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亟须关注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swang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外出务工成为我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然而,当农民怀揣创业致富的梦想远走四方的时候,家中子女的教育的问题也就凸现出来。据初步统计,我们乡的中小学学生中,留守孩子约占三分之一以上。近期,我和几位同事每谈到此类问题时,大家都对农村留守孩子的现状表现得非常忧虑和万般的无奈。
  
  一、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现状
  
  少年儿童正处在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处于人生中受教育、长身体、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仅需要接受学校教育,还需要接受社会的关爱,更需要沐浴在父母亲情的抚育抚养之中。父母外出,留守孩子基本上都是隔代抚养,而这些孩子的委托监护人普遍年龄大,文化低,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他们单纯地以为,只要负责让孩子吃饱、穿暖就够了,不去也无能力对留守孩子进行家庭学习辅导,甚至不过问孩子的学习和思想状况,普遍抱有“树大自然直”的观念。而且由于隔代抚养,祖辈们忽视与孩子们的心理沟通与交流,有的还存在不敢管,舍不得管,管不了等现象。
  缺乏家庭教育和亲情滋养的幼小心灵,和其他孩子相比,普遍存在四多三难:即性格孤僻多、自由散漫多、不服管束多、辍学转学多、和沟通难、管理难、矫正难等问题。一些父母在孩子很小时候就外出务工,长期在家庭教育,亲情关爱等方面的缺失,给孩子的成长教育带来不利影响,部分孩子出现偏激、逆反、散漫、恋家、思念父母等心理倾向,难以取得较好成绩,道德行为也易失范,比其他学生更脆弱。这也严重影响了留守孩子健全人格和良好性格的形成。
  家庭教育的缺失也影响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对接。孩子在学校学习五天,双休日回到家里,由于缺乏家庭教育,消弱了学校教育的力量,使学生的品行出现“反弹”和滑坡现象。许多监护人反映,留守孩子在假期更难管束。上网、打游戏、找同学逛街成了他们假期生活的主要部分。许多孩子放假在家根本不写作业,还要骗家长。家长叹到:说了不起用,打了他们还生怨恨,孩子父母回来还要埋怨他们没有管好孩子。作为长辈,自己很着急,但也没办法。
  
  二、解决农村留守孩子教育问题的几点建议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在我们这个贫困的农业大县,关爱农村留守孩子,关系到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是保障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健全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在关爱农村留守孩子中的积极作用。关爱农村留守孩子,学校要起积极作用。努力帮助外出务工的农民解决后顾之忧,是学校及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⑴建立留守孩子的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学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建立留守学生的档案和联系卡,内容可包括: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留守原因;家长务工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留守孩子临时监护人的详细住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在建立档案过程中,低一年级要向高一年级负责,小学要向初中负责,并及时补充、变更。以学生为中心组成关网络,时刻关注着留守孩子的成长。
  ⑵实施关爱留守孩子帮扶制度。学校建立教师关爱学生校务日记,让有条件的老师成为“代理家长”,教师与留守孩子经常交流,随时掌握留守孩子的思想生活状况;教师对留守孩子要定期家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孩子的情况,帮助监护人做好留守孩子的思想工作。
  ⑶学校定期召开留守学生会议,通过正面引导,结合《思想品德》课本中《我和父母》及相关知识内容的讲解,使学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教育学生要认真学习,遵守纪律,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明白父母打工挣钱不易,从小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⑷班主任、老师平时多关心留守孩子的学习,身心健康。让留守孩子深切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增强师生间的亲切感、信任感,进而成为可以信赖的朋友。
  ⑸加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争对一些留守孩子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爱问题,学校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和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倾诉信箱”,让学生“烦有所倾、苦有所诉”,为学生打开心结。同时,加强挫折教育和磨砺教育,培养留守孩子的良好心理素质,尤其是独立生活能力,以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
  3.努力营造农村留守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学校尽最大努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配齐配全文化、体育设施,尽可能多地开放图书馆等教育场所,以构建纯净、和谐的育人环境。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争取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的配合,很抓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彻底更治精神污染对留守孩子的毒化,同时,尽力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为农村孩子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引导留守孩子参加有益身心的健康活动,杜绝留守孩子进入网吧及参与赌博、封建迷信等一些有害的活动。
其他文献
[摘要]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写作语境赋予了阿来浓厚的民族意识与锐利的先锋意识,使他对本民族生活的书写、历史的整体反思和人类命运的观照有机地融为一体。本文试从傻子的形象、诗意化的神秘天堂、“骨头”的世界等多个角度切入分析,进而审视该民族原生态的精神面貌。它折射出来的是历史的沧桑,人生的悲凉,厚重的文化意蕴,至诚的人性关怀。  [关键词]民族心性 权力 诗意化 性    四川藏族作家杨永睿,原名阿来
期刊
[摘要]词发展到南宋后期,出现了与音乐相脱离的倾向。由于当时的词人“不晓音律”,加上前人“歌法不传”,词与音乐的距离愈离愈远,逐渐丧失其听觉艺术的优势和音乐赋予的美感,无法满足社会娱乐的需要,便逐渐被人们所冷落、遗忘,宋词从而走向衰落。   [关键词]词 音乐美 衰落 丧失     词发展到南宋后期,出现了与音乐相脱离的倾向。许多词人不谙音乐,或者不顾词的音乐性这一特征,将词当诗来写,又导致了本体
期刊
改革开放以后,服装成为大众追求的时尚产品。这种情况下,我国的服装和艺术类院校担当起了培养服装设计师的重任。但是,由于多年来基层群众服装意识的淡薄,使得大多数报考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缺乏与国际接轨的服装感觉。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有必要通过服装效果图的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着装观念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于是,服装院系将服装效果图作为我国服装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经过二十多年的教、学研究,产生了一批在这方面很有成
期刊
襄樊五中设立“创造教育奖励基金”    本刊讯(通讯员 杨立军 罗本忠 丁治东)近日,由我国著名教育家、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创办的湖北省刘道玉教育基金会与襄樊市政府、襄樊五中联合签订协议书,决定三方各出资25万元(合计75万元),在襄樊五中设立“刘道玉创造教育奖励基金”。  “刘道玉创造教育奖励基金”每年评奖一次,每次拿出5万元用于奖励襄樊五中实践创造教育的优秀教师和善于创造性学习的优秀学生。在签
期刊
潜江市教育局  着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本刊讯(记者 戢华盛)近日,潜江市职业教育发展专题会议在市教育局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综合利用各类教育资源,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从云、市政府副市长戴明和市教育局局长杨家森等市、局领导参加了会议。  市职业教育发展专题会议指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市职业教育,是潜江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期刊
办学有方广受关注  ——武汉科大中南分校备受各级媒体青睐    本刊讯(记者 戢华盛 郭玉宝)自3月15日《一位校长的改革创新路》一文见报以来,武汉科大中南分校频频受到媒体关注,分别有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和中国广播网等多家媒体分别就值得关注的新闻话题进行了及时报道。  武汉科大中南分校办学有方,众媒体纷纷聚焦该校的发展热点话题,其
期刊
编者按:经营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环境是第一环境。如何做好培养人才这块大文章,是摆在当前教育战线的一件大事。培养新世纪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年来,武汉市硚口区教育局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发展目标,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积极营造稳定和谐的教育发展环境,努力实现教育发展新跨越,全区教育事业呈现出持续、健康、优质发展的良好态势。硚口区教
期刊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推进我国教育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理念是在技术理性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一种主体实践意识,是一种既有合理性、概括性、统摄性,又具有现实性和实际可应用、可操作性的观念和精神。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有一种生态和谐的教育理念。    一、教育的生态和谐理念的内涵    “生态和谐”教育理念是生态平衡与生态和谐概念在教育上的移植、借用,它强调教育的主客体与内外部环境的和谐匹配和有机统一;强调教
期刊
“教育理念是一种能统摄、指导具体教育行为的、富于理性主义色彩的、能够反映教育深层次本质及内在发展规律的崇高的精神原则。而办学理念,正是特定教育理念指导办学实践的总的准则。教育理念与办学理念紧密相连,不能截然分开……”沈振煜院长的话让记者领悟到,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拥有今天这样可喜的局面绝非偶然。    位于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区的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简称“传媒学院”)东临凤凰台,西傍
期刊
[摘 要]在现代化进程下,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面临着挑战和革新。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化教育的特点和功能、基础教育地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探讨了学校社会工作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学校社会工作适应新时期德育和基础教育的目标和改革要求,应率先在中小学引入社工,共同为现代化人才培养而努力。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 学校社会工作 德育 基础教育    一、现代化与中国教育    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社会进步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