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很多原本英语成绩很好的小学生进入初中以后,由于各种原因,成绩出现大幅度的下滑,甚至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这给他们初中三年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关键词】小升初 学习习惯 适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7.136
一、中小英语衔接现状
本篇论文以中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差异为研究内容,以调查问卷及访谈为主要研究方式,城乡同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差异的归纳总结,结合第二语言相关教育理论以及初中生心理的理论探究,与经验丰富的从业一线教师讨论,归纳整理出中小英语教育中的过渡差异,并提出相关改善办法,帮助学生适应中小过渡。
(一)英语过渡中学习现状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总结分析,有40%的学生感觉初中阶段英语学习吃力,跟不上上课进度,不如小学轻松,成绩停滞不前,80%的学生表示初中英语与小学英语相比学习内容变多变杂,教师授课的方式也有明显变化,要求学生掌握的重难点与小学相比也有所不同。
(二)英语过渡差异
1.单词。据统计,小学单独课文单词容量5~8个,且每个单词较短,单词与实物相关易于联想,识记难度小;初中单词容量大于10,且单词字母较多,种类复杂,涉及面广,较为抽象,需要经过反复记忆练习才可掌握。
2.课文。小学课文内容以对话形式出现且配有丰富的插图,在单词理解的基础上将句子在具体语境中进行简单解释学生即可理解,而初中课文篇幅变长,图画变少。
3.上课方式。小学课文容量小,课堂时间充足,老师可通过做游戏,猜答案等多种趣味性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课堂活动中掌握新知。初中由于教学任务的限制,课堂以传统授课的形式进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4.课后练习。小学练习题以补全单词,句子为主,学生通过对课内单词及课文内容的理解即可轻松完成基础大题,阅读理解与判断正误可通过对句中个别差异词的比较完成。相较而言,初中习题在书本知识基础上,偏重于语法考察,阅读理解涉及到课外词汇和文章理解,写作部分开始考察学生的知识整合和逻辑思维能力。
5.课后作业。小学学习以课内单词和课文对话为主,课后作业布置偏重于读和写,即对于课内单词的记忆与课文对话的理解,初中除了掌握基本的单词和课文内容之外,还需要学习者对于课文出现的语法,新的语言运用加以分析总结,更加注重于语法及语句的学习,掌握和运用,注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及发散性思维。小学课文16篇,初中课文48篇,不仅是课堂容量的增加,更是课后学习任务的增加。
二、做好小升初英语教学策略
(一)注重学生情感、教学方式的衔接
1.注重学生的情感衔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而且小学生没有升学的考试压力,心态也比较放松,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都较高。而进入初中以后,相对于小学英语中只需要直观了解的简单知识,学生在初中英语课堂中需要消化大量的知识,但是,由于课时的限制,一来不能给学生提供太多的知识消化时间,需要他们在课下进行,学习压力徒增;二来也注定了初中英语课堂不能再像小学课堂那样有较多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课堂氛围整体较为严肃,此时学生极易出现学习焦虑状态。因此,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学生英语学习情感的衔接。根据克拉申的情感输入假设理论,失败和消极的情感体验会使人不愿意再去接触和尝试,而愉快、积极的情感体验会让人乐于坚持、愿意继续。而小学生积极英语学习情感体验的延续需要学生对初中英语学习和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以消除他们的未知恐惧心理。
2.注重教学方式的衔接。小学英语教学主要侧重于单词的理解和掌握,对话较为简单,而从初中七年级开始,语段逐渐代替对话,语篇教学开始成为英语教学的趋势。根据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为主和初中英语语篇教学为主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两者的英语教学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小学阶段英语教学方式主要为形象直观、较为适合小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的演示法和情景表演练习法;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方式主要为根据初中阶段知识要求决定的讲授法、谈论法和实习操练法。中小学英语教学方式的衔接就是要有意识地将这几种教学方式相互融合,从小学英语教学的角度而言,即在小学六年级的英语教学中,要适当采用初中英语教学中所采用的讲授法、谈论法和实习操练法,将学生英语学习的侧重点从语言的意义转移到语言的形式和结构上来,毕竟六年级的学生通过三年的英语学习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例如谓语动词遇到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it/he/she时要加-s,而主语是I/you时用原形,可以先通过举例吸引学生注意到这一语言现象,然后告诉学生主语是it/he/she时,谓语动词比较“孤单”,所以要加-s,而当主语是I/you时,因为“你和我在一起,不孤单,所以不用加-s”。通过这样类似于初中英语教学方式的讲解,学生会注意到英语的形式和结构,有助于他們日后顺利适应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语法知识的讲解和学习。
(二)搭建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平台
1.建立中小学校沟通机制。为了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不论是九年一贯制学校,还是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中小学,都必须搭建两者教学间的常规沟通机制——中小学英语教师定时定期组织教学交流活动,促使中小学英语教学互通有无、无缝融合。2.组织中小学生定期交流。要想实现中小学英语的有效衔接,除了中小学英语教师要经常“换位思考”外,中小学生也要定期举行交流活动,以让小学生对初中英语学习有一个初步的主观认识,从高年级哥哥姐姐那里收获英语学习经验,建立初中英语的学习信心,同时也让初中学生温故而知新,满足学生“好为人师”的心理。
需要注意的是,小学和中学的衔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遵守循序渐进和连贯性的原则,在逐渐、逐步增加学习内容和难度的同时,要注重教学方式、学生情感和所学知识的连贯性,如此,才能消除学生从小学到初中英语学习的陌生感和未知感,帮助他们树立起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最终实现小学英语和中学英语的顺利过渡和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洁.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关键词】小升初 学习习惯 适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7.136
一、中小英语衔接现状
本篇论文以中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差异为研究内容,以调查问卷及访谈为主要研究方式,城乡同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差异的归纳总结,结合第二语言相关教育理论以及初中生心理的理论探究,与经验丰富的从业一线教师讨论,归纳整理出中小英语教育中的过渡差异,并提出相关改善办法,帮助学生适应中小过渡。
(一)英语过渡中学习现状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总结分析,有40%的学生感觉初中阶段英语学习吃力,跟不上上课进度,不如小学轻松,成绩停滞不前,80%的学生表示初中英语与小学英语相比学习内容变多变杂,教师授课的方式也有明显变化,要求学生掌握的重难点与小学相比也有所不同。
(二)英语过渡差异
1.单词。据统计,小学单独课文单词容量5~8个,且每个单词较短,单词与实物相关易于联想,识记难度小;初中单词容量大于10,且单词字母较多,种类复杂,涉及面广,较为抽象,需要经过反复记忆练习才可掌握。
2.课文。小学课文内容以对话形式出现且配有丰富的插图,在单词理解的基础上将句子在具体语境中进行简单解释学生即可理解,而初中课文篇幅变长,图画变少。
3.上课方式。小学课文容量小,课堂时间充足,老师可通过做游戏,猜答案等多种趣味性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课堂活动中掌握新知。初中由于教学任务的限制,课堂以传统授课的形式进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4.课后练习。小学练习题以补全单词,句子为主,学生通过对课内单词及课文内容的理解即可轻松完成基础大题,阅读理解与判断正误可通过对句中个别差异词的比较完成。相较而言,初中习题在书本知识基础上,偏重于语法考察,阅读理解涉及到课外词汇和文章理解,写作部分开始考察学生的知识整合和逻辑思维能力。
5.课后作业。小学学习以课内单词和课文对话为主,课后作业布置偏重于读和写,即对于课内单词的记忆与课文对话的理解,初中除了掌握基本的单词和课文内容之外,还需要学习者对于课文出现的语法,新的语言运用加以分析总结,更加注重于语法及语句的学习,掌握和运用,注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及发散性思维。小学课文16篇,初中课文48篇,不仅是课堂容量的增加,更是课后学习任务的增加。
二、做好小升初英语教学策略
(一)注重学生情感、教学方式的衔接
1.注重学生的情感衔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而且小学生没有升学的考试压力,心态也比较放松,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都较高。而进入初中以后,相对于小学英语中只需要直观了解的简单知识,学生在初中英语课堂中需要消化大量的知识,但是,由于课时的限制,一来不能给学生提供太多的知识消化时间,需要他们在课下进行,学习压力徒增;二来也注定了初中英语课堂不能再像小学课堂那样有较多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课堂氛围整体较为严肃,此时学生极易出现学习焦虑状态。因此,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学生英语学习情感的衔接。根据克拉申的情感输入假设理论,失败和消极的情感体验会使人不愿意再去接触和尝试,而愉快、积极的情感体验会让人乐于坚持、愿意继续。而小学生积极英语学习情感体验的延续需要学生对初中英语学习和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以消除他们的未知恐惧心理。
2.注重教学方式的衔接。小学英语教学主要侧重于单词的理解和掌握,对话较为简单,而从初中七年级开始,语段逐渐代替对话,语篇教学开始成为英语教学的趋势。根据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为主和初中英语语篇教学为主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两者的英语教学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小学阶段英语教学方式主要为形象直观、较为适合小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的演示法和情景表演练习法;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方式主要为根据初中阶段知识要求决定的讲授法、谈论法和实习操练法。中小学英语教学方式的衔接就是要有意识地将这几种教学方式相互融合,从小学英语教学的角度而言,即在小学六年级的英语教学中,要适当采用初中英语教学中所采用的讲授法、谈论法和实习操练法,将学生英语学习的侧重点从语言的意义转移到语言的形式和结构上来,毕竟六年级的学生通过三年的英语学习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例如谓语动词遇到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it/he/she时要加-s,而主语是I/you时用原形,可以先通过举例吸引学生注意到这一语言现象,然后告诉学生主语是it/he/she时,谓语动词比较“孤单”,所以要加-s,而当主语是I/you时,因为“你和我在一起,不孤单,所以不用加-s”。通过这样类似于初中英语教学方式的讲解,学生会注意到英语的形式和结构,有助于他們日后顺利适应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语法知识的讲解和学习。
(二)搭建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平台
1.建立中小学校沟通机制。为了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不论是九年一贯制学校,还是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中小学,都必须搭建两者教学间的常规沟通机制——中小学英语教师定时定期组织教学交流活动,促使中小学英语教学互通有无、无缝融合。2.组织中小学生定期交流。要想实现中小学英语的有效衔接,除了中小学英语教师要经常“换位思考”外,中小学生也要定期举行交流活动,以让小学生对初中英语学习有一个初步的主观认识,从高年级哥哥姐姐那里收获英语学习经验,建立初中英语的学习信心,同时也让初中学生温故而知新,满足学生“好为人师”的心理。
需要注意的是,小学和中学的衔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遵守循序渐进和连贯性的原则,在逐渐、逐步增加学习内容和难度的同时,要注重教学方式、学生情感和所学知识的连贯性,如此,才能消除学生从小学到初中英语学习的陌生感和未知感,帮助他们树立起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最终实现小学英语和中学英语的顺利过渡和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洁.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