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有不少农民朋友对培育壮秧的技术掌握不当,影响了秧苗的正常生长,由于没有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致使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烂秧发生,给水稻生产带来了不少的损失。因此,笔者根据多年实践,对水稻烂秧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烂秧的发生原因分析
烂秧主要有烂种、烂芽、死苗三类。出苗见青前烂掉的属烂种、烂芽,出苗见青后烂掉的属死苗。烂秧可分为生理性烂秧和传染性烂秧两大类。生理性烂秧主要是种谷和秧田管理措施失误或不良气候所致。传染性烂秧是由病菌侵染引起的病害造成。
1、生理性烂秧
(1)烂种:指播种后,种谷不发芽就腐烂。一是种子成熟期间气候不好,收获后又没有及时晒干,以及贮藏过程管理不善、条件不良等造成种子变质,或在夏季高温期间在水泥场上晒种,烫伤种胚,种子在催芽前就丧失了发芽能力。二种谷未浸透,影响发芽。三是在催芽过程中,温度过高,种堆发烫,水分又太多,种堆发酸发粘,影响发芽。四播种后“落泥”不能发芽而腐烂。这些失去生命力的种子播在土壤中就产生了烂种。
(2)烂芽:包括芽干、烂根、烂芽三种。一是有发芽能力的种子,播种时秧畦不平,秧板过硬,没有做到泥浆落谷,幼根不能入泥,播种后长期淹水缺氧,使芽鞘徒长,扎根不良,造成翻根倒芽产生腐烂。二是人畜粪尿或其他有机质肥料作基肥施用不当,分解发酵,畦面产生有毒物质,毒害芽谷,使种根发黑和幼芽枯焦腐烂。三是秧板泥浆太稀或压种太重,使种芽深陷于泥浆中,通气不良,窒息而死,烂于泥中。四是高温季节播种后,畦面积水,水温过高,烫死根芽,引起腐烂。五播种后,遇低温阴雨天气,习惯采取深水保温护苗,天气转晴,又采取一次急排水抢晴晒秧,由于气温急增,秧板,种芽水分蒸发极快,而幼根吸水很弱,根、芽失水所造成。五是长期淹水,种芽长期缺氧,加上低温侵袭,生理机能减弱,抵抗力降低。
(3)死苗:分急性青枯,慢性黄枯死苗两种。一是早春育秧期间,秧苗长到二、三叶期时,因抗逆力减弱,长期遇低温阴雨就使秧苗新陈代谢受阻,根系活力下降。当寒流过后,天气转晴,太阳出来后,气温急剧上升,空气湿度降低,叶面蒸腾作用显著加强,而此时的秧苗根系吸水能力还很弱,体内水分供不应求,失去平衡,叶片失去卷缩,造成“青枯死苗”,植株转黄腐烂。二是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或土壤过酸过碱,产生有毒物质,使秧根中毒发黑而产生死苗。另外化肥、农药施用不当,浓度过高,施用不均匀等,造成秧苗呈黄色枯斑,严重时则整株死亡。
2、传染性烂秧
(1)绵腐病烂秧:绵腐病病害多发生于育秧前期,秧板不平,低洼积水,低温阴雨,深水灌溉,秧苗呼吸受阻,缺氧窒息,营养失调所致。发病时先在幼苗基部长出白色绵毛状物,以后再变成土黄色,病害开始是零星发生的,如未及时防治,便迅速向四周蔓延而成片腐烂死苗。
(2)立枯病烂秧:这种病害多发生在早春低温期间秧田中,秧苗早期受害,可出现烂芽、根腐等症状,而在苗高3.3~6.6厘米时,最易发病。初期茎叶凋萎,心叶卷曲呈针状,叶片呈灰绿色而后变黄、干枯、软化腐烂,用手拔苗,极易从茎基部拔断。
(3)苗稻瘟病烂秧:由稻瘟病菌感染引起。三叶期前发病的,一般在芽和芽鞘上先出现水渍状斑点,以后病苗基部变成黑褐色,上部呈黄褐色而枯死,大多数连根腐烂。三叶期后发病的,叶片上出现纺锤形病斑或密布不规则的小斑点,呈灰绿或褐色,气候潮湿时灰霉状物出现,严重时可使秧苗成片枯死。
二、防治烂秧措施
1、改进育秧方式:因地制宜地采用旱育秧稀植枝术或采用薄膜覆盖育秧,露地育秧应在湿润育秧基础上加以改进。
2、秧田应选在背风向阳、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地势较高的平整田块,秧畦要干耕、干做、水耥,提倡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
3、精选种子:选成熟度好、纯度高且干净的种子,浸种前晒种。
4、抓好浸种催芽关:浸种要浸透,以胚部膨大突起,谷壳呈半透明状,但不能浸种过长。催芽要做到高温( 36~38℃)露白、适温(28~32℃)催根、淋水长芽、低温炼苗。
5、提高播种质量:根据品种特性,确定播期、播种量和苗龄。根据天气预报要在播种后至少能有3~5个15℃以上的晴暖天气,且播种当天平均气温要稳定通过12℃以上才行。播种以谷陷半粒为宜,播后撒灰,保温保湿有利于扎根立芽。
6、加强水肥管理:芽期以扎根立苗为主,保持畦面湿润,不能过早上水,遇霜冻时灌水护芽。一叶展开后可适当灌浅水,2~3叶期灌水以减小温差,保温防冻。寒潮来临要灌“拦腰水”护苗,冷空气过后转为正常管理,采用薄膜育苗的于上午8~9时要揭膜放风,放风前先上薄皮水,防止温湿度剧变。发现死苗的秧田每天灌一次“跑马水”,并排出。小水勤灌,冲淡毒物。施肥要掌握基肥稳、追肥少而多次,先量少后量大,提高磷钾比例。齐苗后施“破口”扎根肥,可用清粪水或硫酸铵掺水洒施,二叶展开后,早施“断奶肥”。秧苗生长慢,叶色黄,遇连阴雨天,更要注意施肥。盐碱化秧田要灌大水冲洗芽尖和畦内盐霜,排除下渗盐碱。科学管水调温调气。秧田在发生烂种烂芽时,要排干秧田积水,促进根系及土壤通气,抑制种芽继续腐烂,使未扎根的迅速扎根立针。如果秧根裸露,要及时加盖火烧土,促进扎根。当烂种烂芽较严重,畦面出现大量“锈水”时,应先灌水洗秧,解除毒质,然后再彻底排水,盖灰,促进恢复生长。地膜保温育秧,如果长期阴雨低温,膜内通气不良,绵腐病蔓延,发生烂秧,要待天气稍暖时,适当揭膜,促进通气,并及时施药防治。如因晴天膜内温度过高,出现卷叶烧苗,应立即灌水,并揭开畦两端地膜降温。但要切忌突然全部揭膜,以免造成水分失调,加重死苗。如果晴天是中午秧畦地膜突然被风掀开,发生大量卷叶时,应立即灌水盖膜,待下午恢复正常时,再逐步揭膜炼苗。
7、药剂防治:
(1)防治水稻旱育秧立枯病。使用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一移栽灵混剂。用法:按旱育秧常规方法整地做苗床,床土不需调酸或消毒。把移栽灵混剂溶在适量的水中,一般每平方米水稻苗床用药1~2m1,加水3kg即可。采用秧盘育秧,每盘(60X30cm)用0.2~0.5m1移栽灵混剂,每盘加水0.5kg,使用时可把底肥一起溶在水中,搅拌均匀。把上述溶有肥料和移栽灵混剂的水均匀浇在床土上,然后播上种子并盖土。以后的管理同常规方法。抛秧盘因为土量小,用量可减半。
(2) 15%立枯灵液剂,每盘用0.9g对水1L喷洒,水稻秧苗一叶一心期可喷500倍液。
(3)防治烂秧。
(a)由绵腐病及水生藻类为主引起的烂秧: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b) 6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时间:发现中心病株后。
余启发(贵州省铜仁地区农科所)
一、烂秧的发生原因分析
烂秧主要有烂种、烂芽、死苗三类。出苗见青前烂掉的属烂种、烂芽,出苗见青后烂掉的属死苗。烂秧可分为生理性烂秧和传染性烂秧两大类。生理性烂秧主要是种谷和秧田管理措施失误或不良气候所致。传染性烂秧是由病菌侵染引起的病害造成。
1、生理性烂秧
(1)烂种:指播种后,种谷不发芽就腐烂。一是种子成熟期间气候不好,收获后又没有及时晒干,以及贮藏过程管理不善、条件不良等造成种子变质,或在夏季高温期间在水泥场上晒种,烫伤种胚,种子在催芽前就丧失了发芽能力。二种谷未浸透,影响发芽。三是在催芽过程中,温度过高,种堆发烫,水分又太多,种堆发酸发粘,影响发芽。四播种后“落泥”不能发芽而腐烂。这些失去生命力的种子播在土壤中就产生了烂种。
(2)烂芽:包括芽干、烂根、烂芽三种。一是有发芽能力的种子,播种时秧畦不平,秧板过硬,没有做到泥浆落谷,幼根不能入泥,播种后长期淹水缺氧,使芽鞘徒长,扎根不良,造成翻根倒芽产生腐烂。二是人畜粪尿或其他有机质肥料作基肥施用不当,分解发酵,畦面产生有毒物质,毒害芽谷,使种根发黑和幼芽枯焦腐烂。三是秧板泥浆太稀或压种太重,使种芽深陷于泥浆中,通气不良,窒息而死,烂于泥中。四是高温季节播种后,畦面积水,水温过高,烫死根芽,引起腐烂。五播种后,遇低温阴雨天气,习惯采取深水保温护苗,天气转晴,又采取一次急排水抢晴晒秧,由于气温急增,秧板,种芽水分蒸发极快,而幼根吸水很弱,根、芽失水所造成。五是长期淹水,种芽长期缺氧,加上低温侵袭,生理机能减弱,抵抗力降低。
(3)死苗:分急性青枯,慢性黄枯死苗两种。一是早春育秧期间,秧苗长到二、三叶期时,因抗逆力减弱,长期遇低温阴雨就使秧苗新陈代谢受阻,根系活力下降。当寒流过后,天气转晴,太阳出来后,气温急剧上升,空气湿度降低,叶面蒸腾作用显著加强,而此时的秧苗根系吸水能力还很弱,体内水分供不应求,失去平衡,叶片失去卷缩,造成“青枯死苗”,植株转黄腐烂。二是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或土壤过酸过碱,产生有毒物质,使秧根中毒发黑而产生死苗。另外化肥、农药施用不当,浓度过高,施用不均匀等,造成秧苗呈黄色枯斑,严重时则整株死亡。
2、传染性烂秧
(1)绵腐病烂秧:绵腐病病害多发生于育秧前期,秧板不平,低洼积水,低温阴雨,深水灌溉,秧苗呼吸受阻,缺氧窒息,营养失调所致。发病时先在幼苗基部长出白色绵毛状物,以后再变成土黄色,病害开始是零星发生的,如未及时防治,便迅速向四周蔓延而成片腐烂死苗。
(2)立枯病烂秧:这种病害多发生在早春低温期间秧田中,秧苗早期受害,可出现烂芽、根腐等症状,而在苗高3.3~6.6厘米时,最易发病。初期茎叶凋萎,心叶卷曲呈针状,叶片呈灰绿色而后变黄、干枯、软化腐烂,用手拔苗,极易从茎基部拔断。
(3)苗稻瘟病烂秧:由稻瘟病菌感染引起。三叶期前发病的,一般在芽和芽鞘上先出现水渍状斑点,以后病苗基部变成黑褐色,上部呈黄褐色而枯死,大多数连根腐烂。三叶期后发病的,叶片上出现纺锤形病斑或密布不规则的小斑点,呈灰绿或褐色,气候潮湿时灰霉状物出现,严重时可使秧苗成片枯死。
二、防治烂秧措施
1、改进育秧方式:因地制宜地采用旱育秧稀植枝术或采用薄膜覆盖育秧,露地育秧应在湿润育秧基础上加以改进。
2、秧田应选在背风向阳、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地势较高的平整田块,秧畦要干耕、干做、水耥,提倡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
3、精选种子:选成熟度好、纯度高且干净的种子,浸种前晒种。
4、抓好浸种催芽关:浸种要浸透,以胚部膨大突起,谷壳呈半透明状,但不能浸种过长。催芽要做到高温( 36~38℃)露白、适温(28~32℃)催根、淋水长芽、低温炼苗。
5、提高播种质量:根据品种特性,确定播期、播种量和苗龄。根据天气预报要在播种后至少能有3~5个15℃以上的晴暖天气,且播种当天平均气温要稳定通过12℃以上才行。播种以谷陷半粒为宜,播后撒灰,保温保湿有利于扎根立芽。
6、加强水肥管理:芽期以扎根立苗为主,保持畦面湿润,不能过早上水,遇霜冻时灌水护芽。一叶展开后可适当灌浅水,2~3叶期灌水以减小温差,保温防冻。寒潮来临要灌“拦腰水”护苗,冷空气过后转为正常管理,采用薄膜育苗的于上午8~9时要揭膜放风,放风前先上薄皮水,防止温湿度剧变。发现死苗的秧田每天灌一次“跑马水”,并排出。小水勤灌,冲淡毒物。施肥要掌握基肥稳、追肥少而多次,先量少后量大,提高磷钾比例。齐苗后施“破口”扎根肥,可用清粪水或硫酸铵掺水洒施,二叶展开后,早施“断奶肥”。秧苗生长慢,叶色黄,遇连阴雨天,更要注意施肥。盐碱化秧田要灌大水冲洗芽尖和畦内盐霜,排除下渗盐碱。科学管水调温调气。秧田在发生烂种烂芽时,要排干秧田积水,促进根系及土壤通气,抑制种芽继续腐烂,使未扎根的迅速扎根立针。如果秧根裸露,要及时加盖火烧土,促进扎根。当烂种烂芽较严重,畦面出现大量“锈水”时,应先灌水洗秧,解除毒质,然后再彻底排水,盖灰,促进恢复生长。地膜保温育秧,如果长期阴雨低温,膜内通气不良,绵腐病蔓延,发生烂秧,要待天气稍暖时,适当揭膜,促进通气,并及时施药防治。如因晴天膜内温度过高,出现卷叶烧苗,应立即灌水,并揭开畦两端地膜降温。但要切忌突然全部揭膜,以免造成水分失调,加重死苗。如果晴天是中午秧畦地膜突然被风掀开,发生大量卷叶时,应立即灌水盖膜,待下午恢复正常时,再逐步揭膜炼苗。
7、药剂防治:
(1)防治水稻旱育秧立枯病。使用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一移栽灵混剂。用法:按旱育秧常规方法整地做苗床,床土不需调酸或消毒。把移栽灵混剂溶在适量的水中,一般每平方米水稻苗床用药1~2m1,加水3kg即可。采用秧盘育秧,每盘(60X30cm)用0.2~0.5m1移栽灵混剂,每盘加水0.5kg,使用时可把底肥一起溶在水中,搅拌均匀。把上述溶有肥料和移栽灵混剂的水均匀浇在床土上,然后播上种子并盖土。以后的管理同常规方法。抛秧盘因为土量小,用量可减半。
(2) 15%立枯灵液剂,每盘用0.9g对水1L喷洒,水稻秧苗一叶一心期可喷500倍液。
(3)防治烂秧。
(a)由绵腐病及水生藻类为主引起的烂秧: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b) 6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时间:发现中心病株后。
余启发(贵州省铜仁地区农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