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过20年,人们通过整顿救助改革发展,我们国家的银行业已经从原来技术破产,可以说现在向世界崛起迈进了。我们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今后十年7%的增长潜力,另外贸易量是世界的1/10,外汇储备是世界1/3,金融净资产是1.8万亿,世界第二位。中国的经济和金融跟世界经济金融已经连在一起了。所以,金融改革除了做好当前改革之外,就是围绕人民币的利率化、国际化来推进。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金融市场、中国金融改革
一、引言
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是由其自身的特殊性质和作用所决定的。我国的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发达的货币信用经济或金融经济。所以,金融制度运行得正常有效,则社会资本的筹集、融通和使用充分而有效率,社会资源的配置也能得到合理的调度,对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机制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就更加应该深入研究我国的金融制度状况。为进一步深化我国的金融改革寻找制度答案,这样做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也是正当其时的。
二、中国金融制度变迁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
(一)金融制度变迁具有明显的试错性
在金融制度变迁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各个相关部门有时会因为改革过程中所产生一些问题和风险,加上固有意识形态的影响,就会推出一些旧有的压制性的金融制度加强对金融系统的集权化管理,使得金融行业的市场化发展过程不时产生停滞甚至倒退的现象发生。事实证明,这其实是一种极不科学的制度安排方式。通常在这种不断试错过程中来完成制度变迁,会耗费掉巨大的制度变迁成本。这种制度变迁的试错性特征也意味着我国金融制度变迁,一直是在金融制度市场化深化与市场化压制之间有意无意地寻找平衡点,实际上选择的是一条金融约束的改革发展路径。
(二)金融制度变迁带有过于单一的政府强制性
金融改革以来,我国的金融制度变迁一般是采取由政府所主导具有强制性的单一路径,而很少制度是采取由社会参与人讨价还价自发演变生成的社会博弈模式产生的。这种情况虽然有其历史的特殊性,但是这种由国家政府设计的制度变迁并不能完全取代社会习俗、惯例和自发产生的社会诉求。
(三)金融制度改革变迁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性
从实际情况看来,我国金融的市场化发展不仅落后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市场化发展,而且也落后于我国整个金融市场需求的规模化扩张。出现这种情况当然是有很多原因的,不过我们在这里更应该关注的是它反映了金融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特点。
三、深化中国金融改革的制度性建议
(一)构建金融行业信用制度体系
1、建立健全金融行业信贷信息登记咨询系统。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建立会信用体系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与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符合各行各业发展的信用制度。
2、加强个人信用联合征信制度建设。完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制度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所谓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是指由第三方中介机构把分散在各金融行业和社会有关方面的个人信用和信誉信息汇集起来,进行加工和存储,形成个人信用档案信息数据库,为金融行业和社会有关方面了解个人信用和信誉状况提供服务的系统。
3、推广完善信用评级制度。信用评级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评级对金融机构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金融行业中要大力推广完善信用评级制度。信用评级制度体系的推广和完善,除了要做好信息收集、整理、查询等主要环节外,重中之重应该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级把握住一个标准尺度。
(二)完善金融市场产权制度。要实现低成本的金融交易、建立起高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实现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必须建立起完善合理的产权制度。而合理的产权制度一般有以下基本要求:清晰的产权关系、产权关系高度可分、多元化和规范化的产权主体以及可进行市场化运作的产权交易机制。
(三)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从西方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来看,法律无疑是最基本的制度形式之一。中国作为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在法律制度上面进一步强化和完善。
(四)加强金融监管制度建设。从目前情况来看,关于我国金融的各方面监管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从监管手段还是到法律规章都很不完善。因此,当前我国金融监管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金融监管制度,加强对金融机构和市场动态监管,防范所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一个好的监管制度安排应该既能满足应对传统遗留问题和现实的实际情况需要,又能考虑到将来可能发生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朱纯福.当代中国银行体制改革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江其务.中国金融制度的改革回顾与创新思考[J].金融理论,2003
(8)
[3]王曙光.国际金融组织对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影响[J].财经科学,2004(4).
[4]孙天琦.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4(26).
[5]李良瑞.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及其思考[J].商业研究,
2005(5).
[6]马经.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J].南方金融,
2006(12)
[7]邹东涛主编.发展和改革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作者简介:尚飞跃(1990.11-),男,安徽蚌埠人,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12级国防经济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边境国防资源配置研究。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金融市场、中国金融改革
一、引言
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是由其自身的特殊性质和作用所决定的。我国的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发达的货币信用经济或金融经济。所以,金融制度运行得正常有效,则社会资本的筹集、融通和使用充分而有效率,社会资源的配置也能得到合理的调度,对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机制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就更加应该深入研究我国的金融制度状况。为进一步深化我国的金融改革寻找制度答案,这样做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也是正当其时的。
二、中国金融制度变迁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
(一)金融制度变迁具有明显的试错性
在金融制度变迁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各个相关部门有时会因为改革过程中所产生一些问题和风险,加上固有意识形态的影响,就会推出一些旧有的压制性的金融制度加强对金融系统的集权化管理,使得金融行业的市场化发展过程不时产生停滞甚至倒退的现象发生。事实证明,这其实是一种极不科学的制度安排方式。通常在这种不断试错过程中来完成制度变迁,会耗费掉巨大的制度变迁成本。这种制度变迁的试错性特征也意味着我国金融制度变迁,一直是在金融制度市场化深化与市场化压制之间有意无意地寻找平衡点,实际上选择的是一条金融约束的改革发展路径。
(二)金融制度变迁带有过于单一的政府强制性
金融改革以来,我国的金融制度变迁一般是采取由政府所主导具有强制性的单一路径,而很少制度是采取由社会参与人讨价还价自发演变生成的社会博弈模式产生的。这种情况虽然有其历史的特殊性,但是这种由国家政府设计的制度变迁并不能完全取代社会习俗、惯例和自发产生的社会诉求。
(三)金融制度改革变迁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性
从实际情况看来,我国金融的市场化发展不仅落后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市场化发展,而且也落后于我国整个金融市场需求的规模化扩张。出现这种情况当然是有很多原因的,不过我们在这里更应该关注的是它反映了金融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特点。
三、深化中国金融改革的制度性建议
(一)构建金融行业信用制度体系
1、建立健全金融行业信贷信息登记咨询系统。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建立会信用体系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与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符合各行各业发展的信用制度。
2、加强个人信用联合征信制度建设。完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制度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所谓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是指由第三方中介机构把分散在各金融行业和社会有关方面的个人信用和信誉信息汇集起来,进行加工和存储,形成个人信用档案信息数据库,为金融行业和社会有关方面了解个人信用和信誉状况提供服务的系统。
3、推广完善信用评级制度。信用评级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评级对金融机构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金融行业中要大力推广完善信用评级制度。信用评级制度体系的推广和完善,除了要做好信息收集、整理、查询等主要环节外,重中之重应该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级把握住一个标准尺度。
(二)完善金融市场产权制度。要实现低成本的金融交易、建立起高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实现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必须建立起完善合理的产权制度。而合理的产权制度一般有以下基本要求:清晰的产权关系、产权关系高度可分、多元化和规范化的产权主体以及可进行市场化运作的产权交易机制。
(三)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从西方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来看,法律无疑是最基本的制度形式之一。中国作为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在法律制度上面进一步强化和完善。
(四)加强金融监管制度建设。从目前情况来看,关于我国金融的各方面监管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从监管手段还是到法律规章都很不完善。因此,当前我国金融监管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金融监管制度,加强对金融机构和市场动态监管,防范所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一个好的监管制度安排应该既能满足应对传统遗留问题和现实的实际情况需要,又能考虑到将来可能发生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朱纯福.当代中国银行体制改革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江其务.中国金融制度的改革回顾与创新思考[J].金融理论,2003
(8)
[3]王曙光.国际金融组织对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影响[J].财经科学,2004(4).
[4]孙天琦.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4(26).
[5]李良瑞.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及其思考[J].商业研究,
2005(5).
[6]马经.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J].南方金融,
2006(12)
[7]邹东涛主编.发展和改革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作者简介:尚飞跃(1990.11-),男,安徽蚌埠人,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12级国防经济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边境国防资源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