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传播

来源 :安康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以来,以宣教与文化殖民为目的的在华基督教教会大学推行神学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违背。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中国知识分子在非基督教运动中对基督教、宗教的批判,直接促成了收回教育权、确立了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理念。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运用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对宗教的批判,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优势,使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在教育界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也逐步确立为近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主导思想。
其他文献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新建本科院校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准确把握科研定位,凝练研究方向,打造科研团队
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于一次浇注体积大、水泥水化热聚集在内部不宜散发、内部温度升高显著、外表散热速度较快,致使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若温差过大(超过25°)容易在混凝土表
〔关键词〕 德育;文化意识;生活意识;人文  意识;发展意识;合作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3—0028—01  一、强化文化意识,凝聚精神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符号,更是一种精神。当前,受种种因素影响,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理解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学校虽然在不断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但从某种程度上讲
以云服务、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跨界应用,正在改变电信运营商的传统业务边界,运营商传统的以网络性能为核心的运维,也正在向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转变,但无论是网络本身还是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