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街区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也是城市精神的有形载体,因而古街保护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在保护问题凸显的当下,古街区活力的营造必不可少,而这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综合采取各种手段,本文以平江路的保护为例,指出古街活力的焕发应当在建筑改建、文化氛围、生态环境、商业旅游开发和政府主导公众参与这五个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古街区 平江路 保护 活力
1、古街区的价值意义
古街区是城市历史和文化遗产的物质体现,不仅是其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也是城市精神的有形载体。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诠释一个城市的历史、生活、文化各个方面,全方面反映出城市的特色和面貌,因而古街保护对于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加剧了对古街区的破坏,古街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此外,如何在古街区保护这一过程中找到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使之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也亟待我们深思。
自上世纪以来,几经现代文明的冲击,苏州古城已不再是完整意义上的古城,失去了相对完整的古城风貌,然而一些承载城市历史的古街道如平江古街区仍保存完好,保留着自宋以来“水路并行,河街相邻”的水乡格局,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平江路连接着南面的干将东路及北面的白塔东路,总长1606米,旧称十泉里,之后因为宋平江府而得名平江路,整个街区蕴涵着大量历史建筑,传统民居,古井牌坊,堪称古城的缩影。笔者以保护平江路的成功经验为例,旨在探讨在现代文明冲击下,如何更好的保护古街区,再现水乡吴文化。
2、营造古街区活力的策略
2.1建筑分级改造,小规模更新
建筑为古街区提供最基本的物理环境空间,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建筑物来说,要根据其年代、产权、功能分等定级(2006林林,阮仪三),划分成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一般建筑和新建建筑这四大类,并实施相应的保护策略。对文物的保护应遵循“不改变原状”,不任意拆建,坚持保护,并努力维护其历史真实性;历史建筑必须坚持以“最大程度的保护,最小程度的限制”,实施不同程度的维修;对于一般建筑,则要考虑它和历史风貌的协调性来制定相应的拆除与否的策略;至于新建建筑,切记不是重新建造,而是尽量采取修旧如旧,在不改变其历史真实性的条件下,达到最大程度的修缮效果。
简·雅各布斯指出:大规模规划只能使建筑师乃至政客、地产商们血液澎湃,而广大群众总逃离不了被牺牲的厄运。美国都市建设对于中国也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街区的建筑是经过历史文化不断积淀形成的,因而其保护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的过程。急功近利的拆建势必破坏城市原有质感,从而影响到古街区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我们应当通过小规模、一步步的修缮、改造来保护建筑风貌,即便是拆除危房和不协调的建筑,也应当采取缓和的小规模方式进行,这不仅有利于改造方案的及时调整,也容易得到各方认同。
2.2保存老街生活真实性,营造文化氛围
古街区的活力的营造需要物质空间的保证,但这不仅仅意味着就是各个时代各类风格建筑的堆砌,还需要保存老街原有的生活真实性,生活方式才是一条古街真正感染大众的地方。平江古街区采取的就是调整原住民的生活居住方式,相较全部迁出原住民的方式,显而更利于保存老街的生活真实性,在某种程度上延续历史。
此外,古街总是一方人特定的历史文化载体,平江路上随处可见的咖啡馆、艺术画廊、美食馆无不包含这类文化体验。文化氛围的营造让古街不再是冰冷的建筑群,而是有了更多生活气息,古街的保护不再是死板的各级规范条例,反而变得更加鲜明、生动,可观可感。它以传统的方式安抚现代人过于浮躁的心灵,有助于我们重拾缺失的心与心的交流,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契合点。
2.3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发展和环保意识日益加强,势必对生态可持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平江路的保护及改建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提倡可持续的方式,尽量节约有限的自然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污染。
小桥、流水、怪桥,无不彰显平江历史街区特有的江南水乡魅力,水作为生态环境最重要的一环,尤值得我们重视。水质的改善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的充分改造,也依赖足够的绿地来维持。污水收集网、化粪池和生态型公厕都是很好的改造方式,保障充分的空地绿地面积并维持河道的天然形态对于生态、水质的保持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现今的平江水质虽大不如前,但坚持生态可持续的策略定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类问题,使得水质有所改善,让古街在未来焕发出绿色的活力。
2.4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平衡商业文化价值
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无疑能为古街带来活力,带有浓郁平江特色的青年旅社有苏式小食特色的品芳以及相当多的店铺都赋予了街道生活气息,然而不能忽视的现实是,古镇古街的旅游资源被越来越大规模地开发,商业化也越来越严重。一些商业店铺与平江路文化毫无任何关系,纯粹是出于盈利目的,建造得与周边环境不相适应,这不光影响到古街道的历史文化氛围和居民日常生活,也使得古街原有特色丧失而变得千篇一律。
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尽量控制一定的度,我们在鼓励平江路商业化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商业化程度是否影响到古街保护本身,商业化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古街保护,其创造的就业岗位,旅游收入,古街吸引力都是以古街保護为导向的。因而最理想的手段是合理开发,始终平衡好历史街区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以更好的激发古街活力。
2.5加强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公众参与保护
如何保护古街区,营造古街区活力是一个涉及经济、生态、文化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因而需要强调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便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对各类行为进行引导、惩治和规范,通过协调各方利益,寻求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然而光靠政府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够,一方面,碍于有限的精力财力,保护工作存在一定的漏洞,另一方面而言,古街区的保护根本上还是依赖公众自身。鼓励公众广泛参与古街保护既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政府后续规划工作减少阻力,也利于集中民智,进一步激发古街区的活力。
3结语
营造古街区活力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综合采取各种手段,本文以平江路的保护为例,指出古街活力的焕发应当在建筑物、文化氛围、生态环境、商业旅游开发和政府主导公众参与这五个方面做出努力,同时也要深入考虑其他各类因素。如此,古街区的历史脉络、文化积淀、生活方式才能更好的延续,历史文化名城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自千篇一律的城市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 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译林出版社.2005
[2] 于乐群.平江路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之间的冲突[J].北方经贸,2012[5].
[3] 陈立.传统街区生存因素探析[J].山西建筑,2011[25].
[4] 林林,阮仪三.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实践[J].城市规划学刊,2006[3].
[5] 刘宛.旧城改造设计中城市设计的四个原则[J].世界建筑,2001[6].
【关键词】古街区 平江路 保护 活力
1、古街区的价值意义
古街区是城市历史和文化遗产的物质体现,不仅是其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也是城市精神的有形载体。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诠释一个城市的历史、生活、文化各个方面,全方面反映出城市的特色和面貌,因而古街保护对于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加剧了对古街区的破坏,古街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此外,如何在古街区保护这一过程中找到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使之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也亟待我们深思。
自上世纪以来,几经现代文明的冲击,苏州古城已不再是完整意义上的古城,失去了相对完整的古城风貌,然而一些承载城市历史的古街道如平江古街区仍保存完好,保留着自宋以来“水路并行,河街相邻”的水乡格局,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平江路连接着南面的干将东路及北面的白塔东路,总长1606米,旧称十泉里,之后因为宋平江府而得名平江路,整个街区蕴涵着大量历史建筑,传统民居,古井牌坊,堪称古城的缩影。笔者以保护平江路的成功经验为例,旨在探讨在现代文明冲击下,如何更好的保护古街区,再现水乡吴文化。
2、营造古街区活力的策略
2.1建筑分级改造,小规模更新
建筑为古街区提供最基本的物理环境空间,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建筑物来说,要根据其年代、产权、功能分等定级(2006林林,阮仪三),划分成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一般建筑和新建建筑这四大类,并实施相应的保护策略。对文物的保护应遵循“不改变原状”,不任意拆建,坚持保护,并努力维护其历史真实性;历史建筑必须坚持以“最大程度的保护,最小程度的限制”,实施不同程度的维修;对于一般建筑,则要考虑它和历史风貌的协调性来制定相应的拆除与否的策略;至于新建建筑,切记不是重新建造,而是尽量采取修旧如旧,在不改变其历史真实性的条件下,达到最大程度的修缮效果。
简·雅各布斯指出:大规模规划只能使建筑师乃至政客、地产商们血液澎湃,而广大群众总逃离不了被牺牲的厄运。美国都市建设对于中国也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街区的建筑是经过历史文化不断积淀形成的,因而其保护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的过程。急功近利的拆建势必破坏城市原有质感,从而影响到古街区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我们应当通过小规模、一步步的修缮、改造来保护建筑风貌,即便是拆除危房和不协调的建筑,也应当采取缓和的小规模方式进行,这不仅有利于改造方案的及时调整,也容易得到各方认同。
2.2保存老街生活真实性,营造文化氛围
古街区的活力的营造需要物质空间的保证,但这不仅仅意味着就是各个时代各类风格建筑的堆砌,还需要保存老街原有的生活真实性,生活方式才是一条古街真正感染大众的地方。平江古街区采取的就是调整原住民的生活居住方式,相较全部迁出原住民的方式,显而更利于保存老街的生活真实性,在某种程度上延续历史。
此外,古街总是一方人特定的历史文化载体,平江路上随处可见的咖啡馆、艺术画廊、美食馆无不包含这类文化体验。文化氛围的营造让古街不再是冰冷的建筑群,而是有了更多生活气息,古街的保护不再是死板的各级规范条例,反而变得更加鲜明、生动,可观可感。它以传统的方式安抚现代人过于浮躁的心灵,有助于我们重拾缺失的心与心的交流,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契合点。
2.3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发展和环保意识日益加强,势必对生态可持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平江路的保护及改建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提倡可持续的方式,尽量节约有限的自然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污染。
小桥、流水、怪桥,无不彰显平江历史街区特有的江南水乡魅力,水作为生态环境最重要的一环,尤值得我们重视。水质的改善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的充分改造,也依赖足够的绿地来维持。污水收集网、化粪池和生态型公厕都是很好的改造方式,保障充分的空地绿地面积并维持河道的天然形态对于生态、水质的保持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现今的平江水质虽大不如前,但坚持生态可持续的策略定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类问题,使得水质有所改善,让古街在未来焕发出绿色的活力。
2.4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平衡商业文化价值
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无疑能为古街带来活力,带有浓郁平江特色的青年旅社有苏式小食特色的品芳以及相当多的店铺都赋予了街道生活气息,然而不能忽视的现实是,古镇古街的旅游资源被越来越大规模地开发,商业化也越来越严重。一些商业店铺与平江路文化毫无任何关系,纯粹是出于盈利目的,建造得与周边环境不相适应,这不光影响到古街道的历史文化氛围和居民日常生活,也使得古街原有特色丧失而变得千篇一律。
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尽量控制一定的度,我们在鼓励平江路商业化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商业化程度是否影响到古街保护本身,商业化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古街保护,其创造的就业岗位,旅游收入,古街吸引力都是以古街保護为导向的。因而最理想的手段是合理开发,始终平衡好历史街区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以更好的激发古街活力。
2.5加强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公众参与保护
如何保护古街区,营造古街区活力是一个涉及经济、生态、文化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因而需要强调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便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对各类行为进行引导、惩治和规范,通过协调各方利益,寻求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然而光靠政府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够,一方面,碍于有限的精力财力,保护工作存在一定的漏洞,另一方面而言,古街区的保护根本上还是依赖公众自身。鼓励公众广泛参与古街保护既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政府后续规划工作减少阻力,也利于集中民智,进一步激发古街区的活力。
3结语
营造古街区活力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综合采取各种手段,本文以平江路的保护为例,指出古街活力的焕发应当在建筑物、文化氛围、生态环境、商业旅游开发和政府主导公众参与这五个方面做出努力,同时也要深入考虑其他各类因素。如此,古街区的历史脉络、文化积淀、生活方式才能更好的延续,历史文化名城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自千篇一律的城市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 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译林出版社.2005
[2] 于乐群.平江路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之间的冲突[J].北方经贸,2012[5].
[3] 陈立.传统街区生存因素探析[J].山西建筑,2011[25].
[4] 林林,阮仪三.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实践[J].城市规划学刊,2006[3].
[5] 刘宛.旧城改造设计中城市设计的四个原则[J].世界建筑,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