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谢!谢谢!”
前 不久,一次会议结束后,到会领导老王用力握住记者的手,微笑着道谢。可能只有他和记者最清楚,刚才看似平稳有序的会场上,发生了怎样的一幕——记者帮了他一个忙,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尴尬。
在各类会议场合,手持记录本、肩挎摄像机的记者们常常坐在最后一排,或奋笔疾书,或“咔嚓咔嚓”。因为记录者的角色,他们被允许在会场上走动。在开会乃至现场观摩时,也就为出现插曲后进行补台提供了便利。记者在基层的几次经历,正说明了这一点。
宣读中碰上生僻字,他急中生智找记者
老王出席的这场表彰一线先进工作者的会议,瑕疵出在颁奖环节。会议的流程是,台上的3位领导,为县里80多名获奖者逐个颁奖。领导拿到事先分好的获奖证书,念到谁名字,谁就上台领奖并拍照,接受与会者祝贺。记者作为机动摄像,站在靠近主席台的地方工作。
就在颁奖快要结束时,记者注意到有领导的目光瞟向自己——是老王,只见他看了看记者,又拍了拍获奖证书。“他需要帮助。”记者会意,扛着摄像机走上主席台。拍着拍着,到了老王身后。老王忙拿手指戳扣下的一本证书,又摊了摊手,貌似有点慌了,记者一看,扣下的证书上的获奖者是“昝勇”。但“昝”这个字,怎么念呢?记者也懵了。
急中生智,记者忙扛着摄像机镇定地走下主席台,从侧边来到最后一排的会务人员席求助。“哎呀,这种生僻字怎么忘了备注,我也是查了字典才知道这个姓。”有个工作人员激动地说。原来,这个字念 zan,四声。记者连忙扛着摄像机,三步并作两步走向主席台,来到老王身边。这时,他面前刚好仅剩扣下的这本证书未颁出了。记者转告后,伴随着老王洪亮的宣读声,昝勇高兴地上台,领取了证书并合影,颁奖环节顺利结束,热烈的气氛一以贯之。
不过当时,记者出了一身冷汗。如果反应慢一点,或没能找到人确认读音,颁奖会不会造成遗憾呢?老王也很感慨,“感谢你,要不我就读成‘咎’勇了,这样对一线的同志不尊重。” 后来,会务人员和老王各自总结了“生僻字没标注提醒”和“没先熟悉名单”的瑕疵。
“掉队”后,关键人物上了记者的车
几年前,一个官办的新农村建设论坛在某县召开,下午是现场考察环节,安排了三个观摩点,其中相距10公里的两个点隶属同一镇,就由镇党委安排讲解。党委书记自告奋勇全程解说。来调研的30多名专家则分乘两辆县里派出的中巴车,大家兴致甚高,问题也多。集体讲解完后,还有专家单独找镇党委书记交流经验,“如何壮大集体经济消灭‘空壳村’”“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如何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如何消除阻力,取得更多成效”……
记者在现场边听边记,也觉得收获颇丰。过了十几分钟,忽听得一声大喊:“大家快上车,前一辆车的专家已经出发(去第二个点)了。”一问才知道,前车已开出3公里远。
“哎呀,我本来要跟第一辆车,下个点仍是我解说。”镇党委书记急了,总不能让专家们到点上久等啊。这时。记者赶紧拉他上了采訪车,对司机说:“走,看能不能追上他们。”“谢谢,我们走近道。”镇党委书记镇定下来,指挥采访车钻进一条平坦但狭窄的乡村小道,一路朝前疾驰。
接着,镇党委书记打电话给在第二个观摩点等候的村支书:“马上做好简要讲解的准备。如果我没赶到,你就上!”这时,上级询问准备情况的电话也打来了,“没事,×××已在点上等候了。”镇党委书记镇定地说。
终于,第一辆中巴车到达村委会的当口,我们的采访车也从另一边到了,镇党委书记一路小跑迎上去,又开始了新的讲解,丝毫没受中途插曲的影响。
会场门口“拥堵”,记者有招
有几个常年办会的人员都表示,每次开会,自己都会让早到的记者在会场四处“打探”,看哪些地方还不完善。如果记者点头,自己心里就会更有底。早些年的一次会议,一个横幅“届”字里面的由字部分脱落,也是由早到的摄影记者最先发现,最后进行紧急修补的。
事实上,不光是在会议、活动中帮忙和“补台”,记者因其角色的专业性、特殊的灵活性,还能对会议、文件等提出中肯建议。
一名工作人员回忆,最早实行会议套开时,就出现了小插曲——同一会场一天上午要开三个会,有的人要全程参加,有的人只参加一场。中途休会时,会务人员动作高效,十分钟内摆好了新的座牌,但代表进场前后,秩序仍显混乱。一是大家堵在门口看新的座次表,二是有些人参加完第一场会,休息时拿走了原来座位上的茶杯,造成第二场有的参会者桌前没有杯子。这时,有资深记者根据到上级机关参会的经验向其建议,尽量将参加一场、二场、三场会议的普通代表分别按左、右、中三侧排列,最大程度避免了上述问题发生。
此外,在重要会议上,常有记者拿到会议文件(审议稿)后,从语言、语法,乃至专业领域的角度提出中肯意见,经与会代表转达后被采纳,使会议决议、文件等更加准确。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记者在会议、活动中的补台、建议等,属于“友情帮忙”,记者不能夸大自己的作用、用于炫耀,甚至背离了“客观真实记录”的本分,某些机关也应从上述插曲中总结经验,时常沟通、提升能力,这才是会议、活动与到访记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前 不久,一次会议结束后,到会领导老王用力握住记者的手,微笑着道谢。可能只有他和记者最清楚,刚才看似平稳有序的会场上,发生了怎样的一幕——记者帮了他一个忙,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尴尬。
在各类会议场合,手持记录本、肩挎摄像机的记者们常常坐在最后一排,或奋笔疾书,或“咔嚓咔嚓”。因为记录者的角色,他们被允许在会场上走动。在开会乃至现场观摩时,也就为出现插曲后进行补台提供了便利。记者在基层的几次经历,正说明了这一点。
宣读中碰上生僻字,他急中生智找记者
老王出席的这场表彰一线先进工作者的会议,瑕疵出在颁奖环节。会议的流程是,台上的3位领导,为县里80多名获奖者逐个颁奖。领导拿到事先分好的获奖证书,念到谁名字,谁就上台领奖并拍照,接受与会者祝贺。记者作为机动摄像,站在靠近主席台的地方工作。
就在颁奖快要结束时,记者注意到有领导的目光瞟向自己——是老王,只见他看了看记者,又拍了拍获奖证书。“他需要帮助。”记者会意,扛着摄像机走上主席台。拍着拍着,到了老王身后。老王忙拿手指戳扣下的一本证书,又摊了摊手,貌似有点慌了,记者一看,扣下的证书上的获奖者是“昝勇”。但“昝”这个字,怎么念呢?记者也懵了。
急中生智,记者忙扛着摄像机镇定地走下主席台,从侧边来到最后一排的会务人员席求助。“哎呀,这种生僻字怎么忘了备注,我也是查了字典才知道这个姓。”有个工作人员激动地说。原来,这个字念 zan,四声。记者连忙扛着摄像机,三步并作两步走向主席台,来到老王身边。这时,他面前刚好仅剩扣下的这本证书未颁出了。记者转告后,伴随着老王洪亮的宣读声,昝勇高兴地上台,领取了证书并合影,颁奖环节顺利结束,热烈的气氛一以贯之。
不过当时,记者出了一身冷汗。如果反应慢一点,或没能找到人确认读音,颁奖会不会造成遗憾呢?老王也很感慨,“感谢你,要不我就读成‘咎’勇了,这样对一线的同志不尊重。” 后来,会务人员和老王各自总结了“生僻字没标注提醒”和“没先熟悉名单”的瑕疵。
“掉队”后,关键人物上了记者的车
几年前,一个官办的新农村建设论坛在某县召开,下午是现场考察环节,安排了三个观摩点,其中相距10公里的两个点隶属同一镇,就由镇党委安排讲解。党委书记自告奋勇全程解说。来调研的30多名专家则分乘两辆县里派出的中巴车,大家兴致甚高,问题也多。集体讲解完后,还有专家单独找镇党委书记交流经验,“如何壮大集体经济消灭‘空壳村’”“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如何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如何消除阻力,取得更多成效”……
记者在现场边听边记,也觉得收获颇丰。过了十几分钟,忽听得一声大喊:“大家快上车,前一辆车的专家已经出发(去第二个点)了。”一问才知道,前车已开出3公里远。
“哎呀,我本来要跟第一辆车,下个点仍是我解说。”镇党委书记急了,总不能让专家们到点上久等啊。这时。记者赶紧拉他上了采訪车,对司机说:“走,看能不能追上他们。”“谢谢,我们走近道。”镇党委书记镇定下来,指挥采访车钻进一条平坦但狭窄的乡村小道,一路朝前疾驰。
接着,镇党委书记打电话给在第二个观摩点等候的村支书:“马上做好简要讲解的准备。如果我没赶到,你就上!”这时,上级询问准备情况的电话也打来了,“没事,×××已在点上等候了。”镇党委书记镇定地说。
终于,第一辆中巴车到达村委会的当口,我们的采访车也从另一边到了,镇党委书记一路小跑迎上去,又开始了新的讲解,丝毫没受中途插曲的影响。
会场门口“拥堵”,记者有招
有几个常年办会的人员都表示,每次开会,自己都会让早到的记者在会场四处“打探”,看哪些地方还不完善。如果记者点头,自己心里就会更有底。早些年的一次会议,一个横幅“届”字里面的由字部分脱落,也是由早到的摄影记者最先发现,最后进行紧急修补的。
事实上,不光是在会议、活动中帮忙和“补台”,记者因其角色的专业性、特殊的灵活性,还能对会议、文件等提出中肯建议。
一名工作人员回忆,最早实行会议套开时,就出现了小插曲——同一会场一天上午要开三个会,有的人要全程参加,有的人只参加一场。中途休会时,会务人员动作高效,十分钟内摆好了新的座牌,但代表进场前后,秩序仍显混乱。一是大家堵在门口看新的座次表,二是有些人参加完第一场会,休息时拿走了原来座位上的茶杯,造成第二场有的参会者桌前没有杯子。这时,有资深记者根据到上级机关参会的经验向其建议,尽量将参加一场、二场、三场会议的普通代表分别按左、右、中三侧排列,最大程度避免了上述问题发生。
此外,在重要会议上,常有记者拿到会议文件(审议稿)后,从语言、语法,乃至专业领域的角度提出中肯意见,经与会代表转达后被采纳,使会议决议、文件等更加准确。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记者在会议、活动中的补台、建议等,属于“友情帮忙”,记者不能夸大自己的作用、用于炫耀,甚至背离了“客观真实记录”的本分,某些机关也应从上述插曲中总结经验,时常沟通、提升能力,这才是会议、活动与到访记者之间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