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帝王也算经济账
中国古代的帝王又称“天子”,他们手握生杀大权,一喜一怒间可以决定整个国家的命运。自周朝以来,中国史料记载的帝王就有800余位,他们当中有的开疆拓土、励精图治,成就一番繁荣盛世;有的耽于享乐、骄奢淫逸,死后留下万世骂名;有的前半生戎马倥偬、功高志远,后半生却声色犬马、挥金如土……同为帝王,为什么他们的作为如此不同呢?以往的历史学家多从当时的历史环境、皇帝的个性等方面分析其中的原因,但其实,这其中也有经济学因素在起作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有人喜欢借钱消费,认为借钱消费能够提前享受到优质的商品和服务,满足个人需求,虽然以后要交上一笔不小的利息,但是这就相当于支付了一部分使用费,还是值得的。而有人则喜欢量入为出,他们认为,借钱消费是一种浪费,只要再等上一些时日,自己就有能力直接购买,可以省下不少钱,还不用总费心惦记,何必要借钱呢?
这两种消费观反映了人们经济行为中对时间的不同偏好。有人愿意短时就能得到,宁愿以后多付出金钱;有人宁愿付出更多时间等待,也不愿多花费金钱,这就是所谓的“时间偏好”。在经济学中,经济学家用它来分析不同制度下的个人行为。
有意思的是,这种对时间的不同偏好,在中国古代帝王的身上也有非常明显的体现,有着“及时行乐”想法的帝王目光会比较短浅,而有规划设计的帝王则更加深谋远虑。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帝王们拥有不同的时间偏好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他们对于未来的预判有所差异。
理想决定成就
人们对未来的预判首先取决于自己的人生理想。如果一个人的理想是当一个乡长,他就不需要太过长远的计划,只要当上乡长就可以及时行乐了。而一个以封王拜相为理想的人,知道自己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目标,因此他便需要一个长远而完整的计划,同时抑制自己当前的欲望。
历史上的起义领袖与开国之君,大多都是志存高远的“有志者”,西汉开国之君汉高祖刘邦就是一个“志向高远”的英雄人物。由于刘邦从小就有着“问鼎天下”的野心,因此在他前期起义抗秦、后期楚汉争霸的道路上,才能真正做到“能屈能伸”、“知人善任”。当他意识到敌人比自己强大时,他能俯首称臣,韬光养晦;当他意识到自己部下的才能高于自己时,他能人尽其才、用人不疑。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最初的理想,可以说,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为支撑,这是绝不可能做到的。
而那些没有远大志向、只顾当前行乐的人,即使生而为帝王,最终也只能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更有甚者,还有可能背负骂名,遗臭万年。明熹宗朱由校就是这样一位著名的昏君。这位皇帝最大的理想或许是“成为继鲁班之后中国最优秀的木匠”。因此他的寝宫里到处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木料,他本人更是不辞辛劳,废寝忘食地打造各色家具。而处理国家大事、面见百官群臣这等耽误时间的“小事”,他就全权交给大太监魏忠贤来操办,明朝宦官专权在朱由校在位期间达到了顶峰。
在这位“木匠皇帝”在位的七年中,后金看到明朝内部的腐朽,开始蠢蠢欲动,明边境形势开始紧张起来。而由于皇帝不事朝政,朝堂之上的党派之争愈发猖獗,言官借谏言之机,随意弹劾政敌,朝廷内部可谓一片乌烟瘴气。而驻守边境的忠臣良将,如王化贞、熊廷弼等,只因一次战败,便被言官弹劾而死,百姓莫不为其鸣冤。
可以说,正是因为明熹宗没有远大的兴国之志,才使得当时小人当道、民不聊生。由此可见,志向是否高远,对于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大小,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
岁月是把杀猪刀
那么是不是所有志向高远的皇帝后来都成为了一代明君呢?事实并非如此。有很多皇帝的前半生,或是励精图治,或是能征善战,后半生却沉溺酒色,挥霍无度,最终落得毁誉参半甚至荒淫无道之名。究其原因,正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时间偏好开始有所转变。
历史上著名的亡国之君隋炀帝杨广,在其少年之时也曾胸怀大志,能力超群。他20岁时便被封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0万大军南下攻打富裕强盛的陈朝,其麾下士兵英勇善战,所向披靡,最终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他在任扬州总管期间,还学习江南方言,娶江南女子为妻,与江南学子交好,聚拢江南的人心,打破了南北政治与文化的多重隔阂,当时“天下皆称广以为贤”。在江南任职10年之后,北方匈奴来犯,他又重领军命,北上指挥大军击退匈奴的进犯。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为统一国家立下汗马功劳、文才武略无不精通的英才,在登基之后却并未如人们所想,开创隋文帝大治后的又一盛世,反而是开始了自己杀人无数、挥霍无度的暴君生涯。
他征集二百多万人修建东都洛阳,在各地搜罗奇珍异兽装饰园林。在发布这一任务四天之后,开凿大运河的圣旨便传达下来,全国又征集了一百多万人开始开凿通济渠。而在这次下旨后的第九天,杨广再次下令,命人制造大型龙舟及黄龙、赤舰、楼船等各种船舶数万艘。
若说青年时的杨广有数不尽的理想规划,那么中年登基时的他,经历了征战杀伐,看到了死亡无数,知道了世事无常,因此开始感到及时行乐才是“正道”。他南巡时所坐龙舟高13米有余,长约60米,上下共有四层,中间两层120个房间皆用黄金玉璧装饰。而他的家眷后宫、外宾等乘坐之船约有数千艘,禁军及物资船队亦有数千艘。与他一比,后世一顿饭要吃百道菜的明清帝王,其实也算是节俭的了。
与隋炀帝类似,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时也功绩卓越,创造了“开元盛世”,将唐朝统治推向了顶峰,但是其后期却开始沉溺美色、重用奸臣,安史之乱竟然出现在他在位期间。
可以理解,人在年轻之时,尚有一生时间可以建功立业,吃苦流汗是为了以后获得更好的享受,自然可以深谋远虑,忍一时之渴望;然而当年龄渐长之后,已经有了一定成绩的帝王,就会开始倾向于享受生活——费尽心力获得的权势地位如果未能及时行乐,不是很可惜吗?正像法国大革命前醉生梦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说的:“我们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生不逢时,偏好受制
除了志向与年龄这两个限制以外,所处的环境也会对皇帝的时间偏好产生影响。有些皇帝生不逢时,或生于末世,亡国已成定局;或大权旁落,身单力孤只能做个傀儡。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死尚不由命,何谈自己的理想与偏好呢?
汉献帝刘协就是这样一位悲剧性质的帝王。他的一生命途多舛,刚刚出生,母亲就为何皇后毒杀,后来被董太后收养长大。东汉末年的宫廷变乱之后,刘协被权臣董卓立为皇帝。
刘协虽然年纪不大,却是个很有能力的帝王。有一年,都城洛阳地区遭遇大旱,谷价飞涨,在洛阳城中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刘协命侍御史侯汶出太仓米豆煮粥救济百姓,但是却仍有大批饥民饿死。刘协调查到侯汶中饱私囊,于是罚侯汶杖责五十,之后放粮的官吏再也不敢徇私,而洛阳城中的饥民也终于得到了救济。
如果生在和平年代,刘协一定会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明君。然而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刘协只能得过且过,忍气吞声地过日子。他对自己的皇后说“我亦不知命在何处”,实际上正是在为自己的命运悲叹。
蜀国后主刘禅的“此间乐,不思蜀”,或许也是当时的情势所导致的。在刘备托孤之时,诸葛亮曾评价少年刘禅有着超出想象的大智慧。这样一个聪明的孩子,怎么就长成了扶不起的阿斗呢?相信这与诸葛亮极高的威望与“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有很大关系。后来刘禅投降,保全了数十万百姓的性命,而“乐不思蜀”的形象,也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而不得已的委曲求全。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能够“计长远”的领导人,才能真正带领国家走上兴盛之路。如今的领导者,没有了终生世袭的可能,一般只能执政四到五年,因此从时间偏好的角度来想,他们更愿意“看眼前”,希望在自己的任期中做出一点成绩,给自己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反而忽略了“计长远”的重要性。如何使有任期制的领导人有长远的“时间偏好”,能着眼于长远规划,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中国古代的帝王又称“天子”,他们手握生杀大权,一喜一怒间可以决定整个国家的命运。自周朝以来,中国史料记载的帝王就有800余位,他们当中有的开疆拓土、励精图治,成就一番繁荣盛世;有的耽于享乐、骄奢淫逸,死后留下万世骂名;有的前半生戎马倥偬、功高志远,后半生却声色犬马、挥金如土……同为帝王,为什么他们的作为如此不同呢?以往的历史学家多从当时的历史环境、皇帝的个性等方面分析其中的原因,但其实,这其中也有经济学因素在起作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有人喜欢借钱消费,认为借钱消费能够提前享受到优质的商品和服务,满足个人需求,虽然以后要交上一笔不小的利息,但是这就相当于支付了一部分使用费,还是值得的。而有人则喜欢量入为出,他们认为,借钱消费是一种浪费,只要再等上一些时日,自己就有能力直接购买,可以省下不少钱,还不用总费心惦记,何必要借钱呢?
这两种消费观反映了人们经济行为中对时间的不同偏好。有人愿意短时就能得到,宁愿以后多付出金钱;有人宁愿付出更多时间等待,也不愿多花费金钱,这就是所谓的“时间偏好”。在经济学中,经济学家用它来分析不同制度下的个人行为。
有意思的是,这种对时间的不同偏好,在中国古代帝王的身上也有非常明显的体现,有着“及时行乐”想法的帝王目光会比较短浅,而有规划设计的帝王则更加深谋远虑。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帝王们拥有不同的时间偏好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他们对于未来的预判有所差异。
理想决定成就
人们对未来的预判首先取决于自己的人生理想。如果一个人的理想是当一个乡长,他就不需要太过长远的计划,只要当上乡长就可以及时行乐了。而一个以封王拜相为理想的人,知道自己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目标,因此他便需要一个长远而完整的计划,同时抑制自己当前的欲望。
历史上的起义领袖与开国之君,大多都是志存高远的“有志者”,西汉开国之君汉高祖刘邦就是一个“志向高远”的英雄人物。由于刘邦从小就有着“问鼎天下”的野心,因此在他前期起义抗秦、后期楚汉争霸的道路上,才能真正做到“能屈能伸”、“知人善任”。当他意识到敌人比自己强大时,他能俯首称臣,韬光养晦;当他意识到自己部下的才能高于自己时,他能人尽其才、用人不疑。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最初的理想,可以说,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为支撑,这是绝不可能做到的。
而那些没有远大志向、只顾当前行乐的人,即使生而为帝王,最终也只能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更有甚者,还有可能背负骂名,遗臭万年。明熹宗朱由校就是这样一位著名的昏君。这位皇帝最大的理想或许是“成为继鲁班之后中国最优秀的木匠”。因此他的寝宫里到处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木料,他本人更是不辞辛劳,废寝忘食地打造各色家具。而处理国家大事、面见百官群臣这等耽误时间的“小事”,他就全权交给大太监魏忠贤来操办,明朝宦官专权在朱由校在位期间达到了顶峰。
在这位“木匠皇帝”在位的七年中,后金看到明朝内部的腐朽,开始蠢蠢欲动,明边境形势开始紧张起来。而由于皇帝不事朝政,朝堂之上的党派之争愈发猖獗,言官借谏言之机,随意弹劾政敌,朝廷内部可谓一片乌烟瘴气。而驻守边境的忠臣良将,如王化贞、熊廷弼等,只因一次战败,便被言官弹劾而死,百姓莫不为其鸣冤。
可以说,正是因为明熹宗没有远大的兴国之志,才使得当时小人当道、民不聊生。由此可见,志向是否高远,对于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大小,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
岁月是把杀猪刀
那么是不是所有志向高远的皇帝后来都成为了一代明君呢?事实并非如此。有很多皇帝的前半生,或是励精图治,或是能征善战,后半生却沉溺酒色,挥霍无度,最终落得毁誉参半甚至荒淫无道之名。究其原因,正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时间偏好开始有所转变。
历史上著名的亡国之君隋炀帝杨广,在其少年之时也曾胸怀大志,能力超群。他20岁时便被封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0万大军南下攻打富裕强盛的陈朝,其麾下士兵英勇善战,所向披靡,最终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他在任扬州总管期间,还学习江南方言,娶江南女子为妻,与江南学子交好,聚拢江南的人心,打破了南北政治与文化的多重隔阂,当时“天下皆称广以为贤”。在江南任职10年之后,北方匈奴来犯,他又重领军命,北上指挥大军击退匈奴的进犯。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为统一国家立下汗马功劳、文才武略无不精通的英才,在登基之后却并未如人们所想,开创隋文帝大治后的又一盛世,反而是开始了自己杀人无数、挥霍无度的暴君生涯。
他征集二百多万人修建东都洛阳,在各地搜罗奇珍异兽装饰园林。在发布这一任务四天之后,开凿大运河的圣旨便传达下来,全国又征集了一百多万人开始开凿通济渠。而在这次下旨后的第九天,杨广再次下令,命人制造大型龙舟及黄龙、赤舰、楼船等各种船舶数万艘。
若说青年时的杨广有数不尽的理想规划,那么中年登基时的他,经历了征战杀伐,看到了死亡无数,知道了世事无常,因此开始感到及时行乐才是“正道”。他南巡时所坐龙舟高13米有余,长约60米,上下共有四层,中间两层120个房间皆用黄金玉璧装饰。而他的家眷后宫、外宾等乘坐之船约有数千艘,禁军及物资船队亦有数千艘。与他一比,后世一顿饭要吃百道菜的明清帝王,其实也算是节俭的了。
与隋炀帝类似,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时也功绩卓越,创造了“开元盛世”,将唐朝统治推向了顶峰,但是其后期却开始沉溺美色、重用奸臣,安史之乱竟然出现在他在位期间。
可以理解,人在年轻之时,尚有一生时间可以建功立业,吃苦流汗是为了以后获得更好的享受,自然可以深谋远虑,忍一时之渴望;然而当年龄渐长之后,已经有了一定成绩的帝王,就会开始倾向于享受生活——费尽心力获得的权势地位如果未能及时行乐,不是很可惜吗?正像法国大革命前醉生梦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说的:“我们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生不逢时,偏好受制
除了志向与年龄这两个限制以外,所处的环境也会对皇帝的时间偏好产生影响。有些皇帝生不逢时,或生于末世,亡国已成定局;或大权旁落,身单力孤只能做个傀儡。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死尚不由命,何谈自己的理想与偏好呢?
汉献帝刘协就是这样一位悲剧性质的帝王。他的一生命途多舛,刚刚出生,母亲就为何皇后毒杀,后来被董太后收养长大。东汉末年的宫廷变乱之后,刘协被权臣董卓立为皇帝。
刘协虽然年纪不大,却是个很有能力的帝王。有一年,都城洛阳地区遭遇大旱,谷价飞涨,在洛阳城中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刘协命侍御史侯汶出太仓米豆煮粥救济百姓,但是却仍有大批饥民饿死。刘协调查到侯汶中饱私囊,于是罚侯汶杖责五十,之后放粮的官吏再也不敢徇私,而洛阳城中的饥民也终于得到了救济。
如果生在和平年代,刘协一定会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明君。然而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刘协只能得过且过,忍气吞声地过日子。他对自己的皇后说“我亦不知命在何处”,实际上正是在为自己的命运悲叹。
蜀国后主刘禅的“此间乐,不思蜀”,或许也是当时的情势所导致的。在刘备托孤之时,诸葛亮曾评价少年刘禅有着超出想象的大智慧。这样一个聪明的孩子,怎么就长成了扶不起的阿斗呢?相信这与诸葛亮极高的威望与“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有很大关系。后来刘禅投降,保全了数十万百姓的性命,而“乐不思蜀”的形象,也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而不得已的委曲求全。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能够“计长远”的领导人,才能真正带领国家走上兴盛之路。如今的领导者,没有了终生世袭的可能,一般只能执政四到五年,因此从时间偏好的角度来想,他们更愿意“看眼前”,希望在自己的任期中做出一点成绩,给自己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反而忽略了“计长远”的重要性。如何使有任期制的领导人有长远的“时间偏好”,能着眼于长远规划,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