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教材里的课文,如果我们沉下心来,浸润其中,心领神会,那么其中的精神家园、物质生活、美好爱情、浓郁诗情……都会尽收眼底;当我们对文本融会贯通、化用语言时,常会有满目芬芳青青草的新奇感。
一、贴着专题看课文
翻看江苏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读本,每个专题前有简短的导语,课文之后有“资料链接”和“感悟思考”,如:语文读本必修二就分成了“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远去的风景与爱情”等。在“和平,人民在期待”专题里安排了两篇课文:一篇是《禁忌》,一篇是《记得那年清早》。
笔者第一次读《记得那年清早》首先被震撼的是主题——和平的主题。“要我去”弹药库救火,“没门儿”!——“我”才16岁,人又不傻,又不是军人。求生是人的本能,一个孩子没有那么高的境界,我们可以理解,人的本性在这里得以真实显现。“有人家亮着灯,陆战队就朝它开枪,灯就灭了。”本来是美国人想针对日本空降兵的,结果射杀的却可能是平民。“有人踏着装甲板散步,刚点上一支烟,顿时听得枪声大作,冲他们打过来。”战争,连散步的机会都被剥夺了。“水兵用5英寸口径的大炮去打日本飞机。”“结果,都落到檀香山市里了,死伤不少人。”误伤,伤害的是老百姓,是自己的亲人,“听说一发炮弹打中我女朋友家。”“女朋友已经……”,“当时说是中了日本炸弹”其实是“美国炸弹把她炸死了”——战争有时也会歪曲事实,隐瞒真相。如果说误伤是有意的话,明知有小孩和妇女的情况下,美国大兵还用汽油去烧、去浇、去炸,则是有意的,讲述者约翰·卡西亚说他不喜欢那事。组织上有误伤,个人有没有?有的。“我亲手打死一个日本女人,因为她夜里通过我们营房外边的空地。”“白天一看,是个女的,……子弹从她的前胸打进去,穿透了孩子的背部。”“就因为打死的那个女人。总梦见她,睡不踏实……”个人的过错个人总有反思,战后,“我”做了警察,总不开枪,“我就是不喜欢杀人”。“我”的想法是“把要打仗的政客送去,让他们自己打个你死我活”。
《记得那年清早》的作者叫斯特兹·特克尔。他是一名美国记者,《记得那年清早》算是一篇通讯报道,从这篇文章来看,作者是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其实渴望和平的又岂止他一人,《孙子兵法》是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已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扩展到管理学、逻辑学、语言学等多个领域。它反复强调的要以“伐谋”、“伐交”作为优先条件,总结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西方现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战争论》指出:“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这与中国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有异曲同工之妙。《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的中期作品,此时其艺术创作水平已达到了至高境界。这种小说,认真看了以后,会发现许多时候都在传递这样一个信息:爱是死的对立面,爱是生命。战争带给人们的是灾难,和平才是我们的永恒追求。
无论是报道,是兵书,还是小说,是真实也罢,是虚构也罢,也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和将来,和平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人民还是爱好和平的。
二、贴着课文看主题
如:《记得那年清早》教学片断:
1.“记得那年清早”与我们平时的语言表达有什么不一样?有的学生说,平时,我们会说“记得那天早晨”;有的学生说,从文中看记得那年早晨似乎说了好几个早晨不同的事情,但都是难忘的事情。如:(1)那年我16岁……1941年12月7日那天,早上8点左右。(2)白天一看,是个女的。(3)那时我早上一起床就喝酒。这三个早上表面年是断开的,实际上又是相关联的,因为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因为有了这样的战争,才有了我误杀女人和小孩,因为有了这样的误杀,才让我内心不安,才让我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喝酒”。1941年12月7日的那一天,将美国拖入战争的阴霾,从此,每个清早便不再有阳光。所以说,用“记得那‘年’清早”“比记得那‘天’清早”更具文学性,更能让人富于联想。
2.《记得那年清早》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在讨论这一问题时,许多同学能够结合文章本身说出用第一人称的好处。有的说,作为一个记者,新闻的语言是中性的,要客观地报道,可以有导向,不可以直接抒情的,而通过报道的形式,让讲述者约翰·卡西亚以第一人称说话、抒情,就不仅有了新闻的导向,而且有了鲜活的语言和真情的表白。“要我去”弹药库救火,“没门儿”,用了第一人称,说的话符合一个孩子的身份,给人无比的真实感,对战争的不同解读,讲述者约翰·卡西亚自有个人的立场观点,有切身感受,如果是站在一个记者的角度作新闻就要有明确的导向。作为采访,重在事实,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可以进行整合,可以注入编者的再创造,再创作的“自由”来自于思想的“自由”,可以大跨度整合历史资料,让读者看到立体的形象,可以多角度解读事实。同样的《记得那年清早》可以解读为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也可以解读为报复的不良后果,也可以解读人民心理的反战情结。如果作者《记得那年清早》斯特兹·特克尔用新闻的形式去写,未必就能有这样多元解读的好效果。
在学生的这些回答中,未必全对,但我们确实是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在教学中,我们不要给文章主题贴标签,要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自己思索其中的主题及其主题的表达方式。
三、贴着文本化语言
认真解读文本,贵在运用文本化用其中的语言,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有的学生写作有“学生腔”,这就是没有深入角色的心理,高中语文课本里有太多经典作品是学习语言的范本,我们要经常性地加以学习和内化。
如:《记得那年清早》的语言很有特色,口语化的语言,让人身临其境,无半点做作感。“反正因为我才16岁,又参加了下水救人,事情就这么了结了。”——坦坦荡荡,如做人一样,只有这样的人说出来的话才更信。“要我去”弹药库救火,“没门儿”,敢做、敢当、敢说,这就是“意态和顺”的夏威夷人。
学习这些语言,化用到作文中,我们要杜绝做作,要自然、真实,要有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作文才能打动人,才能让人信服。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多元解读教材的内容,多方位地吸收文本的精华,这样才不会浪费资源。
一、贴着专题看课文
翻看江苏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读本,每个专题前有简短的导语,课文之后有“资料链接”和“感悟思考”,如:语文读本必修二就分成了“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远去的风景与爱情”等。在“和平,人民在期待”专题里安排了两篇课文:一篇是《禁忌》,一篇是《记得那年清早》。
笔者第一次读《记得那年清早》首先被震撼的是主题——和平的主题。“要我去”弹药库救火,“没门儿”!——“我”才16岁,人又不傻,又不是军人。求生是人的本能,一个孩子没有那么高的境界,我们可以理解,人的本性在这里得以真实显现。“有人家亮着灯,陆战队就朝它开枪,灯就灭了。”本来是美国人想针对日本空降兵的,结果射杀的却可能是平民。“有人踏着装甲板散步,刚点上一支烟,顿时听得枪声大作,冲他们打过来。”战争,连散步的机会都被剥夺了。“水兵用5英寸口径的大炮去打日本飞机。”“结果,都落到檀香山市里了,死伤不少人。”误伤,伤害的是老百姓,是自己的亲人,“听说一发炮弹打中我女朋友家。”“女朋友已经……”,“当时说是中了日本炸弹”其实是“美国炸弹把她炸死了”——战争有时也会歪曲事实,隐瞒真相。如果说误伤是有意的话,明知有小孩和妇女的情况下,美国大兵还用汽油去烧、去浇、去炸,则是有意的,讲述者约翰·卡西亚说他不喜欢那事。组织上有误伤,个人有没有?有的。“我亲手打死一个日本女人,因为她夜里通过我们营房外边的空地。”“白天一看,是个女的,……子弹从她的前胸打进去,穿透了孩子的背部。”“就因为打死的那个女人。总梦见她,睡不踏实……”个人的过错个人总有反思,战后,“我”做了警察,总不开枪,“我就是不喜欢杀人”。“我”的想法是“把要打仗的政客送去,让他们自己打个你死我活”。
《记得那年清早》的作者叫斯特兹·特克尔。他是一名美国记者,《记得那年清早》算是一篇通讯报道,从这篇文章来看,作者是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其实渴望和平的又岂止他一人,《孙子兵法》是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已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扩展到管理学、逻辑学、语言学等多个领域。它反复强调的要以“伐谋”、“伐交”作为优先条件,总结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西方现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战争论》指出:“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这与中国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有异曲同工之妙。《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的中期作品,此时其艺术创作水平已达到了至高境界。这种小说,认真看了以后,会发现许多时候都在传递这样一个信息:爱是死的对立面,爱是生命。战争带给人们的是灾难,和平才是我们的永恒追求。
无论是报道,是兵书,还是小说,是真实也罢,是虚构也罢,也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和将来,和平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人民还是爱好和平的。
二、贴着课文看主题
如:《记得那年清早》教学片断:
1.“记得那年清早”与我们平时的语言表达有什么不一样?有的学生说,平时,我们会说“记得那天早晨”;有的学生说,从文中看记得那年早晨似乎说了好几个早晨不同的事情,但都是难忘的事情。如:(1)那年我16岁……1941年12月7日那天,早上8点左右。(2)白天一看,是个女的。(3)那时我早上一起床就喝酒。这三个早上表面年是断开的,实际上又是相关联的,因为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因为有了这样的战争,才有了我误杀女人和小孩,因为有了这样的误杀,才让我内心不安,才让我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喝酒”。1941年12月7日的那一天,将美国拖入战争的阴霾,从此,每个清早便不再有阳光。所以说,用“记得那‘年’清早”“比记得那‘天’清早”更具文学性,更能让人富于联想。
2.《记得那年清早》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在讨论这一问题时,许多同学能够结合文章本身说出用第一人称的好处。有的说,作为一个记者,新闻的语言是中性的,要客观地报道,可以有导向,不可以直接抒情的,而通过报道的形式,让讲述者约翰·卡西亚以第一人称说话、抒情,就不仅有了新闻的导向,而且有了鲜活的语言和真情的表白。“要我去”弹药库救火,“没门儿”,用了第一人称,说的话符合一个孩子的身份,给人无比的真实感,对战争的不同解读,讲述者约翰·卡西亚自有个人的立场观点,有切身感受,如果是站在一个记者的角度作新闻就要有明确的导向。作为采访,重在事实,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可以进行整合,可以注入编者的再创造,再创作的“自由”来自于思想的“自由”,可以大跨度整合历史资料,让读者看到立体的形象,可以多角度解读事实。同样的《记得那年清早》可以解读为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也可以解读为报复的不良后果,也可以解读人民心理的反战情结。如果作者《记得那年清早》斯特兹·特克尔用新闻的形式去写,未必就能有这样多元解读的好效果。
在学生的这些回答中,未必全对,但我们确实是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在教学中,我们不要给文章主题贴标签,要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自己思索其中的主题及其主题的表达方式。
三、贴着文本化语言
认真解读文本,贵在运用文本化用其中的语言,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有的学生写作有“学生腔”,这就是没有深入角色的心理,高中语文课本里有太多经典作品是学习语言的范本,我们要经常性地加以学习和内化。
如:《记得那年清早》的语言很有特色,口语化的语言,让人身临其境,无半点做作感。“反正因为我才16岁,又参加了下水救人,事情就这么了结了。”——坦坦荡荡,如做人一样,只有这样的人说出来的话才更信。“要我去”弹药库救火,“没门儿”,敢做、敢当、敢说,这就是“意态和顺”的夏威夷人。
学习这些语言,化用到作文中,我们要杜绝做作,要自然、真实,要有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作文才能打动人,才能让人信服。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多元解读教材的内容,多方位地吸收文本的精华,这样才不会浪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