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小学开展赏识教育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j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心理学家维普詹姆斯曾经讲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任教十余年来,一直担任学校德育工作辅导员和高年级段语文兼班主任工作。由于工作需要,我不断地给自己补充德育管理工作的知识。通过不断尝试,我深深知道,要管理好一个班级,班主任工作非常关键。农村小学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成长在家长常年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的家庭中,老人对孩子过分溺爱,只在意吃饱穿暖,其他什么都不管,也管不了,加之外出打工的父母一年很难回几次家,父母与孩子之间感情疏远,使生性敏感的孩子要么孤僻,要么逆反心强。而部分在家的家长除了农忙季节在田间劳作,空闲时打扑克、“砌长城”等,给孩子起了“反作用”。孩子整天看着家长的脸色过日子,很容易被他人忽视,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赏识。虽然如今实施均衡教育,素质教育,但孩子的成功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一个师资力量有限,办学条件有限的农村学校的教师,我只能孤军作战,通过实践不断摸索。教育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受过赏识激励后的孩子,其能力是赏识激励前的好几倍,因而在学生学习和成长中,赏识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地赏识激励。在工作实践中,我进行了以下嘗试:
  一、记录——培养自赏能力
  利用教学的契机,我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写短日记,记一记一天中引以为豪的某件事情,或记下“你今天值得称赞、欣赏的地方”,或是“你今天值得回忆的地方”。这样,写作文有题材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有了,德育教育也找到了突破口。
  二、无声——提高赏识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段话:“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给学生一点宽容,采取无声的教育,就在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提高学生的内因作用里。课堂课外经常听到学生打“小报告”,其实也只是某某碰了某某一下,某某拿了某某的东西,某某没有扫地,某某乱丢垃圾等等,我会先让事情放一放,寻找机会找到他的“闪光点”,进行随机教育。即使是学生做了确实让人头疼的事情,我也避讳大声呵斥,用婉转而富有启发性的语气与学生交谈。这样,学生从我对他们的态度中敏锐的感到教师对他们的热爱和信任,从而使自己充满自信。
  三、互赏——提升赏识内涵
  通过对学生的赏识,我明显感觉到学生对我更加尊敬,赏识和热爱,我们之间已经产生看了良性循环,师生的观念在“赏识”教育的互动中得到了升华,促进了我们共同进步。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发现赏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①实事求是。赏识要准确,如果赏识得不准确,学生就会感到受了欺骗,认为老师在故意夸他,也就起不到激励作用,更不能不求实际地过度夸奖,否则,容易造成学生的虚荣心,效果适得其反。②全面对待。教师要做到公平公正,奖惩分明,因此,在赏识教育中,并不排斥批评。赏识要讲究方法,批评应考虑艺术。这样,才能使学生及时得到奖励,又能知道自己行为的缺点,更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宽容;赏识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激励。农村小学基础教育的教育群体是需要培养自信的群体,要想让他们将来学好文化知识,走向社会,需要我们教师用爱浇灌每一朵花蕾,继续不断摸索符合学情的教育手段。
其他文献
如何提高那些学生的作文水平,如何使较好的学生作文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具有创新的能力,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以为,在作文教学中根据学生参差不齐的特点,采用分层教学法,不失为一个良策。  一、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角度看作文分层教学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语文老师在作文辅导中,要面向全体,是没有疑义的,但如果一味地注重作
期刊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老师采取的方法是自己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听,这样的教学方法没办法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学生的成长,所以应该去改变。我们的教育在不断发展,一些新的方法也在不断出现,老师在实际教学时可以去尝试运用这些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可以给数学教学和学生都带来很好的促进作用,值得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去尝试,从而保证数学教学的效率。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
期刊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习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不良的学习习惯,会给学习的成功带来困难。大纲也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看书报和听广播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  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生的主体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学习行
期刊
关键词:平板电脑智慧课堂听说教学创新模式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最重要的就是运用和实践,但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性,使得教师无法给学生提供能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自然情景和教学情境。因此,随着平板电脑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学生学习方式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激发学习兴趣、模仿真实的语境、提供展示口语交际的平台、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等等,真正在平板电脑的应用中感受声音、画面、人物、情景,使学生置身于语言环境之中,
期刊
语文是综合性最强的一门人文学科。通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而且更要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的生活观、价值观的目的。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从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奉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
期刊
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对于古诗词的讲解也停留在知识点上,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而忽略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因此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能体会到古诗词的真正意义,导致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出现恐惧心理,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低年级的古诗词讲解中,教师过分注重背诵和生字教学,将理解诗词的优美意境抛到一边,学生往往学会了生字,但是对诗
期刊
教学内容: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尝试与猜测《鸡兔同笼》教材延伸教学目标:①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掌握用抬腿假设法解决问题,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②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明确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明确鸡兔同笼问题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  教学过程:  一、历史激趣,导入新课  导语:老师听说我们五(5)
期刊
一、课题的提出  “问题——探究”就是以问题探究为中心,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参与和体验对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或由未掌握到掌握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问题——探究”在其外在形态上,突出体现为以问题作为驱动教学过程的核心要求,每一堂课或每一次学习活动都借助问题来展开或完成。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
期刊
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学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  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智慧感悟,就应该创设活动化、开放性、参与性强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
期刊
数学是一门美妙的学科,他不仅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还真正能让他们爱上数学,为未来美好人生做预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学生能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与科学态度。[1]以上目标都指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