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目标管理的特点
所谓目标管理,就是将一个部门的目的和任务转化为目标,并以此为中心,建立目标系统。目标是由部门员工共同参与制定的具体可行的,且能够客观衡量效果的目标。目标管理是把总目标层层分解,在实现各层次目标时,控制行为过程并进行自我控制,同时激发有关人员的责任心和创造性,最终实现工作目标。
目标管理是评价效果的一种管理方法,把这种管理方法应用到教学管理工作当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教学成果为重点,自上而下地建立目标体系。目标体系中的目标,都要经过垂直的沟通、横向的协调,整合一致且围绕总体目标。
(2)倾斜于宏观管理。宏观管理的核心是不断地研究和调整政策,及时进行检查、监督,以便更充分地激发部门员工的个人积极性。
(3)制定考核目标管理成果的准则。准则是管理目标的规范,有了准则才能鉴定管理目标实施的过程,也就是说应使管理目标成为可鉴定的目标。
(4)目标管理中明确制定了达到目标的时间和目的。它要求每个管理者不能随心所欲地工作,而要围绕目标,集中精力去实现目标。
二、目标管理的过程
我们通常把目标管理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目标的确定、目标的过程管理和成果的鉴定。
(一)目标的确定
1.制定目标的原则
目标的制定是目标管理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它应遵循以下原则:
(1)明确的目标
目标一定要具体、明确,绝不能含糊不清。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形成层次分明的目标体系。下层目标是实行上层目标的手段,上层目标是下层目标的成果。
(2)可行性的目标
制定目标是为了实现目标,如果目标不可行就无法实现目标。因此,要清楚地分析实现目标的过程,还要认真思索实现目标的可行途径。这样,才能使目标落到实处。
(3)可鉴定的目标
目标是否达到,要有鉴定的标准,这就是目标的可鉴定性。鉴定或者衡量目标成果的最好方法,就是定量的方法。但是,属于质量的问题就很难量化,这时最好使用间接的量化方法来鉴定目标的成果。
2.建立目标体系
党校要按照教学过程的规律,科学地调整各专业之间的关系,并在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加以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学工作的目标体系,可按纵向、横向和整体划分,均可建立不同的目标体系。
(二)实现目标的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优化实施目标。因此必須激发各级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为实现目标而献计、献策。
1研究政策
政策的实施与目标的实现应是一致的,两者不能分离。一旦出现不可预知的新问题,就要紧跟时代的变化,随时作出相应的调整。
2.检查监督
检查监督的目的是进一步使管理工作向目标方向推进。因此,一个明确的、可鉴定的目标,就是进行检查、监督的最终目的。
3.完善机构
目标管理要求机构是封闭式的。但当前的监督、反馈机构由行政部门代替,这会造成一些报喜不报忧的现象,不利于目标管理的顺利实施。
(三)成果的鉴定
根据预先拟订的鉴定目标成果的标准,对所达到的成果进行客观的评价,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教学工作是培养人才的工作,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其不确定性,但一所学校的教学工作是客观存在的,可以逐步探索出比较科学的标准体系。只要我们思想方法正确,不过分追求标准的完美性,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确定目标标准,应遵循以下三点原则:
1.推动性原则
确定教学工作的目标标准,既要考虑目标的最后成果,又要监督工作的全过程。无论侧重哪一方,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推动教学工作的进程。
2.可行性原则
确定目标标准不是越精细越好。正确的做法是,关注主要工作,忽略次要工作的评价,有益于激活教学工作和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简单明了、便于实施,受到目标管理者的认可。
3.可比性原则
主要是善于从繁杂的事物中抽出共性的一部分,以便在时间、横向、纵向上加以比较。
总之,实现目标管理并非一般常规的管理方法,它是一般管理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是党校教学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市委党校)
所谓目标管理,就是将一个部门的目的和任务转化为目标,并以此为中心,建立目标系统。目标是由部门员工共同参与制定的具体可行的,且能够客观衡量效果的目标。目标管理是把总目标层层分解,在实现各层次目标时,控制行为过程并进行自我控制,同时激发有关人员的责任心和创造性,最终实现工作目标。
目标管理是评价效果的一种管理方法,把这种管理方法应用到教学管理工作当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教学成果为重点,自上而下地建立目标体系。目标体系中的目标,都要经过垂直的沟通、横向的协调,整合一致且围绕总体目标。
(2)倾斜于宏观管理。宏观管理的核心是不断地研究和调整政策,及时进行检查、监督,以便更充分地激发部门员工的个人积极性。
(3)制定考核目标管理成果的准则。准则是管理目标的规范,有了准则才能鉴定管理目标实施的过程,也就是说应使管理目标成为可鉴定的目标。
(4)目标管理中明确制定了达到目标的时间和目的。它要求每个管理者不能随心所欲地工作,而要围绕目标,集中精力去实现目标。
二、目标管理的过程
我们通常把目标管理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目标的确定、目标的过程管理和成果的鉴定。
(一)目标的确定
1.制定目标的原则
目标的制定是目标管理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它应遵循以下原则:
(1)明确的目标
目标一定要具体、明确,绝不能含糊不清。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形成层次分明的目标体系。下层目标是实行上层目标的手段,上层目标是下层目标的成果。
(2)可行性的目标
制定目标是为了实现目标,如果目标不可行就无法实现目标。因此,要清楚地分析实现目标的过程,还要认真思索实现目标的可行途径。这样,才能使目标落到实处。
(3)可鉴定的目标
目标是否达到,要有鉴定的标准,这就是目标的可鉴定性。鉴定或者衡量目标成果的最好方法,就是定量的方法。但是,属于质量的问题就很难量化,这时最好使用间接的量化方法来鉴定目标的成果。
2.建立目标体系
党校要按照教学过程的规律,科学地调整各专业之间的关系,并在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加以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学工作的目标体系,可按纵向、横向和整体划分,均可建立不同的目标体系。
(二)实现目标的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优化实施目标。因此必須激发各级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为实现目标而献计、献策。
1研究政策
政策的实施与目标的实现应是一致的,两者不能分离。一旦出现不可预知的新问题,就要紧跟时代的变化,随时作出相应的调整。
2.检查监督
检查监督的目的是进一步使管理工作向目标方向推进。因此,一个明确的、可鉴定的目标,就是进行检查、监督的最终目的。
3.完善机构
目标管理要求机构是封闭式的。但当前的监督、反馈机构由行政部门代替,这会造成一些报喜不报忧的现象,不利于目标管理的顺利实施。
(三)成果的鉴定
根据预先拟订的鉴定目标成果的标准,对所达到的成果进行客观的评价,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教学工作是培养人才的工作,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其不确定性,但一所学校的教学工作是客观存在的,可以逐步探索出比较科学的标准体系。只要我们思想方法正确,不过分追求标准的完美性,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确定目标标准,应遵循以下三点原则:
1.推动性原则
确定教学工作的目标标准,既要考虑目标的最后成果,又要监督工作的全过程。无论侧重哪一方,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推动教学工作的进程。
2.可行性原则
确定目标标准不是越精细越好。正确的做法是,关注主要工作,忽略次要工作的评价,有益于激活教学工作和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简单明了、便于实施,受到目标管理者的认可。
3.可比性原则
主要是善于从繁杂的事物中抽出共性的一部分,以便在时间、横向、纵向上加以比较。
总之,实现目标管理并非一般常规的管理方法,它是一般管理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是党校教学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