规则的统一化。“一带一路”战略对接自贸区很可能是在原有规则的基础上重新建造新的规则或在原有的规则上进行协商拟定相似的规则,造成规则的冗杂,甚至规则的制定会影响到一国的主权和基本的政治经济制度。此外,由于国内四大自贸区刚成立不久,成效还不够显现,其能否顺利进行试验得到满意的成果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中国与沿线国家自贸区的谈判还需要时间和应对政治风险乃至世界经济贸易规则的千变万化。
三、“一带一路”与自贸区对接的建议
“一带一路”战略与自贸区战略均具有实施过程繁杂,建设周期久的特点。因此,筹划发展规划,加强顶层设计,积极稳妥地构建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扎实推进与沿线国家或地区探讨建立自贸区的可行性研究和实施方案的进程,努力使我国与沿线国家保持紧密的伙伴关系,方便利益共享和促进国际经贸往来的便利化做出进步。对此,针对上述要求和问题应当做出如下建议:
第一,深化机制体制创新对“一带一路”和自贸区本质意义的认识。自贸区的最大导向在于从优惠政策的谋取转向机制体制创新。尽管地方自贸区在发展之处得到不少国家政策的倾斜与扶持,但其也应当自觉服从于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在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做到简政放权,放活市场,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采用PPP模式(公私化合作关系模式),引导企业参与到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决策和落实上来,引导企业在自贸区构建过程中的深度参与,规范企业的经营状况,政府这只无形的手在高标准的国际经贸投资新规则的倒逼机制影响下和新型合作关系模式下实现转型升级。
第二,将自贸区的实践经验与国家顶层战略相结合。尽管中央政府给予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宽厚的优惠政策和条件扶持其发展并与世界规则进行接轨,但是自贸区的发展也应当以国家的战略目标相契合。自贸区的实践经验为国家战略顶层设计提供了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路径。国家的战略目标也为自贸区的建设指明了方针。但为了克服自贸区内部可能横跨多个行政区域导致管理协调难度的问题,建议由国家相关对外工作部门联合设立统一工作办公室,建立行政政策方面的绿色通道,统一部署,统筹兼顾。在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内进行先行先试,大胆试错,总结经验教训,再向外进行推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自贸区建设进行沟通协调。
第三,金融方面搭建多渠道多方位的融资服务平台,为“一带一路”战略落实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贸易往来和金融合作及自贸区的建造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我国在战略提出之初,已经出资400亿美元作为丝路基金,与此同时还倡议设立的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金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目前全球已有近58个国家参加,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薄弱的,因此,在战略具体落实方面,可依托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司合作伙伴关系,该模式实质上是一种联通全社会内部公共部门、企业部门、专业组织和百姓公众各方面的准公共品优化供给制度。⑤通过施行权力下放,一直下放到基层。推进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合作,并对国有企业私有化进行改造,充分调动市场活力和积极性,减少政府的财政压力,并且有助于引进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但对法治化的契约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2015年人民币已加入世界货币标志着中国开始全面融入金融市场,对于未来“一带一路”资金流通方面将带来更多的便利。
第四,创新互动模式,布局合作新战略,保障“一带一路”与自贸区战略有机对接。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充分运用互联网进行连接,构建联席网络会议,通过电视电话会议,各沿线国家派出代表加强沟通协商,既可以节约交流成本,也可以增强信息交流度。我国今年提出的互联网+的提议,也可以在“双战略”对接中加以试验。其次,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攻克语言障碍,才能有助于深化合作,规则的制定方面也有助于减少分歧。
四、结语
作为目前备受关注的两大国家级战略规划,若能实现成功对接,将对我国国内自身乃至国际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一带一路”战略与自贸区的对接,可以促进国内过剩产能的转移,通过自贸区建立,搭建起与国际经贸投资新规则架构的桥梁,帮助我国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并且对于中国中西部边远地区可以更好的发挥其资源优势,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价值链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于交流,有助于缩小我国国内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其次,将二者对接,不仅有助于我国国内各个省市的资源向外流通和利用,关税壁垒的降低更是方便国民在国内轻轻松松便可拥有世界各国所生产的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刺激国内各个产业的转型升级,重视产品的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而且将二者对接,还有助于遏制欧、美国家主导的重返亚太和美国再平衡战略,稳固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影响力和竞争力。最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不仅可以实现亚欧地区的贸易便利化,还可以为与沿线国家构建自由贸易区奠定基础,为最终成功对接做准备。我国与沿线国家应本着先易后难的精神,采用框架协议、双边投资协定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创适合“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新局面。(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基金项目:2015年河北经贸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计划重点项目
注解:
①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发布的数据
② 自由贸易区的法律思考:模式、依据及框架.[J].浦东开发.2015(03):38-41
③ 曾婧.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中国自贸区机遇.[J]特区经济.2015,8
④ 刘旭颖.用一带一路构想对接自贸区战略.[N].国际商报.2015—5—11第A02版.
⑤ 贾康.苏京春.制度供给的伟大创新.[N].企业家日报.2014—12—28第W01版.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发布的数据
[2]自由贸易区的法律思考:模式、依据及框架.[J].浦东开发.2015(03):38-41
[3]曾婧.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中国自贸区机遇.[J]特区经济.2015,8
[4]刘旭颖.用一带一路构想对接自贸区战略.[N].国际商报.2015—5—11第A02版.
[5]贾康.苏京春.制度供给的伟大创新.[N].企业家日报.2014—12—28第W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