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险中求胜
探究中外资保险竞争加剧背景下的中国式应对
■策划本刊编辑部图CFP
在未来5到8年,中国保险市场是一场内资保险企业国际化和外资保险企业本土化的较劲。而这个较劲过程,正是双方互相弥补的过程。我们更喜欢称之为“竞合”。
本期专题,我们关注的是外资保险在国内的经营状况。进而探悉“外资保险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在今天回答这个问题,或许应该引用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秘书长沈建中的答案,那就是“意识”。
有人说,普华永道为中国的保险业带来了“喜讯”。
这是因为9月份他们发布了一份《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研究报告,内容系在中国运营的外资保险公司的战略发展及相关问题其分析数据。有关媒体在数据分析以后得出的结论是:“合资保险难撼本土保险公司”。
之所以称作“喜讯”,是相对于国人在入世之初的心理预期。2001年11月22日,中国保监会公布了“加入WTO中国保险对外承诺”,这使得保险业成为入世后国内第一个公布入世承诺的行业。是时,就有人开始为国内保险行业的竞争能力担忧。更有甚者,在与世界顶级保险公司实力对比之后,作出了“国内保险行业全线崩溃”的预判。
8月29日,为庆祝中国金融行业中开放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开放过渡期最短的保险行业加入WTO五周年,一本名为《入世五年:外资保险在中国》画册首发式在北京举行。有分析称,尽管庆祝仪式很热闹,但实际上,外资保险公司并没有成为真正的“主角”——近六年来,外资保险的整体份额仍瑟缩于市场一角。
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外资财险公司的市场份额是1.15%,低于去年甚至是前年的同期数据。外资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达到了5.79%。
难怪有人在一番惊悸之后,释然曰:太阳照常升起。
事实上,一个行业的竞争格局并未成型。用一句当下流行的话说,不能低估外资保险的“狼性”。
普华永道的研究显示,来自本土大型保险公司的竞争以及迅速发展、相对严格的监管环境导致外资保险公司很难在华取得突破性成功。诸多分析人士都已形成共识,外资保险公司之所以没有施展开自己的优势,是因为没有解决好“本土化”问题。
这是原因,但更应该解释成一种“暂时现象”。毕竟,有着丰富的跨国(跨地区)的经营能力的外资保险公司,对“本土化”而言,需要的仅仅是时间。他们会利用自己的能力迅速了解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加快本土化进程。
随着政策的放宽,诸多外资保险公司的分公司,一跃之间,变成子公司。如斯,力量更是不可小觑。因此,对于发展前景,他们俨然是胸有成竹。按照普华永道的研究报告,大部分外资保险公司都认为,他们的市场份额在未来三年内将从目前的5%左右迅速提升到10%。有多家外资保险公司甚至认为,这一数字甚至可达20%。
外资保险力求“本土化”,而本土公司则谋求国际化。泰康总裁陈东升称,在未来5到8年,中国保险市场是一场内资保险企业国际化和外资保险企业本土化的较劲。
而这种“较劲”,我们更喜欢称之为“竞合”。
竞合者,竞争与合作也。
在一个弃“零和博弈”而推崇“双赢”的时代,竞合的概念也慢慢宽泛。而我们更关注的是外资保险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其实,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秘书长沈建中已经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那就是“意识”。
他认为,中资保险机构在与“狼”共舞的过程中尝到了甜头,逐渐认识、了解世界保险业的游戏规则。外资保险对中国保险市场最大的贡献,并非产品而是“意识”。对于迅速加强中资保险机构的营销意识、提高中国居民和企业的保险意识,外资保险功不可没。
在用人机制上,外资保险同样为我们提供了多个模板。
十几年前,美国友邦带来了保险代理人制度,立刻被本土的保险公司所复制,成为最主要的展业方式。而今,当保险代理人制度已经根深蒂固于人们的思维中时,恒安标准人寿又为国内保险行业带来了“职员制”行销的营销模式。
外资保险给中国保险市场带来的另一重大影响在于人才和教育。诚如复旦大学数学系尚汉冀教授所说,中国的保险精算事业是从学习国外起步的。可以说,外资保险改变了中国保险教育几近空白的状态。
在经营策略上,外资保险一般不急于扩大业务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不与中资公司采取价格战,而是着重品牌的逐渐树立和推广,采取稳健的经营战略,期望在保持品牌形象的前提下适当占有市场。
而这一点,对于保险行业新秩序的推进,功莫大焉。有专家分析称,我国保险业目前还没有完全摆脱粗放型发展模式,许多公司为获得保费不惜恶意降低保费。而外资保险公司的规模较小,打价格战对他们自身没有什么好处,因此不可能打价格战,而是在服务和信息以及产品方面拥有较大优势。
外资保险如斯的经营策略,势必逼迫整个保险行业完全摆脱粗放型发展模式,在紧迫的竞争压力下,向良性、成熟的市场迈进。
而这些,正是人们所预期的“鲇鱼效应”。
探究中外资保险竞争加剧背景下的中国式应对
■策划本刊编辑部图CFP
在未来5到8年,中国保险市场是一场内资保险企业国际化和外资保险企业本土化的较劲。而这个较劲过程,正是双方互相弥补的过程。我们更喜欢称之为“竞合”。
本期专题,我们关注的是外资保险在国内的经营状况。进而探悉“外资保险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在今天回答这个问题,或许应该引用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秘书长沈建中的答案,那就是“意识”。
有人说,普华永道为中国的保险业带来了“喜讯”。
这是因为9月份他们发布了一份《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研究报告,内容系在中国运营的外资保险公司的战略发展及相关问题其分析数据。有关媒体在数据分析以后得出的结论是:“合资保险难撼本土保险公司”。
之所以称作“喜讯”,是相对于国人在入世之初的心理预期。2001年11月22日,中国保监会公布了“加入WTO中国保险对外承诺”,这使得保险业成为入世后国内第一个公布入世承诺的行业。是时,就有人开始为国内保险行业的竞争能力担忧。更有甚者,在与世界顶级保险公司实力对比之后,作出了“国内保险行业全线崩溃”的预判。
8月29日,为庆祝中国金融行业中开放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开放过渡期最短的保险行业加入WTO五周年,一本名为《入世五年:外资保险在中国》画册首发式在北京举行。有分析称,尽管庆祝仪式很热闹,但实际上,外资保险公司并没有成为真正的“主角”——近六年来,外资保险的整体份额仍瑟缩于市场一角。
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外资财险公司的市场份额是1.15%,低于去年甚至是前年的同期数据。外资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达到了5.79%。
难怪有人在一番惊悸之后,释然曰:太阳照常升起。
事实上,一个行业的竞争格局并未成型。用一句当下流行的话说,不能低估外资保险的“狼性”。
普华永道的研究显示,来自本土大型保险公司的竞争以及迅速发展、相对严格的监管环境导致外资保险公司很难在华取得突破性成功。诸多分析人士都已形成共识,外资保险公司之所以没有施展开自己的优势,是因为没有解决好“本土化”问题。
这是原因,但更应该解释成一种“暂时现象”。毕竟,有着丰富的跨国(跨地区)的经营能力的外资保险公司,对“本土化”而言,需要的仅仅是时间。他们会利用自己的能力迅速了解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加快本土化进程。
随着政策的放宽,诸多外资保险公司的分公司,一跃之间,变成子公司。如斯,力量更是不可小觑。因此,对于发展前景,他们俨然是胸有成竹。按照普华永道的研究报告,大部分外资保险公司都认为,他们的市场份额在未来三年内将从目前的5%左右迅速提升到10%。有多家外资保险公司甚至认为,这一数字甚至可达20%。
外资保险力求“本土化”,而本土公司则谋求国际化。泰康总裁陈东升称,在未来5到8年,中国保险市场是一场内资保险企业国际化和外资保险企业本土化的较劲。
而这种“较劲”,我们更喜欢称之为“竞合”。
竞合者,竞争与合作也。
在一个弃“零和博弈”而推崇“双赢”的时代,竞合的概念也慢慢宽泛。而我们更关注的是外资保险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其实,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秘书长沈建中已经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那就是“意识”。
他认为,中资保险机构在与“狼”共舞的过程中尝到了甜头,逐渐认识、了解世界保险业的游戏规则。外资保险对中国保险市场最大的贡献,并非产品而是“意识”。对于迅速加强中资保险机构的营销意识、提高中国居民和企业的保险意识,外资保险功不可没。
在用人机制上,外资保险同样为我们提供了多个模板。
十几年前,美国友邦带来了保险代理人制度,立刻被本土的保险公司所复制,成为最主要的展业方式。而今,当保险代理人制度已经根深蒂固于人们的思维中时,恒安标准人寿又为国内保险行业带来了“职员制”行销的营销模式。
外资保险给中国保险市场带来的另一重大影响在于人才和教育。诚如复旦大学数学系尚汉冀教授所说,中国的保险精算事业是从学习国外起步的。可以说,外资保险改变了中国保险教育几近空白的状态。
在经营策略上,外资保险一般不急于扩大业务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不与中资公司采取价格战,而是着重品牌的逐渐树立和推广,采取稳健的经营战略,期望在保持品牌形象的前提下适当占有市场。
而这一点,对于保险行业新秩序的推进,功莫大焉。有专家分析称,我国保险业目前还没有完全摆脱粗放型发展模式,许多公司为获得保费不惜恶意降低保费。而外资保险公司的规模较小,打价格战对他们自身没有什么好处,因此不可能打价格战,而是在服务和信息以及产品方面拥有较大优势。
外资保险如斯的经营策略,势必逼迫整个保险行业完全摆脱粗放型发展模式,在紧迫的竞争压力下,向良性、成熟的市场迈进。
而这些,正是人们所预期的“鲇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