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应试教育下,不少教师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生物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被动地学习生物知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填鸭式”的教学无法帮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和思考获得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度不高,容易忘记。因此,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是目前高中生物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 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高中生物与其他学科相比,教学和学习上更注重细节。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是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果的关键。那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呢?首先,教师对学生的规范很重要。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制止学生的打闹行为,并对上课睡觉、讲话的学生加以提醒。其次,教师的自我规范同样重要。教师在课堂中不应该做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如随意接电话等,应以自身的行为给学生做榜样。此外,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还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醒和督促,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如错别字也是生物考试中的扣分项目,像“囊”和“睾”等字,很多学生由于对细节关注不足,导致在生物考试中丢分。因此,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需要学生以认真的态度去面对课堂教学,以细心的态度来面对考试。
二、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生物探究学习中去,通过自主的探究和学习来获得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注重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知识,远比教师直接灌输的效果要好。如教师在对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异同进行讲解时,可以安排学生用显微镜进行观察,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发现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而动物细胞则没有。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操作显微镜、对所制作的切片进行观察及通过两种细胞的对比来得出结论,并对显微镜的操作和观察切片的操作进行了复习与巩固,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高中生物实验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4个人一组为宜),可以促进学生相互间的团结和协助,并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讨论空间。学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来确定实验的方案,并通过小组的讨论来获得最终的结果。这种团队合作的方式使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思想交流更为密切,对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如2011年广东生物高考题中的实验题,对叶绿素提取的实验及实验中的参数进行了提问,并在题目的后面要求学生写出叶绿素粗产品中可能蕴含的其他色素以及检测方法。只有在实验中努力认真观察和归纳的学生,才能轻松地回答出该问题。在叶绿色提取实验中,使用二氧化硅来研磨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而实验中所涉及的参数的确定靠的是学生在实验中的相互交流和讨论,这是一个长期培养和训练的过程。通过实验教学,学生知道提取叶绿素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准备滤纸条;(2)画色素液细线;(3)用层析液分离色素;(4)观察色素带。这些答案都是学生通过日常积累和学习获得的,所以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该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为学生的知识积累创造条件。
2 培养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从不同角度、途径和方向去设想、探究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去探索问题。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维引导。同时,在面对学生所设想的多种方案时,教师应该给予肯定,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2010年广东高考题的第28题,题目中的第(3)、第(4)小题,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要求较高。题目如下:“(3)假设上述夫妇的染色体不分离,只是发生在体细胞中,①他们的孩子中是否会出现克氏综合征患者?②他们的孩子患色盲的可能性有多大?(4)基因组信息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人类基因组计划至少应该测多少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这类问题的解答,既需要学生对课文知识有一定的理解,也需要学生发散其思维,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学生通过对该夫妇染色体的分析计算,以及对染色体的分離情况进行分析来得出结论。在生物学习中,发散性思维水平较高的学生的优势较为明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地为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条件,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水平。
总之,提高薄弱中学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第略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深入地研究,以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
(责任编辑杜华)
一、 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高中生物与其他学科相比,教学和学习上更注重细节。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是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果的关键。那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呢?首先,教师对学生的规范很重要。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制止学生的打闹行为,并对上课睡觉、讲话的学生加以提醒。其次,教师的自我规范同样重要。教师在课堂中不应该做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如随意接电话等,应以自身的行为给学生做榜样。此外,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还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醒和督促,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如错别字也是生物考试中的扣分项目,像“囊”和“睾”等字,很多学生由于对细节关注不足,导致在生物考试中丢分。因此,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需要学生以认真的态度去面对课堂教学,以细心的态度来面对考试。
二、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生物探究学习中去,通过自主的探究和学习来获得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注重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知识,远比教师直接灌输的效果要好。如教师在对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异同进行讲解时,可以安排学生用显微镜进行观察,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发现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而动物细胞则没有。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操作显微镜、对所制作的切片进行观察及通过两种细胞的对比来得出结论,并对显微镜的操作和观察切片的操作进行了复习与巩固,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高中生物实验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4个人一组为宜),可以促进学生相互间的团结和协助,并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讨论空间。学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来确定实验的方案,并通过小组的讨论来获得最终的结果。这种团队合作的方式使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思想交流更为密切,对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如2011年广东生物高考题中的实验题,对叶绿素提取的实验及实验中的参数进行了提问,并在题目的后面要求学生写出叶绿素粗产品中可能蕴含的其他色素以及检测方法。只有在实验中努力认真观察和归纳的学生,才能轻松地回答出该问题。在叶绿色提取实验中,使用二氧化硅来研磨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而实验中所涉及的参数的确定靠的是学生在实验中的相互交流和讨论,这是一个长期培养和训练的过程。通过实验教学,学生知道提取叶绿素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准备滤纸条;(2)画色素液细线;(3)用层析液分离色素;(4)观察色素带。这些答案都是学生通过日常积累和学习获得的,所以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该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为学生的知识积累创造条件。
2 培养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从不同角度、途径和方向去设想、探究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去探索问题。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维引导。同时,在面对学生所设想的多种方案时,教师应该给予肯定,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2010年广东高考题的第28题,题目中的第(3)、第(4)小题,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要求较高。题目如下:“(3)假设上述夫妇的染色体不分离,只是发生在体细胞中,①他们的孩子中是否会出现克氏综合征患者?②他们的孩子患色盲的可能性有多大?(4)基因组信息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人类基因组计划至少应该测多少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这类问题的解答,既需要学生对课文知识有一定的理解,也需要学生发散其思维,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学生通过对该夫妇染色体的分析计算,以及对染色体的分離情况进行分析来得出结论。在生物学习中,发散性思维水平较高的学生的优势较为明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地为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条件,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水平。
总之,提高薄弱中学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第略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深入地研究,以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
(责任编辑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