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居住,作为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从来就是受到社会生产力的制约,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明显标志之一。从最初的人类始祖寻找天然洞穴和树木做牺身之所到今天的一座座多层和高层住宅楼以及配套齐全的公用设施组成的居住小区,住宅建筑技术的进步,标志着社会生产力达到了新水平。今天,我们的生活已向小康迈进,住宅建筑质量的提高,室内外环境的改善,使我国的住房状况在近几年来有不同程度的改观。
关键词:建筑设计;住宅设计;探讨
1 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
1.1 住宅建筑主题的确定
首先是以人为本综合考虑。住宅建筑最终服务目标是人,所以,设计中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应该方便人的使用。在以人为本思路下,充分发挥设计思路,寻找主题特点和元素,从总体、平面、立面、设备、综合管线、景观等多角度综合因素考虑,避免只注重片面因素所产生的缺陷。应该考虑随着新技术所产生的先进功能,如监控系统、电子商务服务系统、节能节水系统等在设计中应用,保持住宅建筑的相对先进性。
另外,注重建筑与人文艺术的结合。居住建筑是人活动频繁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结合既定的主题进行艺术的创造。它不仅体现在景观设计上,还体现在单体和群体上。以特有的艺术主题和符号装点建筑,将单体、群体和景观环境完美结合,保持独特的韵律和文化品质。复杂的建筑、景观环境通过艺术主题和符号装点糅合在一起,整齐而不呆板,富有韵律;变化而不凌乱,展现均衡。做到建筑、艺术、文化、景观的完美结合。
1.2 住宅建筑外观的打造
住宅建筑,往往是以群体的方式出现。富有生命力的住宅建筑,应该从总体大局出发,考虑外观设计与周围建筑环境相协调,彼此协调且能容入周边的环境。避免只考虑自身的立面效果,忽略周围环境的因素。群体住宅小区的设计应当注意色彩与小区主题协调一致。平面、立面布局富有变化,在满足通风、采光要求的前提下,错落有致,相得益彰。单体效果应该注重与群体和谐。在造型上、色彩上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努力挖掘主题元素符号,突出造型、色彩、材质的特点,丰富住宅建筑的主题表现力,体现出人文、文化的特色。对色彩加以提炼,表现色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塑造建筑风格。今天的居住建筑已经不仅仅限于居住。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因素与建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挖掘文化元素,将城市历史、文化、民俗融于居住建筑的设计中,可以极大的丰富居住建筑的内涵,提升居住建筑的文化层次。
1.3 住宅建筑合理、实用的功能
质量完善美好的内在生活环境,包括符合美学尺度的建筑空间、便捷的生活系统、安全的居住环境以及完备周到的服务设施。需要从很多细节设计入手才能打造一个好的住宅。
1.3.1平面方案的合理分区
客厅:在现代居住建筑中,客厅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需尽量减少交通面积和交通走道,提高平面系数。注意学习、会客、进餐、家庭休闲娱乐的功能需要,留足开间、进深的尺度空间,满足家庭不同成员的需求。
卧室:根据现代家具的尺寸合理布置,考虑有最佳的采光、通风朝向。
厨房: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和操作流程方便,注意上下水、热水、天然气管线综合,在设计中了解表、阀布置位置,注意防火、防暴防护要求。
卫生间:随着家庭条件的改善,卫生间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住宅的主要给排水系统、热水系统等都集中在卫生间中,而且装修要求也较高,所以,在设计卫生间时,要注重卫生间空间尺度的合理性,无论装不装浴缸,都应该考虑其位置布置的可能性,给以后改造留足余地,空间应该有足够的舒适性。
书房、健身房:随着社会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在家庭中要设计有充电和调节生活节奏的环境设计;所以就有必要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设计书房和健身房。该空间设计应该有充足的采光和良好的通风环境。
公共区域:在住宅建筑中还应该适当考虑家庭成员公共空间,方便家庭成员个性爱好的发展如:绿化、宠物饲养等方面的爱好。
1.3.2平面方案的质量功能
采光:不同地区应该按所在气候分区满足日照要求。住宅平面布置间距一定要通过计算,避免无直接采光住宅的户型。在北方寒冷和严寒地区犹为重要。还应该避免光污染和房间视线干扰的产生。
通风:尽量采用自然通风的住宅户型。在不能满足直接通风的住宅户型中,应该考虑侧向通风,防止局部死角造成的通风不畅;或在局部之中造成有害气体的集中排放。卫生间应尽量考虑自然通风。并按规范设计通风道。
1.3.3平面方案的设备功能
完善的住宅设计必须有好的设备配套。包括给排水、采暖、供电、电视、电话、网络、门禁等设施。其中弱电智能(网络、通讯、保安、服务系统)住宅建筑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将居住、休憩、交通管理、通讯、文化、公共服务等复杂的要求结合起来,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把各种变化因素考虑进去进行设计,比如实现物业管理自动化、水电抄表收费的主动化、防火防盗和应急服务的自动化、门禁、电梯、路灯的管理自动化,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品质。
1.3.4公共设备系统
在总体因素上,要有完善的公共设施系统如变电所、水泵加压房、交换站(锅炉房)、消防控制室、燃气调压站等,还应该考虑数据交换站、保安监控室的合理位置布置。现代的住宅建筑中物业服务会所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另外,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应该考虑为住户装修预留足够的空间余地,以便住户更新改造和个性的发挥,在设计荷载、结构形式、建筑材料上综合考虑。
2 考虑住户因素,满足住户需求,体现人文关怀
2.1 充分考虑居住者生活习惯,尽可能让居住者方便舒适
住宅设计平面布局的合理性体现在户型面积标准规定下的配套合理性。如设计较大的起居室、厨房、卫生间和贮藏空间,并体现开敞与私密分离、饮食与寝居分离的原则。又如住宅单元设计以宽敞明亮的起居室作为家庭活动中心,将大大方便家庭成员的学习、家务和进行情感沟通交流。从居民生活习惯考虑,住宅单元设计应通过注重细节设计来满足居住者的方便与实用。
2.2 充分利用室内空间,尽可能减少居住者购房费用
进行住宅设计时,应对住宅室内的现有空间加以充分利用,在满足居住者更多需要的同时,还可不过多增加造房费用,减少购房者的购房支出。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以多年薪金积攒购房的购房者来说,这点尤为重要。在住宅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储藏空间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建造内置壁柜,从而节省空间。
2.3 充分重视生态环保,尽可能为居住者提供健康的室内外环境和空间
进行住宅设计时应注意要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以满足建筑物使用者居住生活的舒适和健康要求,進而使人和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和谐状态。设计时要注意尽量保护原生态系统,尽可能使用再生资源,并能尽可能利用生物能、地热、太阳能和风能等自然能源。做到建筑环境舒适,日照及通风良好,有效控制室内各种化学污染,其中建筑废料排放要做到尽量无害,并能采用生态技术实施废水、废物的净化和再利用。
2.4 注重人文设施建设,细节之处体现人文关怀
体现人文关怀就是要尽量考虑到居住者的基本居住需求,进行符合人性化的设计。小区内可进行完全无障碍通道和完全遮雨通道的设计。例如在南方地区,由于日照时间比较长,尤其是一些大盘小区应该考虑局部遮阳通道,避免进入自己的家园还被晒的大汗淋漓。设计人员应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自己的生活感受,并尽量考虑到老弱病残和婴幼儿,这样才能设计出更为人性化的住宅区。
3 结语
随着经济的继续发展,人们对住宅建设必将会有更高的要求,设计者们必须要时刻注意时代发展的防线,同时要具备一定创新性和超前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住户对住房的需求,从而设计出满足住户需求,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房屋建筑。
参考文献
[1]李秀颖.住宅建筑设计中的文化理念 [J].东方企业文化.2013
[2]吴琳.住宅建筑设计中有关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3
(作者单位:中海地产南京公司)
关键词:建筑设计;住宅设计;探讨
1 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
1.1 住宅建筑主题的确定
首先是以人为本综合考虑。住宅建筑最终服务目标是人,所以,设计中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应该方便人的使用。在以人为本思路下,充分发挥设计思路,寻找主题特点和元素,从总体、平面、立面、设备、综合管线、景观等多角度综合因素考虑,避免只注重片面因素所产生的缺陷。应该考虑随着新技术所产生的先进功能,如监控系统、电子商务服务系统、节能节水系统等在设计中应用,保持住宅建筑的相对先进性。
另外,注重建筑与人文艺术的结合。居住建筑是人活动频繁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结合既定的主题进行艺术的创造。它不仅体现在景观设计上,还体现在单体和群体上。以特有的艺术主题和符号装点建筑,将单体、群体和景观环境完美结合,保持独特的韵律和文化品质。复杂的建筑、景观环境通过艺术主题和符号装点糅合在一起,整齐而不呆板,富有韵律;变化而不凌乱,展现均衡。做到建筑、艺术、文化、景观的完美结合。
1.2 住宅建筑外观的打造
住宅建筑,往往是以群体的方式出现。富有生命力的住宅建筑,应该从总体大局出发,考虑外观设计与周围建筑环境相协调,彼此协调且能容入周边的环境。避免只考虑自身的立面效果,忽略周围环境的因素。群体住宅小区的设计应当注意色彩与小区主题协调一致。平面、立面布局富有变化,在满足通风、采光要求的前提下,错落有致,相得益彰。单体效果应该注重与群体和谐。在造型上、色彩上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努力挖掘主题元素符号,突出造型、色彩、材质的特点,丰富住宅建筑的主题表现力,体现出人文、文化的特色。对色彩加以提炼,表现色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塑造建筑风格。今天的居住建筑已经不仅仅限于居住。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因素与建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挖掘文化元素,将城市历史、文化、民俗融于居住建筑的设计中,可以极大的丰富居住建筑的内涵,提升居住建筑的文化层次。
1.3 住宅建筑合理、实用的功能
质量完善美好的内在生活环境,包括符合美学尺度的建筑空间、便捷的生活系统、安全的居住环境以及完备周到的服务设施。需要从很多细节设计入手才能打造一个好的住宅。
1.3.1平面方案的合理分区
客厅:在现代居住建筑中,客厅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需尽量减少交通面积和交通走道,提高平面系数。注意学习、会客、进餐、家庭休闲娱乐的功能需要,留足开间、进深的尺度空间,满足家庭不同成员的需求。
卧室:根据现代家具的尺寸合理布置,考虑有最佳的采光、通风朝向。
厨房: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和操作流程方便,注意上下水、热水、天然气管线综合,在设计中了解表、阀布置位置,注意防火、防暴防护要求。
卫生间:随着家庭条件的改善,卫生间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住宅的主要给排水系统、热水系统等都集中在卫生间中,而且装修要求也较高,所以,在设计卫生间时,要注重卫生间空间尺度的合理性,无论装不装浴缸,都应该考虑其位置布置的可能性,给以后改造留足余地,空间应该有足够的舒适性。
书房、健身房:随着社会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在家庭中要设计有充电和调节生活节奏的环境设计;所以就有必要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设计书房和健身房。该空间设计应该有充足的采光和良好的通风环境。
公共区域:在住宅建筑中还应该适当考虑家庭成员公共空间,方便家庭成员个性爱好的发展如:绿化、宠物饲养等方面的爱好。
1.3.2平面方案的质量功能
采光:不同地区应该按所在气候分区满足日照要求。住宅平面布置间距一定要通过计算,避免无直接采光住宅的户型。在北方寒冷和严寒地区犹为重要。还应该避免光污染和房间视线干扰的产生。
通风:尽量采用自然通风的住宅户型。在不能满足直接通风的住宅户型中,应该考虑侧向通风,防止局部死角造成的通风不畅;或在局部之中造成有害气体的集中排放。卫生间应尽量考虑自然通风。并按规范设计通风道。
1.3.3平面方案的设备功能
完善的住宅设计必须有好的设备配套。包括给排水、采暖、供电、电视、电话、网络、门禁等设施。其中弱电智能(网络、通讯、保安、服务系统)住宅建筑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将居住、休憩、交通管理、通讯、文化、公共服务等复杂的要求结合起来,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把各种变化因素考虑进去进行设计,比如实现物业管理自动化、水电抄表收费的主动化、防火防盗和应急服务的自动化、门禁、电梯、路灯的管理自动化,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品质。
1.3.4公共设备系统
在总体因素上,要有完善的公共设施系统如变电所、水泵加压房、交换站(锅炉房)、消防控制室、燃气调压站等,还应该考虑数据交换站、保安监控室的合理位置布置。现代的住宅建筑中物业服务会所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另外,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应该考虑为住户装修预留足够的空间余地,以便住户更新改造和个性的发挥,在设计荷载、结构形式、建筑材料上综合考虑。
2 考虑住户因素,满足住户需求,体现人文关怀
2.1 充分考虑居住者生活习惯,尽可能让居住者方便舒适
住宅设计平面布局的合理性体现在户型面积标准规定下的配套合理性。如设计较大的起居室、厨房、卫生间和贮藏空间,并体现开敞与私密分离、饮食与寝居分离的原则。又如住宅单元设计以宽敞明亮的起居室作为家庭活动中心,将大大方便家庭成员的学习、家务和进行情感沟通交流。从居民生活习惯考虑,住宅单元设计应通过注重细节设计来满足居住者的方便与实用。
2.2 充分利用室内空间,尽可能减少居住者购房费用
进行住宅设计时,应对住宅室内的现有空间加以充分利用,在满足居住者更多需要的同时,还可不过多增加造房费用,减少购房者的购房支出。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以多年薪金积攒购房的购房者来说,这点尤为重要。在住宅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储藏空间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建造内置壁柜,从而节省空间。
2.3 充分重视生态环保,尽可能为居住者提供健康的室内外环境和空间
进行住宅设计时应注意要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以满足建筑物使用者居住生活的舒适和健康要求,進而使人和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和谐状态。设计时要注意尽量保护原生态系统,尽可能使用再生资源,并能尽可能利用生物能、地热、太阳能和风能等自然能源。做到建筑环境舒适,日照及通风良好,有效控制室内各种化学污染,其中建筑废料排放要做到尽量无害,并能采用生态技术实施废水、废物的净化和再利用。
2.4 注重人文设施建设,细节之处体现人文关怀
体现人文关怀就是要尽量考虑到居住者的基本居住需求,进行符合人性化的设计。小区内可进行完全无障碍通道和完全遮雨通道的设计。例如在南方地区,由于日照时间比较长,尤其是一些大盘小区应该考虑局部遮阳通道,避免进入自己的家园还被晒的大汗淋漓。设计人员应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自己的生活感受,并尽量考虑到老弱病残和婴幼儿,这样才能设计出更为人性化的住宅区。
3 结语
随着经济的继续发展,人们对住宅建设必将会有更高的要求,设计者们必须要时刻注意时代发展的防线,同时要具备一定创新性和超前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住户对住房的需求,从而设计出满足住户需求,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房屋建筑。
参考文献
[1]李秀颖.住宅建筑设计中的文化理念 [J].东方企业文化.2013
[2]吴琳.住宅建筑设计中有关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3
(作者单位:中海地产南京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