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留一方探究的空间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is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上好语文课,就要根据课堂特定的环境,因势利导地组织好适合学生参加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一方自主探究的空间。
  第一,要转变教学理念,合理制订教学目标,力求尊重、肯定、鼓励每一个学生的点滴学习成果。如教学《军神》一课我在分组讨论时提出: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感想?你是怎样解释“军神”的含义?学生的感受各有不同,有的说:“我觉得这个名字挺威武。”有的说:“我认为军神是天上的一位神仙,他主要是掌管军队的。”有的说:“‘军神’是一个很擅长指挥作战的将军。”孩子们的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对于学生的回答,我都作了适当的肯定和鼓励。接着我引导学生抓住:“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这一重点句来体会刘伯承将军那种钢铁般坚强的意志以及为了革命忍受剧痛的崇高精神。这种富有个性色彩的理解,正是在教学目标上超越了文本的具体表现。
  第二,在一节课有限的时空里要多留一些自主、探究的时间给学生。如在引导学生学习《高粱情》中“根的特点”这一重点段时,我引导学生探究:高粱根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这些特点有什么作用?之后,我发现学生的探究路径,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边读课文边画重点词句来理解;有的先读课文再结合插图来帮助自己理解;有的探索作者“用手摸与拔、用舌头舔根”时的体验经过,并通过朗读来体会;还有的和小组的同学一起交流讨论,还用设计表格填写根的特点和作用,进而感悟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个性得到发展,从而使教学的过程成为个性主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的信息多向传递过程,出现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并蔚然成风。
  第三,让学生反复诵读,自主体验。如教《暮江吟》一诗,我让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语言美,欣赏彩页插图,让诗人充当导游,把学生带到深秋傍晚的江边,共同领略这份安谧优美的景色。在反复诵读中,诗歌里面所蕴含的对大自然的赞美、热爱之情自然而然就引起了学生的共呜,优美的诗句也由熟读而铭记于心了。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既有利于语感的培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又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当然,反复诵读也不是机械地读,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自主选择读、同桌挑战读、小组比赛读、分角色读、群体评议读、动作表演读等等。都足以使反复诵读达成学生百读不厌,再读有感的境界。
  (作者单位泾阳县口镇山底小学)
  
  责任编辑王波
其他文献
旅游产业集群有利于发挥区域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是一种提升目的地竞争力的新的战略模式.论文分析了山东省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条件,从旅游产业集聚度、旅游产业联系、旅游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每一位学生时时学、处处练,是一种非下苦功夫才能学好的课程。要像王国维大师在《人间词话》里说的那样“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三境也”。根据长期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想学好语文,不妨采取“狂读、泛听、精看、勤写”的
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旅游被看作文化的延伸,文化则被认为是旅游的灵魂,两者相得益彰,形影相随。通过发掘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整合乡村旅游文化资源,提出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考虑S矩阵元和物理的截面及寿命之间的普遍关系,采用一种变通方法,通过对中微子动量k和k’的积分计算,由μ衰变寿命的观测值和实验值得到弱衰变耦合常数,最后得到μ衰变的寿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