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荆州市农产品流通已初步形成了以各类批发市场为中心、城乡农贸市场为基础、直销配送和连锁超市为补充,产区、销区、集散地市场相结合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批发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初步总结了荆州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分析了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深入开展提出了应对方略。
关键词 农产品 流通体系建设 问题 对策
荆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的腹地,现有8个县市区、112个乡镇场、2760多个行政村,农村总人口约420万。荆州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卓有成效,通过持续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农超对接活动、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和城镇菜市场标准化建设,现已初步形成多渠道流通、多方式经营、多元化竞争的农产品流通格局。
1 荆州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总体情况
(1)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荆州市市现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17个,其中,特大型综合批发市场1个,规模综合性批发市场2个,规模专业批发市场4个,产地型季节性批发市场10个。两湖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闵洪水产品批发市场、楚丰农产品市场和监南农贸市场被商务部纳入全国“双百市场工程”。全市批发市场年交易总量320万吨,年交易额超过230亿元。农贸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承担着主要零售功能。全市现有农贸市场228个,其中荆州城区42个,县级城市56个,乡镇场130个。
(2)农产品冷链系统建设发展迅速。荆州市农产品专业冷库、冷藏仓储及冷藏运输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近几年发展很快。2007年全市仅有老式高耗能冷库3万吨,没有专业冷藏仓储和运输车。2011年底,全市拥有冷库25个,总容量达到22.4万吨,居湖北省各市州之首。拥有各式冷藏车106辆,总吨位650吨。
(3)农超对接开展有声有色。近几年,荆州市先后共有14个基地,5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7家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与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易初莲花、上海华联、上海联华、中商、武商、中百、好邻居等30多家大中型连锁超市企业举行了联合或专场农超对接活动,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直采和供货关系。全市农产品通过契约实现的交易额逐年大幅上升。2006年为0.8亿元,2007年为2.4亿元,2008年为3.3亿元,2009年为5.1亿元,2010年已达到7.5亿元,年均增幅75%。
(4)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情况。随着连锁超市的快速发展和两湖绿谷供应平台的成功搭建,近几年全市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得到较快发展,武汉中百、武商、中商,湖北富迪,宜昌东方,湖南万家福、荆州好邻居等超市企业,依托综合、专业批发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相继在荆州城区及县乡兴建了农产品配送中心,配套了冷藏仓储、分拣中心和包装车间。2011年,全市专业农产品配送中心达到8个,其中5000平方米以上配送中心3个。
2 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荆州市流通业发展中的问题,有些在全省全国具有共性,有些则是我市特有的。归纳起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主体组织化程度低,业务经营存在盲目性。目前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主体绝大多数是分散的农民,他们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缺乏专门的经营知识,且大都不具备法人资格,在业务经营上存在着严重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一方面,他们在市场交易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对风险的承担能力也很有限;另一方面,受利益的驱使,经营假冒伪劣商品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2)农村市场基础设施薄弱,突出表现在农产品流通不畅。由于农产品交易方式传统,农产品流通主体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低,农村流通信息化发展缓慢、技术落后,导致我市农产品流通效率低,流通环节损耗高达35%以上。我市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中国水产第一市,已建成种植业、畜禽、水产三个国家级农业板块基地,2010年农产品总产量1350万吨,油菜籽、四大家鱼、黄鳝、大闸蟹、小龙虾、龟鳖、生猪、水生蔬菜、西甜瓜等50多个农产品品种在国内外占有一定市场份额。这些年因为流通不畅,产业化进程缓慢,农民增产难增收。(3)市场管理政出多门,企业和交易者负担过重。由于全国没有统一的批发市场法规,许多批发市场组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不高,与农村集贸市场有许多相似之处,致使有些部门将批发市场视为集贸市场,这是目前占很大比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实行多头管理的主要原因。由于政出多门,行政管理收费乱,企业负担较重,有些市场负责人的精力主要用在协调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上,很少顾及市场的经营和服务。同时由于布局不合理,农产品批发市场之间以邻为壑,搞相互分割、封锁和恶性竞争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产品正常的流通秩序。
3 几点建议
(1)要为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农产品批发市场社会效益高,企业效益低,是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企业。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扶持,符合国家的產业政策,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各级政府应给予大力扶持。进一步搞好“绿色通道”建设。尽快制定批发市场法规,以规范批发市场的运行,对管理体制、企业的税费负担、交易收费标准等主要内容作出规定,如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搞好政策扶持,继续实施好“双百工程”。(2)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划,合理场点布局。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流通系统建设,特别是农村大型批发市场既需要有质的提高,也需要有适当数量的发展。为避免盲目发展,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出现竞争无序的局面,建议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与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要重点扶持产地中心批发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它的辐射带动作用。(3)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没有质量标准,市场信息的传播就会失真,批发市场实行拍卖制也无从谈起。因此,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的品质、保鲜处理、包装、计量等质量标准。设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立质量认证制度,严格按照标准对农产品实行质量检测、分类分级和包装规格化。(4)整合资源,建立高效贯通的农产品信息网。建议以农业部信息网为基础,对全国范围内的有关大型农产品信息网进行整合,组建中国农产品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运作,实行信息共享,以指导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的有序流通。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1〕59号[2011-12-13].
[2] 孙前进.农产品流通体系规划与建设.中国物资出版社,2012.
[3] 孙前进.北京农产品流通体系规划与建设.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4] 金永生.中国流通产业组织创新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 农产品 流通体系建设 问题 对策
荆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的腹地,现有8个县市区、112个乡镇场、2760多个行政村,农村总人口约420万。荆州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卓有成效,通过持续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农超对接活动、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和城镇菜市场标准化建设,现已初步形成多渠道流通、多方式经营、多元化竞争的农产品流通格局。
1 荆州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总体情况
(1)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荆州市市现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17个,其中,特大型综合批发市场1个,规模综合性批发市场2个,规模专业批发市场4个,产地型季节性批发市场10个。两湖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闵洪水产品批发市场、楚丰农产品市场和监南农贸市场被商务部纳入全国“双百市场工程”。全市批发市场年交易总量320万吨,年交易额超过230亿元。农贸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承担着主要零售功能。全市现有农贸市场228个,其中荆州城区42个,县级城市56个,乡镇场130个。
(2)农产品冷链系统建设发展迅速。荆州市农产品专业冷库、冷藏仓储及冷藏运输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近几年发展很快。2007年全市仅有老式高耗能冷库3万吨,没有专业冷藏仓储和运输车。2011年底,全市拥有冷库25个,总容量达到22.4万吨,居湖北省各市州之首。拥有各式冷藏车106辆,总吨位650吨。
(3)农超对接开展有声有色。近几年,荆州市先后共有14个基地,5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7家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与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易初莲花、上海华联、上海联华、中商、武商、中百、好邻居等30多家大中型连锁超市企业举行了联合或专场农超对接活动,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直采和供货关系。全市农产品通过契约实现的交易额逐年大幅上升。2006年为0.8亿元,2007年为2.4亿元,2008年为3.3亿元,2009年为5.1亿元,2010年已达到7.5亿元,年均增幅75%。
(4)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情况。随着连锁超市的快速发展和两湖绿谷供应平台的成功搭建,近几年全市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得到较快发展,武汉中百、武商、中商,湖北富迪,宜昌东方,湖南万家福、荆州好邻居等超市企业,依托综合、专业批发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相继在荆州城区及县乡兴建了农产品配送中心,配套了冷藏仓储、分拣中心和包装车间。2011年,全市专业农产品配送中心达到8个,其中5000平方米以上配送中心3个。
2 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荆州市流通业发展中的问题,有些在全省全国具有共性,有些则是我市特有的。归纳起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主体组织化程度低,业务经营存在盲目性。目前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主体绝大多数是分散的农民,他们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缺乏专门的经营知识,且大都不具备法人资格,在业务经营上存在着严重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一方面,他们在市场交易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对风险的承担能力也很有限;另一方面,受利益的驱使,经营假冒伪劣商品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2)农村市场基础设施薄弱,突出表现在农产品流通不畅。由于农产品交易方式传统,农产品流通主体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低,农村流通信息化发展缓慢、技术落后,导致我市农产品流通效率低,流通环节损耗高达35%以上。我市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中国水产第一市,已建成种植业、畜禽、水产三个国家级农业板块基地,2010年农产品总产量1350万吨,油菜籽、四大家鱼、黄鳝、大闸蟹、小龙虾、龟鳖、生猪、水生蔬菜、西甜瓜等50多个农产品品种在国内外占有一定市场份额。这些年因为流通不畅,产业化进程缓慢,农民增产难增收。(3)市场管理政出多门,企业和交易者负担过重。由于全国没有统一的批发市场法规,许多批发市场组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不高,与农村集贸市场有许多相似之处,致使有些部门将批发市场视为集贸市场,这是目前占很大比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实行多头管理的主要原因。由于政出多门,行政管理收费乱,企业负担较重,有些市场负责人的精力主要用在协调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上,很少顾及市场的经营和服务。同时由于布局不合理,农产品批发市场之间以邻为壑,搞相互分割、封锁和恶性竞争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产品正常的流通秩序。
3 几点建议
(1)要为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农产品批发市场社会效益高,企业效益低,是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企业。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扶持,符合国家的產业政策,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各级政府应给予大力扶持。进一步搞好“绿色通道”建设。尽快制定批发市场法规,以规范批发市场的运行,对管理体制、企业的税费负担、交易收费标准等主要内容作出规定,如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搞好政策扶持,继续实施好“双百工程”。(2)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划,合理场点布局。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流通系统建设,特别是农村大型批发市场既需要有质的提高,也需要有适当数量的发展。为避免盲目发展,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出现竞争无序的局面,建议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与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要重点扶持产地中心批发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它的辐射带动作用。(3)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没有质量标准,市场信息的传播就会失真,批发市场实行拍卖制也无从谈起。因此,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的品质、保鲜处理、包装、计量等质量标准。设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立质量认证制度,严格按照标准对农产品实行质量检测、分类分级和包装规格化。(4)整合资源,建立高效贯通的农产品信息网。建议以农业部信息网为基础,对全国范围内的有关大型农产品信息网进行整合,组建中国农产品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运作,实行信息共享,以指导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的有序流通。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1〕59号[2011-12-13].
[2] 孙前进.农产品流通体系规划与建设.中国物资出版社,2012.
[3] 孙前进.北京农产品流通体系规划与建设.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4] 金永生.中国流通产业组织创新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