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位女性作家,她的作品字字含泪,却又现实的让你彻骨寒冷,我用颜色描述张爱玲的人和作品,向读者展示了赏析张爱玲的另一个角度——灰白色。
在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中张爱玲是个传奇。她幼年时代父母离异,五岁时熟读《红楼梦》,九岁时向报社投稿并得了丰厚的稿酬。张爱玲喜欢写作,从写作中得到快乐,她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冷眼看遍旧上海的人情世故、辛酸冷暖,她的才华从青年时代便得到了文坛的肯定。张爱玲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出名要尽早”。她本人就是坚定不移地履行着自己这句名言,年纪轻轻便可以写出许多著作,并用赚的稿酬去购买自己喜欢的衣服。她穿上这些华服,掐着腰,略略抬起她的脸,冷艳、高贵,她那双眼睛充满着对世俗的不屑与骄傲。张爱玲生逢乱世,父亲染上了鸦片,母亲对这段婚姻彻底地失望,远走他乡,留学英国。待母亲回来时,张爱玲已经由小女孩变成了一个少女,遗憾的是,她不是母亲所期望中乖巧灵秀的模样。于是,张爱玲的母亲给了她两条路选择:一是继续留在母亲身边做一个标准的美人,在合适的时机找个富有的青年才俊嫁了;二是去香港认真读几年书,回来做个和母亲一样自食其力的现代女人。张爱玲果断地选择了后者,香港的求学生涯虽然苦和累,但在张爱玲看来,却是苦中作乐,别有一番滋味。她喜欢在港大的图书馆里读书,喜欢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文学作品,这是张爱玲人生中带有翠绿色的阶段,她短暂地告别了灰白色的世界,她的生命中快乐多于哀伤。
《倾城之恋》中的某些场景就取材于这段港大生活,这在张爱玲眼中,香港的沦陷成就了范柳原和白流苏。白流苏觉得就凭战乱时她和柳原生死相依的情谊,便可以让他们安安稳稳地过个十年八年。最终,流苏的预感实现了,战争还没结束,范柳原便在报纸上刊登了他和流苏结婚的消息,消息很快传到上海,流苏的娘家知道了此事,她们对白流苏再嫁并能够取得这样惊人的成就表示赞叹……幸福是人人都想追求的,很快,流苏的四嫂和她四哥离了婚。想到这些,流苏低下头笑了,柳原说:“流苏最擅长的便是低头,那一低头的温柔……现在柳原不再和流苏讲这些俏皮话,他把这些话省下说给旁的女人听,这是个好现象,说明柳原已经将流苏当作自己的妻子了。流苏不愿想,香港的沦陷死了成千上万的人,但是到底成全了她。”读这本书时,我常常在想,白流苏和范柳原都是聪明人,两人在遇见彼此前都经历了种种磨难,是否还会飞蛾扑火,一见钟情,倾心相许?答案是:两人内心深处皆有这种感受,不然柳原不会安排流苏去香港,不会情意绵绵地对她讲:“看你穿着雨衣,真像个药瓶,你就是医我的药。”流苏也喜欢柳原,多金、英俊、幽默,女人都爱,可是范柳原却只有一个,如何抓住柳原的心,流苏不知道一个礼拜的缠绵是否会吊住这个男人的胃,可是她宁愿去赌一次,30岁的女人就像雨后的花朵,随时都有凋谢零落的可能,她不能坐在娘家等着青春流逝,任人欺凌,而是放手一搏。流苏的成功在于范柳原娶了她,而柳原的安慰在于一座城市真的毁掉时,墙根底下的这对男女多少还有些真心,乱世之中可能容不下一个单身的男人或女人,但多少会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倾城之恋》成全了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但现实中的张爱玲并没有这么幸运。24岁那年,张爱玲爱上了胡兰成,这个不靠谱的男人……在胡兰成晚年,他竟然写了本书,详细讲述了他和张爱玲的故事,成为这本书的卖点。胡兰成他成功了,他总是那么善于抓住人們的心理,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润。但作为喜爱张爱玲的读者,不禁还是会为她不平,因为张爱玲只是胡兰成众多红粉知己中的一位,可惜那时张爱玲太年轻,不懂得功名利禄才是男子心中的挚爱。张爱玲爱上了一个不会永远爱自己的男人,于是她选择离开,并不因为在这个世上只有胡兰成看透自己的本质——临水照花,而将感情浪费在向来为自己旁观的灰白色天空中。
柯灵曾说过:“上海的沦陷成全了张爱玲。”这种极度短暂的灿烂开放,正如她所有的一切一样。在苍凉的绚烂之后慢慢地归复灰白色的本质。我原以为在《半生缘》中,张爱玲会放弃一点灰色,毕竟我在顾曼桢身上看见了一点执着——“曼桢有这么一个脾气,一样东西一旦属于她了,她总是越看越好,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好的……世钧知道,因为他曾属于她的。”但正是这种美好更突出了灰白色的荒凉。就像曹雪芹用《红楼梦》的繁华衬托出属于他的荒凉一样。
她从不写纯粹的悲剧,没有你死我活,没有生离死别,但让那种没有灵魂的人过一种“僵死的程式化”生活,生命在一天天腐蚀、萎缩。而由这些人、这种生活构成的社会才是一场真正的悲剧。
张爱玲及其文字有着白色所赋予的灵气,而那层灰色并没有污染那片清澈的天空,也并非交融,而是给灰色带去了一份新的韵味,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留下一份永恒。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倾城之恋[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
[2]张爱玲.半生缘[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在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中张爱玲是个传奇。她幼年时代父母离异,五岁时熟读《红楼梦》,九岁时向报社投稿并得了丰厚的稿酬。张爱玲喜欢写作,从写作中得到快乐,她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冷眼看遍旧上海的人情世故、辛酸冷暖,她的才华从青年时代便得到了文坛的肯定。张爱玲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出名要尽早”。她本人就是坚定不移地履行着自己这句名言,年纪轻轻便可以写出许多著作,并用赚的稿酬去购买自己喜欢的衣服。她穿上这些华服,掐着腰,略略抬起她的脸,冷艳、高贵,她那双眼睛充满着对世俗的不屑与骄傲。张爱玲生逢乱世,父亲染上了鸦片,母亲对这段婚姻彻底地失望,远走他乡,留学英国。待母亲回来时,张爱玲已经由小女孩变成了一个少女,遗憾的是,她不是母亲所期望中乖巧灵秀的模样。于是,张爱玲的母亲给了她两条路选择:一是继续留在母亲身边做一个标准的美人,在合适的时机找个富有的青年才俊嫁了;二是去香港认真读几年书,回来做个和母亲一样自食其力的现代女人。张爱玲果断地选择了后者,香港的求学生涯虽然苦和累,但在张爱玲看来,却是苦中作乐,别有一番滋味。她喜欢在港大的图书馆里读书,喜欢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文学作品,这是张爱玲人生中带有翠绿色的阶段,她短暂地告别了灰白色的世界,她的生命中快乐多于哀伤。
《倾城之恋》中的某些场景就取材于这段港大生活,这在张爱玲眼中,香港的沦陷成就了范柳原和白流苏。白流苏觉得就凭战乱时她和柳原生死相依的情谊,便可以让他们安安稳稳地过个十年八年。最终,流苏的预感实现了,战争还没结束,范柳原便在报纸上刊登了他和流苏结婚的消息,消息很快传到上海,流苏的娘家知道了此事,她们对白流苏再嫁并能够取得这样惊人的成就表示赞叹……幸福是人人都想追求的,很快,流苏的四嫂和她四哥离了婚。想到这些,流苏低下头笑了,柳原说:“流苏最擅长的便是低头,那一低头的温柔……现在柳原不再和流苏讲这些俏皮话,他把这些话省下说给旁的女人听,这是个好现象,说明柳原已经将流苏当作自己的妻子了。流苏不愿想,香港的沦陷死了成千上万的人,但是到底成全了她。”读这本书时,我常常在想,白流苏和范柳原都是聪明人,两人在遇见彼此前都经历了种种磨难,是否还会飞蛾扑火,一见钟情,倾心相许?答案是:两人内心深处皆有这种感受,不然柳原不会安排流苏去香港,不会情意绵绵地对她讲:“看你穿着雨衣,真像个药瓶,你就是医我的药。”流苏也喜欢柳原,多金、英俊、幽默,女人都爱,可是范柳原却只有一个,如何抓住柳原的心,流苏不知道一个礼拜的缠绵是否会吊住这个男人的胃,可是她宁愿去赌一次,30岁的女人就像雨后的花朵,随时都有凋谢零落的可能,她不能坐在娘家等着青春流逝,任人欺凌,而是放手一搏。流苏的成功在于范柳原娶了她,而柳原的安慰在于一座城市真的毁掉时,墙根底下的这对男女多少还有些真心,乱世之中可能容不下一个单身的男人或女人,但多少会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倾城之恋》成全了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但现实中的张爱玲并没有这么幸运。24岁那年,张爱玲爱上了胡兰成,这个不靠谱的男人……在胡兰成晚年,他竟然写了本书,详细讲述了他和张爱玲的故事,成为这本书的卖点。胡兰成他成功了,他总是那么善于抓住人們的心理,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润。但作为喜爱张爱玲的读者,不禁还是会为她不平,因为张爱玲只是胡兰成众多红粉知己中的一位,可惜那时张爱玲太年轻,不懂得功名利禄才是男子心中的挚爱。张爱玲爱上了一个不会永远爱自己的男人,于是她选择离开,并不因为在这个世上只有胡兰成看透自己的本质——临水照花,而将感情浪费在向来为自己旁观的灰白色天空中。
柯灵曾说过:“上海的沦陷成全了张爱玲。”这种极度短暂的灿烂开放,正如她所有的一切一样。在苍凉的绚烂之后慢慢地归复灰白色的本质。我原以为在《半生缘》中,张爱玲会放弃一点灰色,毕竟我在顾曼桢身上看见了一点执着——“曼桢有这么一个脾气,一样东西一旦属于她了,她总是越看越好,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好的……世钧知道,因为他曾属于她的。”但正是这种美好更突出了灰白色的荒凉。就像曹雪芹用《红楼梦》的繁华衬托出属于他的荒凉一样。
她从不写纯粹的悲剧,没有你死我活,没有生离死别,但让那种没有灵魂的人过一种“僵死的程式化”生活,生命在一天天腐蚀、萎缩。而由这些人、这种生活构成的社会才是一场真正的悲剧。
张爱玲及其文字有着白色所赋予的灵气,而那层灰色并没有污染那片清澈的天空,也并非交融,而是给灰色带去了一份新的韵味,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留下一份永恒。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倾城之恋[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
[2]张爱玲.半生缘[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