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资管理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资管理工作是一门综合性的经济工作,是物化了的资金管理。从现在的施工企业来看,重资金管理,轻物资管理,管理过程粗放、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仍然存在。物质管理作为施工企业进行工程施工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工期进度和施工成本有着很大的影响,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存发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当前我国施工企业在物资管理工作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对施工企业在今后的物资管理工作中应该采取的应对策略,做出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施工企业 物资管理 问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一、物资管理人员和组织机构
建筑施工企业最直接的管理模式是直线职能式模式,项目经理部是最直接的操作者,是工程建设的最直接参与者。项目经理部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营体,是相对独立的实体。为了使工程建设正常进行,物资部通常都是在项目物资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负责物资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经办,物资部岗位设置主要有物资主管、资料员、采购员、统计员、收料员和保管员这几类,各岗位人员都要有相应的任职要求才能担负起物资管理的重任,尤其是思想素质和觉悟必须绝对正派,必须经得起考验,材料把关不严、采购过程监督不到位,就容易造成漏洞。各岗位人员之间必须精诚合作相互监督,才能将工作做到实处,材料员岗位不像技术类岗位,我们干的就是一份操心的活,肩负的是一份重大的责任,所以责任意识对每个材料员来说非常重要,因此考核材料员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是否具有责任心,这也是在选配材料人员的一个重要标准。物资部与其他部门又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与工程部、技术部、质量部、商务部、实验室、财务部等,各部门间必须相互衔接,经常沟通,这样项目物资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展开。商务部应及时给材料提供本工程材料的预算单价和数量,以达到控制材料的价格和供应的数量,工程部根据图纸和施工生产安排所提出的材料计划,必须有商务部的审核才能作为进料的依据,否则无法肯定材料是否用于本工程,或者材料数量、规格是否符合施工标准,特别是材料数量和规格有重大变更的情况下,信息的及时沟通可避免误采误用。再则,物资部应认真读懂商务部所签订的施工合同,哪些材料是属于项目部的,哪些是属于施工队承担的,要分清权责,理顺债务关系。物资部与财务上的单据要及时传递,材料账务单据及时上交财务,以便于及时下账和扣款,防止工程款超支付现象,月底及时向财务提供报表,核对期末余额,达到账物相符,工程竣工后材料部门应及时配合商务部、财务部门办理材料决算和核算,做到工程完工,料款结清。工程材料采购质量的好坏必须与技术部、质量部、实验室多进行沟通,及时委托实验室进行实验,出具实验报告,这为采购合同的签订提供的质量保障。所以项目经理部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管理团队,尤其是有一支强有力的物资管理队伍做保证这样才能使项目管理良性发展。
二、物资采购管理
施工企业的物资采购工作是物资管理的前提,起着先驱的作用,采购活动属于物流活动的一部分,在企业生产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资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根据施工、生产任务的需要,按质、按量、按时、齐备地组织物资供应,保证施工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核心任务就是购进物资,但又不是简单的“买”。其包含的内容已经延伸到如今的供应链管理、和供应商关系管理,以及涵盖了领导者决策和领导者素质的内容,所以值得我们深思。
为了减少采购中出现的问题,避免随意性,大宗物资采购(如:钢筋、水泥、周转材料、砂石料、混凝土等)应尽可能的进行招投标方式,招到相对优良的合格供应商,直接签定供货合同。这样做的好处有三点:一是有利于降低采购价格,只有确定了供货数量,厂商才能测算成本,确定适当的价格。二是有利于保证供应,有了合同的法律约束效力,有了集中采购的数量优势,可以避免出现断供问题。三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的原则,大宗材料进行招标采购,项目部各部门都参与到采购活动中,明确采购管理上的责权,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避免了采购的随意性。对于小五金、电器材料、配件等零星材料的采购应遵循货比三家、择优选购的原则,要做到勤跑腿、勤问询、勤思考。对于比较有信誉能力和供货能力的个体工商户,也可以建立长久合作关系,适当增加采购量,赊欠货款,稳定关系。这样不仅能在资金紧张或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时候可以随时做到电话通知配货和送货,为施工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节约时间,在采购活动中,供应链管理尤为重要,采购工作这不仅考验的是一个材料员的业务水平,而其中更重要的是做人处事的行为品格,所以在采购中,与供应商一定要建立互信关系,相互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在互利互惠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供销关系,这样才能实现双赢。
在物资采购过程中,无论是大宗材料还是零星辅材都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千万不能以质量的代价来换去成本的节约,要做到质量与价格相匹配。必须以质量为前提,采购的货物要物有所值。当然,市场经济,风云变幻,在采购过程中,出现价格重大变化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尤其是在资源紧张的时候,价格突变,作为采购人员和项目领导,也要有当机立断,果断决策的勇气,要有前瞻意识和抗风险意识,千万不能因价格原因造成停工待料,相比较而言,停工的损失要比资源紧张时高价购买回来的物资所增加的成本要大的多。始终坚持材料工作是施工生产的重点和核心。
采购回来的材料在收料的过程中,必须认真核对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并开具详细的验收单据,采购员、收料员、发料员必须相互独立,各司其职,彼此之间应相互监督,减少在采购过程中的猫腻行为。同时,在采购环节中,项目领导应给予充分的支持与理解,尤其是项目领导,应放手让物资部门大胆地去干,要相信物资人员的专业性和工作能力,有些项目领导,为了避开物资部门的询价,根本无视物资部门的存在,采取一言堂,一口价,脱离财务部门的监督管理,直接与供货商进行单线联系,然后把购进的工程物资绕过物资部门的验收,直接运输到工程施工现场,最终导致企业利润的暗巷流失,并且也给财务决算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在工程结束时财务人员和物资人员无法核实物资的进场与领用,无法建立工程物资管理台帐,只能根据工程管理人员提供的零星单据利用倒挤法核算物资的进出存数量,给企业利润的核算与财务审计都带来的不真实的信息,所以项目物资管理工作必须要有领导的大力支持与鼓励,才能将工作做的标准和精细。
三、物资内业管理
在物资管理中,内业资料以及账务处理贯穿着整个物资管理的全部过程,内业资料直接能体现出一个项目物资管理的好坏,材料分类不明,业务处理不清,账物不符,不能准确及时反映成本。内业资料是物资管理最原始的凭证,做好材料账是项目物资管理最基础的工作,良好的内业资料有效的反映了材料管理水平的高低。项目刚进场时,现场材料人员就应该熟读公司物资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公司所下达的相关表格,做到规范化、标准化,这样便有利于内业工作的开展。有的项目物资内业管理混乱,很重要的原因是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单据来处理问题,原始单据如过磅单、检尺单混乱,现场收料员随意在票据上签字,凭证杂乱无章、千奇百怪,这样容易造成对账不明、统计有误,结算不准。所以,项目进场后物资部第一件事是印制相关票据,分发到現场材料员手中,并告诉他们怎么样填制,以过磅为结算依据的材料,如砂石料、水泥等,应填制过磅单,信息应反映完整,到货时间、卸货时间、毛重、皮重、净重,数量大写,过磅员、收料员、司机签字等信息应在过磅单上全部反映,并且应将称重小票打印出来,粘贴在过磅单背后,这样便于备查。执行收料、过磅各一人,两人同时签字的原则,做到标准化、精细化。钢筋检尺应使用检尺单,将检尺得出来数据的计算过程应写上,捆数、每捆支数、每支长度、米重等信息应完整地反映在检尺单上,这样凭证才算完整。现场收料员应在开具票据的同时,做好材料日进出台帐,按日期按名称分规格整理过磅凭证,并装订完整,及时上交资料员,统计入账,资料员及时复核,保管好凭证,以便于与供应商对账,及时登入台帐。资料员建立分类明细账,记录收发存动态及来往账务;及时与财务传递各项凭证,按月核算,做到日清月结。每月末与财务部门核对当月材料收、发、存金额动态,材料与财务之间账目应清晰,做到分文不差。工程刚开工时,物资部就应该与财务及时碰头,按财务成本核算科目,物资类别应分清楚,物资类别弄清楚了,做收料单入账就有了依据,这样与财务就有了核算的口径。材料与财务主要有三个单据作为媒介,即:收料单、调拨单、领料单。三个单据所传递的信息包含了整个物资账务处理的全过程,单据应填写完整,数量、单价、金额应准确。每个月按时核对收发存金额,定期编报各种报表,及时与财务部门结算料款,掌握材料资金合理使用。发票尚未到位、但已入库的物资清点数量后,可做预收料入账,待凭证到后正式验收入库,再冲减预收数,这样才能准确反映实际成本,以免造成成本漏摊或迟进成本。材料部门将物资各种单据和收发存状况以动态的报表形式报送财务为了及时统计成本情况,将分包和作业工区材料调拨数量反馈到商务部门为了结算和核算。项目物资管理只有执行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才能做到管理精细化,账目才能清晰明了。
关键词施工企业 物资管理 问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一、物资管理人员和组织机构
建筑施工企业最直接的管理模式是直线职能式模式,项目经理部是最直接的操作者,是工程建设的最直接参与者。项目经理部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营体,是相对独立的实体。为了使工程建设正常进行,物资部通常都是在项目物资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负责物资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经办,物资部岗位设置主要有物资主管、资料员、采购员、统计员、收料员和保管员这几类,各岗位人员都要有相应的任职要求才能担负起物资管理的重任,尤其是思想素质和觉悟必须绝对正派,必须经得起考验,材料把关不严、采购过程监督不到位,就容易造成漏洞。各岗位人员之间必须精诚合作相互监督,才能将工作做到实处,材料员岗位不像技术类岗位,我们干的就是一份操心的活,肩负的是一份重大的责任,所以责任意识对每个材料员来说非常重要,因此考核材料员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是否具有责任心,这也是在选配材料人员的一个重要标准。物资部与其他部门又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与工程部、技术部、质量部、商务部、实验室、财务部等,各部门间必须相互衔接,经常沟通,这样项目物资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展开。商务部应及时给材料提供本工程材料的预算单价和数量,以达到控制材料的价格和供应的数量,工程部根据图纸和施工生产安排所提出的材料计划,必须有商务部的审核才能作为进料的依据,否则无法肯定材料是否用于本工程,或者材料数量、规格是否符合施工标准,特别是材料数量和规格有重大变更的情况下,信息的及时沟通可避免误采误用。再则,物资部应认真读懂商务部所签订的施工合同,哪些材料是属于项目部的,哪些是属于施工队承担的,要分清权责,理顺债务关系。物资部与财务上的单据要及时传递,材料账务单据及时上交财务,以便于及时下账和扣款,防止工程款超支付现象,月底及时向财务提供报表,核对期末余额,达到账物相符,工程竣工后材料部门应及时配合商务部、财务部门办理材料决算和核算,做到工程完工,料款结清。工程材料采购质量的好坏必须与技术部、质量部、实验室多进行沟通,及时委托实验室进行实验,出具实验报告,这为采购合同的签订提供的质量保障。所以项目经理部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管理团队,尤其是有一支强有力的物资管理队伍做保证这样才能使项目管理良性发展。
二、物资采购管理
施工企业的物资采购工作是物资管理的前提,起着先驱的作用,采购活动属于物流活动的一部分,在企业生产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资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根据施工、生产任务的需要,按质、按量、按时、齐备地组织物资供应,保证施工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核心任务就是购进物资,但又不是简单的“买”。其包含的内容已经延伸到如今的供应链管理、和供应商关系管理,以及涵盖了领导者决策和领导者素质的内容,所以值得我们深思。
为了减少采购中出现的问题,避免随意性,大宗物资采购(如:钢筋、水泥、周转材料、砂石料、混凝土等)应尽可能的进行招投标方式,招到相对优良的合格供应商,直接签定供货合同。这样做的好处有三点:一是有利于降低采购价格,只有确定了供货数量,厂商才能测算成本,确定适当的价格。二是有利于保证供应,有了合同的法律约束效力,有了集中采购的数量优势,可以避免出现断供问题。三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的原则,大宗材料进行招标采购,项目部各部门都参与到采购活动中,明确采购管理上的责权,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避免了采购的随意性。对于小五金、电器材料、配件等零星材料的采购应遵循货比三家、择优选购的原则,要做到勤跑腿、勤问询、勤思考。对于比较有信誉能力和供货能力的个体工商户,也可以建立长久合作关系,适当增加采购量,赊欠货款,稳定关系。这样不仅能在资金紧张或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时候可以随时做到电话通知配货和送货,为施工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节约时间,在采购活动中,供应链管理尤为重要,采购工作这不仅考验的是一个材料员的业务水平,而其中更重要的是做人处事的行为品格,所以在采购中,与供应商一定要建立互信关系,相互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在互利互惠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供销关系,这样才能实现双赢。
在物资采购过程中,无论是大宗材料还是零星辅材都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千万不能以质量的代价来换去成本的节约,要做到质量与价格相匹配。必须以质量为前提,采购的货物要物有所值。当然,市场经济,风云变幻,在采购过程中,出现价格重大变化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尤其是在资源紧张的时候,价格突变,作为采购人员和项目领导,也要有当机立断,果断决策的勇气,要有前瞻意识和抗风险意识,千万不能因价格原因造成停工待料,相比较而言,停工的损失要比资源紧张时高价购买回来的物资所增加的成本要大的多。始终坚持材料工作是施工生产的重点和核心。
采购回来的材料在收料的过程中,必须认真核对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并开具详细的验收单据,采购员、收料员、发料员必须相互独立,各司其职,彼此之间应相互监督,减少在采购过程中的猫腻行为。同时,在采购环节中,项目领导应给予充分的支持与理解,尤其是项目领导,应放手让物资部门大胆地去干,要相信物资人员的专业性和工作能力,有些项目领导,为了避开物资部门的询价,根本无视物资部门的存在,采取一言堂,一口价,脱离财务部门的监督管理,直接与供货商进行单线联系,然后把购进的工程物资绕过物资部门的验收,直接运输到工程施工现场,最终导致企业利润的暗巷流失,并且也给财务决算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在工程结束时财务人员和物资人员无法核实物资的进场与领用,无法建立工程物资管理台帐,只能根据工程管理人员提供的零星单据利用倒挤法核算物资的进出存数量,给企业利润的核算与财务审计都带来的不真实的信息,所以项目物资管理工作必须要有领导的大力支持与鼓励,才能将工作做的标准和精细。
三、物资内业管理
在物资管理中,内业资料以及账务处理贯穿着整个物资管理的全部过程,内业资料直接能体现出一个项目物资管理的好坏,材料分类不明,业务处理不清,账物不符,不能准确及时反映成本。内业资料是物资管理最原始的凭证,做好材料账是项目物资管理最基础的工作,良好的内业资料有效的反映了材料管理水平的高低。项目刚进场时,现场材料人员就应该熟读公司物资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公司所下达的相关表格,做到规范化、标准化,这样便有利于内业工作的开展。有的项目物资内业管理混乱,很重要的原因是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单据来处理问题,原始单据如过磅单、检尺单混乱,现场收料员随意在票据上签字,凭证杂乱无章、千奇百怪,这样容易造成对账不明、统计有误,结算不准。所以,项目进场后物资部第一件事是印制相关票据,分发到現场材料员手中,并告诉他们怎么样填制,以过磅为结算依据的材料,如砂石料、水泥等,应填制过磅单,信息应反映完整,到货时间、卸货时间、毛重、皮重、净重,数量大写,过磅员、收料员、司机签字等信息应在过磅单上全部反映,并且应将称重小票打印出来,粘贴在过磅单背后,这样便于备查。执行收料、过磅各一人,两人同时签字的原则,做到标准化、精细化。钢筋检尺应使用检尺单,将检尺得出来数据的计算过程应写上,捆数、每捆支数、每支长度、米重等信息应完整地反映在检尺单上,这样凭证才算完整。现场收料员应在开具票据的同时,做好材料日进出台帐,按日期按名称分规格整理过磅凭证,并装订完整,及时上交资料员,统计入账,资料员及时复核,保管好凭证,以便于与供应商对账,及时登入台帐。资料员建立分类明细账,记录收发存动态及来往账务;及时与财务传递各项凭证,按月核算,做到日清月结。每月末与财务部门核对当月材料收、发、存金额动态,材料与财务之间账目应清晰,做到分文不差。工程刚开工时,物资部就应该与财务及时碰头,按财务成本核算科目,物资类别应分清楚,物资类别弄清楚了,做收料单入账就有了依据,这样与财务就有了核算的口径。材料与财务主要有三个单据作为媒介,即:收料单、调拨单、领料单。三个单据所传递的信息包含了整个物资账务处理的全过程,单据应填写完整,数量、单价、金额应准确。每个月按时核对收发存金额,定期编报各种报表,及时与财务部门结算料款,掌握材料资金合理使用。发票尚未到位、但已入库的物资清点数量后,可做预收料入账,待凭证到后正式验收入库,再冲减预收数,这样才能准确反映实际成本,以免造成成本漏摊或迟进成本。材料部门将物资各种单据和收发存状况以动态的报表形式报送财务为了及时统计成本情况,将分包和作业工区材料调拨数量反馈到商务部门为了结算和核算。项目物资管理只有执行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才能做到管理精细化,账目才能清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