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是要“看”上去很美
双囍是朵花儿
摄影师,山东人,生活在上海。
擅长拍摄女性文艺私房写真。
曾出版《没什么特别的》《看上去很美》《不知归处》。
微博@双囍是朵花儿
请问是什么契机让你选择成为一名女性摄影师呢?
就是想赚钱,觉得摄影更适合我赚钱。刚好朋友推荐给我一份摄影师的工作,然后边学边拍。
你觉得女性最好看的身体部位是哪里?
没什么特定的说最好看的部位,任何一个部位都有它的美。不过每个女生都会有自己觉得更美的地方,比如有的女生觉得自己手好看,有的觉得自己后背好看,有的觉得自己的脸好看或者腿好看。会着重表现这些她们自己觉得更好看的部位。
你怎么看待女性的胖和瘦?
其实我对被拍摄者的胖瘦没什么要求,我也拍过各种各样的姑娘。但是,我并不希望找我拍照的姑娘在网络上承受任何一些负面的评论,我深知道负面评论对一个人的伤害。所以我发图的时候,我很少发胖胖的女生,基本上发的都是一些传统审美里面的瘦、好看、高这样的漂亮姑娘。以瘦为美也没什么問题,但是我还是希望在健康的前提下,大家可以更多接受一下自己,多爱自己一点,包括自己的胖瘦跟样貌等。
你是怎么平衡摄影前期和后期的?
前期比重更多,前期拍摄一定要做好,做到位,后期会省很多时间。再者前期做好了,照片原图会更好,被拍摄者拿到照片之后,即便还没有后期。或者我不需要后期,她们自己也可以保留着欣赏。



除了拍照,还有什么爱好呢?
我好像是一个很无趣的人,没什么特别的,连我出版的画册都叫《没什么特别的》。以前除了工作外,爱在家里看看电影看看剧,现在有孩子了,不工作的时候就陪宝宝。但是我大多时间好像都在工作。
除了你刚说的《没什么特别的》这本书外,你还有一本《看上去很美》,为什么会以“看上去很美”作为第一本写真书的名字呢?
看上去很美,是我一开始拍照的时候,对自己拍摄的要求。
为何到现在出版的都是画册而不是摄影技巧类的书籍?
因为拍摄技巧是多变的,它会随思路、场景、天气、人物而变,但是图片却是永恒的。我更希望我的作品集结成册后被收藏。
你认为拍好情绪私房的关键点在哪里?
摄影师姿态放低,多多赞扬被拍摄者,观察被拍摄者身体的曲线,运用好拍摄环境跟衣服的色调搭配,把握好自然光线吧。
你认为摄影师应有的职业素养是什么?
很多姑娘可能一生就只拍一次写真,她可能不富裕,可能攒了很久的钱,可能离你很遥远,可能喜欢了你很久很久,一次写真或许让她鼓足了很久的勇气,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去找你,想送给自己一份成长道路上的礼物。那么作为摄影师,仔细沟通,认真拍片,及时交付精修及其产品,在被拍摄者期待的兴奋里收到她们想要的礼物,这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或许不是每个人拍的都能够达到自己想象的高度,但是约片这些基本的素养应该具备。
你最欣赏的摄影师是谁?
没有最。比较喜欢大卫·汉密尔顿、筱山纪信、Tim walker。
拍摄中有没有遇到放不开的女孩子,你一般是怎么引导她们的呢?
放不开的当然有,需要时间慢慢跟她们聊天。所以我虽然拍摄时间两三个小时,但是我上午就开始跟被拍摄者见面了,从化妆开始就跟对方聊天沟通,中午一起吃个外卖,所以整体来说,相互之间还是很放松的。最重要的还是作为摄影师自己本身的姿态要放正,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要,也不要高高在上,要一种很平和的姿态去面对被拍摄者,让她们从线上沟通开始就对自己态度敞开一些。 作为一名妈妈,你最想对pepper说什么呢。love you。
摄影是治愈抑郁的“良药”
张牙疼
獨立摄影师,文艺复兴胶片馆联合创办人。擅长情绪与光影的捕捉,2019年专题作品《皱起的雾》在三影堂展出。
微博:@牙疼老爷爷
谈谈你对摄影的理解。
摄影就是表达我们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大众,也可以自我。
生活中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挺多变的一人,有时候剧烈,有时候平静,但我对自己喜欢的事有自己的信仰和执念。
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是什么?
一部太局限了,非要选择我觉得是《苏州河》。
我看你的作品运用很多色彩的元素,是有系统学习过美术吗?
我原来是学习美术的,我对色彩一直挺敏感的。我觉得观察力和共情能力很重要,生活中的舒服配色随时都收入脑中放到自己的作品里。
你的作品趋向于表达情绪,你想用这种方式表明什么?
表明我的一些情感寄托,以感觉找寻“美”不以概念看待物。
可以谈谈你眼中女孩子的“美”吗?你认为模特的哪个部位最能传达感情?
镜头前我认为,自信的可以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的女孩,是让我惊艳的。
眼睛是最能传达感情的,这点毋庸置疑。
《姥姥》这组作品,温暖惊艳,是怎么说服姥姥配合拍摄的?
没有刻意说服,在我看来,我的家人都是生活艺术家。
我看你的作品都是非常成熟的组照系列,请问从前期准备到出片大概需要多久?大概是怎么进行策划的?


每组的策划时间不一定,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在拍摄前需要有一个“真空阶段”,去放松思考和构思。弄清楚你最想要的效果是什么,有了具体的框架以后,再进行填充就简单多了。
听说你有一个100位抑郁症女孩的拍摄计划,现在拍摄到多少位了?是什么让你关注到抑郁症群体?
目前拍摄到70多位了,不过现在不仅仅是女孩子的拍摄了,也有男孩子、中年人、老年人的记录。关注到这个群体,也是因为我之前也是其中的一员,创作对于我来说也是个发泄和释放的窗口,又或许是个治愈的手段。
在抑郁症患者的拍摄中,需要他们回忆往事并真实带入有关抑郁方面的感情和心理吗?
需要的,我需要和他们有一个更近一点的交流和沟通,很多灵感都来自于一个很小的点。
听说你创办了文艺复兴胶片馆,那么经常使用胶片拍摄吗?平常比较喜欢哪个机器和胶卷呢?
我还是很喜欢用胶片进行拍摄的,我经常的机器是宾得6×7,不论是画幅,还是照片的细腻度、立体感、色彩都要优于135相机很多。胶卷的话,富士、柯达的120卷都不错。
请问你作品中的场景都是临时布置的吗,还是有固定的合作场地?可以推荐几个吗?
有固定的,我在武汉有自己的场地,很多场景都是自己创造出来,我希望能够拥有属于我自己的空间语言。
从你跟这些女孩的接触中,你想对抑郁症患者说些什么?
“那朵小云可能还会出现,但你别着急会有光照进来。”
假如有人对你的作品提出了质疑,你会如何回应?
只要是合理用心的建议,我都是很愿意去接受的。

摄影是尽可能的“在路上”
Max
90后旅行摄影师、知名摄影博主擅长胶片旅拍人像,CN摄影签约摄影师现任杭州一家徕卡店店长。
微博:@Max有一只小黑
请用一句话介绍自己。
1992年出生的即将而立之年的“九零后”。出生在射手座的最后一天,因此射手座的浪和摩羯座的工作狂特质在我身上都有体现。
什么时候开始从事摄影的,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成为一名摄影师?
摄影是大学的专业。所以我的摄影生涯算是从那时候开始的。一开始接触摄影并不是因为爱好,高中时候不想学数学,所以选择艺考,又因为觉得摄影专业空闲时间多,所以就学习摄影了。大学里把时间都用在玩乐队、话剧社还有学生会了,还自己开过一个小小的酒馆,总之没有好好拍照,到了大四去了家里安排的国企工作,朝九晚五也不加班,十分空闲还单身,于是又捡起了摄影,慢慢结交模特,慢慢出片,慢慢地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玩摄影的朋友,后来开始有人咨询我拍摄费用了,也就是这个阶段我开始找到了摄影的自信和乐趣,决心在摄影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目前来说,“摄影师”这个头衔,我觉得还算不上吧,就是非常感谢被我拍摄过的模特姑娘们。 你认为的“美”的女孩子应该具有的特质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了,这个世界上的“美”的女孩子真的很多,无论是哪种外表和性格都有让人喜欢的地方,要说一个共同的特质的话,大概是能让人一眼看到她们就不由自主的开心吧。
你的作品非常的活泼可爱,你认为避免游客照的关键是什么?
“游客照”给人的感受就是尴尬 做作,避免掉就好了。旅行写真的话,大概是第一次到这个地方,保持对环境的新鲜感,让模特融入环境,产生的情感用镜头来放大。女生会觉得自拍好看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她可以在屏幕中看到自己的表情,如果没有经过训练,很难在看不到自己脸的情况下控制好表情和神态,自然会产生紧张尴尬的情绪。所以这时候摄影师不要吝啬对于模特的夸奖,调动气氛,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作品中模特的穿搭非常出彩,拍摄中是有化妆师跟随吗?
我的作品中几乎所有的穿搭、妆容都是我和模特商量着来的,旅行写真不是商业大片,这些方面不需要做到非常精致。如果方便的話,摄影师可以同模特一起挑衣服,同时交流下自己的喜好和对本次拍摄风格的理解,这样在后续的拍摄中会更有默契。或者直接去找一些类似风格的样片,直接照着样片里的搭配来采购。比如这次拍摄因为在澳洲,整体风格还是比较偏欧美一些,所以在选择服装的时候就pass掉了所有宽松的衣服,能露的地方都露出来~
这组作品的拍摄地是哪里?你最喜欢这座城市的哪一点?
拍摄地点是在阿德莱德,街道上的洗衣房、民宿的厨房、院子的草地、高速公路旁(现在想想有点儿危险)、离市区开车一个多小时的粉色盐湖等等都是我们的拍摄场地。这个城市不大也不繁华,有一种步行一个小时就可以横穿整个市区的感觉,去的那几天刚好是圣诞后,所有商店都在放假,最喜欢的地方是海滩,在那儿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跨年夜。
在不熟悉的异国环境下,您是怎样去选择拍摄点,如何拍摄出每一个地方的鲜明特色?旅行拍摄的前期通常都会做怎样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