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原里走来的秋天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n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总是从山里的草原开始,慢慢地向山下走来的。
  秋天的牧场和夏天相比,各有千秋。秋季的牧场,失去了夏天青青的绿草缤纷的鲜花的装饰,深深浅浅的黄色成为了主色调,一望无际的草原换上了肃穆的秋装。
  随着秋的到来,草原上的草也变得越来越少,仅仅能覆盖着地皮。牛羊用舌头似乎已经卷不起要吃的草,只能吃力地用门牙在地皮上硬啃着干草茬子,几乎连草的根都快拔出来了。秋把草折腾得苦不堪言,怪不得诗人说“北风卷地百草折”。



  不過,秋的色彩是很绚丽的。就说草原的黄色吧,有淡淡的奶黄色,主要在半山坡的灌木丛和有泉水河水的草丛上;有黄白色,这主要是在一些草场周边收割过的麦茬地里;有深黄色,是因为还没有收割的红花;有黄绿相间的,这是草场收割的青草由于拉运不及时有些晒黄了;有金黄色,那都是在河谷里生长的杨树,霜打以后叶子变得金黄……总之,在秋色的主色调里,可以细分出很多种黄色,这就是秋色的巧夺天工。它不但丰富了秋天的色彩,也丰富了秋牧场的色彩。
  车友们出于对牧场秋色的好奇,组织了一次裕民、塔城市、额敏采风穿越活动。越野车走山梁、下河谷,把牧场的秋色尽收眼底。
  当你坐在车里向远处望去,淡黄色地毯也似的草地上,牛羊星罗棋布地撒在上面。车队从牧民的毡房前一一通过,引得牧民们从毡房里出来观望。
  驶上山峦再向山下望去时,那漫山遍野的牛羊,白蘑菇一般的朵朵毡房,薄翼轻纱般的缕缕炊烟,在草原上轻歌曼舞般荡漾……这时才能真正感受到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那种无限感慨,需要多么博大和宽广的胸怀。



  牧场由于海拔高度的差异,也注定了牧场秋天色彩的变化。海拔的高度越高,秋也就来得越快。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其实牧场秋天的色彩,是从山里一节一节走下来的,初秋的季节里,不同的牧场、不同的海拔高度,秋和夏的色彩是可以同时并存的,海拔高度成了色彩的“调控器”。
  在采风的路上,我们看到牧场转场的驼队,成群的牛羊紧随其后,那扬起的尘埃弥漫在草原的阳光里,有一种波澜壮阔的美。世世代代的游牧生活,在这迁徙的牧道上,演绎着多少美丽的传说。
  在采风的路上,我们看到在巴尔鲁克山放牧指挥部前,耸立着的一面国旗猎猎飘扬。在蓝天白云下,五星红旗是那样的鲜艳,成了牧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秋的草原万籁俱静,湛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都像在水里浸洗过一样,是那样的清新妩媚。秋风推着白云在秋的草原慢慢地飘移着,虽是初秋,也已经吹得人瑟瑟发抖。



  我们来到阔可乔湖(哈萨克语,意为“蓝色的山”)草原最南面的一处高山,我的老朋友叶尔江夫妇就在这里放牧。我们来到他的毡房后,享受了一顿丰盛的手抓肉。等我们吃完饭出来后,不过一根烟的工夫,毡房已经拆卸完毕,今天他们准备开始转场了。 在牧区,牧民搭建和拆卸毡房,就像小孩儿拼凑积木一样,速度非常之快,一辆皮卡车便装完了他们全部的家当。
  午后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寒气逼人,牧民们穿上了自备的雨衣,仍然在秋雨绵绵的草原里放牧着牛羊。大家都知道“锄禾日当午”的不易,但又有谁知道“放牧雨当午”的艰辛呢?
  采风穿越的途中,没有一帆风顺的路,需要不停的下车探路,一点一点的向前开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也是这样在风和雨中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吗?每年一度的牧场搬迁,不知倾注了牧民多少的艰辛和希望,但他们在这条古老的路上,继承着祖辈的生活方式,日出日落,把太阳绑在骆驼的背上,把这温暖的光一路撒在牧道上。


其他文献
我最爱的白桦林,位于阿勒泰的哈巴河县境内。  要说白桦林,不得不说哈巴河,哈巴河发源于阿尔泰山脉,流经哈巴河县的铁热克提乡、齐巴尔乡、库勒拜乡后汇入额尔齐斯河,全长139公里,白桦林就生长在哈巴河两岸。所以说,如果没有哈巴河,就不会有白桦林。  良好的生态环境,充沛的水资源,为白桦林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这处我国西部已知最大的天然白桦林带——国家级森林公园、AAAA级景区。  白桦林是
期刊
总是喜欢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向内地朋友们发出热情的邀约:来新疆看“海”吧!是的,这里是距离大海最遥远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但不乏“海”的曼妙风情——诸多奇绝绚丽的花的海洋,在这个春天,绝不逊于那蓝色浩瀚的真正大海!  在三月春来,四月承后,春夏之交的新疆大地上,此起彼伏的花海如霞似锦,汹涌而来,妆点着广袤大地的富丽丰饶。  北疆的春天短暂得几难察觉,眨眼即到夏天。这是中华大地春天拜访最晚的地方,但却是
期刊
这世上的花千朵万朵,我爱的也千朵万朵,可最爱的,只有这淡紫金莲一朵。  淡紫金莲有迷幻之姿。这世上的花干朵万朵,我爱的也干朵万朵,可最爱的,只有这淡紫金莲一朵。  在天山深处,蜿蜒长路的两边,这里大概是阳光最晚到达的地方,即使七月,积雪深度仍然超过1米,浅处也有好几十厘米,形成一段有高有低的雪墙。本来只是途中短暂休憩,可孩子们看见雪不由兴奋起来,下车就奔着路边积雪去了,伸手抓雪团球打闹。我抬头望望
期刊
喜山红腰朱雀 “群山之母”中的小精灵  “乌鲁恰提”系柯尔克孜语,意为“雄伟的山峡出口”。  纵观此群山集结的地理區位勾勒图,很显然这里就是亚洲群山的母体。  从卫星云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区域就是昆仑山和天山交会之处。因此,鸟瞰这片类似于胎盘的山结,我称之为“群山之母”。  喜山红腰朱雀就是在2015年大地怀春之际,与新疆爱鸟人士陈丽在这个古道秘境之处不期而遇。万物有魂,心诚则灵,天公作美,
期刊
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新疆罗布泊一带探险考察时指着沙漠风蚀地貌问当地人这是什么?得到的回答是:“雅尔当(Yardang)”。于是斯文·赫定把这个名词写入了他的地理探险著作。这个词在后来的年代里经过维吾尔语、汉语和英语的互译逐步演变,最后定为“雅丹”。从那时起“雅丹”作为一个来源于维吾尔语的地理学和考古学专用名词传遍了全世界。  雅丹音译的大意是“风蚀的陡峭山丘”,具体是
期刊
新疆大地上耸立着三座高山,昆仑山是神仙居住的太虚仙境,与人类隔着距离;阿尔泰山是动物享乐的天堂,也与人类隔着距离;而天山是属于人类的。  天山最早接纳人类,也被人类接纳。  天山东起哈密的星星峡戈壁,西至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的克孜勒库姆沙漠,东西绵延2500公里,南北横跨400多公里。除非是风雨和雄鹰,有限的生命里,任何人都不可能踏遍整座天山,丈量每一道皱褶,那怕是目光。人类可以轻而易举地炸平山的一
期刊
秋天沿北天山系婆罗科努山向西,抵达海拔800~1 300米低山带逆温区域后,位于新疆霍城县大西沟乡的福寿山就在这里等着季节的轮回。  在福寿山,太阳于山麓间留下长长的光影,空气中源自夏季的湿热已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干燥与凉爽。少云的天空越加高远,深邃的蓝让每个抬头仰望的人都感受到了心灵的撞击。  草率先黄了,矗立在沟壑间的茂密树木也停止了成长的脚步——果实早就熟透,被采摘或者自己掉落;树叶开始缓
期刊
独库公路北段几乎与奎屯河并行。穿过奎屯河峡谷后,我们的车队便行驶在盘山路段。随着公路蜿蜒而上,视线渐渐抬升。在群山的映衬之下,公路看起来像一条细细的蛇。哈希勒根达坂在哈希勒根达坂,一群衣衫单薄的年轻人和小孩子在一个斜坡上玩起了滑雪,欢声笑语不断。 摄影/崔导胜  说真的,一直到7月7日从乌鲁木齐动身去独山子参加“荒野之旅、独库有路”2018百万自驾走独库活动时,我的内心还是抗拒的。因为7月1日我把
期刊
火烧山,这种被地下自燃煤“烧烤”成红色的山体,在新疆广为分布。  驱车奔驰在将军戈壁上,不经意间,这种炽烈地“燃烧”着的红红的山红红的丘,或突兀独立或扎堆成群地就撞入了眼帘,让人激动、惊诧。  坐落在吉木萨尔境内的准噶尔盆地东部将军戈壁上的五彩湾火烧山群面积最广规模最大,最为典型,也就成为观赏、探究这一奇丽自然奇观的最好去处。  通红的火烧山原本就给人以炽热的感觉,准东煤田勘探开发之后的金秋季节,
期刊
在新源县喀拉布拉镇吉尔格朗村东北面的高山上,有大片的野果林。沿着山道一直向深山内部走,会看到一株年龄达600余岁的野苹果树。因为这片野果林和这株树的存在,纠正了一个历史误解——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现代苹果是在19世纪70年代由传教士带人中国,栽培苹果是从欧洲扩散至世界各地。但事实上,位于新疆天山山脉的这一片野果林才是世界上栽培苹果的始祖,见证了苹果的西传和东送。  一月的一天,老夏带着他的手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