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老的黄河从这里经过,留下了龙的传人;远古的文明在这里扎根,为中华民族添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享有“中国戏曲艺术摇篮”美誉的山西,在晋北大同、怀仁、应县等地,勤劳纯朴的人们在辛勤劳作之余自娱自乐,创作出这一地方古老的剧种——“耍孩儿”。一字三咳是“耍孩儿”唱腔的特殊魅力所在。曲调古朴、婉约、豪放、细腻,充满乡土气息,在笛、笙、管、弦的配合下,更加优美动听、悦耳感人。
关于“耍孩儿”,民间流传着这样古老的传说:一说唐明皇有一子终日啼哭不止,屡医不治,下人请来一班艺人演唱小曲,太子听后破啼为笑,明皇大喜,遂赐曲名为“耍孩儿”;一说汉代王昭君出塞和亲,出关后看到黄沙遍地、触目荒凉的山川,怀念起亲人,不禁悲从中来,咳声不已,琵琶弦上弹出了一种腔调。当地群众为纪念昭君,遂将这种腔调取名为“耍孩儿”……而戏曲工作者根据“耍孩儿”的词曲结构、音乐特色、唱腔唱法等,则认为它系元曲“般涉调·耍孩儿”的遗响。虽然至今仍拿不出有力的史料加以论证,但据应县北楼口关王庙戏台题壁记载:“大清道光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有耍孩儿班到此一乐。”由此可知,耍孩儿的形成时间至少也在道光之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康乾时期。
“耍孩儿”以其婉转流畅的“咳咳腔”、独特的剧目和独特的表演艺术而日益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咸丰五年(1855年),晋北严重荒旱,大批农民到“口外”谋生,耍孩儿戏也随之流布到内蒙以致更远的地方。虽然生活很苦,虽然求生不易,但都挡不住人们对它的喜爱,对它的精神依托。也许人们从这熟悉的乡音中汲取了力量,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大约在清末光绪年间,“耍孩儿”的艺术已发展到鼎盛时期,班社兴盛,剧目逐渐增多,至多时有传统剧目40余出,现保留下来的有30多出,其中《对联珠》、《金木鱼》、《三孝牌》、《狮子洞》、和《白马关》等戏,在群众中影响颇深,老辈人不无自豪地津津乐道:“耍孩儿”有“七十二调”,调调都别有韵味。
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后,“耍孩儿”这一古老的剧种至今仍活跃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足以说明其艺术生命力之顽强。而这顽强,源于其与其他古老剧种的绝不雷同、反映晋北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独门功夫”;源于其独一无二的后嗓发声方法、小旦的挖步(脚尖点地往后挖去)、独树一帜的文武场伴奏方法等。提起“耍孩儿”,有这样几个艺名必须提及:“飞罗面”、“小飞罗面”、“小小飞罗面”……在他们身上,浓缩了几代“耍孩儿人”执著坚守、艰辛奋斗的历程。当然,在耍孩儿的发展史上,应该记住的名字还很多很多……1992年,大同市耍孩儿剧团参加了文化部调演,吸引了无数专家、学者关注的目光,并荣获“天下第一团”的称号。
虽然“耍孩儿”这一剧种很古老,虽然它深受晋北人们的欢迎,在民间也有许多演出团队,但作为专业剧团,目前却只有大同市耍孩儿剧团一家。如何保护好“耍孩儿”这一古老的艺术,使之发扬光大,传承下去,成了摆在我们面前最紧迫的问题。作为我国古老戏曲的一个特殊品种,“耍孩儿”那特殊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化妆、脸谱)的丰富遗产,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的一方活化石。2006年春,“耍孩儿”剧种荣登文化部公示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并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无疑是对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耍孩儿”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肯定,也是对几代“耍孩儿人”执著坚守的肯定,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华古老文化美好的未来!
(责编 晓舟)
关于“耍孩儿”,民间流传着这样古老的传说:一说唐明皇有一子终日啼哭不止,屡医不治,下人请来一班艺人演唱小曲,太子听后破啼为笑,明皇大喜,遂赐曲名为“耍孩儿”;一说汉代王昭君出塞和亲,出关后看到黄沙遍地、触目荒凉的山川,怀念起亲人,不禁悲从中来,咳声不已,琵琶弦上弹出了一种腔调。当地群众为纪念昭君,遂将这种腔调取名为“耍孩儿”……而戏曲工作者根据“耍孩儿”的词曲结构、音乐特色、唱腔唱法等,则认为它系元曲“般涉调·耍孩儿”的遗响。虽然至今仍拿不出有力的史料加以论证,但据应县北楼口关王庙戏台题壁记载:“大清道光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有耍孩儿班到此一乐。”由此可知,耍孩儿的形成时间至少也在道光之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康乾时期。
“耍孩儿”以其婉转流畅的“咳咳腔”、独特的剧目和独特的表演艺术而日益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咸丰五年(1855年),晋北严重荒旱,大批农民到“口外”谋生,耍孩儿戏也随之流布到内蒙以致更远的地方。虽然生活很苦,虽然求生不易,但都挡不住人们对它的喜爱,对它的精神依托。也许人们从这熟悉的乡音中汲取了力量,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大约在清末光绪年间,“耍孩儿”的艺术已发展到鼎盛时期,班社兴盛,剧目逐渐增多,至多时有传统剧目40余出,现保留下来的有30多出,其中《对联珠》、《金木鱼》、《三孝牌》、《狮子洞》、和《白马关》等戏,在群众中影响颇深,老辈人不无自豪地津津乐道:“耍孩儿”有“七十二调”,调调都别有韵味。
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后,“耍孩儿”这一古老的剧种至今仍活跃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足以说明其艺术生命力之顽强。而这顽强,源于其与其他古老剧种的绝不雷同、反映晋北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独门功夫”;源于其独一无二的后嗓发声方法、小旦的挖步(脚尖点地往后挖去)、独树一帜的文武场伴奏方法等。提起“耍孩儿”,有这样几个艺名必须提及:“飞罗面”、“小飞罗面”、“小小飞罗面”……在他们身上,浓缩了几代“耍孩儿人”执著坚守、艰辛奋斗的历程。当然,在耍孩儿的发展史上,应该记住的名字还很多很多……1992年,大同市耍孩儿剧团参加了文化部调演,吸引了无数专家、学者关注的目光,并荣获“天下第一团”的称号。
虽然“耍孩儿”这一剧种很古老,虽然它深受晋北人们的欢迎,在民间也有许多演出团队,但作为专业剧团,目前却只有大同市耍孩儿剧团一家。如何保护好“耍孩儿”这一古老的艺术,使之发扬光大,传承下去,成了摆在我们面前最紧迫的问题。作为我国古老戏曲的一个特殊品种,“耍孩儿”那特殊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化妆、脸谱)的丰富遗产,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的一方活化石。2006年春,“耍孩儿”剧种荣登文化部公示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并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无疑是对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耍孩儿”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肯定,也是对几代“耍孩儿人”执著坚守的肯定,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华古老文化美好的未来!
(责编 晓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