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弥补传统教学的课堂教学时限和弊端,提高教学效率,提出在高职院校展开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引入微课进行导学和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内外发挥着指导和引导的作用;分析微课在实现高职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示教师在运用微课辅助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鼓励高职教师完善微课的设计和制作,提高微课质量,使之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关键词:微课;混合式教学;导学;自主学习
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行业,高职教育也毫不例外地进入信息化时代,传统课堂教学正逐步被混合式学习模式取代,利用电脑、平板、手机等,学生可以随时随处进行学习,不同水平、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够找到与自己能力匹配的教学资源。智能手机也能够使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刷微博、聊微信、加入微课学习。高职教学也进入了新时代—微教学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混合化,教师可以综合微时代带给教育的优越性,完善高职教育,利用微课教学时间短,学生注意力容易集中的优点,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通过微课引导学生完成某些小的知识点的学习和巩固,补充课堂教学,弥补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缺点,把传统教学优势与微课教学优势整合,发挥教师启发和引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打造适合高职学生的混合式学习方式,这也迎合了微时代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1.微课
微课到底是什么?魏民教授定义微课是以教学点为单位,教学时长较短,可以组成微课程的课。焦建利教授界定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在线教学视频。胡铁生认为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随着微课在我国的发展,专家、学者对微课的定义也在不断更新。微课一般时长不超过10分钟,资源内容包括教学视频,及与之相关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等主题式资源1。
1.1微课在我国的发展
微课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发展迅速,已经不是简单的视频流媒体,而是有主题、有针对性并结合翻转课堂、慕课概念的教学形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微课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教师的微课设计也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后开展2,这也是微课能够在实践中被认可和广泛应用的原因。
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常见的微课有普通微课、视频微课、数字微课(数字视频微课和数字互动微课)。不同形式的微课为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地学习提供了便利。传统课堂40或45,无论课程和年级,单一的资源建设方式使学生更青睐于“短小的”课程资源。尽管由于教师的设计和制作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对微课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仍缺乏创新,甚至有些微课还没能精心设计,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各级院校教师的研究和制作热情持续升高,加之微课开发软件的日趋成熟,微课的发展必将迎来喜人景象。
1.2微课设计原则
微课的设计要注重挖掘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也可以针对教学目标中的某个知识点、教学重点或难点中的一部分、考点或增长点进行设计。题目的选择尽量小,小到一个知识点,一个例题、错题、难题或拓展题。制作的手段要新颖,设计、制作和讲解要精良。此外,如果在讲解过程中插入视频,那么视频分辨率不能太低,以免影响微课的质量。制作过程中要注意视频的尺寸,不要有“漏光”、黑边或噪音。微课一定要有问题的引入-问题的讲解-问题的测试。微课的导入应尽可能快,语言简洁、精练、思路清晰、语速适中。
2.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微课教学设计与研究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基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基础,是指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环境的混合、学习方式的混合,也是学习风格的混合3。在传统黑板、粉笔式的教学中,有的老师融入幻灯片作为辅助教学,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也基于了两种不同媒介作为传播方式,是一种混合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革新赋予了混合式学习模式全新的概念,何克抗教授提出混合式学习是融合了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化学习优势的教学模式4;李克东、赵建华认为混合式学习是教师与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混合、不同学习环境及教学媒体的混合、课堂这个实体教室与网络虚拟教室的混合等5。结合专家观点,这里主要探讨网络环境下的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混合,利用微课的优势整合高职教学模式,完善高职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2.1微课导学模式构建
微课导学就是利用微课指导学生课前预学。将预习的微课内容推送给学生,教师指导学生预习,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反馈在平台上或者群里。教师通过学生预习反馈,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顺学而教,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微课导学模式的构建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导学中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课中教学内容也是围绕课前遇到的问题展开,并且能够把对知识的探究引向纵深,这种先学后教的导学模式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更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为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奠定基础。这种以“导”为主线的教学行为要求教师有效预设学习环节,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并有效“导”问,发挥教师引导和指导作用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够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完成对资源的再生性重构6。课前的导学模式是混合了课前知識学习和课中知识内化的学习方式,线上与线下的微翻转教学方式对教师也是一种挑战。教师必须深入备课,精心设计,发掘、组织教学资源。建立一个学习和探讨知识的平台、QQ群、微信群或者专门的APP,教师根据对新知的预设发布导学微课、学习要求和目标,提供学习指导,制作“导学反馈单”;学生自学或讨论式学习微课内容,此后预习教材教学内容,再在“导学反馈单”上填写学到的知识和遇到的问题,提供学习反馈。教师也可以在导学后,对学生进行“微测试”,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2.2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根据课前的导学中出现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组内进行深入探究。教师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对教学重、难点再次加以强化,可以设计一些组间的竞赛、游戏等活动加强互动的同时,也对知识点加以巩固。课堂教学的另一重要环节是成果展示。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肯定学生的导学成果和课堂探究成果。可以让学生进行口头汇报、小组活动汇报或提交成果作品。成果展示环节通过知识的内化和总结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教学内容实现迁移和重组,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同时通过成果的展示肯定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学生的学习动力更加被激发。
2.3课后自主学习模式构建
优良的微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发布的微课资源复习教学重点,教师也可以将教学难点或复杂的部分分解发布给学生,使难题部分变成一个或几个问题,使问题简单化,这样易于学生掌握,方便自主学习开展。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可以随时暂停、播放,反复收看。利用微课的自主学习能够降低心里压力,有利于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针对学生基础水平不同发布不同的学习内容,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细致处理的细节,无法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弊端,延展了课堂教学。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使自主学习变得有成就感。
教师在设计微课内容时,要突出学习主题,明确学习目标;内容简洁精炼,适合学生在电脑或手机等移动学习,用较短的时间就能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内容设计使不同基础的学生从中受益,开阔视野,有利于构建探究学习7。因此教师应在充分收集学生的建议,汇总学习反馈后,完善微课设计,使学习有针对性有效率。自主学习结束,教师搜集学生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做出评价,保证微课学习能够真正达到目的,不是流于形式。
2.4提高微课制作质量、完善微课资源平台
微课在“短小精悍”的外表下,还要有上乘的质量。一些教师制作的微课类似于微小的视频或讲座,这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教师要注重微课制作技术、视频拍摄效果,设计要精美,可以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尽量不要使用大段的文字,以免学生失去兴趣。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选用合适的策略,目标清晰,选题得当8。教师熟练掌握微课的制作与运用,提高搜集、整合信息资源及技术的能力。学校也应给教师提供更多培训和学习的机会,组建微课制作团队,鼓励团队合作,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全力保障微课制作效果。
此外,微课资源平台是实现学生微课学习的保障,完善的微课资源平台可以使学生在导学时收看,也方便课后复习,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知识点再次学习巩固,或快速浏览或慢慢消化,学生也会在微课视频中发现前后知识的联系,深化知识掌握程度。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和学生即时交流互动,给出学习指导,搭建讨论和学习反馈区域,同伴间、师生间相互探讨、留言。同时也能够通过平台了解学生对微课的评价及学习需求。通过共享微课资源平台也能够实现与更多院校教师的交流合作,吸取经验,完善微课资源建设。
结语
混合式教学模式弥补了教学中的诸多不足,特别是微课的出现为学生提供高效的导学和自主学习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实际教学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不断反思和探索,如何能够更好地实现微课教学、完善微课设计制作、创建优质微课资源平台,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等问题仍需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我们也会在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创新方法和理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晓芳. 基于微课的高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教学研究.2014(11):14-16.
[2]李振平. 微课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市场.2015(6):183-190.
[3]马武林张晓鹏.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2011(3):50-57.
[4]杨姗姗.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微课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M].2016(5):6.
[5]李克東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6]冯志长. 微课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 2016(6):143.
[7]黄琦冰.基于微课导学案模式教学的“微”型翻转探析—以高中《经济生活》“加强宏观调控”为例[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8):75-77.
[8]张晓慧.优质微课制作探讨[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9)118-121.
作者简介:周丹(1981-),女,辽宁沈阳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讲师。辽宁金融职业学院,素质教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微课;混合式教学;导学;自主学习
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行业,高职教育也毫不例外地进入信息化时代,传统课堂教学正逐步被混合式学习模式取代,利用电脑、平板、手机等,学生可以随时随处进行学习,不同水平、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够找到与自己能力匹配的教学资源。智能手机也能够使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刷微博、聊微信、加入微课学习。高职教学也进入了新时代—微教学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混合化,教师可以综合微时代带给教育的优越性,完善高职教育,利用微课教学时间短,学生注意力容易集中的优点,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通过微课引导学生完成某些小的知识点的学习和巩固,补充课堂教学,弥补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缺点,把传统教学优势与微课教学优势整合,发挥教师启发和引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打造适合高职学生的混合式学习方式,这也迎合了微时代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1.微课
微课到底是什么?魏民教授定义微课是以教学点为单位,教学时长较短,可以组成微课程的课。焦建利教授界定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在线教学视频。胡铁生认为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随着微课在我国的发展,专家、学者对微课的定义也在不断更新。微课一般时长不超过10分钟,资源内容包括教学视频,及与之相关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等主题式资源1。
1.1微课在我国的发展
微课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发展迅速,已经不是简单的视频流媒体,而是有主题、有针对性并结合翻转课堂、慕课概念的教学形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微课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教师的微课设计也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后开展2,这也是微课能够在实践中被认可和广泛应用的原因。
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常见的微课有普通微课、视频微课、数字微课(数字视频微课和数字互动微课)。不同形式的微课为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地学习提供了便利。传统课堂40或45,无论课程和年级,单一的资源建设方式使学生更青睐于“短小的”课程资源。尽管由于教师的设计和制作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对微课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仍缺乏创新,甚至有些微课还没能精心设计,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各级院校教师的研究和制作热情持续升高,加之微课开发软件的日趋成熟,微课的发展必将迎来喜人景象。
1.2微课设计原则
微课的设计要注重挖掘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也可以针对教学目标中的某个知识点、教学重点或难点中的一部分、考点或增长点进行设计。题目的选择尽量小,小到一个知识点,一个例题、错题、难题或拓展题。制作的手段要新颖,设计、制作和讲解要精良。此外,如果在讲解过程中插入视频,那么视频分辨率不能太低,以免影响微课的质量。制作过程中要注意视频的尺寸,不要有“漏光”、黑边或噪音。微课一定要有问题的引入-问题的讲解-问题的测试。微课的导入应尽可能快,语言简洁、精练、思路清晰、语速适中。
2.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微课教学设计与研究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基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基础,是指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环境的混合、学习方式的混合,也是学习风格的混合3。在传统黑板、粉笔式的教学中,有的老师融入幻灯片作为辅助教学,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也基于了两种不同媒介作为传播方式,是一种混合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革新赋予了混合式学习模式全新的概念,何克抗教授提出混合式学习是融合了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化学习优势的教学模式4;李克东、赵建华认为混合式学习是教师与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混合、不同学习环境及教学媒体的混合、课堂这个实体教室与网络虚拟教室的混合等5。结合专家观点,这里主要探讨网络环境下的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混合,利用微课的优势整合高职教学模式,完善高职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2.1微课导学模式构建
微课导学就是利用微课指导学生课前预学。将预习的微课内容推送给学生,教师指导学生预习,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反馈在平台上或者群里。教师通过学生预习反馈,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顺学而教,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微课导学模式的构建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导学中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课中教学内容也是围绕课前遇到的问题展开,并且能够把对知识的探究引向纵深,这种先学后教的导学模式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更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为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奠定基础。这种以“导”为主线的教学行为要求教师有效预设学习环节,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并有效“导”问,发挥教师引导和指导作用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够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完成对资源的再生性重构6。课前的导学模式是混合了课前知識学习和课中知识内化的学习方式,线上与线下的微翻转教学方式对教师也是一种挑战。教师必须深入备课,精心设计,发掘、组织教学资源。建立一个学习和探讨知识的平台、QQ群、微信群或者专门的APP,教师根据对新知的预设发布导学微课、学习要求和目标,提供学习指导,制作“导学反馈单”;学生自学或讨论式学习微课内容,此后预习教材教学内容,再在“导学反馈单”上填写学到的知识和遇到的问题,提供学习反馈。教师也可以在导学后,对学生进行“微测试”,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2.2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根据课前的导学中出现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组内进行深入探究。教师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对教学重、难点再次加以强化,可以设计一些组间的竞赛、游戏等活动加强互动的同时,也对知识点加以巩固。课堂教学的另一重要环节是成果展示。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肯定学生的导学成果和课堂探究成果。可以让学生进行口头汇报、小组活动汇报或提交成果作品。成果展示环节通过知识的内化和总结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教学内容实现迁移和重组,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同时通过成果的展示肯定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学生的学习动力更加被激发。
2.3课后自主学习模式构建
优良的微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发布的微课资源复习教学重点,教师也可以将教学难点或复杂的部分分解发布给学生,使难题部分变成一个或几个问题,使问题简单化,这样易于学生掌握,方便自主学习开展。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可以随时暂停、播放,反复收看。利用微课的自主学习能够降低心里压力,有利于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针对学生基础水平不同发布不同的学习内容,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细致处理的细节,无法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弊端,延展了课堂教学。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使自主学习变得有成就感。
教师在设计微课内容时,要突出学习主题,明确学习目标;内容简洁精炼,适合学生在电脑或手机等移动学习,用较短的时间就能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内容设计使不同基础的学生从中受益,开阔视野,有利于构建探究学习7。因此教师应在充分收集学生的建议,汇总学习反馈后,完善微课设计,使学习有针对性有效率。自主学习结束,教师搜集学生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做出评价,保证微课学习能够真正达到目的,不是流于形式。
2.4提高微课制作质量、完善微课资源平台
微课在“短小精悍”的外表下,还要有上乘的质量。一些教师制作的微课类似于微小的视频或讲座,这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教师要注重微课制作技术、视频拍摄效果,设计要精美,可以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尽量不要使用大段的文字,以免学生失去兴趣。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选用合适的策略,目标清晰,选题得当8。教师熟练掌握微课的制作与运用,提高搜集、整合信息资源及技术的能力。学校也应给教师提供更多培训和学习的机会,组建微课制作团队,鼓励团队合作,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全力保障微课制作效果。
此外,微课资源平台是实现学生微课学习的保障,完善的微课资源平台可以使学生在导学时收看,也方便课后复习,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知识点再次学习巩固,或快速浏览或慢慢消化,学生也会在微课视频中发现前后知识的联系,深化知识掌握程度。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和学生即时交流互动,给出学习指导,搭建讨论和学习反馈区域,同伴间、师生间相互探讨、留言。同时也能够通过平台了解学生对微课的评价及学习需求。通过共享微课资源平台也能够实现与更多院校教师的交流合作,吸取经验,完善微课资源建设。
结语
混合式教学模式弥补了教学中的诸多不足,特别是微课的出现为学生提供高效的导学和自主学习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实际教学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不断反思和探索,如何能够更好地实现微课教学、完善微课设计制作、创建优质微课资源平台,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等问题仍需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我们也会在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创新方法和理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晓芳. 基于微课的高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教学研究.2014(11):14-16.
[2]李振平. 微课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市场.2015(6):183-190.
[3]马武林张晓鹏.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2011(3):50-57.
[4]杨姗姗.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微课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M].2016(5):6.
[5]李克東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6]冯志长. 微课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 2016(6):143.
[7]黄琦冰.基于微课导学案模式教学的“微”型翻转探析—以高中《经济生活》“加强宏观调控”为例[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8):75-77.
[8]张晓慧.优质微课制作探讨[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9)118-121.
作者简介:周丹(1981-),女,辽宁沈阳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讲师。辽宁金融职业学院,素质教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