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要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关键要注重和努力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一、客观评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随着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些企业和单位领导注重生产、经营、效益的多,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少,在生产建设上舍得花大钱,在精神文明活动上不愿多投入。主要原因是某些领导同志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只投入,不产出,没实效。这是一种片面的、狭隘的思想认识。当然,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不能像经济建设效益那样看得见摸得着,算得出。但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其功效是工作对象通过思想变化反映在行动上的程度,是精神的活动,意识的活动。并具有长久的、间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就精神方面的效益而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精神风貌的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所发生的内心世界,思想认识以及行为方式的变化就是产出。这种进步精神和正确理论的精神灌输与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就是获得了精神效益。工作对象的思想进步越快,精神面貌变化越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就越好。
从物质方面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用“科学发展观理论”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树立经济建设的“中心”意识。通过大量而具体的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培养和造就千百万优秀先进分子,去影响、教育和激励周围的广大职工群众,以形成巨大的合力。使职工认识到,企业就是赖以生存的落脚点。从而促使大家自觉地为企业出谋献策。这些精神的力量体现在行动上,就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回顾我们邹平县供销社和邹平供销大厦集团多年来各项工作,特别是供销社工业经济效益始终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名的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好的企业最终要有好的经济效益来体现,在一个客观条件很好,外部环境也有利,而经济效益长期不好的企业,很难说那里的思想政治工作效益会怎么好。
二、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一)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性,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关键
思想政治工作要渗透在企业生产、建设、经营和管理、改革的全过程;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去做,才能显现和提高实效。这种渗透主要体现在三个结合中: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思想教育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人,从不同角度理论灌输并结合具体工作任务一块进行,把提倡的思想化为明确的工作要求,才能收到实效。当前,就是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制定生产经营任务,调整产业或产品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动员和教育全体职工紧紧围绕企业的奋斗目标和发展前景,结合企业发展状况,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大胆地干,大胆地闯。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会使职工消除了一些思想顾虑和不满情绪,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高涨的热情。
2.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从本质上说就是群众工作。要把职工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首先必须把职工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必须关心职工利益,使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要积极为职工排忧解难,真正做到急职工之所急、想职工之所想,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职工从中体会和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达到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促使单位内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大大增强。
3.近期效果与长期效果相结合。人们思维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重性的过程,所以思想政治工作也就存在着近期效果和长期效果问题。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注意长期效果而忽视近期效果就会失去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长期目标也很难达到。只注意近期效果忽视长期效果容易导致实用主义,效果不能持久和巩固。比如,针对企业目前面临的资金紧张和管理不力等困难,一方面要动员职工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和勤俭节约,另一方面又要(下转第42頁)(上接第39页)向职工讲清困难是暂时的,前景是乐观的,让职工满怀信心地去完成企业的长远目标。比如。在“希望工程”和扶贫帮困活动中,既要进行集体主义、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教育,又要组织职工捐款捐物献份爱心。总之,在渗透中要注意长期效果与近期效果的结合,潜移默化,不断转化职工思想,才能显现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和效力。
(二)抓住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结合点”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重要因素
抓住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结合点”,就是抓住生产经营的难点和职工群众思想上热点、疑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才能摆脱“空”、“无”的困境,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才能显现出来。
抓生产经营的难点——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既必须要解决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一难点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把这个难点作为重点来抓,利用一切宣传舆论工具。把企业精神注入到职工群众的头脑中,动员和教育职工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通过形势任务和政策教育,引导职工正确看待目前的形势和困难,同时组织职工层层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修旧利废、堵塞漏洞、振奋精神、共渡难关的大讨论活动,解决企业的难点问题。
抓职工群众思想认识上的热点、疑点问题,理顺职工情绪,调动职工积极性。尤其是国际危机对企业发展、职工群众生活等造成的不良影响,不同程度地反映在思想领域,导致情绪极易波动,诱发发展信心不足、消极悲观等思想倾向,并与各种思想矛盾相互交织,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挑战,需要时时关注、有效解决。
(三)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基本条件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和修养,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是十分重要的任务。
1.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思想认识。重点要加强科学发展观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学习,才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引导职工、调动职工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其次要学习与思想政治相关的理论,如学习和运用心理学理论,可了解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有效地进行心理诱导;学习和运用教育学理论掌握教育工作的规律便于改进思想教育的方法;学习和运用伦理学和关系学理论,能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更好地塑造人们的心灵。总之,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既懂思想政治工作又懂经济和其他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2.转变观念,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转变僵化观念转变无所作为的思想,要用全新的观念确立新的政工的思想。其次要改变一些政工干部思想上的失落感。消除干经济、技术工作吃香,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没出息、吃亏等认识。解决好市场经济新形势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课题。增强信心,大胆探索,以自己工作的新成就重塑深受职工信任和拥戴的新形象。
3.塑造良好形象,增强感召力和影响力。树立良好形象,首先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谦虚谨慎,不以教育者自居,不谋私利,多作贡献,在困难危险面能勇于争先;其次,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包括思维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等等。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一、客观评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随着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些企业和单位领导注重生产、经营、效益的多,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少,在生产建设上舍得花大钱,在精神文明活动上不愿多投入。主要原因是某些领导同志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只投入,不产出,没实效。这是一种片面的、狭隘的思想认识。当然,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不能像经济建设效益那样看得见摸得着,算得出。但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其功效是工作对象通过思想变化反映在行动上的程度,是精神的活动,意识的活动。并具有长久的、间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就精神方面的效益而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精神风貌的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所发生的内心世界,思想认识以及行为方式的变化就是产出。这种进步精神和正确理论的精神灌输与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就是获得了精神效益。工作对象的思想进步越快,精神面貌变化越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就越好。
从物质方面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用“科学发展观理论”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树立经济建设的“中心”意识。通过大量而具体的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培养和造就千百万优秀先进分子,去影响、教育和激励周围的广大职工群众,以形成巨大的合力。使职工认识到,企业就是赖以生存的落脚点。从而促使大家自觉地为企业出谋献策。这些精神的力量体现在行动上,就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回顾我们邹平县供销社和邹平供销大厦集团多年来各项工作,特别是供销社工业经济效益始终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名的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好的企业最终要有好的经济效益来体现,在一个客观条件很好,外部环境也有利,而经济效益长期不好的企业,很难说那里的思想政治工作效益会怎么好。
二、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一)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性,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关键
思想政治工作要渗透在企业生产、建设、经营和管理、改革的全过程;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去做,才能显现和提高实效。这种渗透主要体现在三个结合中: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思想教育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人,从不同角度理论灌输并结合具体工作任务一块进行,把提倡的思想化为明确的工作要求,才能收到实效。当前,就是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制定生产经营任务,调整产业或产品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动员和教育全体职工紧紧围绕企业的奋斗目标和发展前景,结合企业发展状况,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大胆地干,大胆地闯。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会使职工消除了一些思想顾虑和不满情绪,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高涨的热情。
2.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从本质上说就是群众工作。要把职工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首先必须把职工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必须关心职工利益,使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要积极为职工排忧解难,真正做到急职工之所急、想职工之所想,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职工从中体会和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达到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促使单位内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大大增强。
3.近期效果与长期效果相结合。人们思维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重性的过程,所以思想政治工作也就存在着近期效果和长期效果问题。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注意长期效果而忽视近期效果就会失去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长期目标也很难达到。只注意近期效果忽视长期效果容易导致实用主义,效果不能持久和巩固。比如,针对企业目前面临的资金紧张和管理不力等困难,一方面要动员职工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和勤俭节约,另一方面又要(下转第42頁)(上接第39页)向职工讲清困难是暂时的,前景是乐观的,让职工满怀信心地去完成企业的长远目标。比如。在“希望工程”和扶贫帮困活动中,既要进行集体主义、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教育,又要组织职工捐款捐物献份爱心。总之,在渗透中要注意长期效果与近期效果的结合,潜移默化,不断转化职工思想,才能显现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和效力。
(二)抓住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结合点”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重要因素
抓住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结合点”,就是抓住生产经营的难点和职工群众思想上热点、疑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才能摆脱“空”、“无”的困境,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才能显现出来。
抓生产经营的难点——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既必须要解决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一难点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把这个难点作为重点来抓,利用一切宣传舆论工具。把企业精神注入到职工群众的头脑中,动员和教育职工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通过形势任务和政策教育,引导职工正确看待目前的形势和困难,同时组织职工层层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修旧利废、堵塞漏洞、振奋精神、共渡难关的大讨论活动,解决企业的难点问题。
抓职工群众思想认识上的热点、疑点问题,理顺职工情绪,调动职工积极性。尤其是国际危机对企业发展、职工群众生活等造成的不良影响,不同程度地反映在思想领域,导致情绪极易波动,诱发发展信心不足、消极悲观等思想倾向,并与各种思想矛盾相互交织,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挑战,需要时时关注、有效解决。
(三)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基本条件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和修养,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是十分重要的任务。
1.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思想认识。重点要加强科学发展观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学习,才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引导职工、调动职工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其次要学习与思想政治相关的理论,如学习和运用心理学理论,可了解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有效地进行心理诱导;学习和运用教育学理论掌握教育工作的规律便于改进思想教育的方法;学习和运用伦理学和关系学理论,能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更好地塑造人们的心灵。总之,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既懂思想政治工作又懂经济和其他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2.转变观念,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转变僵化观念转变无所作为的思想,要用全新的观念确立新的政工的思想。其次要改变一些政工干部思想上的失落感。消除干经济、技术工作吃香,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没出息、吃亏等认识。解决好市场经济新形势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课题。增强信心,大胆探索,以自己工作的新成就重塑深受职工信任和拥戴的新形象。
3.塑造良好形象,增强感召力和影响力。树立良好形象,首先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谦虚谨慎,不以教育者自居,不谋私利,多作贡献,在困难危险面能勇于争先;其次,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包括思维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等等。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