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花爷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爷在老街靠剪纸的手藝为生。
  花爷家从爷爷辈开始就是剪纸高手,爷爷以剪裁“福”字而闻名。他剪出的“福”字是被称为写出天下第一福的乾隆爷的手迹体,不但福满喜庆,还透着皇家高贵的威武气势。
  坊间传说,当年青要山的匪首赖大疤瘌强占民女为八姨太,点名要花家送五百幅乾隆体的红福,要大摆笼席庆贺。
  花家也不敢得罪赖大疤瘌,只得按时把“福”字送去。
  赖大疤瘌从进入山门开始把五百幅“福”字依次粘贴,直至布置的新房。
  不承想,官兵顺藤摸瓜,沿着“福”字直接杀入新房,逮着了呼呼大睡的赖大疤瘌。
  赖大疤瘌被押出山门时,定睛一看,才看出那一张张“福”字竟然是“祸”字。
  没错,这剪纸近看是福,远看是祸,福祸相依,善恶自有报应啊。
  花爷出生时,花爷的家人不打算让他再做剪纸行当,送他读书,做学问。
  花爷偏偏还是喜爱剪纸。家人不让他动剪刀,他就在旁边看,到了学校,拿出剪刀就能把看到的图样剪出来。
  花爷同桌的女孩叫林烟,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一条粗大的辫子垂到后腰。林烟喜欢花爷的剪纸,花爷将剪纸都一股脑儿送给了林烟。
  林烟父母在文化部门上班,他们希望林烟去学戏。
  老街戏班子招收学员,父母给林烟报了名,林烟就上了老街剧团的学员班,离开了学校。
  花爷喜欢看戏,只要有林烟的戏,花爷就去看。林烟还只是个学员,登台的戏份就是跑个龙套,扮个群众演员,花爷也照样目不转睛地盯着林烟看。
  花爷看完戏回到家,就拿剪刀,把记忆中林烟的举手投足、姿态神情记录在剪纸上,只是不管林烟在台上是什么打扮,剪纸上的林烟都是梳着一条长辫子。
  林烟在学员班毕业后,就进了老街戏班子,慢慢地开始红了。林烟第一次饰演的是《破洪州》中的穆桂英,那时也没有照相机之类的贵重稀缺玩意,林烟的台上风采都被花爷记录在剪纸里了。
  林烟演完戏,卸了装,就会到老街的文峰塔下,花爷已经在等她了。
  文峰塔在老街东南隅,离老街的戏园子不太远。文峰塔建于宋代,是一座密檐式砖石塔,塔身九层,有三十米高,塔内供有文曲星。一层拱门两侧原有对联一副,右侧的已倒塌,左侧半副字迹依稀可辨:楼九尽云通天尺。
  花爷把新剪出来的剪纸,交给林烟。
  那日,月淡风轻。花爷和林烟依偎在文峰塔下,花爷递给林烟一张新剪纸。是林烟的剪影,下面还有一行字:待尔长发及腰,做我新娘可好。
  林烟依偎在花爷的肩头,你?拿什么来娶我啊?
  花爷说,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
  林烟说,我要新房,要雕龙刻凤的双人床。
  花爷拿出剪刀,一会儿工夫,挂着彩灯的新房,飞龙走凤的红床就呈现在林烟面前。
  林烟说,我要花被要喜糖,要“三转一响”作嫁妆。
  花爷不语,手里繁忙,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就放在林烟手掌中。
  花爷拥着林烟,俩人的悄悄话羞得月亮都躲进云里。
  花爷没有等来林烟,却等来了一场风暴。
  林烟的父母带着造反派的人抄了花爷的家,把积攒的剪纸当作“四旧”付之一炬。
  林烟也被父母逼着,嫁给了造反起家的莫副主任。
  林烟在文峰塔下,哭得梨花带雨。她用花爷的剪刀,把粗黑长辫子剪掉,塞到花爷手里。花爷独自坐在文峰塔下哭到天亮。
  那日,林烟急匆匆约花爷来到文峰塔下,告诉花爷,说造反派开会,明天要来捣毁文峰塔,说文峰塔也是“四旧”。林烟急得手发抖,说这可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啊,他们这是作孽啊。
  花爷没有说话,去八角楼买回一沓红纸,把自己关在屋里,一天不吃不喝。
  第二天,莫副主任带着人扛着镐头、锤子来到文峰塔,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吃了一惊:只见文峰塔从上到下都被贴上了剪纸,这些剪纸都是伟人头像,还有伟人的语录。
  一干人看着文峰塔,谁也不敢下手,干瞪眼没办法。
  短时间,老街人纷纷效仿,都来花爷家里求伟人像,粘贴在自家的房屋里、院子里,老街的许多老物件就是这样被保留下来。
  老街人对花爷更加佩服。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老街人没有想到,三十多年后,文峰塔又一次面临灾难。
  这次要来拆迁文峰塔的竟然是林烟的儿子,恒达房地产公司总经理莫名。
  林烟因病去世多年,葬在了老街。儿子莫名随父亲去了南方,进入房地产行当后做得风生水起,此番回到老街也是荣归故里,要做一番事业。
  莫名圈下来老街几百亩地要搞开发,文峰塔也要拆除。
  尽管莫名说不是拆除,是搬迁,要把文峰塔一砖一瓦登记造册,在另外的一个公园重新修建,老街人也是坚决地反对。
  老街人又去找花爷,看到花爷正捧着林烟那条粗黑的辫子出神。
  莫名带着施工队来到文峰塔时,抗议的老街人围住了挖掘机。
  莫名被花爷带到了文峰塔前,文峰塔上又被贴满了剪纸,剪纸是个女人的头像,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一条粗大的辫子垂在腰后。
  莫名怔住了,这是母亲林烟啊。
  忽然有人说,快看啊,剪纸上的人流泪了。
  果然,剪纸上林烟的眼角有一滴泪水缓缓流下,如一点鲜红的血液。
  莫名哭着跪下了。
  花爷一生未娶。
  选自《广西文学》
其他文献
民国时期,有一日乡民们清晨早起,见镇边小山上平日空置的“蛮子洞”中有人影晃动,晚些时候里面出来一位白面先生,來到街上溜达。这位先生看起来不像乞儿、流民,蓝布长褂破旧却整洁,反而颇有风度。  这川中乡镇天高皇帝远,镇上少有外来户,大家都颇为好奇。下午时分,闻讯而来的阮镇长便去探问究竟。那先生自称姓李名大章,说是躲避兵祸来到贵宝地,会识文断字,可以教镇里稚子学些文章,不收学费,只求管饭食即可。阮镇长听
期刊
大内禁宫是皇帝生活的地方,皇宫之严密,就连一只苍蝇也休想飞进去。  然而,清咸丰年间,却有个卖馒头的小贩,把生意做到了皇宫里。  这个小贩名叫王库儿,十二岁那年随父母到了京城,在猫耳朵胡同租了个店面,开起馒头店。只是店面位置偏僻,生意始终不火。  在十五岁那年王库儿独自挑着蒸笼担子,四处叫卖馒头。他没读过什么书,但懂得一條简单的道理:哪儿人多就把馒头担子挑哪儿去!  王库儿慢慢找到了人最多、最热闹
期刊
马车虽然不烧油,但马是吃粮食草料的,吃多少草料?司马迁说“马一匹则百金”,如果用粮食来计算,一驾豪华车的费用,一年为一千石粮食,相当于现在的27000斤粮食。将近三万斤粮食,养一部“车”,够一个五口之家十年的吃饭费用了。所以古代能坐得起马车的,大多数还是官员,以及富得流油的商人。  汉朝的副部级干部,每年的薪酬是两千石粮食,但如果养一部“豪华马车”,需要拿出一半俸禄喂马。  为了养车挣面子,有的清
期刊
孔融是汉末一个贤士,深为曹操所忌恨,常想借故把他捉来杀掉。  有一次,机会终于来了,曹操就派遣了一个使者,带领了许多人马,到孔融家里去逮捕他。  这时候,孔融的两个孩子——大的才9岁,小的才8岁——正在庭院的阶沿上拿了石头和竹钉东敲敲西打打做游戏,看见使者带领人马来了竟一点也不觉得害怕,仍旧玩耍他們的。  倒是孔融见儿子们天真烂漫、不懂人情世故,心里难过,不禁悲哀地向使者求情道:“我孔融有罪,希望
期刊
宝中堂,宝兴,道光十八年初任四川总督,七月他迁,十一月再任,一直干到道光二十六年底,回京陛见。到了京里,检点宦囊所得,积赀巨万。  一夕,在官邸内室之中与宠姬凤兮对酌,忽然看见绣帘大动,有如被狂风吹起一般,接着便看见一名豪客手持白刃挑帘而入,屈下一膝对中堂说:“中堂还安稳么?”宝兴大惊,忙问:“你是什么人?”那豪客道:“小人由成都一路护送中堂到此,今晚四下无人,特来向中堂请安。中堂如果不信,可以回
期刊
2020年秋,与学者王为民老师一同拜访了老画家王宇文先生。王宇文先生1930年生,思维敏捷,身体康健,全然没有90翁的老态。听他回忆了自己的少年时光,从艺經历及恩师石鲁的一些往事,遂记之。  1956年的一天,王宇文在北京某公园看画展。观众大都走了,只有几个人在展厅中徘徊。有人在议论,说某某认为画家石鲁的画风“野乱怪黑”时,王宇文插话说:“这也是一种肯定,说明他的画有风格。”其中一人问王宇文是干什
期刊
摧毁敌坦克  1950年11月底,即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期间,我所在的部队主攻长津湖畔新兴里的美军31团。11月30日是围歼战的最后关头,敌人被压制到区区两公里长的谷地内,大雪漫天飞舞,气温降至-30℃。白天,美机向我军控制的四周高地投弹,掩护31团突围,但都被打退了,而我军主力分散于壕沟里养精蓄锐,等待夜间总攻。其中,毕序阳所率部队(已是加强营)已换上刚从美军缴获的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M1卡宾枪
期刊
漫江的东南,有座乌金顶子山。乌金顶子山西有一片冒烟起的红松林子,这儿是一块地势平坦的地方。一眼暖泉水无冬历夏哗啦哗啦流着,进林子赶山利禄的人,累乏了,都乐意在这块歇歇脚,喝一口甘甜的山泉水,吃张山东大煎饼……想不到,这样幽美的地方,却给起了个怪名字,叫“二里半”。  说这话还是小鬼子侵占东北的时候,实行集家并屯,到处杀人放火,一家姓马的孩子和老婆连惊带吓,得了快当病死了,就剩马大宝光棍儿一个人,怀
期刊
1954年秋,刚毕业的吴邦玺响应“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的号召,去了青海,以机要学员的身份,分配到刚刚诞生两年的青海省班玛县人民政府。要到班玛县,需要穿越海拔5000多米的阿尼玛卿大雪山。他们每人带两斤牛肉和几个馒头,准备穿越皑皑雪山。  高原反应  吴邦玺和十个年纪相仿的青年,穿着果洛州人民政府驻西宁接待处发的棉装,脚上套着翻毛皮鞋,坐上当时最先进的苏联高尔基汽车厂生产的“嘎斯”牌卡车的后车厢,
期刊
郭小海进城打工,一直没找到挣钱的活儿,眼看从老家带来的积蓄就要花完,他急得团团转。俗话说人穷志短,小海走投无路,渐渐起了邪念。  这天,郭小海怀揣匕首,忐忑不安地上街踅摸。吃过午饭,他在一家储蓄所发现了下手的目标。“猎物”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大爷,他取了一万元现金,急匆匆上了开往郊区的长途汽车。郭小海紧紧尾随,跟着老大爷上了车。  傍晚时分,汽车开到了偏僻的龙关村。老大爷跳下车,提着装钱的公文包,朝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