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话(二)汉制依秦而变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ddfasfafjdkjfkek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秦朝之后出现的西汉和东汉王朝共存在四百余年,两汉的国家机构和官僚体制在承袭秦朝的基础上,又有了发展和创新,从两汉的监察制度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一、西汉多种中央监察体制
  1.御史大夫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首要的任务就是恢复和完善官僚制度,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他在中央继续实行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核心的“三公”官僚体制。其中御史大夫为副丞相,并兼负监察全责,是监察机构御史府的最高长官。同时沿用秦制,丞相职位出现空缺时,御史大夫可以递补。有人做过统计,西汉43位丞相中,由御史大夫迁补的就有25位。御史大夫的地位很高,尤其是他们中的德才超群者。汉武帝时,张汤为御史大夫,德高望重,武帝经常与他商讨国家大事,有时还让张汤主持政事。有一次张汤生病,武帝还亲自去看望他,这个待遇可不是所有的“三公”都能得到的。
  御史大夫有三大职责:
  第一,辅助丞相,处理朝政。我们读《汉书》中的“本纪”部分,有时能看到皇帝遇到重大问题“下其议两府”的句子,两府即指丞相府与御史府,说明御史大夫要参与国政。有时皇帝也直接征求御史大夫的意见。汉宣帝时,萧望之为御史大夫,居住在五凤一带的匈奴发生内乱,有人主张趁机将其剿灭。宣帝为慎重起见,派中朝大司马车骑将军韩增、诸吏张延寿、光禄勋杨恽、太仆戴长乐等人,去征求萧望之的意见。萧望之认为如果趁其乱而发动进攻,这支内附的匈奴必然离我们而去。他主张应遣使者前去安抚,救其灾患,行仁义而不动干戈。宣帝采纳了这个意见,最终安定了这部分匈奴。
  第二,掌管奏章,转发皇帝的诏令。按当时的规定,皇帝颁发诏书时,要由御史大夫交给丞相,再由丞相下达百官。
  第三,监察百官,并主持法律的修订工作。《汉书·刑法志》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汉文帝在位时,齐国太仓有一个叫淳于意的人,因给人看病致死,被人告了,判他受肉刑。那时候肉刑包括往脸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右脚三种形式。因淳于意当过太仓县令,所以要把他押解到长安去受刑。淳于意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临上路的时候,他叹了口气,说:“生女儿有什么用啊,遇到急事,一个有用的也没有!”这句话被他最小的女儿缇萦听到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就跟着父亲去了长安。到了长安后,她给汉文帝写了一封信,字写得歪歪扭扭的,可内容挺感人。信上说:“我是太仓县令淳于意的女儿。我父亲做官时,人们都说他是个清官,如今犯了罪应当受到肉刑的惩罚。我不替父亲伤心,只是想人死了,不能再活;割了鼻子,不能再安上去。以后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愿给官府作奴婢,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悔过自新的机会。恳请皇上您开开恩。”这封信还真送到了文帝的手里。文帝看后,很同情小姑娘说的话,就下诏废除了肉刑,同时让大臣们商议一个代替肉刑的办法。丞相张苍和御史大夫冯敬拟定了这么几条:废除肉刑后,脸上刺字的刑罚改为服苦役,割去鼻子的刑罚改为打300板子,砍去左右脚的刑罚改为打500板子。文帝都同意了。这里,御史大夫就主持了修改刑法的工作。
  概括地说,西汉的御史大夫以行政工作为第一要务,以监察工作为第二要务。由于御史大夫很大的精力都用在行政事务上,平日主持御史府工作的重任就落在了御史中丞的肩上。
  御史大夫制到了西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发生了变化。这一年,朝廷将御史大夫改名为大司空,并将大司空封为列侯,金印紫绶,增秩万石。当时官员的俸禄是和秩级联系在一起的。官员以“石”表示秩级的大小,领取俸禄。以石论秩,是因为战国时候有用谷衡量取酬的做法,而石是最大的量器,所以用石代表官秩的等级。同时,还按照不同的石规定俸禄标准,俸禄是以斛(量器名,十斗为一斛)来计算的,但每月领取时,又折合成钱。御史大夫的秩级与九卿(相当于今天中央国家机关的部长)相同,为中二千石,俸禄标准是180斛,实领40000钱。更名为大司空后,秩级升为万石,俸禄标准是350斛,实领60000钱。这样说可能比较抽象,我们联系当时的生活标准来谈。有人推测,当时一个普通人的月生活费在700钱左右。若按这个标准,大司空的收入至少可以养活85人。这是最高的秩级了(丞相也是秩万石)。此后,大司空与大司马(原太尉)、丞相平起平坐,共为“三公”,形成鼎足之势。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后,原来御史大夫的监察职责就完全交给了御史中丞。这样,御史中丞一跃而成为御史府的“一把手”。
  与御史中丞地位相当的叫御史丞。关于御史丞的详细情况,还不十分清楚,只知道他与御史中丞合称“两丞”,两者都是秩千石,俸禄标准是90斛。两丞之外,御史府的高级属员还有45人,秩六百石,俸禄标准是70斛。这45人中,有15人为侍御史,在宫廷中工作,在朝会时监察百官,纠举不法行为,归御史中丞统领。其余30人在御史府上班,归御史丞领导。御史府的低级属官有御史掾、主簿、少史、御史属、柱下令、御史中丞从事等。他们都是办事人员,负责文书档案以及一些具体的杂务。
  2.丞相司直
  汉武帝于元狩五年(前118)设置了丞相司直一职。丞相司直秩比二千石,俸禄标准是100斛,职责是协助丞相纠察不法官员。司直是丞相府的官员,归丞相领导,不过只掌监察,不理行政,是行政机关中特设的监察官员。丞相司直的监察对象非常广泛,上至贵戚近臣,下到地方的郡县官员。其日常工作就是审阅经过丞相府的各种文件,以便发现问题进行纠劾。但从历史影响上看,丞相司直远不如御史大夫和司隶
  校尉。
  3.司隶校尉
  司隶校尉也是汉武帝时新设置的监察官,它的出现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是宫廷内部因权力之争引发的巫蛊之祸的产物。巫蛊是当时流行的一种迷信活动,一些巫士教人把木头人埋在地下,然后念咒、做法事。据说这么一来就可以使冤家遭殃,自己得福。汉武帝时,许多皇室贵族都相信这套把戏,甚至有的宫女也在屋子里埋下木头人,诅咒仇人。武帝晚年多病,因此老是怀疑有人用这种方法在害他,就让江充去查办这些“大逆不道”的人。江充也是监察官出身,做过绣衣直指,也叫绣衣御史(因身着皇帝特赐的绣衣而得名)。江充领命后狐假虎威,到处挖掘木头人,杀了好多人。后来有人说太子宫里埋有许多木头人,江充就要到太子宫里去挖,并让太子出来见他。太子被逼无奈,派人把江充抓起来杀了。消息传到武帝的耳朵里,变成了太子要谋反,于是武帝发兵攻打太子。双方激战五昼夜,最后太子兵敗自杀。在这个事件中,武帝特置司隶校尉,率领京城里的1200宫奴,缉捕用木头人蛊惑人心的巫士。这场风波平息后,司隶校尉的官职被固定下来,成为常设的监察官。   司隶校尉的俸禄与丞相司直相同,职责是纠察京城以及三辅、三河、弘农七个郡(地方)官员的过失。三辅指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地方,三河为河内郡、河东郡和河南郡。这些地方都在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附近。按照这个职权划分,司隶校尉既是中央也是地方的监察官。司隶校尉的下属官僚主要有“从事”,包括都官从事、别驾从事、簿曹从事、兵曹从事、功曹从事,以及七个郡(地方)的从事,共计12人,统称“司隶从事”。
  在行政关系上,御史中丞、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各成体系。御史中丞是中央正规监察机关的官员,有专门的官署——御史府;丞相司直代表丞相执行监察,听命于丞相;司隶校尉是皇帝特设的监察官,直接受皇帝指挥。但同为中央的监察官,三者也有彼此制约和职能交叉的地方。比如司隶校尉负责监察京城的官员,所以有权监督丞相司直,但司隶校尉实际上又是部分地方的监察官,又要受御史中丞的监督。作为监督的对象,京师百官要接受不同体系的官员的监察,虽然头绪比较乱,但却使中央的监察体制更加
  严密了。
  汉代对监察官的选拔有严格的标准,其中首要的是必须忠于皇帝和国家,无私无畏。西汉景帝时的御史大夫晁错就是这样的人。事情还得从西汉初年的政治体制说起。汉初统治者对地方政体做出重了大改革,由秦朝单一的郡县制,变为郡国并行的双轨制。在中央政府的直辖区内,实行郡县制;在更广大的区域内,则分封王国(相当于郡)、侯国(相当于县)进行统治和管理。侯国尚无多少实力,而王国的权力很大。诸侯王分异姓王和同姓王两种。异姓王在刘邦和吕后时已被铲除殆尽,而同姓王却作为皇室的藩屏保留下来。但同姓王过于强大后,就会产生尾大不掉、抗命中央的潜在危险,成为中央政权的威胁。晁错看清了这一点,在文帝时就提出削减王国封地的建议。景帝继位后,晁错又上了削藩奏章。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诸侯王的一片反对声。不久,吴楚七国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景帝听信谗言,杀了晁错及他的全家,但七国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军事行动,最后汉廷还是靠武力平息了叛乱。此后,景帝把王国的军政大权收归中央。汉朝能够强化中央权力,耿直的御史大夫晁错功不可没,可是他已经以身殉职了。
  汉代的监察官,很多都敢于惩治不法官僚,被称为“酷吏”。《汉书·酷吏传》记载了13个人的事迹,其中有8人曾做过监察官,他们分别是赵禹、王温舒、尹齐、杨仆、咸宣、田广明、嚴延年和尹赏。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酷吏”是指执法严明、不畏强权的意思,而不是唐朝武则天时期使用严刑酷法的周兴、来俊臣之辈。
  西汉中央的监察头绪很多,也发挥过较好的作用,但并不能因此就说西汉中央的监察机制已很完备,尤其是在后期,这里不妨举一例加以说明。汉元帝在位时,因后宫嫔妃很多,不能也不便于一一亲选,便命宫廷画师毛延寿画出嫔妃们的画像进呈,由元帝按图召见。这么重要的工作,完全由毛延寿一个人说了算。嫔妃们为了得到皇帝的召幸,纷纷向毛延寿行贿,请他把自己画得漂亮些。但其中一个叫王昭君的漂亮姑娘却不肯这样做,结果被毛延寿丑化,失去了被汉元帝召幸的机会。当时,匈奴呼韩邪单于来长安朝见元帝,提出和亲的请求。王昭君大概认为自己不会得到皇帝的宠幸,便提出要远嫁匈奴。元帝审阅她的画像,见其姿色平平,就同意了。等到单于偕王昭君与元帝道别时,元帝才发现王昭君美貌绝伦,于是痛悔不已,想收回成命,又恐失信于单于,只好忍痛割爱。王昭君走后,汉元帝把一腔怒火发泄到毛延寿身上,下令将其斩杀。这则故事里面,毛延寿身居要位却不受任何监督,所以他才敢恣意妄为,一支画笔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如果汉元帝加强对宫廷画师的监督,使毛延寿不能腐败,毛延寿也就不至于走上死路了。人们不禁要问,在这个具体的问题上,御史中丞、丞相司直、司隶校尉以及他们下属的监察官,都躲到哪里去了?所以监督的形式并不等同于监督的实效。我们至少可以说,西汉中央的监察体制还是存在漏
  洞的。
其他文献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a,傅说为列星b,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c,贲、育失其勇d,仪、秦失其辩e。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
期刊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謂要道矣。”(《广要道章第十二》)  孔子说:“教育人民相亲相爱,再没有比孝道更好的了;教育人民讲礼貌,知顺从,再没有比悌道更好的了;要改变旧习俗,树立新风尚,再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使国家安定,人民服从
期刊
在秦汉以后中绝的墨子思想中,最重要的要数义利统一和德力并重的价值观。价值观属于文化结构的深层,与世界观一起构成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的基本内容。一个在一定民族中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对该民族的发展具有十分巨大的作用。  中国传统哲学在价值观方面的争论,集中在“义利”关系与“德力”关系问题上。义利问题包含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关系问题。德力问题则是一个物质力量和精神境界的关系问题。在先秦
期刊
隋唐五代:盛衰治乱变奏曲(八)  今天给大家讲一位家喻户晓的皇帝,就是唐玄宗、唐明皇。玄宗是李隆基(685—762)的庙号,明皇是李隆基去世后的谥号,全称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简称就是“唐明皇”。  唐玄宗二十八岁即位当皇帝,七十一岁因为安史之乱而退位,做太上皇,七十八岁去世。他统治的前半期,即开元年间(713—741),是中国历史上艳称的黄金时代,史称“开元盛世”。但是,天宝(742—755
期刊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今天的中国,那么毫无疑问,红色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这不仅是因为中国的国旗是红色的;而且,今日之中国,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乃至老百姓的日子,也像熊熊燃烧的火焰一样,热烈、红火。  不过,如果把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红色跟汉字联系起来的话,却不是“红”,而是“赤”。因为,作为青、赤、黄、白、黑“五色”之一的“赤”,代表的才是中国古人心目中正宗的红色。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字
期刊
中国出版集团旗下拥有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多家品牌出版社,各社的经典图书在时间的海洋里几经沉浮,经历过市场的重重磨砺,始终保持着耀眼的光芒,堪称中国出版集團各出版单位的“镇社之宝”。  2018年1月9日,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承办的中版好书读者最喜爱的“镇社之宝”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活动分为微信投票留言与征文活动两个部分,我们盛情相邀
期刊
中国古人讲“礼”,首先要对三种对象讲,从《大戴礼记》和《荀子》里可以看出,这三种对象是天地、先祖、君师,也就是大家经常说到的“天地君亲师”。《荀子》一书里说过,不给天地行礼,就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不给先祖行礼,就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不给国君和老师行礼,就不知道自己怎么立足于这个世界(见《荀子·礼论》)。这番话直到今天仍发人深省。  古人还提出“礼义廉耻”,这是古代提倡的四种道德规范。古人认为是治
期刊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系列之二十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宋史》卷三一四有专传。范仲淹自幼苦读,二十七岁便考中进士,走上了仕途。初任地方官时,他兴利除弊,深得民心。后入京为官,因直谏得罪当权者,而被外放。但范仲淹仍不改初心,忠于职守、清白做官、刚直不阿。面对西夏的侵扰,他以文人之才出任武官,很好地解决了北宋的西北边患。后来,他官至
期刊
《孝经》作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篇幅很短,全文不到两千字,却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孝道思想体系。《孝经》在中国古代不仅被统治者视为治国平天下的经典著作,而且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直到今天仍有很大影响。  《孝经》的作者及书名问题  关于《孝经》的作者,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就目前的了解,大致有八种说法。  一是孔子所作。根据是《汉书·艺文志》:“《孝经》者,孔
期刊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故学者称其为阳明先生,也称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其主要事迹记载于《明史·王守仁传》中。王阳明一生成就显著,他成功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清除了明朝内部的一大政治危机;他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王守仁:“知行合一”的心学大师  今
期刊