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共座椅设计是由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工业产品设计与环境设计于一体的新型环境产品设计。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公共座椅的设计正趋于先进、可行、经济、美观等方向发展。对它们的设计,也就是设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休闲方式、娱乐方式。公共座椅的舒适性逐渐成为评价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指标,舒适性在人们的需求下对公共座椅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公共座椅 人体舒适性 发展 人体生理特性
作者简介:文雅(1989-),女,云南昆明人,满族,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工业设计理 论与方法。
杨维国(1989-),男,山西临汾人,汉族,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机器人及机电传动控制。
一、前言
公共座椅设计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工业产品设计与环境设计于一体的新型环境产品设计[1]。公共座椅是公共设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完善其在城市当中的使用功能,满足公共环境中人们的生活需求,方便人们休息,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公共设施是人们在公共环境中的一种交流媒介,它不但具备有满足人们需求的实用功能,同时还具有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公共环境的作用,是城市文明的载体,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公共座椅的演化与发展
(一)中国座椅的历史
椅子的名称始现于唐代,形象上则要上溯到汉魏时期由北方传入中国的胡床。胡床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使用广泛,使用者一般为古代贵族,不仅使用于居室,而且出行也要携带胡床以便临时休息。在敦煌壁画中很多关于人坐在椅子上的图像,其中有方凳和交叉腿长凳;龙门莲花洞石雕中有坐圆凳的妇女,这些图像生动地再现了南北朝时期的椅、凳在仕宦贵族家庭中使用的情况。唐代以后,椅子的使用逐渐增多,椅子的名称也被广泛的使用,使得椅子从床的种类中分离出来。五代至宋,高型坐具空前普及,椅子的形式也发展起来,出现靠背椅、扶手椅、圈椅等。同时根据尊卑等级的不同,椅子的形制、材料和功能也有所区别。
(二)公共座椅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内外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升华,公共设施也在城市建设中逐渐成长起来,城市中出现了风格各异的公共座椅,在诸如广场、公园、车站等公共区域中,公共座椅成为体现城市文化的环境设施,人们在所居住的城市可以自由享受社会给予的公共利益回报。
(1)国外公共座椅的发展
国外最早出现的意义明确的公共座椅系早起天主教堂中供信徒使用的座椅,该种座椅大多为木制长凳,带有靠背,造型一般与教堂的哥特式风格相符。在“工艺美术”运动时期,英国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展厅——水晶宫中出现了金属座椅,为了与展厅的哥特式风互相辉映,设计者在金属座椅上用油漆画上木纹。洛克菲勒中心前的《阿特拉斯神》雕像是典型的装饰艺术作品,而设计者Lee ·Lawrie在其周围加上了一圈座椅式的台阶,在雕像落成之后自然成为以供休息的公共座椅。随着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国外设计者逐渐将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等进行综合考虑,形成了全新体系的设计思想。米斯·凡德罗所设计的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的德国展厅里,公共空间中简单的座椅造型充分体现了其“少则多”的设计特征。
随着包豪斯的兴起,座椅造型逐渐向乘坐舒适的方向发展,格罗佩斯与师生一起联合设计的迪索·包豪斯校舍的设计,充分体现的人体乘坐舒适性与工业产品设计的关系,格罗佩斯注意到座椅的宽度、扶手的高度与靠背的高度问题,他设计了一款供学生在校使用的公共座椅,这种座椅被放置在礼堂里,之后由布鲁尔设计的一款弧形靠背座椅则被放置在走廊与楼道中,这些设计都透着浓烈的现代主义特色。包豪斯的发展,使得公共座椅造型乃至整个座椅行业造型向着人体舒适性的方向全面发展。[2]
(2)国内公共座椅的发展
因为中国的社会形态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封建社会,在封建君权的影响下,使得中国的公益事业停滞不前,城市的发展也因此受到限制,在近代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大多数城市中都少有公共设施的产生。
在古代中国官宦人家以及皇家园林中,却出现了很多以供院内居住游玩的人休息的公共设施,比如:亭子、石桌石凳及长廊等。古代的公共设施是附属于建筑的,纵观城市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公共设施的产生是同人类进化与文明发展息息相关且不可分割的。由于社会关系的影响,这些公共设施实际属于私人拥有物,并不是对全社会开放的公共设施。因此,对于这种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公共座椅,对其舒适性的要求也就随着拥有者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在鸦片战争到文革时期,中国的经济没有得到完善的发展,而且整个社会处于低靡的状态,因此在社会公益设施上也停滞不前。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才将发展经济作为国家建设的策略,公共设施作为城市文化的一角也逐渐在中国各大城市中发展起来,但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的公共设施还处于起步阶段,其设计者并没有考虑人体舒适性与公共设施的关系。
三、在人机工程学影响下的公共座椅发展情况
在坐姿状态下,支持人体的主要结构是脊柱、骨盆、腿和脚等。要有良好的坐姿状态,人体受到的压力应该适当地分布于各椎间盘上,肌肉组织上承受均匀的静负荷。当处于非自然姿态时,椎间盘内压力分布不正常,产生腰部酸痛、疲劳等不适感。因此,公共座椅是一种让人们休息的公共设施产品,不应该让人产生腰部酸痛与疲劳感,因满足短时期乘坐的舒适性。
人体正常姿态时的坐姿应有四个生理弯曲,即胫曲、胸曲、腰曲和骶曲。其中与坐姿舒适性有直接关系的是腰曲。人体正常腰曲的弧线是松弛状态下人体侧卧时的曲线,躯干挺直和前弯时的腰曲弧线会使腰椎严重变形。因此,要使坐姿能形成正常的腰曲形状,躯干与大腿时间应保持大于90°的角度,且在腰部有所支撑。一般来说休闲座椅的设计尺寸应注意乘坐面倾角大约为2°至5°之间,靠背倾角约110°,要有下肢活动的空间,大约留170mm的自由活动区。公共座椅應更注重肌肉和脊柱的松弛自然,舒适度最大的座椅尺度一般为乘坐面高330-360mm。[3]
另外,腰椎后突与前突、肌肉活动度、体压分布以及股骨受力分析会对人体乘坐舒适性有所影响,但是由于公共座椅一般用于短时乘坐,因此与工作座椅相比,可以减少设计因素。但是由于人类文明不断发展,公共座椅的舒适性不断的提高,在未来的公共座椅设计中,也可以将更多人体生理学特征纳入设计的范围。
美国70年代时,美国设计大师查尔斯·伊姆斯设计的飞机场公共用椅,简单而牢固,是一款根据人体舒适性而设计的公共座椅,并具有70年代的时代感,良好的功能特性,因此,迄今还为大多数美国机场使用,包括现代中国,许多机场座椅也按照其形态进行设计。因此,人机工程学对公共座椅的影响很大,它直接表现了一个城市及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座椅舒适性的提高,明显改变了人们的的生活。
四、总结
现代人的需求已不仅是停留在“实用”的层面上,人们追求的是更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精神的满足感,他们需要的是有时代特征并能满足自身心理诉求的产品。人机工程学是设计中的应用原则与尺度考量,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急速转变,人们对于时尚的态度和对潮流的把握使得公共设施的设计有了更多发展的空间和变通的余地。公共座椅的舒适性是现代人机工程学发展影响下设计者在设计时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在我们国内城市公共设施的未来设计中,我们更应该注意舒适性对公共座椅的影响,考虑更多的人体特征因素,使公共座椅造型更符合人体特征,形成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文化。
参考文献:
[1]薛文凯.公共设施设计[M].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4]杨玮娣.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关键词:公共座椅 人体舒适性 发展 人体生理特性
作者简介:文雅(1989-),女,云南昆明人,满族,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工业设计理 论与方法。
杨维国(1989-),男,山西临汾人,汉族,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机器人及机电传动控制。
一、前言
公共座椅设计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工业产品设计与环境设计于一体的新型环境产品设计[1]。公共座椅是公共设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完善其在城市当中的使用功能,满足公共环境中人们的生活需求,方便人们休息,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公共设施是人们在公共环境中的一种交流媒介,它不但具备有满足人们需求的实用功能,同时还具有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公共环境的作用,是城市文明的载体,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公共座椅的演化与发展
(一)中国座椅的历史
椅子的名称始现于唐代,形象上则要上溯到汉魏时期由北方传入中国的胡床。胡床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使用广泛,使用者一般为古代贵族,不仅使用于居室,而且出行也要携带胡床以便临时休息。在敦煌壁画中很多关于人坐在椅子上的图像,其中有方凳和交叉腿长凳;龙门莲花洞石雕中有坐圆凳的妇女,这些图像生动地再现了南北朝时期的椅、凳在仕宦贵族家庭中使用的情况。唐代以后,椅子的使用逐渐增多,椅子的名称也被广泛的使用,使得椅子从床的种类中分离出来。五代至宋,高型坐具空前普及,椅子的形式也发展起来,出现靠背椅、扶手椅、圈椅等。同时根据尊卑等级的不同,椅子的形制、材料和功能也有所区别。
(二)公共座椅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内外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升华,公共设施也在城市建设中逐渐成长起来,城市中出现了风格各异的公共座椅,在诸如广场、公园、车站等公共区域中,公共座椅成为体现城市文化的环境设施,人们在所居住的城市可以自由享受社会给予的公共利益回报。
(1)国外公共座椅的发展
国外最早出现的意义明确的公共座椅系早起天主教堂中供信徒使用的座椅,该种座椅大多为木制长凳,带有靠背,造型一般与教堂的哥特式风格相符。在“工艺美术”运动时期,英国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展厅——水晶宫中出现了金属座椅,为了与展厅的哥特式风互相辉映,设计者在金属座椅上用油漆画上木纹。洛克菲勒中心前的《阿特拉斯神》雕像是典型的装饰艺术作品,而设计者Lee ·Lawrie在其周围加上了一圈座椅式的台阶,在雕像落成之后自然成为以供休息的公共座椅。随着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国外设计者逐渐将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等进行综合考虑,形成了全新体系的设计思想。米斯·凡德罗所设计的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的德国展厅里,公共空间中简单的座椅造型充分体现了其“少则多”的设计特征。
随着包豪斯的兴起,座椅造型逐渐向乘坐舒适的方向发展,格罗佩斯与师生一起联合设计的迪索·包豪斯校舍的设计,充分体现的人体乘坐舒适性与工业产品设计的关系,格罗佩斯注意到座椅的宽度、扶手的高度与靠背的高度问题,他设计了一款供学生在校使用的公共座椅,这种座椅被放置在礼堂里,之后由布鲁尔设计的一款弧形靠背座椅则被放置在走廊与楼道中,这些设计都透着浓烈的现代主义特色。包豪斯的发展,使得公共座椅造型乃至整个座椅行业造型向着人体舒适性的方向全面发展。[2]
(2)国内公共座椅的发展
因为中国的社会形态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封建社会,在封建君权的影响下,使得中国的公益事业停滞不前,城市的发展也因此受到限制,在近代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大多数城市中都少有公共设施的产生。
在古代中国官宦人家以及皇家园林中,却出现了很多以供院内居住游玩的人休息的公共设施,比如:亭子、石桌石凳及长廊等。古代的公共设施是附属于建筑的,纵观城市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公共设施的产生是同人类进化与文明发展息息相关且不可分割的。由于社会关系的影响,这些公共设施实际属于私人拥有物,并不是对全社会开放的公共设施。因此,对于这种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公共座椅,对其舒适性的要求也就随着拥有者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在鸦片战争到文革时期,中国的经济没有得到完善的发展,而且整个社会处于低靡的状态,因此在社会公益设施上也停滞不前。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才将发展经济作为国家建设的策略,公共设施作为城市文化的一角也逐渐在中国各大城市中发展起来,但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的公共设施还处于起步阶段,其设计者并没有考虑人体舒适性与公共设施的关系。
三、在人机工程学影响下的公共座椅发展情况
在坐姿状态下,支持人体的主要结构是脊柱、骨盆、腿和脚等。要有良好的坐姿状态,人体受到的压力应该适当地分布于各椎间盘上,肌肉组织上承受均匀的静负荷。当处于非自然姿态时,椎间盘内压力分布不正常,产生腰部酸痛、疲劳等不适感。因此,公共座椅是一种让人们休息的公共设施产品,不应该让人产生腰部酸痛与疲劳感,因满足短时期乘坐的舒适性。
人体正常姿态时的坐姿应有四个生理弯曲,即胫曲、胸曲、腰曲和骶曲。其中与坐姿舒适性有直接关系的是腰曲。人体正常腰曲的弧线是松弛状态下人体侧卧时的曲线,躯干挺直和前弯时的腰曲弧线会使腰椎严重变形。因此,要使坐姿能形成正常的腰曲形状,躯干与大腿时间应保持大于90°的角度,且在腰部有所支撑。一般来说休闲座椅的设计尺寸应注意乘坐面倾角大约为2°至5°之间,靠背倾角约110°,要有下肢活动的空间,大约留170mm的自由活动区。公共座椅應更注重肌肉和脊柱的松弛自然,舒适度最大的座椅尺度一般为乘坐面高330-360mm。[3]
另外,腰椎后突与前突、肌肉活动度、体压分布以及股骨受力分析会对人体乘坐舒适性有所影响,但是由于公共座椅一般用于短时乘坐,因此与工作座椅相比,可以减少设计因素。但是由于人类文明不断发展,公共座椅的舒适性不断的提高,在未来的公共座椅设计中,也可以将更多人体生理学特征纳入设计的范围。
美国70年代时,美国设计大师查尔斯·伊姆斯设计的飞机场公共用椅,简单而牢固,是一款根据人体舒适性而设计的公共座椅,并具有70年代的时代感,良好的功能特性,因此,迄今还为大多数美国机场使用,包括现代中国,许多机场座椅也按照其形态进行设计。因此,人机工程学对公共座椅的影响很大,它直接表现了一个城市及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座椅舒适性的提高,明显改变了人们的的生活。
四、总结
现代人的需求已不仅是停留在“实用”的层面上,人们追求的是更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精神的满足感,他们需要的是有时代特征并能满足自身心理诉求的产品。人机工程学是设计中的应用原则与尺度考量,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急速转变,人们对于时尚的态度和对潮流的把握使得公共设施的设计有了更多发展的空间和变通的余地。公共座椅的舒适性是现代人机工程学发展影响下设计者在设计时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在我们国内城市公共设施的未来设计中,我们更应该注意舒适性对公共座椅的影响,考虑更多的人体特征因素,使公共座椅造型更符合人体特征,形成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文化。
参考文献:
[1]薛文凯.公共设施设计[M].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4]杨玮娣.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