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在综合素质中,质疑能力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有了质疑能力,学生可以进行有效的思考探索活动,从而形成其它的诸多能力。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如果能够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出学生的质疑能力,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将会大有裨益。在本文中,笔者结合了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实践体会,总结了几点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质疑能力;综合素质
疑问是思维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当学生在头脑中产生了疑问,才能够促使他们进行思考活动,进而培养出一定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在质疑的推动下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在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很多的优势。为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质疑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形成综合性的数学素养。
一、利用宽松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质疑
心理学研究表明,宽松的氛围更能够激活人们的思维能力,同样道理,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课堂环境,这样,学生在心境轻松的状态下思维会变得更加活跃,更容易提出一些高质量的问题。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往往认为,课堂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场所,作为学生只需要认真听讲就可以了,一旦学生在下面七嘴八舌的讨论,就会被教师视为“不遵守纪律”。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之下,孩子原本具有的好奇、好问的天性逐渐被扼杀了,他们逐渐变成了只会跟着教师思路、只会听讲不会提问的学生。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刻意强调课堂的安静,而是要在保持一定课堂纪律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发表看法,一旦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所提的问题非常简单,甚至荒谬,教师也不能对学生进行批评讽刺,而是要肯定学生质疑精神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耐心指导。对于班级里一些特别内向、甚至自卑的学生,教师也不能放弃,而是可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例如,在班级里组织学习小组进行讨论,让那些不敢在全部同学面前提问的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小组内进行提问,一步步锻炼他们的胆量,进而逐渐培养他们敢于质疑的勇气。
二、利用有效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质疑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正因为如此,很多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时候往往习惯按部就班地按照固定的步骤进行灌输式教育,一般来说,教师都会按照先介绍概念,再讲解例题,最后进行巩固练习的方式来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扎实基础,系统性地掌握知识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却容易产生一定的制约。为此,如今我们倡导要在数学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的感染下激发对于知识的兴趣,进而产生问题。例如,为了让学生学会计算正方形和圆形周长,我就利用这样一个小故事开启了课堂教学活动:森林里举办动物运动会,兔子和狐狸报名参加了赛跑,兔子跑的是边长为60米的正方形跑道,而狐狸跑的则是直径为60米的圆形跑道,他们两个同时从起点出发,又同时到达了终点,这下把狮子裁判难住了。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你是裁判,你会判定谁取得了胜利呢?听了这个故事以后,学生自然地会提出问题“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圆形的周长”,这样,有了学生的质疑在先,教师再进行新课的讲解,学生就会听的更加有兴趣。
三、利用提问环节引导学生质疑
教学活动是一个教与学相互统一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一旦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这样自然会营造出一个活泼的课堂环境,而在这种氛围之下,学生的质疑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在数学课堂上,提问往往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最主要途径。然而如今的提问环节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提问形式过于单一,很多都是教师问、学生答的提问形式。这样的提问只会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而对于质疑能力的培养效果却不是很明显。为此,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积极地向学生提问,同时,还要反过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向教师提问。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工程问题的时候,先是给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修筑一段长度为15千米的高速公路,如果由甲工程队单独修筑需要3天,如果由乙工程队单独修筑需要5天,现在两个工程队进行合作,问几天可以完成工程量?看到这个题目,学生很快列出了解答式15/(15/3+15/5)=15/8。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疑问,我又把题目中的条件进行了一定的改变,把原本“长度为15千米”变成了“30千米”“45千米”“60千米”,然后让学生再一一列出算式进行计算。经过计算以后,学生发现,无论工程总量是多少,最终的计算结果都是15/8。发现了这个奇怪的现象以后,学生的好奇心自然被激发了起来,从而开始向教师提出了问题。
总而言之,疑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学生才会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和愿望。为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疑问的推动下进行积极地思维活动,进而培养出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又符合了新课改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美华.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2011年第09期
[2]张书龄.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年第07期
[3]曾木英.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质疑[J].教学与管理,2010年第26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大邹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质疑能力;综合素质
疑问是思维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当学生在头脑中产生了疑问,才能够促使他们进行思考活动,进而培养出一定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在质疑的推动下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在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很多的优势。为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质疑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形成综合性的数学素养。
一、利用宽松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质疑
心理学研究表明,宽松的氛围更能够激活人们的思维能力,同样道理,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课堂环境,这样,学生在心境轻松的状态下思维会变得更加活跃,更容易提出一些高质量的问题。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往往认为,课堂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场所,作为学生只需要认真听讲就可以了,一旦学生在下面七嘴八舌的讨论,就会被教师视为“不遵守纪律”。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之下,孩子原本具有的好奇、好问的天性逐渐被扼杀了,他们逐渐变成了只会跟着教师思路、只会听讲不会提问的学生。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刻意强调课堂的安静,而是要在保持一定课堂纪律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发表看法,一旦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所提的问题非常简单,甚至荒谬,教师也不能对学生进行批评讽刺,而是要肯定学生质疑精神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耐心指导。对于班级里一些特别内向、甚至自卑的学生,教师也不能放弃,而是可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例如,在班级里组织学习小组进行讨论,让那些不敢在全部同学面前提问的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小组内进行提问,一步步锻炼他们的胆量,进而逐渐培养他们敢于质疑的勇气。
二、利用有效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质疑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正因为如此,很多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时候往往习惯按部就班地按照固定的步骤进行灌输式教育,一般来说,教师都会按照先介绍概念,再讲解例题,最后进行巩固练习的方式来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扎实基础,系统性地掌握知识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却容易产生一定的制约。为此,如今我们倡导要在数学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的感染下激发对于知识的兴趣,进而产生问题。例如,为了让学生学会计算正方形和圆形周长,我就利用这样一个小故事开启了课堂教学活动:森林里举办动物运动会,兔子和狐狸报名参加了赛跑,兔子跑的是边长为60米的正方形跑道,而狐狸跑的则是直径为60米的圆形跑道,他们两个同时从起点出发,又同时到达了终点,这下把狮子裁判难住了。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你是裁判,你会判定谁取得了胜利呢?听了这个故事以后,学生自然地会提出问题“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圆形的周长”,这样,有了学生的质疑在先,教师再进行新课的讲解,学生就会听的更加有兴趣。
三、利用提问环节引导学生质疑
教学活动是一个教与学相互统一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一旦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这样自然会营造出一个活泼的课堂环境,而在这种氛围之下,学生的质疑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在数学课堂上,提问往往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最主要途径。然而如今的提问环节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提问形式过于单一,很多都是教师问、学生答的提问形式。这样的提问只会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而对于质疑能力的培养效果却不是很明显。为此,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积极地向学生提问,同时,还要反过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向教师提问。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工程问题的时候,先是给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修筑一段长度为15千米的高速公路,如果由甲工程队单独修筑需要3天,如果由乙工程队单独修筑需要5天,现在两个工程队进行合作,问几天可以完成工程量?看到这个题目,学生很快列出了解答式15/(15/3+15/5)=15/8。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疑问,我又把题目中的条件进行了一定的改变,把原本“长度为15千米”变成了“30千米”“45千米”“60千米”,然后让学生再一一列出算式进行计算。经过计算以后,学生发现,无论工程总量是多少,最终的计算结果都是15/8。发现了这个奇怪的现象以后,学生的好奇心自然被激发了起来,从而开始向教师提出了问题。
总而言之,疑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学生才会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和愿望。为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疑问的推动下进行积极地思维活动,进而培养出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又符合了新课改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美华.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2011年第09期
[2]张书龄.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年第07期
[3]曾木英.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质疑[J].教学与管理,2010年第26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大邹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