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公司:新秩序的建立者?

来源 :保险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rc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险中求胜
  探究中外资保险竞争加剧背景下的中国式应对
  ■策划本刊编辑部图CFP
  
  在未来5到8年,中国保险市场是一场内资保险企业国际化和外资保险企业本土化的较劲。而这个较劲过程,正是双方互相弥补的过程。我们更喜欢称之为“竞合”。
  本期专题,我们关注的是外资保险在国内的经营状况。进而探悉“外资保险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在今天回答这个问题,或许应该引用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秘书长沈建中的答案,那就是“意识”。
  
  有人说,普华永道为中国的保险业带来了“喜讯”。
  这是因为9月份他们发布了一份《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研究报告,内容系在中国运营的外资保险公司的战略发展及相关问题其分析数据。有关媒体在数据分析以后得出的结论是:“合资保险难撼本土保险公司”。
  之所以称作“喜讯”,是相对于国人在入世之初的心理预期。2001年11月22日,中国保监会公布了“加入WTO中国保险对外承诺”,这使得保险业成为入世后国内第一个公布入世承诺的行业。是时,就有人开始为国内保险行业的竞争能力担忧。更有甚者,在与世界顶级保险公司实力对比之后,作出了“国内保险行业全线崩溃”的预判。
  


  8月29日,为庆祝中国金融行业中开放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开放过渡期最短的保险行业加入WTO五周年,一本名为《入世五年:外资保险在中国》画册首发式在北京举行。有分析称,尽管庆祝仪式很热闹,但实际上,外资保险公司并没有成为真正的“主角”——近六年来,外资保险的整体份额仍瑟缩于市场一角。
  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外资财险公司的市场份额是1.15%,低于去年甚至是前年的同期数据。外资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达到了5.79%。
  难怪有人在一番惊悸之后,释然曰:太阳照常升起。
  事实上,一个行业的竞争格局并未成型。用一句当下流行的话说,不能低估外资保险的“狼性”。
  普华永道的研究显示,来自本土大型保险公司的竞争以及迅速发展、相对严格的监管环境导致外资保险公司很难在华取得突破性成功。诸多分析人士都已形成共识,外资保险公司之所以没有施展开自己的优势,是因为没有解决好“本土化”问题。
  这是原因,但更应该解释成一种“暂时现象”。毕竟,有着丰富的跨国(跨地区)的经营能力的外资保险公司,对“本土化”而言,需要的仅仅是时间。他们会利用自己的能力迅速了解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加快本土化进程。
  随着政策的放宽,诸多外资保险公司的分公司,一跃之间,变成子公司。如斯,力量更是不可小觑。因此,对于发展前景,他们俨然是胸有成竹。按照普华永道的研究报告,大部分外资保险公司都认为,他们的市场份额在未来三年内将从目前的5%左右迅速提升到10%。有多家外资保险公司甚至认为,这一数字甚至可达20%。
  外资保险力求“本土化”,而本土公司则谋求国际化。泰康总裁陈东升称,在未来5到8年,中国保险市场是一场内资保险企业国际化和外资保险企业本土化的较劲。
  而这种“较劲”,我们更喜欢称之为“竞合”。
  竞合者,竞争与合作也。
  在一个弃“零和博弈”而推崇“双赢”的时代,竞合的概念也慢慢宽泛。而我们更关注的是外资保险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其实,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秘书长沈建中已经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那就是“意识”。
  他认为,中资保险机构在与“狼”共舞的过程中尝到了甜头,逐渐认识、了解世界保险业的游戏规则。外资保险对中国保险市场最大的贡献,并非产品而是“意识”。对于迅速加强中资保险机构的营销意识、提高中国居民和企业的保险意识,外资保险功不可没。
  在用人机制上,外资保险同样为我们提供了多个模板。
  十几年前,美国友邦带来了保险代理人制度,立刻被本土的保险公司所复制,成为最主要的展业方式。而今,当保险代理人制度已经根深蒂固于人们的思维中时,恒安标准人寿又为国内保险行业带来了“职员制”行销的营销模式。
  外资保险给中国保险市场带来的另一重大影响在于人才和教育。诚如复旦大学数学系尚汉冀教授所说,中国的保险精算事业是从学习国外起步的。可以说,外资保险改变了中国保险教育几近空白的状态。
  在经营策略上,外资保险一般不急于扩大业务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不与中资公司采取价格战,而是着重品牌的逐渐树立和推广,采取稳健的经营战略,期望在保持品牌形象的前提下适当占有市场。
  而这一点,对于保险行业新秩序的推进,功莫大焉。有专家分析称,我国保险业目前还没有完全摆脱粗放型发展模式,许多公司为获得保费不惜恶意降低保费。而外资保险公司的规模较小,打价格战对他们自身没有什么好处,因此不可能打价格战,而是在服务和信息以及产品方面拥有较大优势。
  外资保险如斯的经营策略,势必逼迫整个保险行业完全摆脱粗放型发展模式,在紧迫的竞争压力下,向良性、成熟的市场迈进。
  而这些,正是人们所预期的“鲇鱼效应”。
其他文献
友邦保险首款针对少儿的投资连结保险“友邦少儿财富通B款”近日正式在国内上市。该产品不但能为家庭提供一个优良的理财工具,而且也能让父母在投资的同时,为孩子提供相应的保险保障。  适合人群:被保险人为0至17岁的青少年儿童。  保障期限:保障至被保险人75周岁    产品特色:  1.保障全面  由于是针对少儿的投连险产品,该产品为被保险人提供了身故和全残保险保障。在合同有效期内,被保险人不但可以获得
期刊
女儿、妻子、母亲,现代女性除了身兼三职,大多还有一份繁忙的工作,她们既是家庭的一大经济支柱,又发挥着衔接家庭内外的作用,压力和风险,其实一点也不比身旁的丈夫小。    在资金和家庭关系方面,女性更倾向于稳健的保值和增值策略。如何借用专业的财务工具,分担肩头的担子呢?在这里,本刊特别为您介绍女性保险。    □保险故事    3 1 岁的谢女士拥有美满的小家庭,独生儿子贝贝今年到了进幼儿园的年纪。谢
期刊
前段时间回了趟老家,先是坐飞机到省会,接着换乘城际大巴回家。因为有一年期的交通意外险在身,所以对另购意外险并不热心。可没想到,航空意外险是没买,但乘客意外险却稀里糊涂地买了两份。  一到汽车站,笔者径直走向售票窗口买票,“67”,听到金额立即掏钱拿票走人。待仔细一看,咦,除了车票,后面还附着一张小纸片,原来是某寿险公司的“乘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B型)保险单”,保费1元,保险金额1万元。可记者并没有
期刊
2008年对许多普通老百姓来说这是个有点让人心烦的年头。一方面随着CPI不断高涨通货膨胀加剧,支出不断增加的同时我们手中的货币资产却在持续缩水。而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动荡又让我们的投资遭遇了难题,收益下降甚至亏损。于是,面对财务危机,老百姓们该如何买保险,开展一场资产与保障的保卫战。    ■优先安排最需要的保险    当然,在我们欢乐赚钱、资金很充裕的时候,自己的、老婆的、孩子的保险,紧急需要的
期刊
2007年,在竞争激烈的济南寿险市场,行进着这样一支特异的队伍——他们满怀崇高的理想和创业的激情,在寿险行业披荆斩棘,纵横捭阖;他们是保险事业的布道者、他们是保险革命的推动者、他们是保险口碑的维护者。    我们不禁要问:是谁缔造了这支平均年龄30岁的寿险队伍?是谁将这支寿险团队凝聚起来,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胜仗?  这个领航人就是田明泉总监,他缔造了中英人寿山东分公司的鸿源团队。今天就随《保险家
期刊
关于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其内涵有很多,不过,优秀的人才队伍是体现竞争力的关键,是实现企业长远规划和目标的重要保障。从本质上说,人才资源是保险业的第一资源。    中国的民族保险业发展时间短,但发展速度非常快,因此,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显得尤为急迫。从目前保险业的人才总体状况来看,人才的专业化和国际化程度、核心专业领域专业人才的集聚程度,以及人才的整体素质等方面,与保险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人才
期刊
买保险的“买”字,和买衣服、买食品、买汽车、买房子……的“买”字一模一样,都是在花钱,都是在消费——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其实,买保险跟买衣服相比,“买”的形式不同,但“买”的性质是一样的。    购买保险的公平交易    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没有义务也不可能“白送保障”给我们。拿寿险中“ 人的生命价值保障”来说,谁想拥有20万元的“生命价值保障”,保险公司就要收取谁相应的保障成本:  如果你只买保障
期刊
今天,无论你有意还是无意,众多或熟悉或陌生的保险机构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中国人寿、人保股份、平安、泰康、长城、都邦、海康、大地财险、中华联合、合众人寿……;今天,无论你倾心关注与否,众多或熟悉或陌生的“保险家”已经跃入我们的视野:杨超、陈东升、马明哲、王梓木、卢志强、梁家驹、战鹰、孙兵……  1979年后,短短二十几年间,中国保险业积累第一个1万亿资产用了24年,积累第二个1万亿资产仅用了3
期刊
近日,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德安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网上销售平台。其“动机”,乃在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的增加,以及消费者保险意识的提高,网上销售方式将受到更多人青睐。由此,借助网络的即时性和便捷性,能使消费者最大限度地实现购买金融产品的自主权。  工行和中德安联的举措,作为银行与保险公司携手开发金融市场的新战略,将使银保合作再度成为业内热点。当然,在此必须说明一点:笔者“重播”这条新闻,并非
期刊
保险、房子、汽车正在成为中产阶层追逐的新“三大件”。其中,家庭消费第一支出应是保险,而保险的核心是人寿保险,因为人要养老、病了要有保障,这些都关系到人最根本的问题——生存。在寻常百姓眼里,一个中产者的标志是拥有自己的住房或者汽车,收入除了衣食住行外每年可以安排远途旅游,还有一笔不大不小的积累用于投资。据一份调查表明,在目前中产阶层的投资范围排行榜上,商业保险盘踞老大之位。    6万元至50万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