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86-02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网络阅读,网络平台的优势在于“任何人可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在任何地点去学习他需要的知识”。随着少年儿童逐渐成为网络阅读的主力軍,国内建立了不少儿童在线阅读网站,但基于网站运营的原因,不少网站商业化,在开放共享、与课程改革同步方面具有局限性。目前,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日趋完善,让数字化阅读为孩子插上双翼成为可能。建设健康的阅读平台,让学生的网络阅读置于教师、家长的引导下,避免网络阅读的“随意性、无序性、迷失性”。顺势而为,我校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的研究》课题,通过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教育城域网建设一个开放共享、动态更新、注重交互、与课程改革同步,面向师生家长的阅读资源库,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出建设、应用小学课外阅读资源的模式,进一步推动课外阅读的纵深发展。
一、研究内容
(一)开发能满足各年段小学生课外阅读需求的资源库。资源库将提供新课标推荐阅读的所有书目的电子书、阅读指导、阅读检测资源,形成与教学同步,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小学课外阅读资源库。
(二)研究文本阅读和数字阅读平台实现对接,在线阅读与课外阅读活动一体化,提高课外阅读资源库平台的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研究。
(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资源库应用管理制度,保证资源库的管理规范并确保持续更新、不断丰富、运行畅通。
(四)开展课外阅读资源库与课程整合应用研究,进行课外阅读微课设计,以应用促发展,不断完善资源库建设,提升教学教育质量。
(五)培养学生有效的网络阅读方法,形成健康积极的网络阅读素养,提高教师与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的研究。
二、实施策略
(一)开展调查活动,明确研究方向。
在课题研究初期,我们面向本校学生设计《数字化阅读素养问卷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上网频次、上网途径、上网地点、上网从事的主要内容四方面。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从一~六年级各随机抽取二十名学生以“数字化阅读倾向”为话题进行了访谈,摸清我校学生的网络阅读情况,为课题研究提供准确依据。
(二)建立阅读资源库,纠正“偏食”现象
小学生阅读多倾向于漫画等快餐式阅读,即使阅读儿童文学,也多选择幽默浅显的校园小说。根据学生这一“严重偏食”现象,我们在建立资源库时进行严格的甄选。先以《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2015年广州市中小学校园经典阅读推荐书目》为指引购置相关电子书、有声读物,制作导读微课等网络课外阅读资源。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深入,我们可以引进一批具有教育性、趣味性、可读性电子读物,分级推荐给学生。资源库平台所收录的电子读物时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师生共荐,聚焦童心;二是题材多样,精选经典;三是学科整合,引进双语。让孩子们在阅读符合自身年龄心智的书籍时获得均衡的营养。
(三)提高平台丰富性,激发阅读热情
不断丰富课外阅读资源库平台,提高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设置阅读瞭望台,发布阅读资讯,展示儿童阅读新动态;设置阅读导航站,收录导读微课,为学生自主阅读行为精心导向;设置阅读留言板,记录阅读足迹,引发阅读火花;设置阅读研究院,收录教师阅读教学设计、反思、案例、论文、课件,促进课外阅读教学研究;设置阅读展示厅,收录师生家长读后感、读书笔记、书评,在赏评中快乐前行;设置阅读加油站,指导开展家庭亲子阅读,打造书香家庭,形成强大教育合力;设置阅读广角镜,链接优质儿童阅读网,亲近儿童文学作家作品。
(四)拓展阅读时场,培养阅读习惯
学校为学生开辟开放性的阅读场所,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班级读书区对学生实行全天候开放。保证阅读时间:每周一节课外阅读课,分为阅读推荐课、阅读指导课、阅读欣赏课和阅读分享课四种课型,由语文老师执教,写进课程表,确保不被挤占;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三十分钟设为“午读课”,由学生干部组织本班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自主阅读活动。每天0.5~1小时课外阅读作为常规作业写进《家庭作业登记本》。每周1~2小时网络阅读时间,中高年级学生每周登陆“阅读留言板”发一个帖子,此建议写进《课外阅读倡议书》。
(五)书香浸润校园,提升阅读温度
学校班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书香浸润校园,使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持续升温。如:“童书 DV展演”“童书跳蚤市场 ”“读书心得评比”“故事接龙比拼”“阅读之星评比”“好书推荐对对碰”…… QQ群、微信群、公众号、阅读平台,网上网下互相呼应,相得益彰,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
(六)适应网络时代,提高媒介素养
网络让新的阅读方式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有机部分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源泉。我们要主动积极地面对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开发实施媒介素养课程,完善网络阅读评价,全面提升学生规范使用媒体的能力与意识,抵制媒介中的消极影响,培养科学的网络阅读方法,形成健康积极的网络阅读素养。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网络阅读,网络平台的优势在于“任何人可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在任何地点去学习他需要的知识”。随着少年儿童逐渐成为网络阅读的主力軍,国内建立了不少儿童在线阅读网站,但基于网站运营的原因,不少网站商业化,在开放共享、与课程改革同步方面具有局限性。目前,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日趋完善,让数字化阅读为孩子插上双翼成为可能。建设健康的阅读平台,让学生的网络阅读置于教师、家长的引导下,避免网络阅读的“随意性、无序性、迷失性”。顺势而为,我校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的研究》课题,通过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教育城域网建设一个开放共享、动态更新、注重交互、与课程改革同步,面向师生家长的阅读资源库,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出建设、应用小学课外阅读资源的模式,进一步推动课外阅读的纵深发展。
一、研究内容
(一)开发能满足各年段小学生课外阅读需求的资源库。资源库将提供新课标推荐阅读的所有书目的电子书、阅读指导、阅读检测资源,形成与教学同步,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小学课外阅读资源库。
(二)研究文本阅读和数字阅读平台实现对接,在线阅读与课外阅读活动一体化,提高课外阅读资源库平台的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研究。
(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资源库应用管理制度,保证资源库的管理规范并确保持续更新、不断丰富、运行畅通。
(四)开展课外阅读资源库与课程整合应用研究,进行课外阅读微课设计,以应用促发展,不断完善资源库建设,提升教学教育质量。
(五)培养学生有效的网络阅读方法,形成健康积极的网络阅读素养,提高教师与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的研究。
二、实施策略
(一)开展调查活动,明确研究方向。
在课题研究初期,我们面向本校学生设计《数字化阅读素养问卷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上网频次、上网途径、上网地点、上网从事的主要内容四方面。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从一~六年级各随机抽取二十名学生以“数字化阅读倾向”为话题进行了访谈,摸清我校学生的网络阅读情况,为课题研究提供准确依据。
(二)建立阅读资源库,纠正“偏食”现象
小学生阅读多倾向于漫画等快餐式阅读,即使阅读儿童文学,也多选择幽默浅显的校园小说。根据学生这一“严重偏食”现象,我们在建立资源库时进行严格的甄选。先以《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2015年广州市中小学校园经典阅读推荐书目》为指引购置相关电子书、有声读物,制作导读微课等网络课外阅读资源。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深入,我们可以引进一批具有教育性、趣味性、可读性电子读物,分级推荐给学生。资源库平台所收录的电子读物时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师生共荐,聚焦童心;二是题材多样,精选经典;三是学科整合,引进双语。让孩子们在阅读符合自身年龄心智的书籍时获得均衡的营养。
(三)提高平台丰富性,激发阅读热情
不断丰富课外阅读资源库平台,提高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设置阅读瞭望台,发布阅读资讯,展示儿童阅读新动态;设置阅读导航站,收录导读微课,为学生自主阅读行为精心导向;设置阅读留言板,记录阅读足迹,引发阅读火花;设置阅读研究院,收录教师阅读教学设计、反思、案例、论文、课件,促进课外阅读教学研究;设置阅读展示厅,收录师生家长读后感、读书笔记、书评,在赏评中快乐前行;设置阅读加油站,指导开展家庭亲子阅读,打造书香家庭,形成强大教育合力;设置阅读广角镜,链接优质儿童阅读网,亲近儿童文学作家作品。
(四)拓展阅读时场,培养阅读习惯
学校为学生开辟开放性的阅读场所,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班级读书区对学生实行全天候开放。保证阅读时间:每周一节课外阅读课,分为阅读推荐课、阅读指导课、阅读欣赏课和阅读分享课四种课型,由语文老师执教,写进课程表,确保不被挤占;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三十分钟设为“午读课”,由学生干部组织本班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自主阅读活动。每天0.5~1小时课外阅读作为常规作业写进《家庭作业登记本》。每周1~2小时网络阅读时间,中高年级学生每周登陆“阅读留言板”发一个帖子,此建议写进《课外阅读倡议书》。
(五)书香浸润校园,提升阅读温度
学校班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书香浸润校园,使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持续升温。如:“童书 DV展演”“童书跳蚤市场 ”“读书心得评比”“故事接龙比拼”“阅读之星评比”“好书推荐对对碰”…… QQ群、微信群、公众号、阅读平台,网上网下互相呼应,相得益彰,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
(六)适应网络时代,提高媒介素养
网络让新的阅读方式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有机部分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源泉。我们要主动积极地面对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开发实施媒介素养课程,完善网络阅读评价,全面提升学生规范使用媒体的能力与意识,抵制媒介中的消极影响,培养科学的网络阅读方法,形成健康积极的网络阅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