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引起了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极大关注,人们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类媒体中了解到地震的信息,获得了事情的真相,感受着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决心和精神,并用自己不同的方式向灾区人民表达关爱、奉献爱心。这些都得益于媒体记者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地深入灾区一线采访,用他们的镜头、用他们的声音、用他们的文字记录现场。笔者非常敬重这些在抗灾一线为采访而拼搏、为生命而讴歌的媒体记者,正因为有了他们的迅速反应,才让真相跑在了谣言的前面;正因为有了他们的职业精神,才让汶川地震这场特大灾难的信息透明化;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生命情怀,才得以让世界的目光凝聚到中国、凝聚到四川、凝聚到汶川!回顾地震灾难发生后媒体记者发布的各类灾情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梁晓涛深有感触地说:“这次地震报道可以说打开了中国新闻界灾难性报道新的一页,媒体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体现。”笔者认为,此次灾情报道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新突破:
反应迅速
现代新闻事业的伟大实践者约瑟夫·普利策为新闻媒介及新闻记者作了一个生动的画像:“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大众媒体既然承担了社会瞭望者的角色,那么就有责任和义务在突发公共事件到来时,在第一时间,以最快捷的方式,尽最大努力把最权威的、最真实可信的资讯传达给公众。对于汶川地震的报道,媒体反应之迅速、报道规模之大、报道力度之强都是历史上罕见的。
以往遇到重大事情发生,我们的媒体习惯于按照上级的指示来采访和选择主题,没有上级指示主动采访重大事件的情形不多。这次汶川地震的报道,多数媒体打破了这种惯性态势。2008年5月12日14:28,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仅仅17分钟后,即14:45,新华社就向全世界发出了第一条英文快讯,两分钟后发出简明消息;几乎同时,中央电视台经多方求证,确定了震级、震中等关键信息,15:00,一条关于汶川地震的口播新闻传遍全国各地。对于全国许许多多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正是通过这条电视新闻,了解到一场巨大浩劫的发生,第一次接触到那个令国人心痛的地名:汶川。
地震发生当天下午,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中央主要媒体记者迅速赶赴汶川灾区进行采访报道。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时间取消原有安排,播出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当晚《新闻联播》及时播出一组地震的报道,内容包括胡锦涛总书记的极大关注、温家宝总理奔赴灾区、災区现状、救援情况以及防震避震的服务性信息,准确传达了中央对救灾工作的极大关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迅速调整原有节目,推出连续直播——“汶川紧急救援”;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网站也在显著位置编辑制作“汶川地震”专题,滚动报道当地的抗震救灾情况。5月13日开始,国内各大报纸纷纷推出“汶川地震”专版,及时报道灾情,消除社会恐慌,凝聚社会力量,鼓舞抢险士气,为抗震救灾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要千方百计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这是新闻媒体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本能要求,也是尽快向世界报道灾区真相的神圣使命。没有人能够准确统计出,在5月12日这一天,以及在此后的数天中,全国共有多少名记者紧急赶赴灾区。他们冒着余震的危险,忍着内心的悲痛,不顾艰辛与疲劳,在废墟中向后方发回最新的消息。新闻是历史的秒针,从灾害发生的那一刻起,各大媒体迅捷反应,从电视、广播到报纸、网络,快速、及时的现场报道,形成人们第一时间了解灾区的信息网络,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障。正是这些报道,使13亿人乃至全球的目光,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到汶川那个小小的山地县城;正是诸多媒体,搭起了灾区孤岛与世界之间的信息桥梁。
信息公开
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于对社会稳定和政治因素的考虑,我国对于灾情新闻一直持特别慎重的态度,严格要求灾情新闻必须积极宣传战胜灾害的成绩,反对纯客观地报道灾情。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那时的灾情报道总是形势大好,报喜不报忧,唯恐天下大乱。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了大地震。第二天,《人民日报》采用新华社通稿对这一灾难进行报道,其标题为:《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至于具体受灾程度,如人员伤亡等情况讳莫如深,只有一句“震中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一笔带过。灾情被隐瞒了,受众对这场地震的知情权被媒体无情地剥夺了。近年来,尤其是“非典”疫情以后,媒体吸取教训,走过了一个明显变化的轨迹:由低调遮掩到透明直视,由应对无措到充分的新闻展示。这种变化昭示着媒体经历了一次真正运作机制上的转折,这种转折体现在汶川大地震报道中,便是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内容的丰富翔实。
突发的灾难,使我们的政府、城市、人民、社会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的承受能力受到空前的考验,媒体也毫无例外地置身其中。与以往不一样,早些年无论是“9·11事件”、美伊战争,还是国内的矿难、空难、集体中毒事件等,都是远离本土或只是影响局部的事件,媒体报道可以把握,可以从容。而今,汶川大地震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且受灾范围之广、灾情之严重令世界震惊。大地震让数万人丧失生命,数十万人被困废墟,恐怖和惊慌弥漫了灾区人民的整个生活,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在这样一个非常时刻,面对13亿人民关切的眼神,面对灾区人民绝望的哭喊,媒体怎能麻木不仁、刻意隐瞒事实或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于是,向世人呈现一个真实的汶川,成为各大媒体不约而同的自觉选择。
在灾情面前,全国各大媒体迅速行动起来,发挥各自媒体的优势,以最快捷的方式,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报道灾区灾情和救援工作,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断了正常节目编排,24小时不间断播出抗震救灾实况;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迅即设立抗震救灾特刊,用绝大部分版面刊发救灾新闻;新华社、中新社关于灾情救援的稿件源源不断从前线发回……媒体用镜头、用画面、用文字、用声音跟踪着整个灾情的进展,记录着整个救援的过程。
“到灾区去!”直击现场,报道灾情,记录中国人民同灾难抗争的顽强精神,成为每一个媒体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奋不顾身地冲在灾区最前沿,为我们带来一线的报道、前方的故事;他们义无反顾地站在最险处,为我们传来最近的现场、最新的感动。《北川,让我再多看你一眼》、《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那一夜,映秀无眠》、《有灯光,就有希望》、《一切都会好的》……这一篇篇感人肺腑的稿件、一张张震撼心灵的图片、一个个催人泪下的镜头、一声声情深意长的话语,以最快的速度把灾情客观、真实地告诉了祖国、告诉了人民、告诉了世界。新华社一位摄影记者说:“我每离危险近一步,我身后千百万双读者的眼睛就离历史的真实更近一步。”
在灾情报道中,每个记者好比一双眼睛,带着人们去看清现场的真实画面;每个媒体好比一盏灯,从不同角度照亮灾区的真实情况。正是众多的记者,诸多的媒体,为人们营造了一个高度透明的信息空间。
伟人说过: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媒体的力量呢?在于及时反映客观情况。汶川大地震引发的灾难性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我们的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决不隐瞒,也从未隐瞒,已知遇难多少人就报多少人,城市损毁是什么样子就报什么样子,遇到困难是什么就说什么,工作进展到什么程度就说是什么程度,不掩饰、不夸大任何信息,阳光运作,使广大群众对灾区的了解达到了媒体掌握了多少信息、受众就知道多少信息的知情程度。
媒体的及时报道和快速反应,使得各种谣言很快消失;信息的及时发布和公开透明,使全国人民在非常时期紧紧地团结起来,投身于抗震救灾。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教授说:“这次汶川大地震报道,给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受众最深刻、最漂亮的印象,就是我们的信息公开达到了最大化、最优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上,重大突发灾害性报道达到这样的信息公开程度,是史无前例的。”
生命至上
这次连续不断且规模化地报道汶川地震,为媒体形成以人为本的职业理念提供了一个契机,是新闻工作者人性意识的全面觉醒。
5月12日地震发生之后,听到最多的一個词是:生命。在抗震一线,众多媒体记者不辱使命,充当了另一支抗震救灾、挽救生命的“先遣队”。他们踏泥泞,攀山崖,奔波于废墟之上,辗转于震区之间,为灾区的讯息不因道路、通信的中断而出现真空,见证着中国新闻人的职业操守。
“亲眼目睹的家园破碎、面对面采访到的生离死别、近距离跟踪到的奋力救援……那些撕心裂肺的痛,那些悲痛欲绝的泪,那些生与死的焦急盼望,那些奋不顾身的救援……让我们紧紧握住相机的手不停地颤抖”。“翻开采访本,多少行被泪水模糊的字迹;关上录音笔,耳畔依然回响着生命的悲怆和呐喊……”在生命的感召下,媒体记者自觉地承担起一个个关怀者的角色,“以人为本”,将对生命的尊重理念和富有人性、温情的表现方式,贯穿在灾难报道中,对灾情采访、报道用语、图片选择等环节都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与关爱。
各大媒体都表现得非常人性化,没有过多的灾难场面,主要侧重于救援工作的开展、灾民的安置等方面的报道,更多的是给人温暖和希望的画面。比如获救灾民和武警官兵紧紧拥抱,小女孩亲吻解放军叔叔……这些画面,看得让人感动落泪;这样的报道,充分体现了危难中人间的真情,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美好品质。
众多媒体都把报道焦点集中在灾区的普通民众身上,通过关注生命的个体、关注个体的细节来展现灾难现场及救援情况。《老两口废墟里挖两天两夜眼看女儿去世》,通过描写两位老人徒手救女,让我们看到灾难的残酷和浓郁的亲情;《前线直击——战士跪下来大哭: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通过对这位战士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整个救援军队的顽强与赤诚;《受伤女孩安慰护士:不要哭,能活下来我很感激》、《谢谢阿姨,你快出去吧,这里危险》,通过对学生的描写让我们看到四川人民的勇敢与坚强。
弘扬人性的善良,感知人间的温暖,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主线。《女教师怀抱孩子倒在水泥板下》、《生命奇迹:她在48小时的漆黑绝境里拼命保护4个月大的女儿》、《与死神赛跑,血手刨出20多名学生》、《夫妻两人被困废墟下相互支持139小时生还》等让我们看到人性的美、看到人间的奇迹、看到生命的顽强。这一个个带有浓郁感情色彩的事迹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事件的本身,更让我们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让我们得到了心灵的洗礼。
地震直接冲击的是人的生命,在如此巨大的悲恸面前,其他任何事情都显得微不足道,生命的价值、人性的光辉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这次集中、多样且持续的报道中,尊重生命、充满人文关怀的报道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激发起全国人民的同情心,凝聚了民众的力量。
中新社总编辑刘北宪认为:“这次抗灾报道,是对整个中国新闻界的一次精神洗礼。”通过这次洗礼,媒体的灾情报道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收获了空前的成功。有一位学者对这次媒体的地震报道作了这样的评价:“我们什么时候像这样阅读和观看新闻如此撕心裂肺、悲痛欲绝?如果没有媒体的快速反应,没有信息的高度透明,没有对生命的充分尊重,没有记者的真情投入,没有细节的真实展现,是无法展现灾难中的心灵震撼、生命和人性深处的真实,以及新闻事件层面背后的精神力量的。”
(作者为江苏南通电视台二套副总监)
编校:张红玲
反应迅速
现代新闻事业的伟大实践者约瑟夫·普利策为新闻媒介及新闻记者作了一个生动的画像:“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大众媒体既然承担了社会瞭望者的角色,那么就有责任和义务在突发公共事件到来时,在第一时间,以最快捷的方式,尽最大努力把最权威的、最真实可信的资讯传达给公众。对于汶川地震的报道,媒体反应之迅速、报道规模之大、报道力度之强都是历史上罕见的。
以往遇到重大事情发生,我们的媒体习惯于按照上级的指示来采访和选择主题,没有上级指示主动采访重大事件的情形不多。这次汶川地震的报道,多数媒体打破了这种惯性态势。2008年5月12日14:28,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仅仅17分钟后,即14:45,新华社就向全世界发出了第一条英文快讯,两分钟后发出简明消息;几乎同时,中央电视台经多方求证,确定了震级、震中等关键信息,15:00,一条关于汶川地震的口播新闻传遍全国各地。对于全国许许多多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正是通过这条电视新闻,了解到一场巨大浩劫的发生,第一次接触到那个令国人心痛的地名:汶川。
地震发生当天下午,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中央主要媒体记者迅速赶赴汶川灾区进行采访报道。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时间取消原有安排,播出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当晚《新闻联播》及时播出一组地震的报道,内容包括胡锦涛总书记的极大关注、温家宝总理奔赴灾区、災区现状、救援情况以及防震避震的服务性信息,准确传达了中央对救灾工作的极大关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迅速调整原有节目,推出连续直播——“汶川紧急救援”;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网站也在显著位置编辑制作“汶川地震”专题,滚动报道当地的抗震救灾情况。5月13日开始,国内各大报纸纷纷推出“汶川地震”专版,及时报道灾情,消除社会恐慌,凝聚社会力量,鼓舞抢险士气,为抗震救灾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要千方百计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这是新闻媒体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本能要求,也是尽快向世界报道灾区真相的神圣使命。没有人能够准确统计出,在5月12日这一天,以及在此后的数天中,全国共有多少名记者紧急赶赴灾区。他们冒着余震的危险,忍着内心的悲痛,不顾艰辛与疲劳,在废墟中向后方发回最新的消息。新闻是历史的秒针,从灾害发生的那一刻起,各大媒体迅捷反应,从电视、广播到报纸、网络,快速、及时的现场报道,形成人们第一时间了解灾区的信息网络,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障。正是这些报道,使13亿人乃至全球的目光,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到汶川那个小小的山地县城;正是诸多媒体,搭起了灾区孤岛与世界之间的信息桥梁。
信息公开
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于对社会稳定和政治因素的考虑,我国对于灾情新闻一直持特别慎重的态度,严格要求灾情新闻必须积极宣传战胜灾害的成绩,反对纯客观地报道灾情。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那时的灾情报道总是形势大好,报喜不报忧,唯恐天下大乱。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了大地震。第二天,《人民日报》采用新华社通稿对这一灾难进行报道,其标题为:《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至于具体受灾程度,如人员伤亡等情况讳莫如深,只有一句“震中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一笔带过。灾情被隐瞒了,受众对这场地震的知情权被媒体无情地剥夺了。近年来,尤其是“非典”疫情以后,媒体吸取教训,走过了一个明显变化的轨迹:由低调遮掩到透明直视,由应对无措到充分的新闻展示。这种变化昭示着媒体经历了一次真正运作机制上的转折,这种转折体现在汶川大地震报道中,便是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内容的丰富翔实。
突发的灾难,使我们的政府、城市、人民、社会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的承受能力受到空前的考验,媒体也毫无例外地置身其中。与以往不一样,早些年无论是“9·11事件”、美伊战争,还是国内的矿难、空难、集体中毒事件等,都是远离本土或只是影响局部的事件,媒体报道可以把握,可以从容。而今,汶川大地震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且受灾范围之广、灾情之严重令世界震惊。大地震让数万人丧失生命,数十万人被困废墟,恐怖和惊慌弥漫了灾区人民的整个生活,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在这样一个非常时刻,面对13亿人民关切的眼神,面对灾区人民绝望的哭喊,媒体怎能麻木不仁、刻意隐瞒事实或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于是,向世人呈现一个真实的汶川,成为各大媒体不约而同的自觉选择。
在灾情面前,全国各大媒体迅速行动起来,发挥各自媒体的优势,以最快捷的方式,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报道灾区灾情和救援工作,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断了正常节目编排,24小时不间断播出抗震救灾实况;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迅即设立抗震救灾特刊,用绝大部分版面刊发救灾新闻;新华社、中新社关于灾情救援的稿件源源不断从前线发回……媒体用镜头、用画面、用文字、用声音跟踪着整个灾情的进展,记录着整个救援的过程。
“到灾区去!”直击现场,报道灾情,记录中国人民同灾难抗争的顽强精神,成为每一个媒体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奋不顾身地冲在灾区最前沿,为我们带来一线的报道、前方的故事;他们义无反顾地站在最险处,为我们传来最近的现场、最新的感动。《北川,让我再多看你一眼》、《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那一夜,映秀无眠》、《有灯光,就有希望》、《一切都会好的》……这一篇篇感人肺腑的稿件、一张张震撼心灵的图片、一个个催人泪下的镜头、一声声情深意长的话语,以最快的速度把灾情客观、真实地告诉了祖国、告诉了人民、告诉了世界。新华社一位摄影记者说:“我每离危险近一步,我身后千百万双读者的眼睛就离历史的真实更近一步。”
在灾情报道中,每个记者好比一双眼睛,带着人们去看清现场的真实画面;每个媒体好比一盏灯,从不同角度照亮灾区的真实情况。正是众多的记者,诸多的媒体,为人们营造了一个高度透明的信息空间。
伟人说过: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媒体的力量呢?在于及时反映客观情况。汶川大地震引发的灾难性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我们的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决不隐瞒,也从未隐瞒,已知遇难多少人就报多少人,城市损毁是什么样子就报什么样子,遇到困难是什么就说什么,工作进展到什么程度就说是什么程度,不掩饰、不夸大任何信息,阳光运作,使广大群众对灾区的了解达到了媒体掌握了多少信息、受众就知道多少信息的知情程度。
媒体的及时报道和快速反应,使得各种谣言很快消失;信息的及时发布和公开透明,使全国人民在非常时期紧紧地团结起来,投身于抗震救灾。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教授说:“这次汶川大地震报道,给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受众最深刻、最漂亮的印象,就是我们的信息公开达到了最大化、最优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上,重大突发灾害性报道达到这样的信息公开程度,是史无前例的。”
生命至上
这次连续不断且规模化地报道汶川地震,为媒体形成以人为本的职业理念提供了一个契机,是新闻工作者人性意识的全面觉醒。
5月12日地震发生之后,听到最多的一個词是:生命。在抗震一线,众多媒体记者不辱使命,充当了另一支抗震救灾、挽救生命的“先遣队”。他们踏泥泞,攀山崖,奔波于废墟之上,辗转于震区之间,为灾区的讯息不因道路、通信的中断而出现真空,见证着中国新闻人的职业操守。
“亲眼目睹的家园破碎、面对面采访到的生离死别、近距离跟踪到的奋力救援……那些撕心裂肺的痛,那些悲痛欲绝的泪,那些生与死的焦急盼望,那些奋不顾身的救援……让我们紧紧握住相机的手不停地颤抖”。“翻开采访本,多少行被泪水模糊的字迹;关上录音笔,耳畔依然回响着生命的悲怆和呐喊……”在生命的感召下,媒体记者自觉地承担起一个个关怀者的角色,“以人为本”,将对生命的尊重理念和富有人性、温情的表现方式,贯穿在灾难报道中,对灾情采访、报道用语、图片选择等环节都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与关爱。
各大媒体都表现得非常人性化,没有过多的灾难场面,主要侧重于救援工作的开展、灾民的安置等方面的报道,更多的是给人温暖和希望的画面。比如获救灾民和武警官兵紧紧拥抱,小女孩亲吻解放军叔叔……这些画面,看得让人感动落泪;这样的报道,充分体现了危难中人间的真情,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美好品质。
众多媒体都把报道焦点集中在灾区的普通民众身上,通过关注生命的个体、关注个体的细节来展现灾难现场及救援情况。《老两口废墟里挖两天两夜眼看女儿去世》,通过描写两位老人徒手救女,让我们看到灾难的残酷和浓郁的亲情;《前线直击——战士跪下来大哭: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通过对这位战士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整个救援军队的顽强与赤诚;《受伤女孩安慰护士:不要哭,能活下来我很感激》、《谢谢阿姨,你快出去吧,这里危险》,通过对学生的描写让我们看到四川人民的勇敢与坚强。
弘扬人性的善良,感知人间的温暖,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主线。《女教师怀抱孩子倒在水泥板下》、《生命奇迹:她在48小时的漆黑绝境里拼命保护4个月大的女儿》、《与死神赛跑,血手刨出20多名学生》、《夫妻两人被困废墟下相互支持139小时生还》等让我们看到人性的美、看到人间的奇迹、看到生命的顽强。这一个个带有浓郁感情色彩的事迹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事件的本身,更让我们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让我们得到了心灵的洗礼。
地震直接冲击的是人的生命,在如此巨大的悲恸面前,其他任何事情都显得微不足道,生命的价值、人性的光辉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这次集中、多样且持续的报道中,尊重生命、充满人文关怀的报道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激发起全国人民的同情心,凝聚了民众的力量。
中新社总编辑刘北宪认为:“这次抗灾报道,是对整个中国新闻界的一次精神洗礼。”通过这次洗礼,媒体的灾情报道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收获了空前的成功。有一位学者对这次媒体的地震报道作了这样的评价:“我们什么时候像这样阅读和观看新闻如此撕心裂肺、悲痛欲绝?如果没有媒体的快速反应,没有信息的高度透明,没有对生命的充分尊重,没有记者的真情投入,没有细节的真实展现,是无法展现灾难中的心灵震撼、生命和人性深处的真实,以及新闻事件层面背后的精神力量的。”
(作者为江苏南通电视台二套副总监)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