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立校以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积极瞄准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准确把握行业科技发展趋势,凝聚资源进行集成创新,科学研究水平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近三年来,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连续获得四项国家级科技大奖,获奖成果涉及机械制造、仪器仪表、知识管理、自动控制等多个领域,一批拥有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的学科逐步走向成熟,一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研究队伍发展日益壮大,一个勇攀高峰、携手共进的创新氛围已逐渐形成。
明确方向 服务国计民生
经过四年的筹建工作,2008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的基础上正式挂牌成立。面对北京市委、市政府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目标和要求,一所新生大学该如何破解“抓住机遇、迎难而上”的现实课题?
为此,全校上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结合首都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背景,将创新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从制订规划、开辟途径、寻找资源、创建特色四个方面入手,大力推动自身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全面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据悉,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筹建之初就制定了“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其中在科学研究领域进一步明确了以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为重点,增强在行业和国防军工领域的特色与优势,面向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形成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于国计民生的科研工作价值取向。
根据规划,学校迅速确定了“抓横促纵、抓大带小,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建设基地、快速发展”的科研工作思路,制定了科技工作奖励、科研编制核定、科研机构设置与管理等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专项建设经费支持科研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的条件建设,逐步形成了以重点实验室为龙头、科研机构为骨干、课题组为基础、科技创新平台为支撑的科研工作体系,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认证,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高等级课题立项数量达到历史最好成绩。
与此同时,学校在具有一定研究水平的电子信息、现代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知识管理与技术经济等重点学科方向分别建成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及北京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为学校开辟新的科研途径、开展对外科技服务、扩大学校影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正是由于坚持以服务为宗旨的原则,学校先后获得的四个科技大奖全都是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研究项目,根据研究成果开发出的产品既有服务于医疗、军工等领域的各种高端精密测量仪器,也有能直接服务老百姓的居家必备的新型仪器、设备,这些都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科研工作上水平、出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集成创新 提升研究水平
众所周知,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前提是以原创为核心的自主创新工作,尤其是多学科、多领域的集成创新,而原创来源于实践一线。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教师们在参与自主创新的研究过程中,不懈奋斗,甘于付出,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完成每一项科研任务。
例如,学校自主开发的“现代仪器制造柔性研发平台的创建及系列产品开发与应用”项目在200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带头人徐小力教授带领其他成员从基层调研做起,开展了长期、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针对仪器制造具有高技术、多品种和小批量的特点,创建了一种可兼容、可扩展、可升级的开放式柔性研发平台体系,直接提高了相关制造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对促进我国现代仪器和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为促进科研创新工作,学校积极进行内部挖潜、外部联合,在已经取得初步或比较成熟的科研成果基础上,整合学校各学科专业的力量,集中攻关突破瓶颈,进一步提升科学研究的层次和水平。同时,学校在充分了解国内外科研成果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沟通和合作,申报、研究重大课题,共同研发技术产品,最终取得一些突破性成果,获得了政府、行业的一致认可。
例如,该校获得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非牛顿流体流变学特性测试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正是在企业的资助与参与下,自主研发出6个系列12类生物医学检测仪器产品,全部通过国家有关机构检测认证并进行了大规模生产,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部分产品已完全替代进口,产品销售额累计4.132亿元,实现利税1.176亿元,在国内应用该项目成果的医院已经有3800多家,年创经济效益近20亿元。
正是通过集成创新等一系列努力,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已经具备了民族科技成果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既打破了国外产品对国内市场的高价销售和垄断经营,更为我国民族产业、民族品牌创造了核心竞争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优化资源 发挥整体效能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创建者们早早就意识到,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依托于科学合理的学科建设成效。为此,在学校筹建过程中,他们就以院系设置与学科专业调整为契机,面向首都与国家需要,立足学校定位与发展目标,打破不同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的界线,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学科优势,大力推进内涵发展。
为此,学校重点建设电子信息、现代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以及知识管理与技术经济等优势学科群,积极扶持具有发展潜的新建学科,优化薄弱学科,抢抓机遇,创造条件,初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同时,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充分调动教师与科研人员承担科研项目的积极性,构建起了由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等组成的学术梯队,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科技工作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学校通过人力、物力、财力的统筹兼顾与优化配置,不但使自身在科研领域形成了促进工作的体制、机制和良好环境氛围,而且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了“1+1>2”的整体效能。
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在北京市政府的重点支持下,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引进“双聘院士”2人,高级职称人数增加45.2%,博士学位人员增加4.5倍,硕士生导师和兼职博士生导师分别增加2倍和1倍等。
同时,在学校连获国家科技大奖的喜讯鼓舞下,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学校通过设立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基金、校科研基金、组织学科竞赛等政策引导,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进取意识与合作精神。例如,学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应用虚拟设计技术开发五轴联动机床”、用于北京地区十余个污水处理厂的“嵌入式水质监测系统”等研究课题均有学生直接参与,累计有1000余名学生获得各级学科及科技竞赛奖励。
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既进一步激发和提升了广大师生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又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与实践能力,为学校强化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凝练精神 推进科学发展
科研工作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崇高使命,每一项成果都蕴藏着科研人员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接连获得国家科技大奖的欣喜中,注意挖掘成果背后一笔笔感人至深的精神财富,使之成为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营造学府氛围的有效载体。
几年来,学校每一个获奖项目都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热烈隆重的表彰,获奖教师们数年乃至数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甘于寂寞的事迹给师生们极大的触动,对促进他们参与科研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例如,获得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某国防项目第一完成人张福学教授,数十年来一直兢兢业业、不辞辛劳地奋战在科研一线,每一个节假日甚至春节都在实验室中度过,先后完成了数十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和国防科研等项目,获批30余项国内外发明专利以及20余项国家、省部级和行业科技奖励。
尽管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但年届七旬的张教授一贯淡泊名利,他寄语广大师生“要有宽广的基础知识,才可能有新的发现和发明,成果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有价值和影响力,现在的科研环境很好,我感到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创新是一辈子的事……”这成为师生们极大的精神鼓励。
实际上,这种“争先创优、挑战自我”的工作状态和追求不正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师生们面对机遇和挑战的行动宣言吗?
科研工作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立足新的起点,北京信息科技太学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工作的思路与目标:继续强化科研意识,按照“优化环境、集成优势、打造团队、持续发展”的要求,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与综合实力,保持科学研究持续上规模、上层次,推动教学科研协调发展;进一步凝练科研方向,以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为重点,面向首都、凝练方向、集成优势,大力拓展新的科研领域,力争在承担国家级项目、取得原创性成果、科研贡献率等方面再上新台阶。
近三年来,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连续获得四项国家级科技大奖,获奖成果涉及机械制造、仪器仪表、知识管理、自动控制等多个领域,一批拥有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的学科逐步走向成熟,一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研究队伍发展日益壮大,一个勇攀高峰、携手共进的创新氛围已逐渐形成。
明确方向 服务国计民生
经过四年的筹建工作,2008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的基础上正式挂牌成立。面对北京市委、市政府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目标和要求,一所新生大学该如何破解“抓住机遇、迎难而上”的现实课题?
为此,全校上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结合首都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背景,将创新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从制订规划、开辟途径、寻找资源、创建特色四个方面入手,大力推动自身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全面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据悉,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筹建之初就制定了“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其中在科学研究领域进一步明确了以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为重点,增强在行业和国防军工领域的特色与优势,面向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形成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于国计民生的科研工作价值取向。
根据规划,学校迅速确定了“抓横促纵、抓大带小,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建设基地、快速发展”的科研工作思路,制定了科技工作奖励、科研编制核定、科研机构设置与管理等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专项建设经费支持科研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的条件建设,逐步形成了以重点实验室为龙头、科研机构为骨干、课题组为基础、科技创新平台为支撑的科研工作体系,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认证,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高等级课题立项数量达到历史最好成绩。
与此同时,学校在具有一定研究水平的电子信息、现代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知识管理与技术经济等重点学科方向分别建成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及北京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为学校开辟新的科研途径、开展对外科技服务、扩大学校影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正是由于坚持以服务为宗旨的原则,学校先后获得的四个科技大奖全都是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研究项目,根据研究成果开发出的产品既有服务于医疗、军工等领域的各种高端精密测量仪器,也有能直接服务老百姓的居家必备的新型仪器、设备,这些都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科研工作上水平、出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集成创新 提升研究水平
众所周知,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前提是以原创为核心的自主创新工作,尤其是多学科、多领域的集成创新,而原创来源于实践一线。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教师们在参与自主创新的研究过程中,不懈奋斗,甘于付出,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完成每一项科研任务。
例如,学校自主开发的“现代仪器制造柔性研发平台的创建及系列产品开发与应用”项目在200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带头人徐小力教授带领其他成员从基层调研做起,开展了长期、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针对仪器制造具有高技术、多品种和小批量的特点,创建了一种可兼容、可扩展、可升级的开放式柔性研发平台体系,直接提高了相关制造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对促进我国现代仪器和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为促进科研创新工作,学校积极进行内部挖潜、外部联合,在已经取得初步或比较成熟的科研成果基础上,整合学校各学科专业的力量,集中攻关突破瓶颈,进一步提升科学研究的层次和水平。同时,学校在充分了解国内外科研成果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沟通和合作,申报、研究重大课题,共同研发技术产品,最终取得一些突破性成果,获得了政府、行业的一致认可。
例如,该校获得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非牛顿流体流变学特性测试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正是在企业的资助与参与下,自主研发出6个系列12类生物医学检测仪器产品,全部通过国家有关机构检测认证并进行了大规模生产,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部分产品已完全替代进口,产品销售额累计4.132亿元,实现利税1.176亿元,在国内应用该项目成果的医院已经有3800多家,年创经济效益近20亿元。
正是通过集成创新等一系列努力,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已经具备了民族科技成果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既打破了国外产品对国内市场的高价销售和垄断经营,更为我国民族产业、民族品牌创造了核心竞争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优化资源 发挥整体效能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创建者们早早就意识到,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依托于科学合理的学科建设成效。为此,在学校筹建过程中,他们就以院系设置与学科专业调整为契机,面向首都与国家需要,立足学校定位与发展目标,打破不同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的界线,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学科优势,大力推进内涵发展。
为此,学校重点建设电子信息、现代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以及知识管理与技术经济等优势学科群,积极扶持具有发展潜的新建学科,优化薄弱学科,抢抓机遇,创造条件,初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同时,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充分调动教师与科研人员承担科研项目的积极性,构建起了由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等组成的学术梯队,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科技工作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学校通过人力、物力、财力的统筹兼顾与优化配置,不但使自身在科研领域形成了促进工作的体制、机制和良好环境氛围,而且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了“1+1>2”的整体效能。
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在北京市政府的重点支持下,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引进“双聘院士”2人,高级职称人数增加45.2%,博士学位人员增加4.5倍,硕士生导师和兼职博士生导师分别增加2倍和1倍等。
同时,在学校连获国家科技大奖的喜讯鼓舞下,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学校通过设立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基金、校科研基金、组织学科竞赛等政策引导,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进取意识与合作精神。例如,学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应用虚拟设计技术开发五轴联动机床”、用于北京地区十余个污水处理厂的“嵌入式水质监测系统”等研究课题均有学生直接参与,累计有1000余名学生获得各级学科及科技竞赛奖励。
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既进一步激发和提升了广大师生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又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与实践能力,为学校强化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凝练精神 推进科学发展
科研工作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崇高使命,每一项成果都蕴藏着科研人员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接连获得国家科技大奖的欣喜中,注意挖掘成果背后一笔笔感人至深的精神财富,使之成为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营造学府氛围的有效载体。
几年来,学校每一个获奖项目都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热烈隆重的表彰,获奖教师们数年乃至数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甘于寂寞的事迹给师生们极大的触动,对促进他们参与科研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例如,获得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某国防项目第一完成人张福学教授,数十年来一直兢兢业业、不辞辛劳地奋战在科研一线,每一个节假日甚至春节都在实验室中度过,先后完成了数十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和国防科研等项目,获批30余项国内外发明专利以及20余项国家、省部级和行业科技奖励。
尽管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但年届七旬的张教授一贯淡泊名利,他寄语广大师生“要有宽广的基础知识,才可能有新的发现和发明,成果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有价值和影响力,现在的科研环境很好,我感到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创新是一辈子的事……”这成为师生们极大的精神鼓励。
实际上,这种“争先创优、挑战自我”的工作状态和追求不正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师生们面对机遇和挑战的行动宣言吗?
科研工作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立足新的起点,北京信息科技太学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工作的思路与目标:继续强化科研意识,按照“优化环境、集成优势、打造团队、持续发展”的要求,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与综合实力,保持科学研究持续上规模、上层次,推动教学科研协调发展;进一步凝练科研方向,以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为重点,面向首都、凝练方向、集成优势,大力拓展新的科研领域,力争在承担国家级项目、取得原创性成果、科研贡献率等方面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