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对于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时时刻刻发生着变化,城市作为人类的重要聚集地,对于绿色植物的渴望也变得更加迫切。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园林的建设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这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我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产生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园林建设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1)欠缺创新技术。
(2)生态环境效用与城市景观建设不统一。
(3)园林规划重建设轻管理。
(4)整体规划与设计水平有待提高。
总的来说,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人员的规划手段和方法以及设计能力还比较低,有些城市不重视城市绿地的系统规划,缺乏管理和监督,从而使城市整体规划和设计水平不高。
二、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推进,环境也跟着日益恶化,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担心居住环境的质量。城市景观设计师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追求崇尚自然、力求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之路。近年来,在国内现代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城市规划部门及社会各界已经认识到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性,建设园林景观,展现园林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园林景观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将园林规划放在城市生态建设的高度上去思考,并根据气候特点、自然风貌以及地域文化特征等差异,营造出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当前,园林景观在规划、设计、建设等方面体现出如下特点。
2.1把园林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结合起来
一些城市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地布局园林景观,使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得到了均衡发展。
2.2完善了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理念
一些城市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坚持创新发展与科学管理相结合,依据本市的发展现状、景观风貌、历史文化等实际状况,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独特,切实可行性的园林景观规划理念。
2.3创造了一批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
一些城市从实际出发,为满足城市规划的整体需求,通过有效的景观设计突出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内涵,完善了园林绿地系统,创造出了指标先进、质量良好、环境改善、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平衡运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绿化作品、标志性园林景观雕塑和游乐设施,在园林系统绿地的布局上形成了包括块状绿地、带状绿地、楔状绿地和混合式绿地 4种空间布局和模式,达到了全面展现城市乡土风情,提升城市品位的长远目标。
2.4引進了先进园林景观建设的施工工艺 许多城市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注重行业创新,不断学习既有的先进工艺,以多种手段并用,在园林建设中引进并综合应用电子产品、霓虹灯、仿生学、音乐喷泉等新工艺和新产品,增加了园林规划和城市建设的现代气息。
2.5开始了节约园林的探索与推广 许多城市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自觉与不自觉地探索出了节约园林的理念,在园林建设中推广运用乡土树种、天然雨水及生产生活污水回收净化利用、生活垃圾分类循环利用、RED 及太阳能照明等。
三、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策略
3.1 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方便人的使用。城市环境的设计不能够仅仅停留在空间形状、体量、比例、尺度以及色彩等形式美学的层面上,应注意了解人的需求,研究人的行为特点,进而掌握其认知与使用空间规律。现代城市环境的设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将满足使用与功能要求为其首要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形态、舒适宜人的城市物质环境。因此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注重人性方面的追求是不容忽视的。
3.2重视水景设置,实现动静合一
对于园林来说,拥有山、水,才能有灵气,自古以来城镇都是依水而建,因此,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注意水景的设计。园林在进行水景设计时,首先应考虑到其水质,其次是水形成的景色。同时还应注意水的补充、排泄、净化等一系列的问题,真正做到生态园林。以瀑布、涌泉作为动力,创造水位高差,让水体自然的循环流动,进而产生溢水、涓流等动态水景观,增加水体与大气、沙石的接触,进而提高其含氧量。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城市居住区的美好意境。
3.3 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地域特征与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因此,应充分的挖掘城市的主题文化、植被特色和环境等重要的潜质,进而营造城市独特的艺术氛围、历史文化以及绿色环境背景。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地方文化运用到城市园林建设之中,充分体现城市园林的个性。园林景观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脉以及特色的重要方面。园林的景观设计首先应理清城市历史文脉的主流,重视景观资源的继承、保护与利用,以自然生态条件与地带性植被为基础,将民俗风情、宗教、传统文化以及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景观之中,因而增加园林景观的地域性以及文化性,使其具有独特的个性与吸引力。
3.4园林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其生态理论
第一,应注意优化园林的布局结构。在城市园林的规划与设计中,应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协调好城市绿地与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城市功能分区间的关系,着眼于整体的城市生态环境之中,将自然引入城市。因而可以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充分发挥城市的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第二,选择本地带野生或者栽培的建群种。追求城市绿化的个性与特色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目标,地区之间因气候、土壤条件的差异造成植物种类的不同,乡土树种是表现城市园林特色的重要载体。使用乡土树种使其更可靠、廉价、安全,充分发挥城市园林建设的作用;第三,应注意保持生物的多样性。每种植物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植物本身并没有低劣好坏之分,关键是如何利用这些植物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因此,在植物配置中,应尽量挖掘植物的各种特点,考虑不同植物的搭配,切实增添园林的色彩及其个性特色。
结束语
我国的城市园林规划与设计起步较晚,整体规划设计水平还不高,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还有有比较大的距离。未来的园林景观建设已经是现代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文明程度的象征,现代城市的园林景观应本着高标准建设,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建设成为一项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 程绪珂,胡运骅主编.生态园林的理论与实践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2] [美] PeteMelby,TomCatheart编著.可持续性景观设计技术———景观设计实际运用 [M] .张颖,李勇,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 俞孔坚,李迪华.可持续景观 [J] .城市环境设计,2007(1):7-12.
[4] 安画字.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J] .山东林业科技,2004 (6) .
[5] 俞孔坚.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 [J] .中国园林,2006.
[6] GARRETT ECKBO,Landscape for living.New York:F·W·Dodge,1950,10.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时时刻刻发生着变化,城市作为人类的重要聚集地,对于绿色植物的渴望也变得更加迫切。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园林的建设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这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我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产生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园林建设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1)欠缺创新技术。
(2)生态环境效用与城市景观建设不统一。
(3)园林规划重建设轻管理。
(4)整体规划与设计水平有待提高。
总的来说,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人员的规划手段和方法以及设计能力还比较低,有些城市不重视城市绿地的系统规划,缺乏管理和监督,从而使城市整体规划和设计水平不高。
二、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推进,环境也跟着日益恶化,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担心居住环境的质量。城市景观设计师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追求崇尚自然、力求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之路。近年来,在国内现代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城市规划部门及社会各界已经认识到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性,建设园林景观,展现园林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园林景观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将园林规划放在城市生态建设的高度上去思考,并根据气候特点、自然风貌以及地域文化特征等差异,营造出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当前,园林景观在规划、设计、建设等方面体现出如下特点。
2.1把园林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结合起来
一些城市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地布局园林景观,使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得到了均衡发展。
2.2完善了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理念
一些城市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坚持创新发展与科学管理相结合,依据本市的发展现状、景观风貌、历史文化等实际状况,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独特,切实可行性的园林景观规划理念。
2.3创造了一批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
一些城市从实际出发,为满足城市规划的整体需求,通过有效的景观设计突出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内涵,完善了园林绿地系统,创造出了指标先进、质量良好、环境改善、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平衡运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绿化作品、标志性园林景观雕塑和游乐设施,在园林系统绿地的布局上形成了包括块状绿地、带状绿地、楔状绿地和混合式绿地 4种空间布局和模式,达到了全面展现城市乡土风情,提升城市品位的长远目标。
2.4引進了先进园林景观建设的施工工艺 许多城市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注重行业创新,不断学习既有的先进工艺,以多种手段并用,在园林建设中引进并综合应用电子产品、霓虹灯、仿生学、音乐喷泉等新工艺和新产品,增加了园林规划和城市建设的现代气息。
2.5开始了节约园林的探索与推广 许多城市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自觉与不自觉地探索出了节约园林的理念,在园林建设中推广运用乡土树种、天然雨水及生产生活污水回收净化利用、生活垃圾分类循环利用、RED 及太阳能照明等。
三、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策略
3.1 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方便人的使用。城市环境的设计不能够仅仅停留在空间形状、体量、比例、尺度以及色彩等形式美学的层面上,应注意了解人的需求,研究人的行为特点,进而掌握其认知与使用空间规律。现代城市环境的设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将满足使用与功能要求为其首要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形态、舒适宜人的城市物质环境。因此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注重人性方面的追求是不容忽视的。
3.2重视水景设置,实现动静合一
对于园林来说,拥有山、水,才能有灵气,自古以来城镇都是依水而建,因此,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注意水景的设计。园林在进行水景设计时,首先应考虑到其水质,其次是水形成的景色。同时还应注意水的补充、排泄、净化等一系列的问题,真正做到生态园林。以瀑布、涌泉作为动力,创造水位高差,让水体自然的循环流动,进而产生溢水、涓流等动态水景观,增加水体与大气、沙石的接触,进而提高其含氧量。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城市居住区的美好意境。
3.3 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地域特征与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因此,应充分的挖掘城市的主题文化、植被特色和环境等重要的潜质,进而营造城市独特的艺术氛围、历史文化以及绿色环境背景。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地方文化运用到城市园林建设之中,充分体现城市园林的个性。园林景观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脉以及特色的重要方面。园林的景观设计首先应理清城市历史文脉的主流,重视景观资源的继承、保护与利用,以自然生态条件与地带性植被为基础,将民俗风情、宗教、传统文化以及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景观之中,因而增加园林景观的地域性以及文化性,使其具有独特的个性与吸引力。
3.4园林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其生态理论
第一,应注意优化园林的布局结构。在城市园林的规划与设计中,应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协调好城市绿地与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城市功能分区间的关系,着眼于整体的城市生态环境之中,将自然引入城市。因而可以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充分发挥城市的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第二,选择本地带野生或者栽培的建群种。追求城市绿化的个性与特色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目标,地区之间因气候、土壤条件的差异造成植物种类的不同,乡土树种是表现城市园林特色的重要载体。使用乡土树种使其更可靠、廉价、安全,充分发挥城市园林建设的作用;第三,应注意保持生物的多样性。每种植物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植物本身并没有低劣好坏之分,关键是如何利用这些植物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因此,在植物配置中,应尽量挖掘植物的各种特点,考虑不同植物的搭配,切实增添园林的色彩及其个性特色。
结束语
我国的城市园林规划与设计起步较晚,整体规划设计水平还不高,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还有有比较大的距离。未来的园林景观建设已经是现代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文明程度的象征,现代城市的园林景观应本着高标准建设,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建设成为一项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 程绪珂,胡运骅主编.生态园林的理论与实践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2] [美] PeteMelby,TomCatheart编著.可持续性景观设计技术———景观设计实际运用 [M] .张颖,李勇,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 俞孔坚,李迪华.可持续景观 [J] .城市环境设计,2007(1):7-12.
[4] 安画字.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J] .山东林业科技,2004 (6) .
[5] 俞孔坚.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 [J] .中国园林,2006.
[6] GARRETT ECKBO,Landscape for living.New York:F·W·Dodge,19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