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让小学语文课堂富有活力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iyuang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教学中,始终习惯把学生看作是一个“认知体”,把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息结构能力作为基本目标。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特别是小学语文课堂始终没有解决这样几个问题:重思想教育而忽视生活情趣;重知识积累而轻视文化融合;重教材示范而放松表达热情。一句话,语文教学缺乏人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因此,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活力。特别是小学的语文课堂,更需要有生命活力。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也强调了积累、运用,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生必须在自己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在与教师、同学,在与社会、家庭的语言交际中获得真正的发展。为了让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灵活地运转起来,我以《哪吒闹海》一课为例,在以下方面作了尝试。
  一、灵活组织教学
  学生对“哪吒闹海”这个神话传说可以说是耳熟能详的,而且哪吒这个小英雄的形象也深受孩子们欢迎,在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哪吒闹海的资料,在课堂中说给同学听,看谁说得更精彩、更生动、更有趣。这一项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探索,积极思维,主动地去说故事。
  二、精心设计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问”非常重要。教师的提问是一门艺术,问题提得好,学生就想说、会说,也就达到了在运用中理解的目的。在教学《哪吒闹海》一课时,我从课题质疑入手,问:“读了这一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有的问:“哪吒为什么要鬧海?”有的问:“哪吒是怎样闹海的?”还有的问:“哪吒闹海的结果如何?”我紧扣学生的提问接着说:“大家都很会提问,从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就知道课文是围绕‘闹’字来写的。到底哪吒为什么闹海?怎样闹海?结果怎样?相信大家学了课文后就会知道了。”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去解决问题。
  当学到课文第三自然段时,我问:“面对凶丑无比的夜叉,小哪吒是怎么对付的?”通过表演体会动词“闪”“躲”“取”“扔”, 让学生在读、演、说的过程中记忆情节,内化语言,摆脱了多余的情节分析。
  三、巧妙创设情境
  教师根据文本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表演等活动,入情入境地感悟、识记和品味语言,使情境的设置与语言的训练有机结合,达到了“寓教于乐,乐而不嬉”的目的。课堂上,我常随意捕捉或有意设置一些情境让学生在无意中学会运用语言。教学《哪吒闹海》一课,就请学生当一回哪吒,去大闹一回龙宫,我就扮演一名小虾兵,惊慌失措地跑进龙宫,大叫:“不好啦!禀报龙王,咱家夜叉被哪吒那小子打……打死啦!”学生个个进入角色,扮起龙王,气得“嗷嗷直叫”,有的说:“这个小毛贼吃了豹子胆了!”有的说:“我非把他打个半死不可。”有的说:“得灭灭他的气焰。”……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体验角色,想象练说,把人物的性格表现得活灵活现,师生同演,共创活动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走近人物,深切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建立在对鲜明形象的体会上,自然文思如泉,妙“口”生花。
  四、营造轻松氛围
  学生展现自我,需要自由宽松的氛围。有关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感参与紧密相连。当学生的情绪处于积极振奋的状态时,学生的思维才不会受到压抑,一个个奇思妙想才会如泉喷涌。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营造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哪吒闹海》这一篇课文分为三个小故事:闹龙宫,杀夜叉,打三太子。我让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小故事,先读,再找出哪吒闹海的动词,然后带上这些动作演一演。这篇课文难度不大,学生不难理解,我就把更多时间花在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上。在巡视时,我发现学生都学得兴趣盎然,津津乐道。在整合了这三个小故事后,我又让学生分小组自编课本剧,设计人物、台词、动作、神情等,然后上台表演,并说说感受。学生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
  五、扩大学科外延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它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自然语文阅读教学也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实际上,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语文学习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试着把语文学习搬到校园、社会、大自然这个大课堂内进行。在教学完《哪吒闹海》这一课时,我对学生说:“这个故事是明朝一个叫许仲琳的人想出来的,他写了一本书叫《封神演义》。‘哪吒闹海’这个故事出自第十二回《陈塘关哪吒出世》,希望大家在课后能看看这本书,丰富我们的语文知识,扩大我们的视野。”
  语文教学应走向运用和交际,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真正体现语文的作用。
其他文献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调控,指在课堂上 教师为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运用控制论的原理,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对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等作必要、恰当、适时地调控。教学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调控能力。探索教学系统的控制 规律,按规律进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认识和运用这些规律,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调控 解决 深度  一
期刊
错题是学习的必然产物,教师如何巧妙地利用“错误”资源,使“错题资源”的利用更加切合实际,符合学生的特点和要求,以提高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是我们一线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  数學 错题 讲解  一、小学生解题产生错误的成因透析  1、心理方面的原因  针对小学生出现的解题错误现象,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些心理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急躁。  由于数学
期刊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将会影响其一生。而且,培养阅读的习惯又从兴趣入手。  语文 阅读 兴趣  一、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必要性  1、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师严重地被应试教育束缚了思想,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练什么,一切围绕考试转,师生陷入汪洋题海。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任务被视为可有可无因而被置之一边,还有的老师甚至认为课外阅读与学习无益因而公然反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期刊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  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有效性  随时课程改革的进行,课堂教学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这一点在我们的课堂上落实的不是很好,这里折射出
期刊
兴趣是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有了兴趣,就能产生无穷无尽的学习动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年龄小,自控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首要的任务。小学生刚接触英语,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也有学好英语的愿望,但不具备学习英语的经验。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这起步阶段,激发培养小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途径。  激趣教学 小学
期刊
小学数学同其他学科不一样,是一个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重要的基础,也是学好其他理科知识的基本工具。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學变得更加自由、更加灵活。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一个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教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多年来我觉得只有结合学生实际,才能更有效地上好数学课。  一、创设情境,提
期刊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是儿童一生中学习数学的开始,如何在学生面前展示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学得生动有趣,让孩子发自内心的爱数学,主动地学数学,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呢?我尝试着让学生这样学:①想像数学;②描绘数学;③体验数学。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
期刊
“转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其本质是把原问题尽可能转化为能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而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解决数学问题也就是一次次从未知转化成已知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目的地渗透转化思想,使学生掌握到转化的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对末知知识的理解,进一步理清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小学数学 数
期刊
评价问题成为影响课程实验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完善的评价方法和体系应关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各种因素,应包括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评价的内容应包括:数学与生活、做数学、数学应用、数学学习与发展。  新课程 小学数学评价 探索  为了促进新课改的快速发展,笔者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内容综合、形式多样、主体多元的评价方式,淡化评价的选拔和甄别
期刊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一、营造鲜活、和谐的课堂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平台。”数学课堂亦是如此,在这个演绎人生的平台上,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沟通、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生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