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观察习近平,就是观察中国。读懂习近平这一年,也就读懂了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思路。
习近平的脚步: 时间都去哪儿了
2014年“春晚”,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响遍大江南北。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领导人,2014这一年习近平的时间表排得满满当当。虽然每个人都知道领导人“日理万机”,但当人们盘点一年中关于他的新闻报道时,还是被他惊人的工作量震撼了。
截至目前,2014年,习近平共到全国6个省区市考察调研10多次,主持召开了9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和7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类似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会议这样的重要性专题会议,习近平全年主持召开了30多次;走遍四大洲,造访18个国家;见诸报端的会见、会晤、会谈、接见国际人士,全年达到200多次;而致电、致信、回信、通电话等工作,习近平全年也有50多次。此外,还有出席数以十计的各种场合、仪式等。
习近平曾引用老子的话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从他的工作量就可以看出,这道“小鲜”的烹制方法无比繁复。
习近平的目光: 聚焦改革
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习近平这一年的目光所聚之处,是改革。
在党内,作为总书记的习近平目光聚焦作风建设。除了风暴迭起的反腐外,习近平更注重长期性、根本性的作风问题。2014年年内,他两次到达河南,参加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参观焦裕禄纪念馆,要求全党把焦裕禄当“一面镜子”照照,查找自身的不足。而在10月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则告诫全党,“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作为中央深改小组组长,习近平的目光聚焦全国改革发展。7次中央深改小组会议,讨论的内容个个都是“硬骨头”。财税改革、户籍制度、司法体制、教育改革、科技体制、农村土地流转……每一个,都要制订牵涉全局、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改革方案。
作为中央军委主席和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的目光聚焦国家安全体制改革。从军队腾退多占用房,到军队纪检体制改革,再到全军政治、装备,以及改革军队审计署的隶属关系等等。2014年,在反腐重拳频出的同时,国家安全也更聚焦长远性的体制机制。
用习近平的话说,中国这一年的改革称得上“蹄疾而步稳”。只有读懂他的改革思维,才能跟上这个时代的中国脚步。
习近平的关怀: 民生与发展
2014年1月,春节前夕,习近平踏着冰雪来到边疆内蒙古阿尔山,与边防官兵一起吃饭;参加冬季那达慕,按蒙古族的方式为“五畜祈福”;2月,在一个雾霾天里,他来到北京南锣鼓巷,看望生活在老胡同的居民,考察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历史文化保护;到河南参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他走进村民的田间炕头,盘着腿坐下和老人拉起家常……
有了民生关怀,习近平的眼光才能更加长远。看到北京的城市问题,他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看到中国的边疆问题,他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看到“人治”带来的问题,他更加深思“法治”的长远规划。中国这一年的所有举措,也都是为了使每个人更加公平地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世界的习近平: “习式魅力”
2014年,也是世界更加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一年。
中国历史和中国文明,是习近平反复在国际上不同场合提到的内容。在国外,他打出“文明古国”和“文明大国”牌,提倡不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交流,用实践证明中国外交的“义利观”。
2014年4月习近平出访欧洲时,用“狮子论”阐述了中国的特性:“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在中亚,他说欢迎世界各国搭上中国发展的“便车”。在澳大利亚,他坦承中国是一个“大块头”,但这个“大块头”不会“挡了别人的道”。
2014这一年,在习近平的倡导下,金砖国家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三个有利于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的实体结出了硕果。这一年,比利时、古巴和委内瑞拉分别将国家最高荣誉勋章授予习近平。这些勋章,赞扬中国在世界事务上作出杰出贡献。
2014年,是永远被历史铭记的一年。用习近平自己的话来回顾这一年的脚步,可以说是:“累并快乐着”。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述评)
习近平的脚步: 时间都去哪儿了
2014年“春晚”,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响遍大江南北。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领导人,2014这一年习近平的时间表排得满满当当。虽然每个人都知道领导人“日理万机”,但当人们盘点一年中关于他的新闻报道时,还是被他惊人的工作量震撼了。
截至目前,2014年,习近平共到全国6个省区市考察调研10多次,主持召开了9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和7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类似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会议这样的重要性专题会议,习近平全年主持召开了30多次;走遍四大洲,造访18个国家;见诸报端的会见、会晤、会谈、接见国际人士,全年达到200多次;而致电、致信、回信、通电话等工作,习近平全年也有50多次。此外,还有出席数以十计的各种场合、仪式等。
习近平曾引用老子的话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从他的工作量就可以看出,这道“小鲜”的烹制方法无比繁复。
习近平的目光: 聚焦改革
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习近平这一年的目光所聚之处,是改革。
在党内,作为总书记的习近平目光聚焦作风建设。除了风暴迭起的反腐外,习近平更注重长期性、根本性的作风问题。2014年年内,他两次到达河南,参加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参观焦裕禄纪念馆,要求全党把焦裕禄当“一面镜子”照照,查找自身的不足。而在10月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则告诫全党,“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作为中央深改小组组长,习近平的目光聚焦全国改革发展。7次中央深改小组会议,讨论的内容个个都是“硬骨头”。财税改革、户籍制度、司法体制、教育改革、科技体制、农村土地流转……每一个,都要制订牵涉全局、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改革方案。
作为中央军委主席和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的目光聚焦国家安全体制改革。从军队腾退多占用房,到军队纪检体制改革,再到全军政治、装备,以及改革军队审计署的隶属关系等等。2014年,在反腐重拳频出的同时,国家安全也更聚焦长远性的体制机制。
用习近平的话说,中国这一年的改革称得上“蹄疾而步稳”。只有读懂他的改革思维,才能跟上这个时代的中国脚步。
习近平的关怀: 民生与发展
2014年1月,春节前夕,习近平踏着冰雪来到边疆内蒙古阿尔山,与边防官兵一起吃饭;参加冬季那达慕,按蒙古族的方式为“五畜祈福”;2月,在一个雾霾天里,他来到北京南锣鼓巷,看望生活在老胡同的居民,考察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历史文化保护;到河南参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他走进村民的田间炕头,盘着腿坐下和老人拉起家常……
有了民生关怀,习近平的眼光才能更加长远。看到北京的城市问题,他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看到中国的边疆问题,他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看到“人治”带来的问题,他更加深思“法治”的长远规划。中国这一年的所有举措,也都是为了使每个人更加公平地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世界的习近平: “习式魅力”
2014年,也是世界更加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一年。
中国历史和中国文明,是习近平反复在国际上不同场合提到的内容。在国外,他打出“文明古国”和“文明大国”牌,提倡不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交流,用实践证明中国外交的“义利观”。
2014年4月习近平出访欧洲时,用“狮子论”阐述了中国的特性:“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在中亚,他说欢迎世界各国搭上中国发展的“便车”。在澳大利亚,他坦承中国是一个“大块头”,但这个“大块头”不会“挡了别人的道”。
2014这一年,在习近平的倡导下,金砖国家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三个有利于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的实体结出了硕果。这一年,比利时、古巴和委内瑞拉分别将国家最高荣誉勋章授予习近平。这些勋章,赞扬中国在世界事务上作出杰出贡献。
2014年,是永远被历史铭记的一年。用习近平自己的话来回顾这一年的脚步,可以说是:“累并快乐着”。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