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逼视灵魂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在文章开头写到妻子“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结尾回到家里,“妻已睡熟好久”;行文中又不断以“笼着轻纱的梦”“小睡”“酣眠”“渴睡人的眼”作比,整个“荷塘月色”的画面似有烟雾弥漫,渺茫、隐约而朦胧,这都是在刻意营造一个“梦”的氛围与意境。两个世界中,梦的世界在文章里是直接呈现的;现实世界只是“偶而露峥嵘”。
将朱自清的“不平静”仅仅归之于“蒋介石叛变革命”的“黑暗”现实,是不全面的。朱自清前述对“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的向往本身,即已说明了他在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与历史位置。他试图“躲到学术研究中”,既是“避难”,又在与“政治”保持距离中维护了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在某种意义上,“荷塘月色”的“梦”也正是朱自清们的精神避难所。(二十年后,他拖着病弱身躯,投身民主运动,一身重病,宁可饿死,拒购美援面粉。意境清到彻底,静到彻底的《荷塘月色》的作者,能有如此刚烈行动,这是他清白、独立人格的必然发展。)
景物描写技巧
《荷塘月色》的思想意义是有争议的,但它景物描写的艺术手法,人们却是一致地赞扬。那么,它的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情与理的统一。我们听惯了情景交融的说法,往往忽略了情与理的统一。有的人为了借景物表现自己的心情,不顾自然规律,任意呼风唤雨,而《荷塘月色》中景物描写的顺序或角度,都是顺理成章的。例如,“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今晚……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从地上写到天上,就很符合“我”從屋里到屋外眼睛适应的过程和夜晚走路的特点。
其次,充分运用了艺术上的陪衬手法,而且用得很丰富。有时相辅相成(正衬),有时相反相成(反衬)。例如,“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就是正衬,用树色作底,衬托杨柳。“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就是反衬,以闹衬静。而用“朦胧的月色”衬托“淡淡的哀愁”,更是贯穿全文的基本手法。
再次, 像“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段,真是把“通感”的技巧运用到了方方面面。作者充分运用了水墨画的技法,描写了树影的浓淡疏密,“斑驳”一词用得特别出色,把传统水墨画“墨分五色”的技法融合进去了。作者又运用了音乐来表现“光与影的和谐”,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最后,最出色的,还是全文的景物描写不瘟不火,恰到好处,就像宋玉笔下的“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样,全文的景物描写和感情底蕴就很和谐了。
我常常想,朱自清在写的时候,恐怕没有刻意追求技巧;但是他的传统文化的功底太深厚了,也就举重若轻了。
语言的声音节奏
有的人认为,古文是要吟咏的,语言就应该讲究声音节奏;现代文或称语体文只能朗读,就不必讲究声音节奏了。这个看法恐怕有点偏颇。朱光潜曾借用一句话来说明,现代文的声音节奏“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只是这个“妙”不易分析体会。好在朱自清在这方面很有讲究,也很有成就,我们就从他的《荷塘月色》来体会一下。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第一句中用“颇”不用“很”,因为“很”字仄声音哑;而这个“颇”作为文眼,是应该很有文采的。接下来用“日日”不用“每日”,在重叠中透露出熟悉的意思,来衬托月色下的荷塘。描写月亮和孩子们的欢笑,都用“了”结尾,同样的句式又略有参差。末尾两句都写了声音,却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宁静。还值得注意的是,开头都在写“我”,却把“我”字删尽了,只在末尾才点了一下“我”。语言的干净到了不能减少一个字的程度。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这一段多用短句,甚至有意在长句中加上逗号,这就很合乎作者此时独处的舒缓与孤寂情绪。朱自清很善于用叠词,但是“曲折”一词的不重叠与后面两个词的重叠(蓊蓊郁郁的,阴森森的)对照,恰到好处。末尾的“有些怕人”,既把文言中的使动用法借过来了,又合乎口语的习惯。整段读起来,我们感觉到作者在浅吟低咏,整个身心都和荷塘融为一体了。
从全文看,能不用虚词,特别是不用连词的地方,作者都尽量不用;但是一用就别有深意。例如,“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两个“也”字表示了并列中又有侧重。
又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三个句子中的“但”都用得好,如果改成“但是”,在语气上就过重了。
这样来体会《荷塘月色》语言的声音节奏,显然是很不充分的。但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做,庶几能有一点切实的感悟。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在文章开头写到妻子“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结尾回到家里,“妻已睡熟好久”;行文中又不断以“笼着轻纱的梦”“小睡”“酣眠”“渴睡人的眼”作比,整个“荷塘月色”的画面似有烟雾弥漫,渺茫、隐约而朦胧,这都是在刻意营造一个“梦”的氛围与意境。两个世界中,梦的世界在文章里是直接呈现的;现实世界只是“偶而露峥嵘”。
将朱自清的“不平静”仅仅归之于“蒋介石叛变革命”的“黑暗”现实,是不全面的。朱自清前述对“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的向往本身,即已说明了他在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与历史位置。他试图“躲到学术研究中”,既是“避难”,又在与“政治”保持距离中维护了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在某种意义上,“荷塘月色”的“梦”也正是朱自清们的精神避难所。(二十年后,他拖着病弱身躯,投身民主运动,一身重病,宁可饿死,拒购美援面粉。意境清到彻底,静到彻底的《荷塘月色》的作者,能有如此刚烈行动,这是他清白、独立人格的必然发展。)
景物描写技巧
《荷塘月色》的思想意义是有争议的,但它景物描写的艺术手法,人们却是一致地赞扬。那么,它的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情与理的统一。我们听惯了情景交融的说法,往往忽略了情与理的统一。有的人为了借景物表现自己的心情,不顾自然规律,任意呼风唤雨,而《荷塘月色》中景物描写的顺序或角度,都是顺理成章的。例如,“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今晚……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从地上写到天上,就很符合“我”從屋里到屋外眼睛适应的过程和夜晚走路的特点。
其次,充分运用了艺术上的陪衬手法,而且用得很丰富。有时相辅相成(正衬),有时相反相成(反衬)。例如,“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就是正衬,用树色作底,衬托杨柳。“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就是反衬,以闹衬静。而用“朦胧的月色”衬托“淡淡的哀愁”,更是贯穿全文的基本手法。
再次, 像“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段,真是把“通感”的技巧运用到了方方面面。作者充分运用了水墨画的技法,描写了树影的浓淡疏密,“斑驳”一词用得特别出色,把传统水墨画“墨分五色”的技法融合进去了。作者又运用了音乐来表现“光与影的和谐”,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最后,最出色的,还是全文的景物描写不瘟不火,恰到好处,就像宋玉笔下的“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样,全文的景物描写和感情底蕴就很和谐了。
我常常想,朱自清在写的时候,恐怕没有刻意追求技巧;但是他的传统文化的功底太深厚了,也就举重若轻了。
语言的声音节奏
有的人认为,古文是要吟咏的,语言就应该讲究声音节奏;现代文或称语体文只能朗读,就不必讲究声音节奏了。这个看法恐怕有点偏颇。朱光潜曾借用一句话来说明,现代文的声音节奏“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只是这个“妙”不易分析体会。好在朱自清在这方面很有讲究,也很有成就,我们就从他的《荷塘月色》来体会一下。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第一句中用“颇”不用“很”,因为“很”字仄声音哑;而这个“颇”作为文眼,是应该很有文采的。接下来用“日日”不用“每日”,在重叠中透露出熟悉的意思,来衬托月色下的荷塘。描写月亮和孩子们的欢笑,都用“了”结尾,同样的句式又略有参差。末尾两句都写了声音,却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宁静。还值得注意的是,开头都在写“我”,却把“我”字删尽了,只在末尾才点了一下“我”。语言的干净到了不能减少一个字的程度。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这一段多用短句,甚至有意在长句中加上逗号,这就很合乎作者此时独处的舒缓与孤寂情绪。朱自清很善于用叠词,但是“曲折”一词的不重叠与后面两个词的重叠(蓊蓊郁郁的,阴森森的)对照,恰到好处。末尾的“有些怕人”,既把文言中的使动用法借过来了,又合乎口语的习惯。整段读起来,我们感觉到作者在浅吟低咏,整个身心都和荷塘融为一体了。
从全文看,能不用虚词,特别是不用连词的地方,作者都尽量不用;但是一用就别有深意。例如,“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两个“也”字表示了并列中又有侧重。
又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三个句子中的“但”都用得好,如果改成“但是”,在语气上就过重了。
这样来体会《荷塘月色》语言的声音节奏,显然是很不充分的。但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做,庶几能有一点切实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