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中药露将清凉进行到底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470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夏时节,烈日炎炎,人们经常会出现口渴、心烦、厌食、失眠等不适症状。这时若能选用具有生津、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制成药露,服用后不仅能补充水分,而且还具有保健防病的功效。
  菊花露:
  白菊花10克,白糖適量,置于茶杯中,冲入沸水,加盖浸泡片刻后即可饮用。白菊花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解毒之功效,可用于防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病症。因其所含的黄酮类物质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故对高血压患者更适宜。
  菊枣蜂蜜露:
  菊花50克,大枣5枚,麦冬20克,蜂蜜适量。将以上药物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15分钟后滤取药液,待药液晾温后加蜂蜜调匀即可饮用。此药露清香爽口,具有美容、养肝、健胃、明目、清热、生津止咳和消除疲劳的功效。
  薄荷甘草露:
  薄荷100克,甘草30克,蜂蜜适量。将前两味药放入锅中,加入清水3000毫升,煮沸15分钟后滤取药液,待药液晾温后加蜂蜜调匀即可饮用。此药露具有清肺止咳、解毒利咽的作用,可治疗咽喉痒痛不适、声音嘶哑、咳嗽等病症。
  荷叶三鲜露:
  鲜荷叶、鲜竹叶、鲜薄荷叶各3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15分钟后过滤,再加入适量蜂蜜(或白糖)搅匀,冷后代茶饮,有清热防暑、生津止渴之良效,本方为盛夏消暑之佳品。
  金银花露:
  金银花20克,蜂蜜适量。将金银花放入茶壶中,冲入沸水1000毫升,待晾温后加蜂蜜调匀即可饮用。金银花是一种清热解毒、消暑除烦的良药,对各种致病菌和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常饮金银花露可防治夏季暑热症、流感和小儿热疖、毒痱等病症。
  西瓜翠衣露:
  西瓜皮(西瓜翠衣)100克,蜂蜜适量。将西瓜翠衣洗净、切细,放入锅中加水煮沸15分钟后滤取药液,待药液晾温后加蜂蜜调匀即可饮用。此药露具有清暑解热、泻火除烦、利尿降压等作用,对暑热烦渴、口舌生疮、小便短赤、高血压等病症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其他文献
据统计,我国老年痴呆患者的发病年龄已经从过去的65岁提前到55岁,呈现年轻化趋势。营养专家对此指出,如果学会科学饮食,保证给予大脑充足营养,可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地中海式饮食”能大大降低发病率  “由于饮食营养对老年痴呆患者的脑功能有明显的影响,所以,如果在平时能够注意给大脑提供充足的营养,对老年痴呆症的预防和恢复都是有好处的。防治老年痴呆症,大家不妨尝试一下‘地中海式饮食’,研究显示
期刊
据统计,80%的女性一生中都会遇到便秘的困扰。不过也有人疑惑,我每天蔬菜、水果不停吃,鸡鸭鱼肉很少碰,为什么还会便秘呢?其实,光有足够的膳食纤维还不够,缺少水或油,也可能导致便秘。  油脂在肠道中,可以扮演“润滑剂”的角色。很多女性因为减肥只吃水煮食物,体内一点“油水”都没有,所以会导致便秘。因此,营养专家建议,可以将食物蒸煮,再加入橄榄油或芝麻油涼拌,既能限制热量摄入,又可润肠通便。此外,便秘的
期刊
放学后的梅梅很饿,随手拿起一个香蕉要吃,妈妈赶紧阻止:空腹不能吃香蕉!梅梅不解,问妈妈为什么?妈妈却也说不出原因,只是在网上看来的。网上说很多东西都不能随便空腹吃,然而真的是这样的吗?  空腹进食不当易诱发胃肠疾病  我们常说空腹,是饿了就叫空腹吗?空腹的定义是什么呢?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杜冬梅说:空腹是胃内的食物全部排到十二指肠内,也就是胃排空,一般在饭后4~5个小时后胃就是空的了。临床上所说的空
期刊
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一个健康的人在摄入1000卡热量食物时,其中至少要含11.5克纤维。吃高纤维食物,到底有哪些好处呢?  帮助减肥  纤维素比重小、体积大,进食后充填胃腔,需要较长时间来消化,延长胃排空的时间,使人容易产生饱腹感,减少热量的摄取。同时,纤维素在肠内会吸引脂肪并排出体外,有助于减少脂肪积聚。  维持肠
期刊
小蕊是5个月的宝妈,最近因为给宝宝添加辅食问题伤了她的神,她在群里看着许多宝妈在争辩应该什么时候添加辅食最好,吃点什么好的问题头都大了,不知道该怎么办。那么,赶快来听听专家的建议吧。  宝宝需要适时添加辅食  宝宝从出生开始,都是由奶制品喂养,但一定时间后就需要适时为宝宝添加辅食,为何要给宝宝适时添加辅食?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会长王旭峰说:首先是预防生理性贫血。孕期宝宝体内储存的铁已消耗殆尽;其次
期刊
提起张大千(1899~1983年),大家都知晓他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画大师。其实,他不仅是位画坛巨擘,还是名书法大家。由于画名所掩,大千先生拙厚古朴、挺秀清健的书法艺术往往被人们忽视。  师从书法名家  张大千的书法在年少时便受到家兄张文修的启蒙,弱冠之年自日本归沪,师从清末民初的著名书家李瑞清和曾农髯二人,潜心学习书画,为他以后的艺术道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上世纪30年代以后,张大千的书法开始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