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氰菊酯 吡虫啉对假眼小绿叶蝉的联合作用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ik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溴氰菊酯与吡虫啉对假眼小绿叶蝉的联合作用。[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溴氰菊酯与吡虫啉单剂及混剂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毒力。[结果]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吡虫啉及5个不同配比(体积比)混剂对假眼小绿叶蝉均有一定的毒杀活性,其中以25.0%(溴氰菊酯)+50.0%(吡虫啉)比例混配为最佳配比,共毒系数为203.47。[结论]该试验可为现有防治药剂利用、延缓害虫抗药性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combined effect of deltamethrin and imidacloprid on the leafhopper Ocimum green leafhopper. [Method] The toxicity of deltamethrin and imidacloprid single agent and mixed agent to the leafhopper Podocarpa was determined by dipping method.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eltamethrin, imidacloprid and 5 different mixture of different ratio (volume ratio) had certain toxic activity to green leafhopper, of which 25.0% (deltamethrin) +50.0 % (Imidacloprid) ratio was the best ratio, the co-toxicity coefficient was 203.47. [Conclusion] This experimen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esticide use and the delay of pest resistance.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口腔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atrixmetalloproteinase -2 ,MMP -2 )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 ,MVD)的关系 ,探讨MMP -2对口腔鳞癌血管生
血管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但已确定的致病基因很少。利用最新的基因组学方法 ,如基因组序列比较、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表达谱可以有效的从多个方面研究血管病 ,确定致病
[目的]为提高辽藁本的产量与质量。[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100、200、300、400 mg/L)多效唑对辽藁本的生长、药材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药材挥发油含量的影响。[结果]多效唑对
本研究通过对小鼠内毒素脂多糖(LPS)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应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 γ)的特异忡激动剂罗格列酮,探讨其对LPS诱发的急性肝损伤中肝脏核因子(NF)-κB
目的 研究大鼠阴茎神经组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蛋白表达的雄激素依赖性。方法 64只雄性10周龄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去势组,C组为去势后肌注十一
目的探讨MSX基因对腭突未分化间充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明确MSX基因在腭裂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MTT方法观察对照组、RA处理组细胞的增殖变化,原位杂交检测两组细胞中MSX基因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辅佐细胞,是体内最广泛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profession-alantigen presenting cells),具有强大的激活静息T细胞,激发初次免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cholesterol acyl transferase,LCAT)是体内脂蛋白代谢的关键酶之一,它主要参与HDL的成熟过程和胆固醇逆转运过程.LCAT基因突变导致LCAT缺
拟构建汉坦病毒G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在VeroE6细胞中表达,为汉坦病毒基因疫苗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PCR法从含汉坦病毒-76118株M基因的M56质粒扩增糖蛋白G1基因片段,利用穿
对酵母双杂交实验过程中较为耗时的阳性克隆鉴定过程进行改进,以期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鉴定方法.分别采用液氮冻融法、超声破碎法、渗透压破壁法以及煮沸裂解法裂解酵母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