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其教学内容逐渐丰富且对学生要求日益增高。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优化授课的教学流程,让教学和课堂充满阳光,令学生对语文课保持着较高的热情,进而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而如何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激发初中学生品读、学习文章的热情,是时下教师应当慎重思考之事。下面,笔者將自“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深化教师的规划和指导,优化课堂结构和设计”“借助小组评价等方式,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度”“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提升其言语表达能力”“布置延伸性的课后作业,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五方面入手,对以上话题进行浅显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阳光教学;课程改革;教学流程
各初中语文教师应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优化教学流程,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语文思维、提升其语文知识能力及水平。为此,教师要做到如下几点: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其做好课前预习;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丰富教学设计,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借助小组评价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课堂效率;以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表达;布置延伸性的课后作业,最大化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体会,针对“让我们的课堂充满阳光”的话题展开浅显的探索和研究,希望笔者的拙见能够引起众读者的深思和共鸣,若有不当之处亦欢迎指正。
一、 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凸显其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新型学习模式,与传统将教师视为课堂主导、主体的方式不同,它更为注重突出学生的地位和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主要发挥一种适当的引导作用。如此,在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时,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放置在辅助和引导上,由学生自主对所学内容进行策划、执行以及自我评估。例如,课前对文章的阅读理解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而文字是构建文章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文字进行预习分析是帮助其理解全文提升其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在教授学生《背影》的相关知识时,笔者便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情境按照“粗读细读结合”的方式,对文章进行反复诵读,如此既能够帮助学生代入文章情景中,又能帮助学生体味文章本身所具备的语感和语言优美的特点。不少学生在第二天上课时表示,自己结合生活中所看到的各种背影,参照作者文章所描绘的事情进行了设身处地的构想。如此,很多学生能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在诵读文章时体会出父爱的伟大和作者对父亲的敬爱之情。这样的预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读出文章的情感和内涵,亦能够提升其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二、 深化教师的规划和指导,优化课堂结构和设计
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语文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并令学生获得趣味性的学习体验。初中语文教师必须立足于课程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平情况,深化自我的规划和指导,以趣味性、多样化、前瞻性的教学设计使得学生在吸收知识养分时形成认知的意识。比如,在教授学生《桃花源记》的相关知识时,笔者在课堂之初便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同名的动漫视频,因为现在不少学生对“抖音”“哔哩哔哩”等平台感兴趣,所以笔者在展示的时候特别选取了以上平台上的《桃花源记》动漫,请学生在学习文章之初对该故事有一个大致的认识。随后,笔者为学生介绍了作者陶渊明的生平事迹、作品简介及其创作《桃花源记》的背景,以便学生对文章和作者有一个初步了解。之后,笔者请学生对课文进行了阅读并鼓励学生结合工具书对文章内容进行了翻译并探索其主旨内涵。在学生初步学习文章后,笔者带领学生一同对文章进行了有层次性的分析。最后,笔者还为学生播放了“哔哩哔哩”平台上某些up主对《桃花源记》的影评及观后感,如此构建循序渐进的教学设计。
三、 借助小组评价等方式,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度
倘若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长久下去,学生就会失去这一学习方式的兴趣,他们的创新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故而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初中语文教师不妨借助小组评价、学生互评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提升其对文章的理解及对其他学生所回答信息的捕捉和消化能力。比如,在教授学生学完《背影》的相关知识后,笔者便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中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趣事写一篇300字的读后感或叙事文,请学生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进行当堂练习,以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在不少学生完成后,笔者更是请大家做了课堂分享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评价和学生互评,以此引导他们对彼此间的文章进行分享和分析,达到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目的。因为语言和文字是文章的组成体现,文章多兼具语言美、音韵美、生活美,引导学生加强对文章的品读和语言的解析,有助于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感和对文章的理解。所以笔者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组内互评,或者请他们对所学习的文章进行语言评价,以此提升其语言审美和感悟能力。
四、 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提升其言语表达能力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便注重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课堂活跃度等因素,进行科学分组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组讨论。例如,在教授学生《最后一课》的相关内容时,由于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一种爱国情怀,所以笔者在学生阅读之前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了如下问题: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你认为哪些行为是爱国的表现?你认为学习的意义是什么?阅读文章之后你有什么体会?这之后,各个小组之间便展开了激烈讨论,不少学生就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等角色进行了分析,认为爱国是一种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深厚感情和信念,其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公共场合维护国家颜面、遵纪守法、不戏唱国歌、好好学习、勤奋务实等均是爱国的体现。之后,笔者鼓励小组学生联系到自身,反思并讨论自己作为一名学生应该怎样去爱国。不少小组的学生指出,学习是帮助自己实现为国家作贡献目标的重要途径,自己会好好学习争取早日成才报效祖国。
五、 布置延伸性的课后作业,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文章阅读、词语积累、影视欣赏、社会实践等多种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比如,引领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是帮助学生领悟文章语言的节奏、情感内涵的重要手段。在教授学生《芦花荡》的相关知识时,笔者便在课后鼓励学生多诵读文章,对文章进行分角色朗读或者就文章中的角色和对话进行分析和戏剧排练,以此帮助学生深刻掌握和体会文章作者的感情。如此,可以促进其语文朗读分析能力和整体素养的提升。另外,因为语文课本收录的文章毕竟有限,不能够将更丰富、更优美的文章全面地展示给学生。所以,除却引导学生多阅读和背诵课文内容以帮助其体会文章的内涵外,笔者还推荐学生在课后阅读一些名言警句和名著,以扩大其阅读量,提升其语感。
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应遵循课程改革的理念,对课前预习、课程设计、小组评价、小组讨论、课后作业布置等教学流程进行调整优化,以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帮助其不断深化其对文章、对词句的理解,以提升其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建峰.浅析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2(11):31.
[2]丁亚萍.用创造性提问启迪思维——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提问策略探析[J].语文天地,2013(12):19.
[3]李英.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何舒茵,福建省建瓯市,福建省建瓯市东峰中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阳光教学;课程改革;教学流程
各初中语文教师应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优化教学流程,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语文思维、提升其语文知识能力及水平。为此,教师要做到如下几点: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其做好课前预习;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丰富教学设计,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借助小组评价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课堂效率;以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表达;布置延伸性的课后作业,最大化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体会,针对“让我们的课堂充满阳光”的话题展开浅显的探索和研究,希望笔者的拙见能够引起众读者的深思和共鸣,若有不当之处亦欢迎指正。
一、 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凸显其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新型学习模式,与传统将教师视为课堂主导、主体的方式不同,它更为注重突出学生的地位和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主要发挥一种适当的引导作用。如此,在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时,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放置在辅助和引导上,由学生自主对所学内容进行策划、执行以及自我评估。例如,课前对文章的阅读理解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而文字是构建文章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文字进行预习分析是帮助其理解全文提升其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在教授学生《背影》的相关知识时,笔者便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情境按照“粗读细读结合”的方式,对文章进行反复诵读,如此既能够帮助学生代入文章情景中,又能帮助学生体味文章本身所具备的语感和语言优美的特点。不少学生在第二天上课时表示,自己结合生活中所看到的各种背影,参照作者文章所描绘的事情进行了设身处地的构想。如此,很多学生能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在诵读文章时体会出父爱的伟大和作者对父亲的敬爱之情。这样的预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读出文章的情感和内涵,亦能够提升其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二、 深化教师的规划和指导,优化课堂结构和设计
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语文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并令学生获得趣味性的学习体验。初中语文教师必须立足于课程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平情况,深化自我的规划和指导,以趣味性、多样化、前瞻性的教学设计使得学生在吸收知识养分时形成认知的意识。比如,在教授学生《桃花源记》的相关知识时,笔者在课堂之初便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同名的动漫视频,因为现在不少学生对“抖音”“哔哩哔哩”等平台感兴趣,所以笔者在展示的时候特别选取了以上平台上的《桃花源记》动漫,请学生在学习文章之初对该故事有一个大致的认识。随后,笔者为学生介绍了作者陶渊明的生平事迹、作品简介及其创作《桃花源记》的背景,以便学生对文章和作者有一个初步了解。之后,笔者请学生对课文进行了阅读并鼓励学生结合工具书对文章内容进行了翻译并探索其主旨内涵。在学生初步学习文章后,笔者带领学生一同对文章进行了有层次性的分析。最后,笔者还为学生播放了“哔哩哔哩”平台上某些up主对《桃花源记》的影评及观后感,如此构建循序渐进的教学设计。
三、 借助小组评价等方式,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度
倘若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长久下去,学生就会失去这一学习方式的兴趣,他们的创新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故而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初中语文教师不妨借助小组评价、学生互评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提升其对文章的理解及对其他学生所回答信息的捕捉和消化能力。比如,在教授学生学完《背影》的相关知识后,笔者便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中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趣事写一篇300字的读后感或叙事文,请学生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进行当堂练习,以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在不少学生完成后,笔者更是请大家做了课堂分享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评价和学生互评,以此引导他们对彼此间的文章进行分享和分析,达到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目的。因为语言和文字是文章的组成体现,文章多兼具语言美、音韵美、生活美,引导学生加强对文章的品读和语言的解析,有助于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感和对文章的理解。所以笔者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组内互评,或者请他们对所学习的文章进行语言评价,以此提升其语言审美和感悟能力。
四、 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提升其言语表达能力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便注重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课堂活跃度等因素,进行科学分组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组讨论。例如,在教授学生《最后一课》的相关内容时,由于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一种爱国情怀,所以笔者在学生阅读之前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了如下问题: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你认为哪些行为是爱国的表现?你认为学习的意义是什么?阅读文章之后你有什么体会?这之后,各个小组之间便展开了激烈讨论,不少学生就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等角色进行了分析,认为爱国是一种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深厚感情和信念,其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公共场合维护国家颜面、遵纪守法、不戏唱国歌、好好学习、勤奋务实等均是爱国的体现。之后,笔者鼓励小组学生联系到自身,反思并讨论自己作为一名学生应该怎样去爱国。不少小组的学生指出,学习是帮助自己实现为国家作贡献目标的重要途径,自己会好好学习争取早日成才报效祖国。
五、 布置延伸性的课后作业,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文章阅读、词语积累、影视欣赏、社会实践等多种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比如,引领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是帮助学生领悟文章语言的节奏、情感内涵的重要手段。在教授学生《芦花荡》的相关知识时,笔者便在课后鼓励学生多诵读文章,对文章进行分角色朗读或者就文章中的角色和对话进行分析和戏剧排练,以此帮助学生深刻掌握和体会文章作者的感情。如此,可以促进其语文朗读分析能力和整体素养的提升。另外,因为语文课本收录的文章毕竟有限,不能够将更丰富、更优美的文章全面地展示给学生。所以,除却引导学生多阅读和背诵课文内容以帮助其体会文章的内涵外,笔者还推荐学生在课后阅读一些名言警句和名著,以扩大其阅读量,提升其语感。
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应遵循课程改革的理念,对课前预习、课程设计、小组评价、小组讨论、课后作业布置等教学流程进行调整优化,以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帮助其不断深化其对文章、对词句的理解,以提升其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建峰.浅析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2(11):31.
[2]丁亚萍.用创造性提问启迪思维——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提问策略探析[J].语文天地,2013(12):19.
[3]李英.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何舒茵,福建省建瓯市,福建省建瓯市东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