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萨尔瓦多特种部队

来源 :轻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KGJBNLRBKJGWIJ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萨尔瓦多内战期间(1980~1992年),为对付反政府武装法拉本·多马蒂民族解放阵线发动的游击战,萨尔瓦多政府先后组建并壮大了数支特种作战力量,如陆军的PRAL(远程侦察连)、GOE(特种部队群)、空降营、快反步兵营、猎人步兵营等,海军的突击中队和特种部队营,警察部门的GRP[警察快速反应群,该部队曾在我刊2011年第7(上)期“特种部队”栏目中介绍]等。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这些部队,了解他们的作为——
  
  陆军特种部队
  远程侦察连
  内战初期,反政府武装的游击队同时对几个城市发动攻击,甚至击溃了陆军精锐部队之一——驻扎于圣安娜的第二步兵旅。对陆军而言,他们在应对常规作战方面可谓训练有素,但面对这种典型的游击战却显得手足无措。陆军更多的是依靠大规模武力对叛军进行扑火式镇压,而非依靠准确情报有针对性地进行打击。因而内战初期最常见的情况是,当陆军向可疑地区派出大批部队时,游击队却突然出现在那些未被怀疑的地区,对孤立哨所或警戒部队发动突然袭击。于是,萨尔瓦多陆军最高司令部决定着手建立能准确提供游击战场情报的远程侦察单位,萨尔瓦多陆军远程侦察连应运而生。
  具体来说,萨尔瓦多陆军远程侦察连是受美国陆军越战期间的远程侦察巡逻队启发而创建的。创建后,曾邀请美国特种部队专业人士对其进行大纵深侦察技能培训。
  该侦察连最初驻扎于圣安德鲁斯兵营的骑兵团驻地。这是因为,当时的萨尔瓦多空军缺乏足够的人员运输直升机。而骑兵团是一支摩托化部队,有一个象征性的AML-H90装甲车中队和不少UR-416装甲人员输送车。军方上层的意图也就很明显了,没有飞机,暂时凑合一下,用卡车向“敌方”领地进行渗透!
  每个远程侦察巡逻队都划分成一系列5人侦察小组,队员们主要装备的武器包括MP5系列冲锋枪、M16A1步枪、M4卡宾枪、M21和M24狙击步枪以及M203榴弹发射器等。
  1982年11月,萨尔瓦多陆军将第一支远程侦察连部署至战场,该连由两个远程侦察巡逻队组成,共由6名军官和97名可进行空降的巡逻队员组成。
  1983年,远程侦察连在投入战场不久又迎来一次实战考验,任务倒是很简单:在大部队行动前先行对圣维森特地区进行肃清并稳定当地局势。巡逻队对战区目标进行了袭击。袭击的结果却出人意料:一方面,巡逻队的行动可以说非常成功,因为游击队营地被完全摧毁;但另一方面,游击队的主体却闻风后逃之夭夭。不过,这一教训却使陆军在后来又创建了一支更具攻击性的特种部队——“短斧”突击队。“短斧”突击队可以对叛军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且运用的正是远程侦察连总结的战术。
  总的说来,远程侦察连的作战运用是成功的,在随后的作战中也声名远扬。陆军之后也调配直升机来支援其行动。
  大概是在1983年末,萨尔瓦多陆军将远程侦察连和“短斧”突击队合编为特种部队群(GOE),且将驻地搬迁至伊洛潘戈航空基地。
  空降营
  萨尔瓦多陆军空降营基地大门的一块牌子上镌刻着这样一段话:“空降兵永不会死去,他们只是去天堂重新集结。”这段话充分表达了空降兵的豪迈与士气。
  空降营的组建要追溯至1963年7月1日,当时称为第一空降连,创建时员额为126人,美国帮助其训练军官和士官。到1965年,第一空降连扩编为162人,并更名为空降中队。1970年代初期,空降中队扩大为一个加强连规模,原来使用的M1卡宾枪和麦德森M50冲锋枪也更换为G3突击步枪和乌齐冲锋枪,另装备法式Mle.56头盔、美制M1967丛林作战服(萨尔瓦多陆军在M1967作战服的基础上,也生产了一批符合本国作战需要的迷彩作战服)。
  1980年1月19日,空降中队再次扩编并更名为空降营,而且编制中新增了两个空降中队,指挥官为少将军衔。之后随着内战的不断持续,到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该空降营所辖战斗单位增加到6个空降中队。
  令人惊奇的是,在长达12年的内战中,空降营没有一名士兵被俘。如今,空降营划归萨尔瓦多特种部队司令部直辖,士兵的主战装备也更换为M4 5.56mm卡宾枪,并配属6架T-67(C-47增强型)运输机和26架UH-1H直升机。
  快反步兵营
  越战期间,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绿色贝雷帽”根据丛林战的需要创建了营级规模的“移动攻击组”(MIKE)部队,成员接受空降训练,主要任务是通过空中快速部署,支援美军特种部队的大规模攻击。1981年,萨尔瓦多政府军队遭受游击队大规模攻击后,很快借鉴了美军特种部队这一概念,并在美军特种部队的帮助下组建了陆军“阿特拉卡特”快反步兵营(BIRI)。该单位组建不久,便参加了莫拉桑行动(1981年12月,反政府武装进攻莫拉桑省,萨尔瓦多政府派出政府军应对,此次行动便是“莫拉桑”行动)。
  “阿特拉卡特”快反步兵营由8个步兵连组成,8个连中有4个步兵连随时保持临战部署状态。
  猎人步兵营
  在美国帮助萨尔瓦多组建“阿特拉卡特”快反步兵营的同时,委内瑞拉也向萨尔瓦多派出了军事顾问,以委内瑞拉的猎人步兵营为范本,帮助萨尔瓦多训练14个猎人步兵营,主要任务是搜索、歼灭游击队。当发现游击队据点后,萨尔瓦多陆军首先派出“阿特拉卡特”快反步兵营进行攻击,随后派猎人步兵营进驻,并以营地为中心对零散游击队队员实施追猎行动。
  猎人步兵营虽然号称步兵营,实际上却只有加强连规模,编制员额250人,主要配发轻武器。
  不过,当猎人步兵营投入战斗时,反政府游击队已经能够发动营级规模的攻击行动,因此只有加强连规模的轻装猎人步兵营反倒由“猎人”变成了游击队的“猎物”。为此,萨尔瓦多最高司令部对猎人步兵营进行了重组,将其编为平叛步兵营(COIN)和反恐步兵营(BIAT),编制员额分别为350人和450人。不过这些部队一直未能达到“阿特拉卡特”快反步兵营那样的精锐作战能力,其机动作战能力也远远低于预期。
  其他特种作战单位
  除上述特种部队外,萨尔瓦多陆军各部队也配有特种作战单位,一般负责地区的安全警卫或特种作战任务,如军事分遣队负责保卫总统最高司令部和联合参谋部的国家卫队突击队、陆军骑兵团负责本团驻地和阿特拉卡特(Atlacatl)营驻地安全的侦察突击连。
  另外,第一军事分遣队(驻地查拉特南戈)下设被称作北方特种部队连的特战部队。第二军事分遣队则下辖一个特种作战排和一个侦察排。第三军事分遣队配属了一个排的蒙特罗萨突击队和一个特种作战排。第四军事分遣队则配属了一个连的蒙特罗萨突击队队员,该单位的许多军官和士官都在其他拉美国家的特种部队接受过训练,如哥伦比亚的兰瑟罗斯特种部队学校等。第五军事分遣队(驻地古斯卡特兰)则拥有一支小队规模的特种部队群和一个侦察排。
  陆军第一步兵旅(驻地圣萨尔瓦多)、第二步兵旅(驻地圣安娜)、第四步兵旅(驻地查拉特南戈)和第六步兵旅(驻地乌苏卢坦)均设有一支特种作战连和一个侦察排,主要执行驻地的反暴乱和情报收集任务。第三步兵旅(驻地圣米盖尔)下辖一支名为“忍者”的特种作战排,同时该旅还拥有一支名为蒙特罗萨突击队的特种作战部队,执行地方特种作战任务,其名称主要为是为了纪念死于内战的陆军战术专家多明戈·蒙特罗萨上校。第五步兵旅(驻地圣维森特)拥有一个安全反恐特种作战连(FOSAT)。
  
  海军特种部队
  萨尔瓦多内战初期,游击队常常在政府军力薄弱的沿海地区活动而未受到任何打击。因此,在1980年代初期,萨尔瓦多政府邀请美国海豹突击队和海军陆战队为其训练特种作战力量,接受训练的是萨尔瓦多海军第一步兵连。1981年10月,海军第一步兵连编制为40人,到1982年1月,该单位编制增加至120人。一年之后,该单位更名为海军突击队(连级规模),并建立了一所突击队学校。
  1984年6月,萨尔瓦多海军又组建了一支规模更大的特种部队营,由380名特种作战队员组成,该营下辖一支安全警戒队、一支炮艇巡逻队以及两支作为主要作战力量的连级规模的“食人鱼与梭鱼”突击队。
  1992年,根据萨尔瓦多《和平协议》,对兵力进行压缩重组。在这轮大裁军过程中,上述许多特种作战单位也随之解散,少数保留下来的则进行了一元化整编,统一由特种部队司令部管理。目前特种部队司令部下辖空降营、特种部队群(包括原陆军远程侦察连、“短斧”突击队及原海军突击队)、反恐突击队(CEAT)精英单位。
  如今,特种部队司令部在轻武器装备方面已经较为完备,但目前依然缺少装甲指挥车、防空和中远程反装甲武器等重型武器装备。
其他文献
说越南是个苗条的国家,真是最恰如其分的比喻。且不说这个国家风姿绰约的苗条女子,国家的整个版图看上去就是那么瘦瘦的一条。更有意思的是,行走在越南境内,无论哪里,每户人家的房屋也都非常苗条。原来越南政府为让土地分配公平,家家都能有临街门面,规定每户房屋不能超过5米宽,于是越南人住的房子就和他们的国土、女人一样“苗条”啦。  我们对于越南的印象似乎总是些与战争有关的记忆,事实上,越南的近现代史确实纠结于
简单回顾了550/590标准的起草和修订过程。通过和AHRI 550/590-2003标准作对比,详细介绍了AHRI 551/591-2011(SI)标准的修订内容,包括:性能标定对象范围与认证范围的扩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