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之地

来源 :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8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书房,刘同便找回了一种安全感。随手可得的阅读,让他觉得踏实,感受到自己每一分每一秒的成长。而书房里的写作,则是一种释放,一种倾诉。
  刘同 光线传媒资讯事业部副总裁、作家、主持人,曾担任《娱乐现场》、《最佳现场》、《娱乐任我行》等多档内地王牌娱乐节目总监。出版作品包括《这么说你就被灭了》、《职场急诊室—谁没一点病》、《谁的青春不迷茫》等书。
  刘同住在北京东四环外,一个叫沿海赛洛城的小区。从这里往北是一条连接北京站的繁忙铁路,再往北是通惠河,明清数百年间都靠它运送粮食,供应北京的人口。天知道这个小区的名字里为什么会有“沿海”二字—这里离海有两百多公里,在春天里被灰霾和沙尘轮流笼罩。
  刘同的书房就在这里。他特意掏空了一面墙,打成书架。一张宽大的沙发横在书架前,躺在上面也能伸手够到书。这是一个没有压迫感的书房,就连图书也没有按内容分门别类。他分类的办法甚至有点孩子气—按照不同的颜色。这让他的书架看上去像是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笔下的彩色格子。
  刘同理想的书房则是这样的:“四面墙都是书,书架是不能移动的,嵌到墙里。书堆到天花板,要踩着楼梯上去。我洗完澡,放一些老歌,开黄色的灯,靠着沙发,就可以看书。”
  “职场达人”听着像混混
  刘同的身份已经太多了。光线传媒资讯事业部副总裁、青年作家、主持人,其中最为人熟悉的还是“职场达人”。刘同不喜欢这个称呼,尽管大多数认识他的人都是通过一档红极一时的职场节目。“这种形容让我很迷惑。”刘同说,“你说一个人是钢琴达人,他会弹钢琴。英语达人,他英文说得很好……但我的头衔是职场达人,所以我的专职是混职场吗?这听起来让我觉得自己像个混混。”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刘同过去的十年像是一个传奇。他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做过编导,做过北漂,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部门副总裁,而且名声鹊起。
  10年前,他带着第一本小说坐火车送到出版社,只换来了一句“放那儿吧”;他刚刚离开湖南,到北京奋斗的时候,住在最便宜的出租屋里,钱包里空空荡荡,书稿发表无望,他的头发和眉毛都一撮一撮往下掉;后来,他到传媒公司做娱乐节目,第一天被老板当面斥责是“骗公司的钱”……现在,这一切都过去了。他的书登上了畅销排行榜,他的粉丝有几百万,人们提到他,都说是青年偶像、年少有为。
  今天的刘同永远穿着衬衫,整齐干净,仿佛随时做好被某个杂志拉去拍时尚大片的准备。但他也不忌讳在自己的微博上晒一晒当年蓬头垢面的乡下模样。用他自己的话说,“没有那么低贱的过去,就没有今天的我。”对那些二十出头,对未来无比焦虑的年轻人来说,实在太需要这样一个范例来给自己打气了。
  跟着老农游村庄
  其实刘同以前叫刘童,在湖南郴州长大,完全是个文学少年。有好几年时间,他觉得自己可以靠写字生活,并成为一个大人物。2004年,他出了第一本小说,讲校园里少年的故事,销量即便说不上惨淡,也算不得好。后来好几年,他都在写高中生或者稍大一点的孩子的故事。而他的形象,也被出版商包装成一个干净忧郁的“行吟少年”。
  刘同说,那时候的书好多都扔了,但是总有几本,即使自己四处颠沛,也一直带在身边。一本是自己的第一部小说,一本是周国平的书,还有一本是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他真心喜欢那本讲村庄的书,“像一个老农背着手,慢悠悠领着人在村子里转,一边转一边讲村子里的四时风物、百草五谷、猪马牛羊,讲一条狗能活到老真是件不容易的事,讲他耐心地守候过一只小虫子的临终时光……”一切又孤独又安静。这让刘同感到安心。心情不好的时候,他就打开这本书看,让自己慢慢平静下来。
  这两年,因为“职场达人”的走红,他忽然又写了几本“职场指南”类的书,名字都起得咄咄逼人,比如《这么说你就被灭了》,或者《职场急诊室—谁没一点病》。刘同两手一摊,很老实地说:“其实我只懂传媒,只懂电视……非要说职场,也只是这一类的职场。我并不是什么都懂的人。”
  不管怎样,身处职场让他无法有充裕的时间来读书,所以阅读在很多时候就成了枕边和厕中的事。他最近放在厕所的书是高晓松的《晓说》,虽然这本脱口秀整理而来的书中错误百出,但那种撒开了聊天的味道却完全符合他对厕所书的标准:随便翻哪一页都会好看。“我觉得一本书能被放在厕所,特别了不起。”他说。
  沙发上扔着小说,这是有漫长故事的,要沉下心看。床头书是龙应台的《目送》、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还有刘瑜的《民主的细节》。在刘同看来,这种“看了产生很多感受,让人在睡觉前思考的书”最适合在入睡前阅读。
  书房是用来写作的
  更多的时候,刘同在书房里写作。今年,刘同的新书《谁的青春不迷茫》,就是在书房里完成的。
  其实说不上新书,而是他过去十年的日记,整理出来150万字。他庆幸自己有记日记的习惯。“我做了几千期日播节目,基本上做完都不会再回头看了。我为什么写东西?每年写一本书,那本书就代表了我那一年的成长。写作让我那一年过得有价值。”他说,“如果没有写作,回忆起那一年,就会觉得自己过得特别无聊。翻我的日记,会觉得幸亏自己有写日记的习惯,不然我什么都不记得。”
  所以,对刘同来说,跟写作比起来,读书反倒要退居其次—虽然他希望有一个大书房,四壁都是高到天花板的书架,要搭着梯子爬上去。
  对刘同而言,书房是一个有安全感的地方。“有时候,我感到特别没有安全感,因为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写出什么,说出什么。我觉得我没有学习。”但是在书房中,刘同发现周围都是精华,“你随便翻来都是营养,都可以成长。每天变得跟前一天不一样。”
  他需要倾诉,需要说话,需要一刻不停地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哪怕被人说“那只是一些廉价的感悟”。他觉得,那是过去生活的一部分,只有记录下来才能保存,才能日后翻阅,让自己踏实。   [对话刘同]
  用箱子封存日记,等待后来人发现
  记者:你怎么给书架上的书分类?
  刘同:我不会做书目,我会用颜色区分,把同样颜色的书放在一起。《眨眼之间》是黄色的,阿瑟·黑利的《航空港》、《晚间新闻》是黑白的。用颜色划分书,书房看上去色彩斑斓,我的心情也会很好。我觉得书不仅让你学到很多知识,也能从环境上安抚心灵。
  记者:会借书给别人吗?
  刘同:以前我的书是不外借的。但是朋友们老爱和我借,我就让他们写欠条,写了之后,我又忘了欠条放哪儿了……书也收不回来。后来我就想,要是碰见你喜欢的书,拿去读也挺好的。反正我喜欢的书哪里都买得到。后来,我看到特别好的书,就一下买好多拿来送朋友。我的书房里没有不能给人拿走的书。
  记者:现在读书的口味有什么变化吗?
  刘同:二十多岁的时候,我喜欢读小说。现在自己没有那么多时间,加上确实没有那么多好的长篇小说。于是我就读短篇,选择特别快速的阅读。有一段时间,我特别爱看曾国藩的《冰鉴》,还有胡雪岩的书。我揣摩他们的心态,在书里边找印证。看到胡雪岩走投无路时问别人借钱,会联想到要是我会怎么办,分析自己会怎样做选择。讲白了,就想把自己的局给破了—怎么破自己的局,怎么变得更强大,怎么让自己在不同的人生节点变得不一样。所以想借先贤的方式进行思考。这是一种心态的暗示。既然他能做那么好,我也能。每个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迷恋那些风云人物的故事,汲取精神力量。
  记者:书房对你来说,除了阅读,还有什么意义?
  刘同:最主要的就是写作。我一天要写一两千字,第二天状态就特别好。所有让我心里难受,又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我就写出来,把它理顺,用文字“通便排毒”。不记下来,什么都没有。电视太浮躁了,需要安静的写作和阅读来平衡。当我沉浸在写作中,我觉得那个人不是我自己,我抽身出来,觉得特别爽。过一段时间,看到杂志上的文章,会觉得,诶,写得这么好,谁写的?最后一看,是我自己写的。比起达人、专家的封号,我更喜欢写东西,不会让我有负担。
  记者:如果选一本荒岛图书,你会选什么?
  刘同:(想了很久)漫画。我每周五六天是一个人呆着,不然十年也不可能写那么多。我日记写了两百万字。我有四五个专栏。我总是在写东西。我是个特别安静的人,我根本不需要特别沉重的书来打发、了结内心的孤独。
  记者:所以你可能更需要写而不是阅读?
  刘同:对,可能我需要一支笔,一本空白的日记本。我需要写下来,我不要阅读,我要释放。要用一个箱子把日记保存起来,等后来的人发现它。我看一个电影,在一个死过很多人的集中营里,有个犯人每天写日记,用塑料袋裹起来,偷偷藏在水箱底下。后来过了十几年,一个女犯人进来,发现了他的日记,于是开始阅读。那个犯人的日记支持她度过了煎熬的时间。这让我非常有共鸣感,特别触动。
其他文献
收藏自己所喜爱的,一直是卢慧的收藏信条,因此她从未出售过任何藏品。她说自己溯源,寻找的是流传有序的感觉。  祖籍宁波的卢慧,已定居上海多年。尽管年纪尚轻,却已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拍场”老手了。每年的两季大拍,总能在各大拍场见到卢慧的身影,从香港到北京再到上海,辗转于两岸三地之间,从苏富比、佳士得到嘉德、保利、诚轩、匡时,再到朵云轩、西泠、天衡等等,不论艺术品市场是处在平淡期,火爆期,还是目前的调整期
期刊
『心如大海,可以平静深邃,亦可以汹涌澎湃』。汪潮涌理想的状态,是倡导汲取中西文化养分的品质生活,同时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企业家』。  2013年中国绿公司年会在昆明召开,汪潮涌出现在焦点论坛“资本全球化”现场。  台下,汪潮涌走入记者的镜头,恭敬有礼,但略显疲态:“连夜坐飞机从美国赶来,正在倒时差”。此时此刻,包裹在一袭黑衣里的他说话轻声细语,身材还有那么一点儿“单薄”,你很难在第一时刻,将他和他
期刊
如果说,《迁徙的鸟》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那么,这些或追逐、或等待的观鸟迷则是一群守候承诺、见证承诺的『鸟痴』。      一对英国夫妇。一天他们卖掉了房产,放下手中一切,开始满世界“追鸟”。在一年时间里,他们找到了4265种,并且,打破了之前一位美国人创下的3662种的吉尼斯纪录。俩中国小伙子。一个趴墙上弄断了手指,医生告知可能一辈子都无法伸直。可是,他却不后悔,因为他终于更近距离看到了一只自己
期刊
玉墨的光辉    现在社会不公平感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个方面集中在权力和非权力的不公对待,有权人房子很多,什么好处都有,没权的人什么都没有,任人宰割。另一方面集中在有钱人和没钱人之间的差异矛盾,其实多数情况下不是仇富,而是钱权勾结这件事,大家不同意。比如我就支个锅炸油饼,老百姓不仇富,但是我说这个油锅,别人都不能弄,我爹是城管,只有我能弄,那老百姓就有意见了。所以本质上是仇权力的集中和使用不当。所
期刊
苏屋村是香港这座灯红酒绿的城市的最基层,那里集中着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但是,这里却是一个世界级环保工程师心中的绿色灵感,从社会基层到全球著名工程顾问公司董事,邱万鸿一直都在找寻童年记忆中那缕自然的风。  九龙塘又一城是香港的一个繁华商业中心,聚集着众多世界各地的奢侈品店,每天都是人潮涌动。然而就是在这闹世之上的五楼坐落着全球知名的工程咨询公司奥雅纳。  奥雅纳的名字就如楼下的卡地亚、香奈儿一样成了一
期刊
『我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学生,也是喜剧的学生。生活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笑话。面对生活的这个大笑话,最好的方法是幽默。有什么笑话,能够比一个草根的梦想成为现实,更让人开怀大笑呢?幽默,是我的存在感。』  黄西终于go home(回家)了。  在美国,他第一个一炮而红的单口相声中,黄西调侃自己初到美国时的窘迫有这样一个段子,他买了部贴有英文字条的二手车,开了一年后,才发现上面写的是:“如果你不会说英语,滚
期刊
《青蛇》这部戏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大概二十年前,香港导演徐克就曾将这个故事搬上电影银幕。而这次的话剧版则由中国国家话剧院的知名女导演田沁鑫执导,主演队伍集结了秦海璐、袁泉、辛柏青等国话最知名的演员。  从演员的肢体表现和舞美呈现上来看,《青蛇》非常出彩。许多段落若去掉台词,舞台上所展现的便是一出精致唯美、经得起推敲的现代舞剧。虽然名为《青蛇》,但这部戏的重头戏并不仅仅落在青蛇身上,而是着重描写
期刊
“我只是你生命中一个很渺小的过客,而你却是我生命中最可爱,也永远不会忘记的小精灵。”这是“爱佑·一汽-大众奥迪上海宝贝之家”(简称“爱佑-奥迪上海宝贝之家”)志愿者孟冬青网络日志中的一句话。从事IT服务业的孟冬青担任“爱佑-奥迪上海宝贝之家”志愿者已有一年半时间,但她与儿童公益事业结缘却已有十多年光景。  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  “爱佑·一汽-大众奥迪上海宝贝之家”位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大院内,一
期刊
读书在中国是个功利的符号。而聪明的书商们,则顺水推舟地搅动着功利的出版市场。他们在资本壮胆下,蚕食着可争夺的任何一种攻城略地的资源。我们描述中国图书“战场”变动最为巨大的“前线”,他们的“战况”基本决定着目前中国图书市场的名利图谱。这是一个永恒的战场。墨,破纸而出;攻,刻不容缓。    决战畅销榜  书,这号称改造灵魂的工具,居然成为划破信息爆炸时代的利器,成了最后获利者的奖品。硝烟背后,有人在厮
期刊
1940年出生的荒木经惟,无疑是目前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日本摄影家。留着一对鬓角,个子不高,爱笑。他的作品往往被贴上“情色”的标签,名噪一时。但此次来到中国参展的作品,却并不是荒木知名的“情色摄影”,而是侧重呈现他的另外一面:他与爱人阳子的情感,以及对她的怀念(阳子在1990年去世)。展览分为四个系列:《感伤之旅》、《冬之旅》、《春之旅》、《堕乐园》,共136张作品,涵盖了荒木经惟41年来的创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