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层教学承认学生的差异性,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均有所获,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全新的学习机会”,满足个体需要,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使用分层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多层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幅度提高成绩。
【关键词】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一、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关键因素分析
1.学生分层
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前测。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老师需要调查学生家里是否有计算机以及在小学阶段使用计算机的情况,以便了解学生信息技术初始能力水平。根据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态度,可将学生分为三层:高级水平(A层)、中级水平(B层)和初级水平(C层)。初级水平的学生特点是计算机知识点掌握得不好,动手能力差,在小学阶段很少甚至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中级水平的学生特点是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但是学习积极性比较差,对所学的知识掌握不深刻,浅尝辄止;高级水平的学生特点是学习动机比较强,对计算机有浓厚的兴趣,知识掌握比较到位,并会拓展知识。教师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发展情况,对学生进行动态调整。
2.教学方法分层
针对初级水平(C层)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教学+引导”的方法。对于这一层次的学生,老师不仅要让他们学会,更要让他们会学。在知识的讲授过程中,老师要多展示、多演示,个别学生可以给予单独辅导,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教给他们如何去学习计算机。同时,要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克服学习计算机的紧张和自卑心理,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对于中层水平(B层)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帮学”的教学方法。这个层次的学生已有信息学的基础,对于他们,需要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起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对他们进行提问,激起他们强烈的上进心和自信心。
高层水平(A层)的学生因为其有较好的学习方法和较强的学习动力,只需对该层次的学生稍加指点,教师可以采用“导学”的教学方法。教師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主动地去构建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采用个别指导,鼓励优等生更优。
3.教学评价分层
在分层教学中,我们以学生原有的水平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的进步和提高作为是否达到不同层次目标的重要基准。这个也将作为分层教学理论在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实施上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也将建立一个全方位的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来进行评价。评价者包括教师、小组合作伙伴、学习者本人。评价是教学设计中比较重要的环节,评价是修改的基础,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二、我校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具体实践研究
1.学习者分层
为了有效实施分层,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需要、优势、弱势和已经具备的知识,然后从实际出发,以学生已有的基础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为此,在开学初,我就对实验的两个班级进行了信息技术摸底测试。
通过以上数据,对学生进行分层,分别为A层、B层、C层,按照学生的不同水平编成20个合作小组,每个小组由4人组成。
2.教学内容分层
在一个班级中,要照顾学生的差异,我采用“同教材、异要求、同进度”的方法进行教学。对于高层次同学重在引导,让学生自学并学会独立思考,中层次的学生以强化技能为主;低层次的学生重在立足课本,学好基础。
3.教学成果评价
在教学中,我们不以一次成绩来评价学生,而是在原有的层次水平上注重过程评价,包括对平时作业提交情况以及作业质量情况、章节测试情况、理论考试、上机考试等给予评定。教师在整个分层教学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在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鼓励学生努力尝试更高层次的任务。经过半年分层教学的行动研究,在初一上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学生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意义及存在的不足
分层教学要为各层次的学生制定教学目标、准备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又要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教师的负担明显加重。如何满足学生需要,又减轻教师的负担,需要继续探讨。
学生在不断进步,对学生的分层需要不断进行调整,有时会出现不能很好满足学生知识需求的情况。如何建立一个评价体系来不断调整学生层次,需要深思。
学生更多愿意上机操作,而对于理论课学习兴趣不高。如何提高学生理论课的兴趣,这个急需解决。
四、小结
分层教学需要高效率地测查和及时地反馈,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和观念,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随着教育不断地发展和改革,师资队伍的不断壮大,“小班化”教学不断推进,分层教学将会在学校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一、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关键因素分析
1.学生分层
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前测。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老师需要调查学生家里是否有计算机以及在小学阶段使用计算机的情况,以便了解学生信息技术初始能力水平。根据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态度,可将学生分为三层:高级水平(A层)、中级水平(B层)和初级水平(C层)。初级水平的学生特点是计算机知识点掌握得不好,动手能力差,在小学阶段很少甚至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中级水平的学生特点是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但是学习积极性比较差,对所学的知识掌握不深刻,浅尝辄止;高级水平的学生特点是学习动机比较强,对计算机有浓厚的兴趣,知识掌握比较到位,并会拓展知识。教师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发展情况,对学生进行动态调整。
2.教学方法分层
针对初级水平(C层)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教学+引导”的方法。对于这一层次的学生,老师不仅要让他们学会,更要让他们会学。在知识的讲授过程中,老师要多展示、多演示,个别学生可以给予单独辅导,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教给他们如何去学习计算机。同时,要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克服学习计算机的紧张和自卑心理,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对于中层水平(B层)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帮学”的教学方法。这个层次的学生已有信息学的基础,对于他们,需要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起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对他们进行提问,激起他们强烈的上进心和自信心。
高层水平(A层)的学生因为其有较好的学习方法和较强的学习动力,只需对该层次的学生稍加指点,教师可以采用“导学”的教学方法。教師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主动地去构建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采用个别指导,鼓励优等生更优。
3.教学评价分层
在分层教学中,我们以学生原有的水平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的进步和提高作为是否达到不同层次目标的重要基准。这个也将作为分层教学理论在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实施上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也将建立一个全方位的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来进行评价。评价者包括教师、小组合作伙伴、学习者本人。评价是教学设计中比较重要的环节,评价是修改的基础,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二、我校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具体实践研究
1.学习者分层
为了有效实施分层,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需要、优势、弱势和已经具备的知识,然后从实际出发,以学生已有的基础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为此,在开学初,我就对实验的两个班级进行了信息技术摸底测试。
通过以上数据,对学生进行分层,分别为A层、B层、C层,按照学生的不同水平编成20个合作小组,每个小组由4人组成。
2.教学内容分层
在一个班级中,要照顾学生的差异,我采用“同教材、异要求、同进度”的方法进行教学。对于高层次同学重在引导,让学生自学并学会独立思考,中层次的学生以强化技能为主;低层次的学生重在立足课本,学好基础。
3.教学成果评价
在教学中,我们不以一次成绩来评价学生,而是在原有的层次水平上注重过程评价,包括对平时作业提交情况以及作业质量情况、章节测试情况、理论考试、上机考试等给予评定。教师在整个分层教学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在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鼓励学生努力尝试更高层次的任务。经过半年分层教学的行动研究,在初一上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学生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意义及存在的不足
分层教学要为各层次的学生制定教学目标、准备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又要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教师的负担明显加重。如何满足学生需要,又减轻教师的负担,需要继续探讨。
学生在不断进步,对学生的分层需要不断进行调整,有时会出现不能很好满足学生知识需求的情况。如何建立一个评价体系来不断调整学生层次,需要深思。
学生更多愿意上机操作,而对于理论课学习兴趣不高。如何提高学生理论课的兴趣,这个急需解决。
四、小结
分层教学需要高效率地测查和及时地反馈,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和观念,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随着教育不断地发展和改革,师资队伍的不断壮大,“小班化”教学不断推进,分层教学将会在学校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