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育种、养殖和饲料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仔猪多在3~4周龄断奶,这得益于教槽料的推广使用。教槽料是仔猪在断奶之前就能吃的饲料,也是猪一生中最早吃到的饲料。仔猪出生时胃内仅有凝乳酶,胃蛋白酶很少,胃底腺不发达,缺乏游离盐酸,胃蛋白酶没有活性,不能消化蛋白质,特别是植物性蛋白质。因此,使用教槽料不仅可以刺激仔猪消化道的迅速发育,给仔猪补充营养,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断奶体重,而且能保证仔猪断奶前后很好的消化和吸收饲料,最大限度地减少仔猪断奶应激,缩短出栏时间。
一、教槽料的设计原则
教槽料要根据仔猪的营养需要特点来配制,在选用原料时遵循“供应稳定、品质保证、价格适中”的原则,例如小肽类产品质量不是很稳定,选择时要慎重。
1. 易于消化和吸收。在设计教槽料时要选择抗营养因子、过敏因子含量低且易于消化的原料,如血清蛋白粉、进口鱼粉等。
2. 适口性好。仔猪阶段对饲料的要求不单纯是营养平衡,还兼顾着快速诱食这一特点。仔猪喜欢吃,采食量大,才会有好的日增重。饲料的适口性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设计仔猪教槽料时不但要考虑饲料原料的特性,还要考虑加工工艺、储存方式等。
3. 营养全面均衡。仔猪哺乳期增长迅速,25天断奶平均体重达8千克左右,日增重在250克左右,同时由于仔猪出生时消化器官不发达,容积小、机能不完善,所以要给予高能量、高蛋白的优质饲料。教槽料应具有以下特点:①高能量。研究结果表明,断奶体重较大的仔猪能顺利过渡到断奶饲粮,并能减少营养性腹泻的发生率;哺乳期生长较快的仔猪育肥期生长速度亦较快。Tokaeh等(1992)的研究表明,21日龄断奶后第一周增重超过225克/天的仔猪,体重达到109千克的时间可提前10天。仔猪对能量的需求量很高,用糖类提供能量,成本相对低廉且吸收利用率较高。②高蛋白。仔猪出生后生长快速、生理变化急剧,对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需要高。但仔猪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如仔猪胰蛋白酶含量在5周龄前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到6周龄才开始增加,因此在5周龄前仔猪对饲料蛋白尤其是植物性蛋白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此外,因为仔猪采食的饲料总量很少,为让其获得尽量多的营养,提高日增重,要使用蛋白含量高的原料。蛋白质原料的选择以消化率为第一标准,良好的氨基酸比例和含量为第二主要指标,尤其要考虑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组氨酸,最好选择上述氨基酸比例都适合的原料。血浆蛋白粉是蛋白质原料的首选,肠绒蛋白也是仔猪蛋白质的优质来源,两者合用效果很好。肠绒蛋白不仅提供优质蛋白,还可以防止断奶应激伤害仔猪肠道黏膜。其次是乳清粉,此外,大豆浓缩蛋白、发酵豆粕等也是优质的蛋白来源。小麦、大米及豌豆、蚕豆等植物籽实类蛋白质原料中氨基酸的组成平衡,没有抗营养因子,消化率也不错。综合相关研究报道,19%~21%的粗蛋白质水平可满足体重4~20千克仔猪的需要,建议体重4~10千克阶段日粮粗蛋白水平维持在21%,体重10~20千克阶段为19%。③高脂肪。通常仔猪饲料的能量水平难以达到标准要求。因此,添加脂肪可以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通常脂肪添加量为3%~6%。研究证明,适宜的饲料脂肪应类似于母猪乳脂。对仔猪来说最好的油脂是椰子油,其次为大豆油、玉米油、猪油、牛油、鱼油。椰子油很贵,大豆油是比较实际的选择。在使用油脂时一定要关注其品质、杂质、水分、碘价、酸价、过氧化值指标。由于仔猪料制粒温度不高于80℃,很多酶制剂可以使用。多年来的应用效果表明,复合酶的效果优于单一酶制剂(植酸酶除外)。
二、教槽料的饲喂方式
目前养猪生产中使用的教槽料料型主要有液态、颗粒、破碎及粉状4种,在生产中使用最多的是后3种,部分大型养猪企业尝试用液态料饲喂。
1. 液态饲料直接饲喂。最接近母乳的饲料就是液态饲料,液体饲料形式也给饲料内有效营养物质的调配以更大的空间,但液态料饲喂对猪场管理硬件与软件要求较高,目前推广使用还需要一段时间。
2. 固体饲料液体饲喂。固体饲料液体饲喂是水料按4∶1的比例调成糊状后进行饲喂。目前国外已经有粉料饲料使用前自动加水成粥状的全套设备,可以有效地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并控制采食量。
3. 破碎料和粉料直接饲喂。饲料膨化后破碎,提高含粉率(含粉率在20%~30%),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加工手段。目前,教槽料大部分是破碎料和粉料,直接飼喂既省时又方便,但是要保证充足的饮水。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品牌的教槽料,质量参差不齐,售价差别很大。养殖户一定要选用信誉好、产量大、质量好、价位适中的产品。
(作者联系地址:江西省双胞胎集团技术中心 邮编:330096)
一、教槽料的设计原则
教槽料要根据仔猪的营养需要特点来配制,在选用原料时遵循“供应稳定、品质保证、价格适中”的原则,例如小肽类产品质量不是很稳定,选择时要慎重。
1. 易于消化和吸收。在设计教槽料时要选择抗营养因子、过敏因子含量低且易于消化的原料,如血清蛋白粉、进口鱼粉等。
2. 适口性好。仔猪阶段对饲料的要求不单纯是营养平衡,还兼顾着快速诱食这一特点。仔猪喜欢吃,采食量大,才会有好的日增重。饲料的适口性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设计仔猪教槽料时不但要考虑饲料原料的特性,还要考虑加工工艺、储存方式等。
3. 营养全面均衡。仔猪哺乳期增长迅速,25天断奶平均体重达8千克左右,日增重在250克左右,同时由于仔猪出生时消化器官不发达,容积小、机能不完善,所以要给予高能量、高蛋白的优质饲料。教槽料应具有以下特点:①高能量。研究结果表明,断奶体重较大的仔猪能顺利过渡到断奶饲粮,并能减少营养性腹泻的发生率;哺乳期生长较快的仔猪育肥期生长速度亦较快。Tokaeh等(1992)的研究表明,21日龄断奶后第一周增重超过225克/天的仔猪,体重达到109千克的时间可提前10天。仔猪对能量的需求量很高,用糖类提供能量,成本相对低廉且吸收利用率较高。②高蛋白。仔猪出生后生长快速、生理变化急剧,对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需要高。但仔猪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如仔猪胰蛋白酶含量在5周龄前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到6周龄才开始增加,因此在5周龄前仔猪对饲料蛋白尤其是植物性蛋白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此外,因为仔猪采食的饲料总量很少,为让其获得尽量多的营养,提高日增重,要使用蛋白含量高的原料。蛋白质原料的选择以消化率为第一标准,良好的氨基酸比例和含量为第二主要指标,尤其要考虑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组氨酸,最好选择上述氨基酸比例都适合的原料。血浆蛋白粉是蛋白质原料的首选,肠绒蛋白也是仔猪蛋白质的优质来源,两者合用效果很好。肠绒蛋白不仅提供优质蛋白,还可以防止断奶应激伤害仔猪肠道黏膜。其次是乳清粉,此外,大豆浓缩蛋白、发酵豆粕等也是优质的蛋白来源。小麦、大米及豌豆、蚕豆等植物籽实类蛋白质原料中氨基酸的组成平衡,没有抗营养因子,消化率也不错。综合相关研究报道,19%~21%的粗蛋白质水平可满足体重4~20千克仔猪的需要,建议体重4~10千克阶段日粮粗蛋白水平维持在21%,体重10~20千克阶段为19%。③高脂肪。通常仔猪饲料的能量水平难以达到标准要求。因此,添加脂肪可以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通常脂肪添加量为3%~6%。研究证明,适宜的饲料脂肪应类似于母猪乳脂。对仔猪来说最好的油脂是椰子油,其次为大豆油、玉米油、猪油、牛油、鱼油。椰子油很贵,大豆油是比较实际的选择。在使用油脂时一定要关注其品质、杂质、水分、碘价、酸价、过氧化值指标。由于仔猪料制粒温度不高于80℃,很多酶制剂可以使用。多年来的应用效果表明,复合酶的效果优于单一酶制剂(植酸酶除外)。
二、教槽料的饲喂方式
目前养猪生产中使用的教槽料料型主要有液态、颗粒、破碎及粉状4种,在生产中使用最多的是后3种,部分大型养猪企业尝试用液态料饲喂。
1. 液态饲料直接饲喂。最接近母乳的饲料就是液态饲料,液体饲料形式也给饲料内有效营养物质的调配以更大的空间,但液态料饲喂对猪场管理硬件与软件要求较高,目前推广使用还需要一段时间。
2. 固体饲料液体饲喂。固体饲料液体饲喂是水料按4∶1的比例调成糊状后进行饲喂。目前国外已经有粉料饲料使用前自动加水成粥状的全套设备,可以有效地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并控制采食量。
3. 破碎料和粉料直接饲喂。饲料膨化后破碎,提高含粉率(含粉率在20%~30%),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加工手段。目前,教槽料大部分是破碎料和粉料,直接飼喂既省时又方便,但是要保证充足的饮水。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品牌的教槽料,质量参差不齐,售价差别很大。养殖户一定要选用信誉好、产量大、质量好、价位适中的产品。
(作者联系地址:江西省双胞胎集团技术中心 邮编:33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