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中创新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bi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写结合确实不是新鲜的话题,我们前人有很多的教学经验,有好多老师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创新的年代,每天都有大量的新名词、新理念浮现出来。问题是,我们在创新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一点,那就是传承。在我个人看来,有两点最值得我们去传承,一是诵读,二是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是经过几代人证明的、行之有效的、真正适合我们母语教学的方法,所以我们要很好地传承与发扬。我觉得孙艳的语文教学思想中,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品质,就是坚守,对我们民族优秀的教育思想的坚守。当然,孙艳的读写结合教育实践也一直在创新和突破,只是孙艳知道,她现在进行的教学思想的根在哪里,所以她还是坚持传统的说法——读写結合。
  在我看来,孙老师的读写结合有三点创新。第一,读不仅仅是读文本,她是在引导学生将读与写相结合。在传统的读写结合中,文本是学生读的唯一的对象,而孙老师在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研究过程中,积极地引导学生读自己。孙老师喜欢摄影,喜欢行走。她经常把她的故事和作品引入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递她的写作感悟,对学生有着既潜移默化,又立竿见影的影响。第二,孙老师不仅是引导学生读文本、读自己,更是引导学生读生活、读社会。她领着学生去观察校园里景色的变化,让学生去观察、思考、书写与积累;她带学生去听声音,进而扩展到听歌、听昆曲、听文化,她让学生认识美,思考美,培养敏锐的感知力,让他们对生活有所悟、有所思、有所感。从这个方面讲,孙老师培养的是会写作的人,而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第三,她的写不是单一的,她更多的是集体化、立体化的写。传统的读写结合往往是选一篇文章,找一个点,学着写一个片段,而孙老师的读写结合更多的是立足于一个整体、一类文体或者是一篇文章,她培养的是学生的整体发展,所以她的读写结合课堂更有效、更实在、效率更高。如果说,传统的读写结合比的是“碎片写作”的话,我觉得孙老师的课堂教给学生的是怎样把这些碎片构成一个整体,所以她的读写结合的课堂和思想是厚重的。用一句话来总结这一思想就是:实现了“读文本、读教师自己、读社会生活三位一体”的读与“有梯度、立体化”的写的有机融合。我觉得这既是孙艳读写课堂的一种表现,也是她读写结合教学思想的一个核心,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价值所在。
  (作者为《语文教学通讯》杂志主编)
其他文献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北京十一中学校长李希贵说:“最好的教育应该是着眼于孩子一生发展的教育,应该是关注孩子心灵的教育,应当是使师生感受到自由、幸福和快乐的教育。”同时,教育应该是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别人。教育的本质应当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  每一所学校都是有生命的、有温度的,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精气神”。让师生以最好的姿态快乐绽放
期刊
“三自”即自然、自主、自在。“三自”课堂就是自然课堂、自主课堂、自在课堂。我们倡导的自然课堂就是让学生自然进入课堂学习,自然生成学习兴趣,形成以人为本的生活课堂;自主课堂就是让学生自主占领课堂、主宰课堂;自在课堂就是让学生在自在、愉悦的心情中分享收获,享受学习。  “三自”课堂在具体操作时,从教师角度可以利用问题串导学,即利用预习导案、课堂学案和拓展训练案设计好问题串,引导学生顺其自然、逐层深入地
期刊
有幸现场观摩了沈学峰老师的“三国鼎立”一课,我的头脑起了风暴:“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教师有什么样的素质,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历史课堂应是一个思想场域,包括理解力、解释力、论证力、思辨力,以力传力。沈学峰老师告诉我们同仁,基于史实的初中历史教学理应关注实证意识和史思传导。  一、史实以多变化的手段呈现合情合理  按照常理,讲述战争,很多教师简单地处理为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地点、交战双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笔者结合江苏省特级教师浦叙德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数学教材“点全·线联·面融式”课时解读的实践研究——以“苏科版(国标)教材为例”,摭谈“4.1从问题到方程”课时解读与设计。  一、从课
期刊
能被选入教材的文章多是一些经典之作,但是精妙之处在哪,有时又难以直接言表,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方便快捷的方法来品味文章妙处,而“删除更换法”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所谓“删除更换法”,就是将文章中的段落、句子、词语删除或者更换为另外一种形式或内容,通过比较二者的不同,让人有所触动,重新审视文本,真切体会原文的妙处,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  一、“删除更换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期刊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整首词;品鉴词句,学会分析词的意象;体会词人复杂的情感,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整首诗,体会词人的情感。  难点:品鉴词句,学会分析词的意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古人说:“诗以言志,词以传情。”词人常常将情感融入字里行间,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李煜的《相见欢》,感受他不一样的情怀。  二、知人论世,
期刊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生培养目标主要通过课程来实现,对课程的追求是一个学校核心价值的体现。我校在“人文情怀、智慧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为实现“品行雅正、情智和谐、责任担当”的育人目标,致力于构建既适合学生发展,又具有显著特色的“雅慧课程”体系。  “雅慧课程”以探索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中心,以深度落实课改精神为基石,以推动学校主动发展为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差异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创
期刊
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空气看不见摸不着,虽然我们生活在大气中,但气体压强的存在容易被学生忽视,且较为抽象,因此本节课可指导学生利用身边随手易得的物品开展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让他们在轻松、自主的氛围中,享受创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领略大气压的神奇。  一、教具准备  教师演示用品:矿泉水瓶、易拉罐、酒精灯、火柴、试管夹、橡皮泥、锥形瓶、鸡蛋、马德堡半球。学生实验用品:玻璃
期刊
在江苏省常州市张五芳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的半年中,我充分地意识到,写作文是通过观察、感知、体会、思考、领悟等有效手段,对课堂、生活、社会,乃至世界、自我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了解和认识,其实就是学生逐步完成一系列体验的过程。体验是写作的基础,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真情体验,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表述内心发展的需求,表述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那么,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该如何实施体验式的教与学,让学生
期刊
摘 要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教师可充分利用反例教学,引导学生从反例求解,帮助学生加深对數学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反例 逻辑思维  数学问题中的反例,通常指一些虽然符合原命题条件,但不符合原命题结论的命题。反例与证明推动了数学学科的发展,反例具有的简洁直观、说服力强等特点,决定了其在数学教学中无法替代的作用。在数学课堂上,恰当运用反例,可引导学生从反面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