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使初中地理教学充满活力和生机是新课程改革中师生共同面临的课题。文章结合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从明晰初中地理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效率和成果;生成初中地理教学的艺术和魅力三个方面就此作一探讨。
关键词 初中地理 教学效率 生机勃勃
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初中地理新教材在编写上充分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课程理念,呈现出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特点。作为一线地理教师,就要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树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和师生观,以此创建出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焕发出地理教学的勃勃生机。
一、活力之源——明晰初中地理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初中生对许多学科都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对生活的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形形色色的自然奥秘,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天上地下的不解之谜,不同的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都能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持续的学习动力。然而,由于受中考升学的影响,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将学习重点转向中考科目,却轻视非中考类学科,把地理等学科视为可有可无的“副科”。这既不利于地理学科的发展,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要焕发地理学科的生命活力,首先应明晰初中地理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地理学科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范畴。它不仅有很强的知识性,而且还有很强的实用性。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无论对今后的终身发展,还是对当前的学习生活都大有裨益。正如《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所指出的:“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笔者认为,让学生从小知国情、懂国策、明法规,必须以地理知识为基础;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以具体的祖国自然环境、文化历史、人文活动等地理事实为依托;要进行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培养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意识,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也离不开地理知识和具体的案例。可见,地理无论就其学术价值还是实用价值而言,都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二、活力之现——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效率和成果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过:“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课堂是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的效率又决定了教学的成效,因此,如何打造有效、高效、长效的课堂就成为了每一位教师新课程改革实践的永恒主题。
(一)有效教学即教学有良好的效果
课堂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整体,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的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学业水平和生活经历是完全不同的,因而也就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体验。教师应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平衡协调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出能激活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情感,引导学生探索的教学氛围和活动情景,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形式上是课堂内容的活、教学模式的活、活动情景的活和教学方法的活,实质上是教师教学机智的活,学生学习智慧的活,师生情感交流的活和课堂互动生成的活。“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成”,只要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良好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二)高效教学即教学有较高的效率
地理教学过程应是一次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美的旅程。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感觉到上地理课就像是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间小道上,目不暇接,美不胜收。高效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的激发和维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教师要善于在已知与未知之间建桥设阶,铺石修路。梯度的大小要以能不断激发学生跳起来摘到“果子”的热情和欲望为标志,做到由平到陡、由低到高,拾阶而上,循序渐进。只要学生不断地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就能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当今,我们不能期待学生升学与素质发展的完全重合,但追求两者的最大交集应是每位教师努力的方向。
(三)长效教学即教学可持续
体现在吸引学生继续学习,终身发展,这取决于教学是否有持久深远的感染力、穿透力与亲和力。新课程为地理学科注入了新鲜血液,给地理教学带来了蓬勃生机。让学生充分领略地理学科的实际价值和意义,体验“有用地理”和“生活地理”的独特魅力,从而提高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问题中学会学习,促进地理的长效教学。
三、活力之巅——生成初中地理教学的艺术和魅力
(一)让学生喜欢教地理的你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以自身的教学魅力来吸引学生,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喜欢很可能首先是喜欢教地理的你。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改善者。课堂教学是包容而丰富的,它不是让学生激动一阵子了事,而是在激活情感之后,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领略到深层的教益或思想的警策和哲学的启迪,并进而运用形象的手段,启发学生主动思索空间的奇妙、辨析社会的纷繁……当科学、艺术、人文在地理课堂融会时,思考事实、明辨事理的地理思辨之美就会凸显。
(二)让学生喜欢你教的地理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课堂教学要引领学生建构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内化情感。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就是充满生命活力的体现。要想让学生喜欢你上的地理课,就需要教师精心备课和上课,做到教学设置个性化(如问题设置要有梯度,便于不同层次学生回答;作业要分层布置,供不同基础的学生选择等),教学内容生活化(比如邮政编码的设置、各地汽车牌照的规定、地域化商店招牌的命名等),教学手段信息化(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图片、图像、网络技术的运用等),教学过程的互动化(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文本的对话等),教学评价多元化(如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和家长等;评价形式可以是纸笔测验、实作、调查报告等)真正让学生体验“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总之,有生命活力的地理课堂应是情智共生的课堂,要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情感的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笔者坚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同样能承载以人为本的生命关怀,同样能提高学生主体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 初中地理 教学效率 生机勃勃
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初中地理新教材在编写上充分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课程理念,呈现出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特点。作为一线地理教师,就要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树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和师生观,以此创建出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焕发出地理教学的勃勃生机。
一、活力之源——明晰初中地理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初中生对许多学科都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对生活的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形形色色的自然奥秘,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天上地下的不解之谜,不同的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都能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持续的学习动力。然而,由于受中考升学的影响,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将学习重点转向中考科目,却轻视非中考类学科,把地理等学科视为可有可无的“副科”。这既不利于地理学科的发展,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要焕发地理学科的生命活力,首先应明晰初中地理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地理学科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范畴。它不仅有很强的知识性,而且还有很强的实用性。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无论对今后的终身发展,还是对当前的学习生活都大有裨益。正如《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所指出的:“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笔者认为,让学生从小知国情、懂国策、明法规,必须以地理知识为基础;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以具体的祖国自然环境、文化历史、人文活动等地理事实为依托;要进行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培养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意识,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也离不开地理知识和具体的案例。可见,地理无论就其学术价值还是实用价值而言,都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二、活力之现——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效率和成果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过:“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课堂是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的效率又决定了教学的成效,因此,如何打造有效、高效、长效的课堂就成为了每一位教师新课程改革实践的永恒主题。
(一)有效教学即教学有良好的效果
课堂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整体,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的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学业水平和生活经历是完全不同的,因而也就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体验。教师应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平衡协调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出能激活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情感,引导学生探索的教学氛围和活动情景,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形式上是课堂内容的活、教学模式的活、活动情景的活和教学方法的活,实质上是教师教学机智的活,学生学习智慧的活,师生情感交流的活和课堂互动生成的活。“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成”,只要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良好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二)高效教学即教学有较高的效率
地理教学过程应是一次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美的旅程。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感觉到上地理课就像是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间小道上,目不暇接,美不胜收。高效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的激发和维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教师要善于在已知与未知之间建桥设阶,铺石修路。梯度的大小要以能不断激发学生跳起来摘到“果子”的热情和欲望为标志,做到由平到陡、由低到高,拾阶而上,循序渐进。只要学生不断地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就能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当今,我们不能期待学生升学与素质发展的完全重合,但追求两者的最大交集应是每位教师努力的方向。
(三)长效教学即教学可持续
体现在吸引学生继续学习,终身发展,这取决于教学是否有持久深远的感染力、穿透力与亲和力。新课程为地理学科注入了新鲜血液,给地理教学带来了蓬勃生机。让学生充分领略地理学科的实际价值和意义,体验“有用地理”和“生活地理”的独特魅力,从而提高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问题中学会学习,促进地理的长效教学。
三、活力之巅——生成初中地理教学的艺术和魅力
(一)让学生喜欢教地理的你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以自身的教学魅力来吸引学生,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喜欢很可能首先是喜欢教地理的你。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改善者。课堂教学是包容而丰富的,它不是让学生激动一阵子了事,而是在激活情感之后,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领略到深层的教益或思想的警策和哲学的启迪,并进而运用形象的手段,启发学生主动思索空间的奇妙、辨析社会的纷繁……当科学、艺术、人文在地理课堂融会时,思考事实、明辨事理的地理思辨之美就会凸显。
(二)让学生喜欢你教的地理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课堂教学要引领学生建构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内化情感。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就是充满生命活力的体现。要想让学生喜欢你上的地理课,就需要教师精心备课和上课,做到教学设置个性化(如问题设置要有梯度,便于不同层次学生回答;作业要分层布置,供不同基础的学生选择等),教学内容生活化(比如邮政编码的设置、各地汽车牌照的规定、地域化商店招牌的命名等),教学手段信息化(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图片、图像、网络技术的运用等),教学过程的互动化(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文本的对话等),教学评价多元化(如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和家长等;评价形式可以是纸笔测验、实作、调查报告等)真正让学生体验“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总之,有生命活力的地理课堂应是情智共生的课堂,要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情感的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笔者坚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同样能承载以人为本的生命关怀,同样能提高学生主体的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