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配合2003年第8期的数码相机专题,我们在当时刊发了一个“征稿启事”,此后,这个Email邮箱的收信速度便大大减慢了。至今我们共收到1000余幅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的作品,可见数码相机已经为大量的摄影爱好者所接受了。由于版面有限,我们只能忍痛遴选出几幅作品,这些作者将获得《大众摄影》杂志和纪念品。不过未能获得礼品的读者也不要失望,相信2004年我们将提供更多的机会与读者共享数码摄影的乐趣。
其他文献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松下”是一个家用电器的品牌,对摄影人来说, “松下”基本“与我无关”,直至2002年新年伊始,松下推出了LUMIX DMC—LC5数码相机。该机以其徕卡镜头的品质说服力,以其沉稳饱满的古典型外观,以其2.5英寸超大显示屏并配遮光罩的独特性,赢得了许多摄影人的青睐。 摄影人忽然意识到,除了我们曾经熟悉的相机品牌,其它的原属于电子类产品的品牌,已越来越多地进入摄影领域。 2
一直想要一款单反数码相机,但无奈数码单反相机的价格大都高高在上,让我可望而不可及啊,终于有一天朋友告诉我佳能新出了一款数码单反相机,带有EF-S 18-55mm1∶3.5-5.6 USM镜头的套机才10000元左右。听到这个消息我真有点迫不及待,相机刚一上市我便买了一台,成为了EOS 300D的首批拥有者。 初接触佳能EOS 300D不难发现该相机与EOS D60、10D的差别,小巧的体积配以塑
“数码相机将会彻底淘汰扫描仪”是近来颇为流行的一个说法。这种说法成立吗?不过最近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不同品牌的新款扫描仪倒是真的,“数码相机将会彻底淘汰扫描仪”的论点好象不太站得住脚。不过还是有人认为眼前的扫描仪已经开始进行最后的挣扎了。 扫描仪是个好东西 顾芝 近日里又耳闻扫描仪这种物件说是要寿终正寝,细一打听原来是一帮子根本就不知道胶片摄影为何物的数码摄影急先锋瞎想出来的“大预言”,
邮票:纽约风景(柯特兹,摄于1965年) 安德烈·柯特兹(Andre kertesz,1894—1985)在邮票上的评论极为有限:“结合了个性化的朴素观察和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心,匈牙利裔的摄影家柯特兹以其在摄影方面的天分,在图片中表现出他对城市的微妙感觉;邮票上的画面利用形状样式和空间的纵深感,揭示了城市的混沌和复杂。” 其实这样的介绍远不能代表柯特兹,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柯特兹和美国的关系。匈牙
这幅照片是2000年10月3日早上7:30我在江西婺源江岭村拍摄。当我路过一间平房时,听到里面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在一间只有三十平米的教室里我看到挤满了年纪不等三十几个小学生正在读书。经过了解,原来这就是该校的全体学生,他们正在晨读。老师兼校长是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男子,姓张。在征得张老师的同意后,我开始了拍摄。但如何把此情此景表现出来呢?这时我留意到教室角落张老师似乎在和每个学生单独讲评习题,两张形
松下的LUMIX FZ系列又出了新型号,松下公司将其命名为LUMIX FZ2,这是松下小精灵FZ1的改进产品。如同小婴儿的成长,很显然,FZ2比FZ1成熟了许多。FZ1上的一些自动控制功能在FZ2上可以实现手动控制,比如配备了光圈优先和速度优先的曝光功能。 从外观上看,FZ2与FZ1没有太大的变化,粗看起来,二者无论是拍摄模式还是一些基本功能都是极其相似的。新相机同样拥有一个200万像素的影像传
在大家都在关注怎样利用手中的DV拍出更好作 品的时候,我在这样一个DV的专栏中大谈其他的存储介质好像不太合时宜,但新一轮存储介质之战确实已经在我们身边悄悄地打响了。 到摄像机的存储介质以及格式之争好像就要从模拟时代惨烈牺牲的VHS和8毫米之争说起,格式之争的结果虽然很难说谁胜谁负,但是从数字时代到来后各厂家都聚集在DV格式旗帜下的情况也能看出模拟时代的格式之争没有胜者。但是天下一统的好景不长,随
阅读本文,将能帮助初学摄影者: 1、了解多区域测光模式、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和点测光模式。 2、了解曝光锁定的使用方法。 3、利用“点测光”方式,得到精确的主体曝光。 上一期我们了解了“曝光”、“正确曝光”、“感光宽容度”的概念。要得到正确的曝光,必须通过评测来确定需要多少曝光量。本期让我们来了解如何测光,在不同情况下需要使用不同的测光方式,才能让我们得到正确的曝光。同时,掌握好测光,可以
编辑手记: 浙江省的丽水市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南方小城。这里不仅有青翠的竹林和清冽的山间小溪,更是有名的摄影之乡;从这里不仅走出了众多的著名摄影家,更有广泛的群众摄影基础,可以说摄影已经成为丽水市最普及的群众文化活动。2003年10月12日至15日,第十届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的评选就在这个美丽而热爱摄影的南方小城举行。 评委点评 简庆福:我觉得《饥饿的奥特》得金奖没有道理,当然这里有十一个
从水乡的古屋、石桥、小街中,我看到了她蕴涵的厚重历史文化的积淀,从远古流淌至今的小河流水声中,我听到了水乡文明似一曲古乐,起伏跌宕。 拍摄中我力求用简洁的画面语言来表现我对江南水乡的感受,使每一张底片定格一段“音符”,运用色彩、构图、从场景到局部,记录着江南水乡,诉说从古到今的故事。 2003年在北京《大众影廊》的展出作品中,几乎没有人物的画面,多以景物来表现水乡历史的积淀与人文和民俗的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