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妮小屋至今保存原状,让人感觉安妮仍在此居住
让人忍俊不禁的土豆工艺品
建筑篇 凝固的禅道
有人说,建筑是一种无言的思想,这句话颇有几分道理,譬如韩国的传统建筑便极力传达一种关于简洁、自然和对大自然的极大尊重的哲学理念。从文化渊源上看,除佛教外,中国的阴阳八卦、天地五行、风水、道教和儒教等哲学都对韩国的建筑文化有着明显的影响。韩国人尊崇自然,向往“天人合一”,追求阴阳和谐,因此,也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些自然主义哲学,并把这些理念应用于建筑的规划和地点的选择之中。
在韩国建筑中,自然环境始终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不论佛庙寺塔还是皇宫邸宅,多是因地就势,不张扬、不突兀,和谐地融入周围的自然景观中。韩国古代建筑师不同寻常之处便是他们绝不做违背壮丽的自然环境的尝试,也绝不与自然景色比较高低。他们或是追求建筑物同自然环境相和谐,或是努力顺从自然环境。如韩国古代的寺院建筑,静修室、佛堂和讲经堂多是安静地掩藏在幽谷茂林中,颇具几分东方古韵和几许清凉禅意。
就文化艺术根源而言,与同属儒家文明的中国、日本相比较,韩国的艺术虽然有着相同的美学观念、题材、技巧和形式,但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就建筑艺术而言,韩国既缺少中国的宏伟和超脱,也缺乏日本成熟的装饰意识,便是从技巧的完美与精确的角度来说,韩国也远不如这两个近邻做得好。但是,韩国的建筑文化却有着它独到的简单之美和雅致之妙。
譬如韩国人引以为豪的昌德宫,自1609年重建后,300多年间都为朝鲜王朝的正宫。昌德宫建筑尤以后苑中美丽精巧的园林而闻名于世。先说建筑比例,昌德宫占地405636平方米,而后苑就占了300000平方米,可见韩国人的建筑理念中自然所占的比例和分量。再说建筑原则,这组壮丽的建筑群充分利用蜿蜒曲折的斜坡地
形,极尽韩国传统式园林建造之能事,人工之美与自然之美相互映衬,或随坡点缀些雅致的楼台亭阁,或就地挖凿些奇巧的莲塘鱼池,或妙连水渠活泛那潺潺清泉,或巧搭石桥生动这满园美景,再植以名贵林木、绝色花草,尽显韩国传统庭院的建筑风格和美学理念。
对韩国人来说,建筑风水非常重要。任何房舍,私人住宅也好,宫殿寺院也好,或是其他社会设施也好,他们在选择建房地点的时候往往都对自然环境赋以特殊的意义。不论造什么房子,都讲究选一个望得见山水的房址,否则就不够好。这种对“时时接触自然的追求”并非仅仅缘于爱美的缘故,因为按照韩国风水学的说法,没有自然的照应,一个人无论智力还是感情都不大可能正常发展,也不能指望一生幸运。这么说来,风水自然显得重要。如今的韩国人在这方面依然显得非常在意,他们在生者和死者的住宅地点选择上都应用风水的原则。譬如造房舍,一定要背山面南,最理想的是背后的山有左右“两翼”怀抱房舍,而且,根据阴阳考虑,房前要有水流经过。造房子的时候都努力避免人工建筑物破坏自然地形轮廓,因为那样就会破坏人们非常重视的自然的和谐。
除却风水,韩国的建筑也深受中国五行之说的影响。韩国的门窗便含有浓重的五行思想,常使用5种自然颜色表示方位。青蓝色表示东方,白色表示西方,红色表示南方,黑色表示北方,中间用黄色,而这里也反映了道家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方位理念。而韩国传统建筑上的丹青彩饰既可保护木料,又可用来避邪,在屋顶及飞檐、瓦当上常可看到精致的神灵小动物造像。所以,如果你来韩国参观这些传统建筑,不妨关注一下这些建筑细节,仔细辨别韩国的中国式建筑与我们的传统建筑相比,到底有哪些一样、哪些不一样。
韩国的传统建筑很少在规模或装饰上讲究铺张和奢华。他们居住的房间都比较小,装饰也比较简单。以往士大夫或学者的住宅里,男主人的客室多以朴素简单为美,在他们看来,富有修养和君子风度的人绝不应该在他的房间的装饰上显得浮华,他的房间主要是用于读书和谈论学术的,略有几件设计简单的木制家具就够了。为了突出主人喜爱简单的趣味,室内往往只是挂一小幅水墨山水画,再摆设几件瓷器。他们如此恬静坦然,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有着浩荡而快乐的理由:“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传统的韩式住宅不但讲风水关系,也讲风土理论,住宅的设计建造与风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韩国属于季风性气候,夏天潮湿炎热,冬天干燥严寒,为了适应一年四季冷暖变化明显的气候变化,韩国人创造性地发明了温突(地炕)和板铺相结合的居住办法。温突用于取暖,板铺用来对付潮湿的气候。这些传统的韩式住宅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屋外的烟囱格外醒目。据说,因为韩国住宅的暖气是独特的地板暖气温突,所以烟囱的高度决定了房间的温暖程度,烟囱越高房间就越暖和。但如你所料,烟囱越高就越费燃料,所以从前只有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才造的起高烟囱,渐渐地高烟囱成为了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虽然如今大多数韩国家庭已经采用现代化的供暖系统,烟囱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实用意义,可许多家庭还是会选择建造一个高大烟囱,大概是一种心理的富足暗示吧。
汽车篇 ?骄傲的韩国
谈及韩国与汽车的渊源,不妨从百年前的一张插画谈起。
1909年,当时号称“欧洲第一份大众报纸”的《小巴黎人报》上刊登了一张彩色插画,描绘的是汽车第一次进入首尔的场景。画面上,一辆红色的汽车上载着几位西方装扮的洋人正在首尔的大街上横冲直撞,不但搞得“猪奔狗跳”,而且吓得行人惶恐失色。画面很是生动,或许对于当时骄傲的欧洲人而言还很有趣,但对于当时的首尔人而言,除了一时的恐慌外,面对这个拼命“咳嗽”(马达声)、厉声“尖叫”(喇叭声)的红色铁制怪物,其心理震撼和情绪愤怒可想而知。
这个插画极有可能反映的是1907年的一个著名事件,那
就是“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画面上红色的汽车是荷兰著名品牌SPKER—18hp,也是当年亚军得主的车型。根据合理的猜想,可能是赛车手前期通过海运抵送北京过程中一次偷闲的异国观光旅游罢了。需要说明的是,当时汽车发明仅十余年的时间,便是在欧洲也算相当稀罕之物,而对于同样还停留在农耕文明中的韩国人而言,看到汽车有些大惊小怪自然是在情理之中。有点区别的是,当时的中国人更多是止于围观“西洋景”的好奇和赞叹,而韩国人却要多出几分愤怒来。我们必须要正视和理解韩国人的愤怒。也正是1909年这一年,一位名叫安重根的韩国义士本着“挽回民弱,以扶国危”的志向,刺杀了日本重臣伊藤博文,因为当时韩国已经沦为日本的属国,伊藤博文正是第一任韩国统监。 或许正是近代韩国民族史有着太多的苦难和屈辱,使得韩国的整体民族性显得刚烈、纯粹而又张扬。抱着强国强种的梦想,韩国人学习西方的进步文明显得那样努力、那样彻底。换个说法,那就是韩国人擅长把愤怒和焦虑转换成战斗力和生产力。譬如在汽车领域,同样是在100年前被“洋”汽车吓了一跳,我们或许只是慨然一叹,可韩国人却咬着牙奋起直追,终是“回敬”洋人一把,“吓”了他们一跳。有两组数据可以佐证:一组是韩国目前已是世界第5大汽车生产国,每年生产汽车近500万辆,其中出口超过300万辆;另一组是韩国虽只有5000万国民,可拥有的汽车近1800万辆,几乎每2.5个人就拥有1辆汽车。
在汽车这个代表民用技术最高水平的商品上,韩国人能够创造出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很大原因和这个民族的集体使命感和伟大的学习执行力密切相关。以韩国最著名的现代汽车集团为例,其创始人本着“国强民富、民富国强”的企业家精神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硬是把一个私人的汽车修理所转变成一个占据韩国汽车市场74%份额、全球汽车销量超过600万辆的汽车王国来。最令人敬佩的是,现代汽车从建立工厂到能够独立自主开发车型仅用了短短的18年时间。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汽车公司从创业之初就抱有伟大的雄心,其椭圆形标志既代表汽车方向盘又象征着地球,两者结合表达了现代汽车遍布世界的寓意;而其收购的子公司起亚公司,其名字也寓有“雄起亚洲,走向世界”的含义。
韩国汽车领域值得赞叹的另一个奇观就是国内市场“国产车至上”的现象。来到韩国,你会发现大街上跑的几乎清一色都是韩国制造的自主品牌,据说韩国进口车的比例竟然低于2%,也就是说98%以上的韩国人都会选择购买国产车。而这个市场奇迹基于韩国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他们认为购买国产车等于为自己国家的民族工业做贡献,而且也在心里认同只有“韩国制造”才是最好的,甚至在他们看来,一个韩国人不开韩国车便是不道德的行为。于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韩国的汽车销售员为何对韩国人讲的第一句推销语会是:“请你为了大韩民国的尊严选择韩国车!”在这方面,政府和官员的示范效应也有着积极的作用。譬如韩国的政务用车也几乎都采用国产车,便是总统府的礼宾车也不例外。而据媒体调查显示,韩国的299名国会议员乘坐的也都是国产轿车。2005年时有一个很有意味的报道,说是韩国全罗南道咸平郡郡守李锡炯花3100万韩元购买了一辆德国大众新甲壳虫轿车,尽管他再三解释购买此车的目的是为了宣传2008年在该郡举办的昆虫博览会,并非个人专车,但还是遭到了媒体强烈批评,认为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购买外国进口车显得太过分。
当然,韩国政府也好、企业也罢,也都清醒地意识到简单的爱国主义并不能真正拯救或振兴民族产业,所以,政府的官方条文里并没有狭隘地限制购买进口车,企业家也没有只会借用民族情绪,他们坚守儒家“以民为本”和“兼济天下”的信条,并一本正经地相信:只有在充分尊重民众、尊重消费者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企业的发展才有前途,国家的繁荣才有希望。
让人忍俊不禁的土豆工艺品
建筑篇 凝固的禅道
有人说,建筑是一种无言的思想,这句话颇有几分道理,譬如韩国的传统建筑便极力传达一种关于简洁、自然和对大自然的极大尊重的哲学理念。从文化渊源上看,除佛教外,中国的阴阳八卦、天地五行、风水、道教和儒教等哲学都对韩国的建筑文化有着明显的影响。韩国人尊崇自然,向往“天人合一”,追求阴阳和谐,因此,也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些自然主义哲学,并把这些理念应用于建筑的规划和地点的选择之中。
在韩国建筑中,自然环境始终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不论佛庙寺塔还是皇宫邸宅,多是因地就势,不张扬、不突兀,和谐地融入周围的自然景观中。韩国古代建筑师不同寻常之处便是他们绝不做违背壮丽的自然环境的尝试,也绝不与自然景色比较高低。他们或是追求建筑物同自然环境相和谐,或是努力顺从自然环境。如韩国古代的寺院建筑,静修室、佛堂和讲经堂多是安静地掩藏在幽谷茂林中,颇具几分东方古韵和几许清凉禅意。
就文化艺术根源而言,与同属儒家文明的中国、日本相比较,韩国的艺术虽然有着相同的美学观念、题材、技巧和形式,但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就建筑艺术而言,韩国既缺少中国的宏伟和超脱,也缺乏日本成熟的装饰意识,便是从技巧的完美与精确的角度来说,韩国也远不如这两个近邻做得好。但是,韩国的建筑文化却有着它独到的简单之美和雅致之妙。
譬如韩国人引以为豪的昌德宫,自1609年重建后,300多年间都为朝鲜王朝的正宫。昌德宫建筑尤以后苑中美丽精巧的园林而闻名于世。先说建筑比例,昌德宫占地405636平方米,而后苑就占了300000平方米,可见韩国人的建筑理念中自然所占的比例和分量。再说建筑原则,这组壮丽的建筑群充分利用蜿蜒曲折的斜坡地
形,极尽韩国传统式园林建造之能事,人工之美与自然之美相互映衬,或随坡点缀些雅致的楼台亭阁,或就地挖凿些奇巧的莲塘鱼池,或妙连水渠活泛那潺潺清泉,或巧搭石桥生动这满园美景,再植以名贵林木、绝色花草,尽显韩国传统庭院的建筑风格和美学理念。
对韩国人来说,建筑风水非常重要。任何房舍,私人住宅也好,宫殿寺院也好,或是其他社会设施也好,他们在选择建房地点的时候往往都对自然环境赋以特殊的意义。不论造什么房子,都讲究选一个望得见山水的房址,否则就不够好。这种对“时时接触自然的追求”并非仅仅缘于爱美的缘故,因为按照韩国风水学的说法,没有自然的照应,一个人无论智力还是感情都不大可能正常发展,也不能指望一生幸运。这么说来,风水自然显得重要。如今的韩国人在这方面依然显得非常在意,他们在生者和死者的住宅地点选择上都应用风水的原则。譬如造房舍,一定要背山面南,最理想的是背后的山有左右“两翼”怀抱房舍,而且,根据阴阳考虑,房前要有水流经过。造房子的时候都努力避免人工建筑物破坏自然地形轮廓,因为那样就会破坏人们非常重视的自然的和谐。
除却风水,韩国的建筑也深受中国五行之说的影响。韩国的门窗便含有浓重的五行思想,常使用5种自然颜色表示方位。青蓝色表示东方,白色表示西方,红色表示南方,黑色表示北方,中间用黄色,而这里也反映了道家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方位理念。而韩国传统建筑上的丹青彩饰既可保护木料,又可用来避邪,在屋顶及飞檐、瓦当上常可看到精致的神灵小动物造像。所以,如果你来韩国参观这些传统建筑,不妨关注一下这些建筑细节,仔细辨别韩国的中国式建筑与我们的传统建筑相比,到底有哪些一样、哪些不一样。
韩国的传统建筑很少在规模或装饰上讲究铺张和奢华。他们居住的房间都比较小,装饰也比较简单。以往士大夫或学者的住宅里,男主人的客室多以朴素简单为美,在他们看来,富有修养和君子风度的人绝不应该在他的房间的装饰上显得浮华,他的房间主要是用于读书和谈论学术的,略有几件设计简单的木制家具就够了。为了突出主人喜爱简单的趣味,室内往往只是挂一小幅水墨山水画,再摆设几件瓷器。他们如此恬静坦然,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有着浩荡而快乐的理由:“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传统的韩式住宅不但讲风水关系,也讲风土理论,住宅的设计建造与风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韩国属于季风性气候,夏天潮湿炎热,冬天干燥严寒,为了适应一年四季冷暖变化明显的气候变化,韩国人创造性地发明了温突(地炕)和板铺相结合的居住办法。温突用于取暖,板铺用来对付潮湿的气候。这些传统的韩式住宅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屋外的烟囱格外醒目。据说,因为韩国住宅的暖气是独特的地板暖气温突,所以烟囱的高度决定了房间的温暖程度,烟囱越高房间就越暖和。但如你所料,烟囱越高就越费燃料,所以从前只有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才造的起高烟囱,渐渐地高烟囱成为了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虽然如今大多数韩国家庭已经采用现代化的供暖系统,烟囱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实用意义,可许多家庭还是会选择建造一个高大烟囱,大概是一种心理的富足暗示吧。
汽车篇 ?骄傲的韩国
谈及韩国与汽车的渊源,不妨从百年前的一张插画谈起。
1909年,当时号称“欧洲第一份大众报纸”的《小巴黎人报》上刊登了一张彩色插画,描绘的是汽车第一次进入首尔的场景。画面上,一辆红色的汽车上载着几位西方装扮的洋人正在首尔的大街上横冲直撞,不但搞得“猪奔狗跳”,而且吓得行人惶恐失色。画面很是生动,或许对于当时骄傲的欧洲人而言还很有趣,但对于当时的首尔人而言,除了一时的恐慌外,面对这个拼命“咳嗽”(马达声)、厉声“尖叫”(喇叭声)的红色铁制怪物,其心理震撼和情绪愤怒可想而知。
这个插画极有可能反映的是1907年的一个著名事件,那
就是“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画面上红色的汽车是荷兰著名品牌SPKER—18hp,也是当年亚军得主的车型。根据合理的猜想,可能是赛车手前期通过海运抵送北京过程中一次偷闲的异国观光旅游罢了。需要说明的是,当时汽车发明仅十余年的时间,便是在欧洲也算相当稀罕之物,而对于同样还停留在农耕文明中的韩国人而言,看到汽车有些大惊小怪自然是在情理之中。有点区别的是,当时的中国人更多是止于围观“西洋景”的好奇和赞叹,而韩国人却要多出几分愤怒来。我们必须要正视和理解韩国人的愤怒。也正是1909年这一年,一位名叫安重根的韩国义士本着“挽回民弱,以扶国危”的志向,刺杀了日本重臣伊藤博文,因为当时韩国已经沦为日本的属国,伊藤博文正是第一任韩国统监。 或许正是近代韩国民族史有着太多的苦难和屈辱,使得韩国的整体民族性显得刚烈、纯粹而又张扬。抱着强国强种的梦想,韩国人学习西方的进步文明显得那样努力、那样彻底。换个说法,那就是韩国人擅长把愤怒和焦虑转换成战斗力和生产力。譬如在汽车领域,同样是在100年前被“洋”汽车吓了一跳,我们或许只是慨然一叹,可韩国人却咬着牙奋起直追,终是“回敬”洋人一把,“吓”了他们一跳。有两组数据可以佐证:一组是韩国目前已是世界第5大汽车生产国,每年生产汽车近500万辆,其中出口超过300万辆;另一组是韩国虽只有5000万国民,可拥有的汽车近1800万辆,几乎每2.5个人就拥有1辆汽车。
在汽车这个代表民用技术最高水平的商品上,韩国人能够创造出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很大原因和这个民族的集体使命感和伟大的学习执行力密切相关。以韩国最著名的现代汽车集团为例,其创始人本着“国强民富、民富国强”的企业家精神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硬是把一个私人的汽车修理所转变成一个占据韩国汽车市场74%份额、全球汽车销量超过600万辆的汽车王国来。最令人敬佩的是,现代汽车从建立工厂到能够独立自主开发车型仅用了短短的18年时间。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汽车公司从创业之初就抱有伟大的雄心,其椭圆形标志既代表汽车方向盘又象征着地球,两者结合表达了现代汽车遍布世界的寓意;而其收购的子公司起亚公司,其名字也寓有“雄起亚洲,走向世界”的含义。
韩国汽车领域值得赞叹的另一个奇观就是国内市场“国产车至上”的现象。来到韩国,你会发现大街上跑的几乎清一色都是韩国制造的自主品牌,据说韩国进口车的比例竟然低于2%,也就是说98%以上的韩国人都会选择购买国产车。而这个市场奇迹基于韩国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他们认为购买国产车等于为自己国家的民族工业做贡献,而且也在心里认同只有“韩国制造”才是最好的,甚至在他们看来,一个韩国人不开韩国车便是不道德的行为。于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韩国的汽车销售员为何对韩国人讲的第一句推销语会是:“请你为了大韩民国的尊严选择韩国车!”在这方面,政府和官员的示范效应也有着积极的作用。譬如韩国的政务用车也几乎都采用国产车,便是总统府的礼宾车也不例外。而据媒体调查显示,韩国的299名国会议员乘坐的也都是国产轿车。2005年时有一个很有意味的报道,说是韩国全罗南道咸平郡郡守李锡炯花3100万韩元购买了一辆德国大众新甲壳虫轿车,尽管他再三解释购买此车的目的是为了宣传2008年在该郡举办的昆虫博览会,并非个人专车,但还是遭到了媒体强烈批评,认为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购买外国进口车显得太过分。
当然,韩国政府也好、企业也罢,也都清醒地意识到简单的爱国主义并不能真正拯救或振兴民族产业,所以,政府的官方条文里并没有狭隘地限制购买进口车,企业家也没有只会借用民族情绪,他们坚守儒家“以民为本”和“兼济天下”的信条,并一本正经地相信:只有在充分尊重民众、尊重消费者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企业的发展才有前途,国家的繁荣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