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分析及防范措施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gz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院软硬件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医生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每天来我院看病就诊的患者日益增多,特别是自2008年迁入新医院以来,每年门诊业务量呈几何性增长,业务量的增多势必产生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概率的增大。门诊药房一直被单纯地认为是一个简单机械的发药过程。其实不然,药房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得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否则稍有不慎,发生发药差错,就可能使医师的诊疗措施前功尽弃,严重影响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就可能延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何减少医院门诊药房发药差错和隐患的发生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和药师的神圣职责。
  【关键词】 发药;差错;分析;防范措施
  
  1差错定义与分类
  发药差错,根据有关文献中的用药错误分类[1],根据导致发药差错的原因不同因而其界定不同。其中,包装相似差错定义为:指由于药品外包装极为相似,导致错发药物,如陕西步长出厂的稳心颗粒和脑心通颗粒,包装颜色、大小、印刷字体都极为相似;错发患者定义为:指由于发药时不呼叫患者名字,张冠李戴发错药。
  根据本人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发药差错,现将其汇总、分类如下:
  1.1药品错发
  1.1.1药品漏发、多发,发放的药品数量上错误,有的药品处方为多盒,只发放了一盒,有的药品处方为一盒,而发放了多盒,均达不到治疗效果。
  1.1.2药品错发:①药品规格发放错误,如阿托品注射液,有5mg、0.5mg两种规格,如将5mg 发为0.5mg使用;②药品品种发放错误,如将具有相同降压作用的雅施达发为压氏达;③药品剂型发放错误,把外用药发为片剂;如替硝唑栓发为替硝唑片;④发放对象错误,张三的药品发给李四等。
  1.2药品发放交待不清
  1.2.1用法、用量交待不清,特别是服药时间、服药顺序交待不清;1.2.2含有相同药物成分的同类药品在同时服用时应减量或遵医嘱交待不清;
  1.2.3许多药品剂型特别,使用时不可破坏其结构,以免影响疗效,如:缓释片、控释片、肠溶片以及肠溶胶囊等;
  1.2.4有的药品包装具有特殊性,未强调用法造成患者使用的错误,如:利福平滴眼剂,内附药片,须先溶解后滴眼。若不交待清楚,有的患者只用不含药物的溶剂滴眼,达不到局部用药的目的,且无治疗作用;
  1.2.5习惯性思维引起差错。特殊情况下因患者病情变化需改变用量用法,而药师不认真核对处方,仍习惯性思维按常规的用量用法向患者说明,出现差错。 
  2产生的原因
  2.1药品种类繁多,许多名称、发音、外形、包装、剂型、规格等相似的药品,容易出现药品调剂差错;
  2.2药品在药架上摆放位置发生改变时,药师仍习惯从这个位置取药并不核对就发给患者,造成错误;
  2.3工作中精神不集中药师在工作中态度不严谨,说笑打闹,注意力不集中,也是发药差错的重要原因。
  2.4业务水平不高,对药房药品的规格、剂型、用法用量、适应症及商品名和通用名等有业务知识不能熟悉掌握
  3防范与措施
  3.1思想上高度重视。始终牢记发药差错无小事,以“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的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的为宗旨,加强自身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中出现失误的人员,要进行处罚,对工作表现优秀的人员,要进行奖励,做到奖惩分明,确保发药不出现差错。
  3.2加强培训,提高业务水平。药品调配处于整个医疗服务链的最后一环,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而严重的药品调配失误甚至回危及患者的生命[3]。因此,要不断提高药师的业务素质和水平。为提高药师的业务素质,采取岗位练兵的方式,结合工作实际,对门诊药房药师进行技术考核,使大家找出自己在业务技能方面的不足,自觉“充电”,提高业务素质。
  3.3建立复核发药制度,提高发药准确性。复核发药是防范发药差错的重要措施,杜绝一人既调配又发药的同时,应当保证调剂人员。 一名发药药师应配备两名调配人员。调配药师接到处方,经过“四查十对”后,先通过电脑进行处方审核,包括药名、药品数量、规格、剂型等,如有差错立即纠正,这是通过电脑一对处方。调配时,药师通过处方调配药品,然后把所调配的药品再和处方核对,做到通过药品二对处方。调配完毕,交于发药药师。要使差错不出门,发药药师必须再次认真全面地审核一遍处方内容,逐个核对处方与调配药品、规格、剂量、用法、用量是否一致,逐个检查药品的外观是否合格(包括形状、色、嗅、味和澄明度),是否在有效期内等,确认无误后方可发药。通过人员复核处方药品,这是三对处方。一旦出现差错事故,在积极进行补救措施的同时,应及时查找出现问题的环节,分析原因,建立差错登记,集体学习讨论,总结教训,杜绝再次发生类似错误。总之,建立复核发药制度,可提高药品发放的准确性,有效地扼制差错事故的发生。
  3.4医师处方要用通用名。《处方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医师开具处方应使用经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化学药品的品种很多,名称各异,使用药品通用名,在一定意义上还可有效地区分与原来习惯用名相似的药品,如他巴唑(甲巯咪唑)和地巴唑、消炎痛(吲哚美辛)和消心痛(硝酸异山梨酯)等。
  3.5促进药品码放管理,提高调配准确性 。药品的正确码放有利于药品的调配,在实际工作中,只允许受过训练并经授权的药学人员往药品货架上码放药品[2],相同品种而不同规格的药品分开码放,包装相似或读音相似的药品分开码放,在易发生差错的药品码放位置上,可加贴醒目的警示标签,以便药师在配方时注意;
  3.6要建立药品质量检查登记本,效期药品登记本等,对近期药品及时处理,以防将过期变质药品发给患者;
  3.7重视发药交代环节[3],指导患者安全用药。向患者交待有关用药注意事项,避免误用、误服。应该印制“药师提示标签”,发药时贴在相应的药盒或药袋上,便于患者服用时参考,如“此药需2℃一8℃冷藏”、“用此药避免饮酒”“服药期间不要驾驶汽车”“勿与抗生素同服”“此药与其他药同服间隔一小时”等等。向患者交代一些药物的特殊储存条件和方法,如氧氟沙星、吡拉西坦等注射剂需闭光保存。向患者交代藥物的用量和用药时间。如退热药再次服用必须间隔4小时一6小时,达喜、达美康等应饭前30分钟服用,拜唐平应进餐时服用等等。
   结束语:药品发放差错会直接导致用药的安全隐患,因此防止药品发放差错是安全进行药物治疗最基础的保证。我们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准确发药的重要性,根源上杜绝发药差错,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陆进 张爱琴.美国医院用药错误防范[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3,1(1):45
  [2]张石革.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2.
  [3]殷秀珍 姜思通.发药交代是调剂工作的重要环节[J].中国药房,1992,3(5):42.
  
  
其他文献
【摘要】耳鼻喉科门诊护理工作量大,任务重,在临床工作中应针对耳鼻喉科门诊的工作特点和实际工作情况通过转变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落实岗位责任制、制定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制定服务流程、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供人性化管理等方式,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护员人员的业务水平,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耳鼻喉科门诊的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当前,医院医院设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之一,医院达标上等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水平,因而需要相应的设备;之二,医疗水平的提高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诊疗设备的发展,之三,在医院经济收入中,医疗设备起着重要的作用,之四,先进的诊疗设备缩短了年轻医生与资源医生之间的差距,之五,先进的设备亦缩短了各个医院之间的差距。
摘 要:乘着“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东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到自主创业的潮流当中,探索体现自我价值、实现自主就业的新途径。网络创业由于具备门槛低、投入少、收效快、灵活性强等特点,颇受大学生的青睐。本文以高职院校学生为切入点,探讨大学生网络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网络创业;问题;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
【摘要】肺结核是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结核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及死亡高峰向老年人推移,老年肺结核已成为倍受关注的课题。老年肺结核患者是指年龄超过65,岁的初治和复治的高龄肺结核患者;由于老年人机体免疫力、抵抗力低下,各脏器功能减退,加之多具有基础病,反应迟钝,因而通常疴隋重、合并症及并发症多,使病人的康复有一定难度。我院在近2年收
【摘 要】 目的:了解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上报的557份老年人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ADR所累及的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30.8%),消化系统(15.6%)及神经系统(14.7%)。共涉及179种药物,诱发ADR的药物主要是抗菌药物、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用药。472例(占84.7%)ADR由静脉给药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