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族先辈们自古以来就居住于青藏高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与疾病的斗争中,很早就认识到酥油止血、消化不良用开水、沐浴具有除臭和止痒作用的健康知识。在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发病规律中,创造出了完整的藏医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技能,涉及到内科、外科(包括眼科及脑外科疑难手术)、诊断、方剂等方方面面,治疗方法也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藏医常见外治疗法。
缚敷疗法
缚敷疗法是藏医传统疗法中的一种特色外治疗法,可分为好多种,通过辨证配药后将药物放在锅中炒热后缚于所患部位,起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除湿散寒、驱黄水等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使用范围广泛,可结合其他疗法使用,也可单独使用,经济、简单、方便。
适应症
主要使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产后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禁忌症
浮肿、赤巴黑“卡亚”病、消瘦、食欲不振及双眼、会阴、胃和胸口等部位禁忌。
放血疗法
藏医放血疗法是根据体表固定静脉(少数细微动脉)的穴位或肿疼痛处,用不同形状的针刀,进行刺割,放出病血及病血毒气而达到治疗热性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适应症
凡扩散伤热,紊乱热、疫热(传染期结束后的成熟期)、血赤巴病引起的炎症、陈旧创伤、痛风、脏腑“索亚”疮、丹毒、黄水病、麻风病等一切单纯热性疾病,特别是血和赤巴偏盛的疾病均宜用放血疗法治疗。
禁忌症
精神病患者、浮肿、消瘦、食欲不振、体质虚弱、孕妇、产后等不宜采用放血疗法。
放血脉位
由于疾病发出部位不同,放血脉位因之而有所不同,常用的放血脉位头颈部有31个,上肢有38个,下肢28个,躯干5个。
放血时机
放血时机有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
初期 发病后需马上进行放血,来不及服药,需要马上治疗者。
中期 即上述适应症发病后,寒期已过,血管出现沉重、麻木、胀满感,或病血与正血已分离者为中期放血时机。
后期 即在3~5天之前,服用促进疾病成熟的促熟汤和分离正血与病血的分离汤散后放血者。
手术操作方法
鼓脉法 这是用绳子绑扎肢体的一定部位,使脉管鼓起和固定脉管不使之移动的一种方法。
进刀法 医生用左手拇指按住血管,并略向下拉紧,使脉管平展不移动。右手拿刀针,与距离绑扎绳3横指处进刀。
察血象 放血后察看血的质地、颜色、气味、泡沫混杂物及血的压力等以确定病血和正常血液。
掌握血量 病血被放尽而正血刚要出来时,立即停止放血。
术后处理
放血术完毕后,将绑绳慢松开,用拇指轻按刀口用冷石压按后避免过度活动,禁止一切引起失血和生风的饮食和起居。放血当天不能白昼睡觉,特别在1~3日内禁止饮酒,以免坏血生成。
火灸疗法
藏医火灸疗法是利用艾绒等易燃材料或烧热的物体,在体表固定的穴位或疼痛部位烧灼、熏熨 ,借助温热性或药力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作用,促进大脑皮质对脑、自主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调整,促进血液循环,使隆、赤巴、培根人体三大生理物质趋于平衡,达到治疗隆(风)和寒性疾病等的一种外治法。
适应症
凡是消化不良、胃火衰败、浮肿、寒性腹水、寒性痞瘤、寒性赤巴病、头和四肢黄水病、骨质增生、肌肉痈和骨痈等痈疮、炭疽、空虚热、癫证、狂证、健忘、一切脉病及热性病治疗后出现怕寒或转为寒证等大部分疾病均宜用火灸疗法。
禁忌症
对一切赤巴病、瘟热病、血病及五官孔窍、会阴脉(会阴正中两侧,男左侧脉女右侧脉)、耻骨上阴毛间的动脉等部位禁止施灸。另外,饱食后禁止灸六腑穴位。
火灸穴位
由于疾病位置和病情不同,灸位也有所不同。总之穴位有阿是穴和固定穴。阿是穴是根据病人自觉疼痛点用手按压有舒服感,并出现指痕之处,或脉管、筋腱闪动之处或脉管暴器之处施灸,即根据效果而选定的穴位。固定穴即为医生选定的穴位,包括脏腑所属的穴位,主要有背部穴20个,前身穴22个,师传穴36个,共78个。
火灸方法
灸法有煮法、烧法、烤法及惊法4种。
煮法 连灸20余次。
烧法 连灸15余次。
烤法 连灸5~7次。
惊法 用小艾炷灼烧一下,使患者产生惊吓为惊烧法。
术后处理
艾炷熄灭后,用拇指紧按灸痕后让患者起身,慢行几步,有助于患者恢复身体,施灸后1~2小时禁止喝水。
金针疗法
金针疗法是用金子铸造而成的针、刀等锐利器械,穿刺人体一定的穴位和部位,除取体内积聚的病气、积液、脓血、黄水及剔除腐肉、痞块、异物的一种外治法。又称穿刺疗法。另外,金针疗法还有通畅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
适应症
凡是隆病、培根病、寒证、消化不良、痞瘤、腹水、气旋积、肌肉麻木肿胀、坏血、黄水、脓积聚、关节积水等其他疗法乏术的大部分疾病均可用金针疗法。
禁忌症
凡是老人,未成年,胆小患者及肝脾痞瘤发作,五脏六腑因外伤扩散炎肿或热病的余邪遗留等情况均不宜金针疗法。另外,血、赤巴所致的一切热性疾病,特别是生脉依附的脉、脂肪及脏腑的要害部位应禁止用金针疗法。
金针穴位
掌握金针疗法的穴位,首先要明确了解脏腑器官所处的部位,肌肉筋腱、脉络的要害以及火灸穴位和脓血黄水积聚的部位。
一般来说,金针穴位的种类拟分为宽穴、极宽穴、窄穴、极窄穴四种。金针疗法固定穴位有110个。
涂擦疗法
涂擦疗法即藏药涂擦是通过针对症状、体征辨证配药,经全身涂药穴位按摩、经络推拿,达到药物经皮吸收,起到止汗、祛风、防风作用。
适应症
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肩周炎、颈椎病、关节僵硬、中老年保健等有较好的疗效。
禁忌症
体质衰弱、严重心脏病、肝硬变、冻伤、脓肿、湿疹等皮肤溃烂者、白血病、结核、癌症、骨折、孕妇、过饥、过饱、神志不清或意识模糊者。
主要穴位
有风窍、赤巴穴、培根穴、精俯穴、肩胛翳障穴、内外踝间穴等,根据疾病的症状、体征,重点按摩的经络及穴位也不同。如:按摩风窍穴可治疯癫、心悸;隆病引起的暗哑全身颤抖、睡不安稳、耳鸣、脖颈不能转动等隆类疾病。
角罐疗法
角罐疗法是运用牛角吸出风湿及痛风病等潴聚在四肢关节的黄水,达到消肿止痛的一种外治方法。使用简单、疗效显著、迅速见效等特点;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小面积肿胀时用角吸疗法施治。
适应症
类风湿、痛风等引起的关节肿胀。
禁忌症
疮疖、浮肿、新疮、热邪偏盛等症,不宜角吸,必须禁忌。
角罐吸法
吸角前,要选择吸角的部位后消毒皮肤,吸上吸角的大头,吸角尖套上胶皮管,用针管抽去吸角内的空气,胶皮管头用小钳子夹紧。
一般吸15~20分钟后,拔下吸角。吸痕处积聚了瘀血和黄水,用剖脉刀和扦子刺出许多小口,再次吸15~20分钟,吸出瘀血和黄水。
缚敷疗法
缚敷疗法是藏医传统疗法中的一种特色外治疗法,可分为好多种,通过辨证配药后将药物放在锅中炒热后缚于所患部位,起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除湿散寒、驱黄水等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使用范围广泛,可结合其他疗法使用,也可单独使用,经济、简单、方便。
适应症
主要使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产后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禁忌症
浮肿、赤巴黑“卡亚”病、消瘦、食欲不振及双眼、会阴、胃和胸口等部位禁忌。
放血疗法
藏医放血疗法是根据体表固定静脉(少数细微动脉)的穴位或肿疼痛处,用不同形状的针刀,进行刺割,放出病血及病血毒气而达到治疗热性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适应症
凡扩散伤热,紊乱热、疫热(传染期结束后的成熟期)、血赤巴病引起的炎症、陈旧创伤、痛风、脏腑“索亚”疮、丹毒、黄水病、麻风病等一切单纯热性疾病,特别是血和赤巴偏盛的疾病均宜用放血疗法治疗。
禁忌症
精神病患者、浮肿、消瘦、食欲不振、体质虚弱、孕妇、产后等不宜采用放血疗法。
放血脉位
由于疾病发出部位不同,放血脉位因之而有所不同,常用的放血脉位头颈部有31个,上肢有38个,下肢28个,躯干5个。
放血时机
放血时机有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
初期 发病后需马上进行放血,来不及服药,需要马上治疗者。
中期 即上述适应症发病后,寒期已过,血管出现沉重、麻木、胀满感,或病血与正血已分离者为中期放血时机。
后期 即在3~5天之前,服用促进疾病成熟的促熟汤和分离正血与病血的分离汤散后放血者。
手术操作方法
鼓脉法 这是用绳子绑扎肢体的一定部位,使脉管鼓起和固定脉管不使之移动的一种方法。
进刀法 医生用左手拇指按住血管,并略向下拉紧,使脉管平展不移动。右手拿刀针,与距离绑扎绳3横指处进刀。
察血象 放血后察看血的质地、颜色、气味、泡沫混杂物及血的压力等以确定病血和正常血液。
掌握血量 病血被放尽而正血刚要出来时,立即停止放血。
术后处理
放血术完毕后,将绑绳慢松开,用拇指轻按刀口用冷石压按后避免过度活动,禁止一切引起失血和生风的饮食和起居。放血当天不能白昼睡觉,特别在1~3日内禁止饮酒,以免坏血生成。
火灸疗法
藏医火灸疗法是利用艾绒等易燃材料或烧热的物体,在体表固定的穴位或疼痛部位烧灼、熏熨 ,借助温热性或药力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作用,促进大脑皮质对脑、自主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调整,促进血液循环,使隆、赤巴、培根人体三大生理物质趋于平衡,达到治疗隆(风)和寒性疾病等的一种外治法。
适应症
凡是消化不良、胃火衰败、浮肿、寒性腹水、寒性痞瘤、寒性赤巴病、头和四肢黄水病、骨质增生、肌肉痈和骨痈等痈疮、炭疽、空虚热、癫证、狂证、健忘、一切脉病及热性病治疗后出现怕寒或转为寒证等大部分疾病均宜用火灸疗法。
禁忌症
对一切赤巴病、瘟热病、血病及五官孔窍、会阴脉(会阴正中两侧,男左侧脉女右侧脉)、耻骨上阴毛间的动脉等部位禁止施灸。另外,饱食后禁止灸六腑穴位。
火灸穴位
由于疾病位置和病情不同,灸位也有所不同。总之穴位有阿是穴和固定穴。阿是穴是根据病人自觉疼痛点用手按压有舒服感,并出现指痕之处,或脉管、筋腱闪动之处或脉管暴器之处施灸,即根据效果而选定的穴位。固定穴即为医生选定的穴位,包括脏腑所属的穴位,主要有背部穴20个,前身穴22个,师传穴36个,共78个。
火灸方法
灸法有煮法、烧法、烤法及惊法4种。
煮法 连灸20余次。
烧法 连灸15余次。
烤法 连灸5~7次。
惊法 用小艾炷灼烧一下,使患者产生惊吓为惊烧法。
术后处理
艾炷熄灭后,用拇指紧按灸痕后让患者起身,慢行几步,有助于患者恢复身体,施灸后1~2小时禁止喝水。
金针疗法
金针疗法是用金子铸造而成的针、刀等锐利器械,穿刺人体一定的穴位和部位,除取体内积聚的病气、积液、脓血、黄水及剔除腐肉、痞块、异物的一种外治法。又称穿刺疗法。另外,金针疗法还有通畅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
适应症
凡是隆病、培根病、寒证、消化不良、痞瘤、腹水、气旋积、肌肉麻木肿胀、坏血、黄水、脓积聚、关节积水等其他疗法乏术的大部分疾病均可用金针疗法。
禁忌症
凡是老人,未成年,胆小患者及肝脾痞瘤发作,五脏六腑因外伤扩散炎肿或热病的余邪遗留等情况均不宜金针疗法。另外,血、赤巴所致的一切热性疾病,特别是生脉依附的脉、脂肪及脏腑的要害部位应禁止用金针疗法。
金针穴位
掌握金针疗法的穴位,首先要明确了解脏腑器官所处的部位,肌肉筋腱、脉络的要害以及火灸穴位和脓血黄水积聚的部位。
一般来说,金针穴位的种类拟分为宽穴、极宽穴、窄穴、极窄穴四种。金针疗法固定穴位有110个。
涂擦疗法
涂擦疗法即藏药涂擦是通过针对症状、体征辨证配药,经全身涂药穴位按摩、经络推拿,达到药物经皮吸收,起到止汗、祛风、防风作用。
适应症
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肩周炎、颈椎病、关节僵硬、中老年保健等有较好的疗效。
禁忌症
体质衰弱、严重心脏病、肝硬变、冻伤、脓肿、湿疹等皮肤溃烂者、白血病、结核、癌症、骨折、孕妇、过饥、过饱、神志不清或意识模糊者。
主要穴位
有风窍、赤巴穴、培根穴、精俯穴、肩胛翳障穴、内外踝间穴等,根据疾病的症状、体征,重点按摩的经络及穴位也不同。如:按摩风窍穴可治疯癫、心悸;隆病引起的暗哑全身颤抖、睡不安稳、耳鸣、脖颈不能转动等隆类疾病。
角罐疗法
角罐疗法是运用牛角吸出风湿及痛风病等潴聚在四肢关节的黄水,达到消肿止痛的一种外治方法。使用简单、疗效显著、迅速见效等特点;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小面积肿胀时用角吸疗法施治。
适应症
类风湿、痛风等引起的关节肿胀。
禁忌症
疮疖、浮肿、新疮、热邪偏盛等症,不宜角吸,必须禁忌。
角罐吸法
吸角前,要选择吸角的部位后消毒皮肤,吸上吸角的大头,吸角尖套上胶皮管,用针管抽去吸角内的空气,胶皮管头用小钳子夹紧。
一般吸15~20分钟后,拔下吸角。吸痕处积聚了瘀血和黄水,用剖脉刀和扦子刺出许多小口,再次吸15~20分钟,吸出瘀血和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